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道歉
那日,謝嘉融從芷柔院離開之後,跪在院子中的下人們心髒就已經冷得如跪在地上的膝蓋一般。冰冰涼的。
沒過多大會兒,謝嘉語也從屋裏出來了。
站在門口,看着底下的仆人們,謝嘉語輕聲道:“我也知道,你們很多人都是從各處調來的。只是,我不管你們從前的主子是誰,只要進了這芷柔院,就只能有我一個主子。若以後再被我發現有哪個敢在背地裏搞些小動作的,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想到今日府裏的孫小姐她說打就打,老夫人身邊的老人也毫不手軟,大家都見識到了謝嘉語的厲害。他們不過是一介仆人,哪有那樣大的臉面,連府裏的主子都敢打,還有什麽是她不敢的。
“奴才不敢”“小的不敢”“奴婢不敢”……聲音此起彼伏,一個個都趴在地上求饒。
謝嘉語看着這些磕頭求饒的人,轉身進了屋內。
青嬷嬷卻沒有跟進去,而是在門口繼續道:“你們剛剛也聽到了,侯爺原本想要把你們打一頓發賣了出去,是小姐仁慈替你們求情,才饒了你們一命。以後你們可認準了主子。若是誰敢背棄小姐,或是往外面傳遞什麽消息,仔細你們的皮!”
“多謝小姐。”
青嬷嬷說完之後,道:“都起來吧,該幹嘛的幹嘛去。”
“是。”
等到青嬷嬷進去之後,謝嘉語抱着一個手爐,道:“沒想到都已經入了春了還這般冷,你讓廚房去熬點姜湯給他們,若是真生了病,還得耽誤活計不是。”
青嬷嬷笑着誇贊道:“還是小姐仁善。”
說罷,謝嘉語看着宮裏來的兩個宮女,道:“今日多虧了兩位姐姐了,要不然,我這顏面估計早就丢光了。”
兩人一聽,立馬跪在了地上,道:“主子折煞奴才了。”
謝嘉語親自把她們二人扶起來,道:“原本你們好端端的在宮中伺候着,現如今卻只能随我在這小院中生活,真是委屈了。”
看上去比較沉穩的那一人道:“奴婢二人今年已經二十四五歲了,原本就是要被放出宮去。奴婢家裏也沒什麽人了,能被皇上賜過來服侍小姐,是奴婢二人的福氣。”
她們二人已經來了多日,可這新主子有事卻從來不讓她們去做。原本她們還在擔心不得主子喜歡,恐會遭皇上怪罪,不曾想今日倒是有了表現的機會。
在宮中的日子雖然看起來高貴,然則,卻像是被關在籠子中的金絲雀,表面華麗卻沒什麽自由。倒不如來這裏伺候人,多少還能有些自由,能随意逛逛。也不必時時刻刻擔心會得罪了哪位貴人,莫名其妙的說沒就沒了。
謝嘉語見狀,和青嬷嬷對視了一眼。她們倆已經觀察這二人許久了,今日正好來了契機。
“嗯,既如此,那就把這裏當自己家好了。”謝嘉語道。
“多謝主子。”
謝嘉語道:“對了,忘了問了,你二人叫什麽名字?”
兩個宮女對視一眼,顯然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道:“原來那名字也是舊主子賜的,奴婢早就沒了家人,也忘記自己姓甚名誰了。還請主子賜名。”
謝嘉語點點頭,道:“既如此,變叫夏桑和秋葉吧。”
“夏桑多謝主子賜名。”
“秋葉多謝主子賜名。”
春桃是青嬷嬷的孫女,也模模糊糊知道一些關于謝嘉語的秘密,所以理所應當是謝嘉語身邊的大丫鬟。再加上宮裏來的夏桑和秋葉,以及忠心上位的冬雨,謝嘉語身邊四個大丫鬟就這樣确定下來。
大丫鬟一個月二兩銀子。春桃、夏桑和秋葉倒還好,冬雨卻有些不淡定了。原本她只是一個一個月500錢的小丫鬟,卻因為今日這事兒一下子多了一兩半的銀子,可把她高興壞了。
那些沒能成為謝嘉語身邊大丫鬟的人,卻沒能生出來什麽嫉妒之心。如今,她們還在慶幸,今日逃過一劫。
當天,跪了一個時辰的謝思蕊被領回去了。
而需要抄寫的謝思蘭和謝蓮,則是第二天晚上才回去。兩個人都像是一副霜打的茄子,蔫兒了。
大房的人看到自己的女兒變成這副模樣,心裏都恨得很,然而,想到陳氏的遭遇,卻沒人敢說什麽。
不僅沒人敢說什麽,到了第三天,趙氏還帶着兩個女兒去給謝嘉語道歉了。
“姑姑,前幾日都是她們兩個不懂事,您且原諒她們吧。”趙氏低着頭紅着臉道。若非文昌侯要求,她斷然不想親自過來。太丢人了。
謝嘉語笑着道:“在咱們文昌侯府,說些話不注意也就算了,這要是出了門還這樣說,那可是大大的不敬了。”
“是,姑姑說得對。”趙氏沒想到謝嘉語真的擺了長輩的譜兒。手指甲都快掐進肉裏了。
見謝嘉語端起來茶了,她趕緊道:“姑姑先忙着,我就不叨擾您了,侄媳婦管着家,前面還有好些事情要忙。”
謝嘉語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道:“嗯,你且去吧。”
說罷,趙氏帶着全程一句話都沒有說的謝思蘭和謝蓮離開了芷柔院。
青嬷嬷見狀,道:“我看這位心裏存着氣兒呢。”
謝嘉語看着茶杯裏的一顆枸杞,輕輕搖晃了一下杯子,枸杞葉随着她的動作左右搖擺。
“管她氣不氣呢,沒得我一個長輩還要看小輩的臉色。”
青嬷嬷笑着道:“小姐,您這樣想就對了,很是不必搭理她。即使她管着內院,也插不進您這裏來。”
到了下午,歇晌之後,二房的人也過來。
黎氏和謝思蕊一起過來的時候還帶了一些點心。
“姑姑好,我帶着蕊姐過來給您賠罪了。”黎氏道,說着,扯了扯謝思蕊,道,“還不快道歉。”
謝思蕊拿着點心上前,道:“那日叨擾了姑祖母,都是蕊兒的不是,還請您原諒蕊兒。”
謝嘉語對謝思蕊的印象挺好的,示意冬雨把東西接過來,笑着道:“蕊姐客氣了。”
說完,謝嘉語以為這對母女倆跟上午那一撥人一樣,道完歉就會離開。結果,黎氏卻仿佛想跟她說些什麽話似的。
“自從姑姑來了府裏,我還不曾過來看看您。不知姑姑今日在府裏住的可還習慣?”
謝嘉語聽後在心中暗暗誇贊了一聲,這府裏,除了大哥,終于又有人關心她的生活起居了。這話本應該是管家的人說出來的,結果趙氏卻從未說過什麽可心的話。
“北郡跟京城距離不算太遠,飲食起居相差不大,是以住的還算舒服。”謝嘉語道。
黎氏笑着道:“嗯,姑姑習慣就好。若是有什麽不習慣的,也可跟大嫂或者跟我說一說。”
謝嘉語點了點頭,道:“侄媳婦快別站着說話了,坐下吧。”
“多謝姑姑。”
說着,黎氏就和謝思蕊一起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春桃,去拿些點心和零嘴兒過來。”謝嘉語道。
話音未落,謝思蕊就一臉期待的看着春桃,道:“可有桂花糕?”
春桃笑着道:“有的,這就給三小姐拿過來。”
黎氏在一旁道:“讓姑姑笑話了,這孩子從小就愛吃。”
謝嘉語看了一眼留着劉海兒,圓圓的臉蛋,一臉稚氣的謝思蕊,道:“能吃是福,蕊姐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好。”
黎氏接着道:“這不,前幾日還跟我說在您這裏吃的桂花糕好吃,催我來給您要方子呢。”
謝思蕊聽着這話怎麽跟之前說的不太一樣啊,她何時催過母親了:“母親……”
“你看看她,還不好意思了呢。”黎氏笑着道。
謝嘉語道:“這有何難,冬雨,讓人把方子抄一份,一會兒給蕊姐帶回去。”
“是,小姐。”
恰好,此時春桃把點心端過來了,謝思蕊本想辯解些什麽,但是一聞到桂花糕的味道,眼珠子立馬就移不開了。
黎氏坐在這裏跟謝嘉語又說了許久的話,謝思蕊吃了三塊桂花糕之後才離開了。
臨走時,謝嘉語讓人又給謝思蕊帶了幾塊桂花糕回去。
“若是想吃,盡管來就是。”謝嘉語笑着跟謝思蕊道。
謝思蕊擦了擦嘴角,忍着想要打嗝的沖動,道:“多謝姑祖母。”
黎氏和謝思蕊離開之後,謝嘉語感慨道:“這一對母女倒是有趣。”
說罷,就拿了一本書靠着窗看了起來。
正看着呢,就有小丫鬟來報,說是侯爺讓她去前院書房。
謝嘉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帶着夏桑去了前院。
巧的是,剛剛到了前院,就遇到了從外面回來的謝思盛和謝思敏兄弟倆。
“姑祖母安好。”倆兄弟看到謝嘉語,雖有些意外,但禮不可廢,全都快步上前過來請安了。
謝嘉語看着這兩個入芝蘭玉樹一般的侄孫,也甚是寬慰,他們謝家的後輩長得頗精神。
只是,正感慨着,就聽謝思盛道:“前幾日幾位妹妹無意間叨擾了姑祖母,是侄孫教妹無方,惹了您的心情。侄孫在這裏給您道歉了。”
謝嘉語本想着離開的,聽到這句話卻硬生生停住了腳步,挑了挑眉,道:“嗯,知道錯了就好,以後你定要好好教育教育她們,擔起來兄長的職責。”
謝思盛道:“姑祖母教訓的是。平日裏看着她們倒是好的,只是不知怎麽就在姑祖母那裏不聽話了。以後侄孫一定讓她們謹言慎行。”
謝嘉語本不欲與他交流過多,但聽着這話,卻多了幾分興致,假裝沒聽懂謝思盛話裏的機鋒,板了板臉,認真的道:“你說得對,一定要讓她們謹言慎行。在家裏怎麽說都行,這萬一傳到外面去就不好了。北郡不管是否富庶都是咱們謝家的根基,切不可用窮鄉僻壤四個字來形容。往小了說,人家說咱們文昌侯府的姑娘不懂規矩,往大了說,那是不敬祖宗不知禮數。咱們謝家的百年基業可不能毀在你們這一群小輩的頭上。”
謝思盛被謝嘉語說的臉一陣白一陣紅,他正要說什麽,就聽到旁邊的二弟大喝了一聲。
“無知,簡直太無知。”
一時間,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謝思敏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