第23章
除夕前幾日,宮裏頭除了顧雲,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
在這個阖家團圓的時候,顧雲已經在盛京安陽侯府的房頂上守了整整五日。
內院副總領派去玲珑坊的人,在砸了不少銀子後,打聽到了譚杏兒幼時的大致樣貌。另有從前認識她的姑娘說,譚杏兒每逢過節都會去城東的佛堂為母親祈福。
容煜得知這些消息後,跟他說要不了五日,真正的譚杏兒就會自己現身。
為了這一句,顧雲幾乎不吃不喝的守在安陽侯府的房頂上,守得他都快麻了。
他有時候會懷疑容煜這麽肯定,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自信。
就在心中的懷疑剛剛冒出頭時,初一天還未亮,有馬車從侯府偏門駛向了城東。
“啧,臉疼。”
顧雲眯了眯眼睛,跟着馬車向城東去。
宣華殿,一夜的喧鬧過後,心下有些莫名的空乏。
容煜昨兒晚上左推右擋,才擋下了臣子們敬的酒。
不得不說,酒當真不是個好東西,端王多喝了幾杯,就把王妃任玉盈的刁蠻任性數落了個遍。
王妃是滴酒未沾的,聽見這些臉色難看的很。一套閨房之樂下來,只怕端王的身子今日是不能進宮請安了。
江逸白靠在矮榻上睡得正沉,昨兒晚上小孩兒和阿四下了一夜的陰陽棋,想來困得不輕。
修長的手指在枕畔摸索,終于在縫隙之中發現了玉佩。
容煜松了口氣,正準備将玉佩系在腰上,手中的挂繩一脫,玉佩落在地上滾了出去。
Advertisement
聲音驚動了矮榻上的人,江逸白睜開眼,便看見容煜俯身在撿玉佩。
江逸白記得,這件玉佩容煜是從不離身的。看起來成色确實好,可燕國皇宮裏什麽樣的寶貝沒有,能如此看看重,必然是背後有什麽情誼在。
“喲,陛下。”阿四也醒了過來,他走到容煜身側看了玉佩一眼,道,“您放下就是了,奴才送到內府,叫他們給您做個新的換上。”
容煜将手裏的玉佩擦了擦,放入袖中,道:“不必送過去了,叫她們随意做個繩子送過來就是。”
“也是,奴才這就去。”阿四言罷,即刻整理好衣裳,離了宣華殿。
果然有問題。
江逸白的目光落在容煜身上,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那晚,容煜醉酒後念叨的“玉卿”兩個字。
玉卿,這個名字可男可女,也不知到底是什麽人。
思量間,有人闖入了宣華殿。
容煜擡頭,只見顧雲肩上扛着個年輕女子進了內殿。
“陛下!”語氣中帶着些喜氣,整整五日的守株待兔,總算是有了收獲。
顧雲将肩上的女子放在一側的矮榻上。
容煜問他道:“這位。”
“便是真正的譚杏兒。”
顧雲說罷,從懷中取出一件東西。
一個木蘭花樣的小玉牌落在眼底,晶瑩剔透的,後頭刻着一個“婉”字。譚杏兒的母親,正是名為若婉的琵琶女。
把東西交給容煜,顧雲這才坐下來。
丫頭銀月為他倒了杯水,顧雲一飲而盡,喘了口氣放才道:“錯不了,這是她母親在玲珑坊的玉牌,也是她認安陽侯時用的信物。”
容煜猜的沒錯,嫁到裴府的那位譚杏兒果然是冒名頂替的。
真相就在眼前,本該令人歡喜,可容煜卻什麽表情。
“宣安陽侯進殿罷。”站着的人緩緩道了一句。
阿四不在,守在門外的若水便即刻把消息送去給了阿四。
大年初一,守歲之後要用一頓豐盛的早膳。
安陽侯剛坐在桌前,就收到了傳召的旨意。
初一早上就這麽火急火燎的把人召進宮,必然不是領賞去的。
安陽侯看了正妻一眼,叮囑道:“照顧好孩子們,等三兒回來,告訴她不要亂跑。”
“是。”
安陽侯這才起了身,跟着阿四出去。
明安殿前的落雪已經掃盡。
容煜等了許久,桌上的熱茶已經換過一次。
若水進來禀報,說阿四已經帶着安陽侯等在殿外。
容煜點了點頭,“宣。”
“宣安陽侯觐見——”
若水這聲是阿四教出來的,即便是人不一樣,喊法始終沒什麽不同。
容煜聽見這一聲,還以為是阿四的聲音。
站在殿外的阿四聽見若水,撣了撣搭在胳膊上的浮塵,回頭道:“走吧,安陽侯。”
安陽侯沒有言語,深吸了一口氣,才邁了步子往明安殿偏殿去。
這是前些日子容煜召見裴印堂的地方。
“安陽侯認得此物吧。”容煜将雙鴛鴦玉佩放在案上。
“認得。”這是他當日狀告裴三公子的證物,除此之外,還有一件貼身的衣物。
“那,此物呢。”
晶瑩的小玉牌往桌上一放,安陽侯即刻變了臉色。
玲珑坊的小玉牌玉質獨特,用的是沒有雜質格外通透的玉料。不是什麽名貴東西,但刻紋獨特尋常人輕易仿不得。
“陛下,此物是……”
“此物是什麽,原不用朕告訴你罷。”容煜道了一句。
安陽侯即刻跪在地上道:“是賤妾之物,不知為何到了陛下手中。”
“不知為何?”容煜笑了一聲,索性把手裏的玉牌扔到了地上,“天子腳下,能如此魚目混珠,安陽侯本事不小。”
“陛下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容煜垂眸看了伏在地上的安陽侯一眼,問道,“安陽侯可認識餘香閣墜崖而死的華小憐?”
安陽侯愣了一愣。
容煜接着道:“在餘香閣将裴三公子放倒,再用假死的華小憐冒充譚杏兒,與三公子度了春宵。安陽侯此次入盛京,就是為了打這個算盤麽。”
“陛下!此話不可亂講。”安陽侯擡起頭來,看着他道,“老臣忠心耿耿,若是有半分欺瞞,就叫老臣五雷轟頂。”
“安陽侯言重了,如此空泛的一句誓言,又有什麽用呢。”
容煜一早看透了,什麽人到了這個關頭,為了活命都能扯謊。仗着老天爺從不開眼,就說出許多叫自己都感動的話來,除了架勢哄人,沒有半分真心。
安陽侯見容煜無動于衷,只道:“陛下,老臣……老臣三朝為官,陛下怎能懷疑老臣。”
容煜沉聲道:“朕也不想懷疑安陽侯,可薛老将軍亦是三朝的臣子。證據确鑿便可定論罪名,不是安陽侯當日狀告裴三公子時說的話麽。”
容煜的話叫安陽侯心中沉了一沉。
他上當了,容煜叫公主嫁過去,根本不是為了平衡兩家的勢力,而是為了叫所有人相信,他一心安撫裴府與安陽侯府兩家,對譚杏兒的身份沒有半分疑慮。
若不是因為放松警惕,他不會同意譚杏兒去東城拜佛的。
不去拜佛,也就不會被容煜抓到把柄。
“臣……”
“人在盛京還要做這些盤算,安陽侯的心當真是向着朕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