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迷霧溫池
雨中背影驟停, 而鹿辭的心卻如野兔亂撞般砰砰狂跳,他知道自己此舉太過沖動,可沖動之後卻絲毫不覺後悔, 只覺如釋重負。
欺騙僞裝到底不是他所長。
若宋鐘與姬無晝毫無瓜葛,他大抵還能心安理得告訴自己暫時借用身份只是為了查明真相,可如今種種跡象都證明并非如此,宋鐘對姬無晝而言可能不僅不是陌生人, 還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那麽這個身份他便不能再用下去了。
查明真相固然重要,卻也沒有重要到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利用感情。
他緊緊攥着傘柄和錢袋,雙眼一瞬不瞬地盯着雨幕中那一襲長袍和及腰銀發,然而等了又等,卻久久不見姬無晝轉身。
鹿辭忽地有些忐忑:難道是因為太過震驚以至于無法接受?
他擡腳邁上階頂,一步步朝着姬無晝走去, 越走越覺心中惴惴, 連帶着方才那股因沖動而起的勇氣都悄然洩下了幾分。
終于, 他在姬無晝身後頓了頓, 又下定決心般繞過他身側走到了前方,停步轉身回頭一看——
姬無晝緊抿的唇角微微彎起,俨然正在強自忍笑!
鹿辭仿佛見了鬼:“……你笑什麽?!”
他這短短幾十步設想了無數種可能會看到的表情——錯愕, 震驚,懷疑, 愠怒, 凡此種種他皆覺可以理解,卻萬沒料到入眼的竟是一臉笑意!
一滴水順着姬無晝的額頭滑進濃密眉峰,洇濕了那一簇眉尾,鹿辭這才意識到還在下雨,趕忙把手中的傘往前遞了遞。
紙傘遮住了雨水, 同時也遮住了上方投下的微光,姬無晝頓時被籠入陰影,一雙淺眸卻在陰影中更顯明亮。
他伸手将鹿辭露在雨中的後背攬進傘下,目光灼灼地注視着他的雙眼,嘴角笑意未減,卻仍是但笑不語。
近在咫尺的無言對視中,鹿辭終是遲鈍地咂摸出了一絲端倪,有些難以置信地蹙眉眯眼道:“你……是不是早就看出來了?”
Advertisement
姬無晝忍俊不禁:“畢竟你演得也不是很認真。”
鹿辭登時無言以對。
誠然,他雖是頂着宋鐘皮囊名姓,自始至終卻未曾刻意模仿過宋鐘言行舉止,對諸人諸事的态度和反應都出自本能,表現出的性格定是與宋鐘相去甚遠。穆延年乃是因其搬出“失憶”為由才不疑有他,然其他人但凡與宋鐘稍熟,必不會察覺不出異樣。
但是……
鹿辭心中依舊紛亂,纏成一團的亂線都理不出個頭緒來,半晌才憋出一句:“那你知道我是誰麽?”
剛問完他便發覺這話聽着委實傻氣,但既然問都問了,也只得讪讪抿唇認下。
姬無晝笑意更甚,笑裏還帶上了些許揶揄:“你說呢,小師叔?”
鹿辭被這三字砸得一陣發懵,随後才意識到這意味着當日初到仙宮向弟子們介紹他時姬無晝就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
鹿辭納罕道:“你……怎麽知道的?”
姬無晝不欲對他隐瞞,但整件事解釋起來頗為複雜,非三言兩語所能闡明。他擡手撫了撫鹿辭已經沾濕的肩頭和後背,提議道:“回去說?”
鹿辭被他提醒着低頭看了眼肩頭,又看了看姬無晝濕透的頭發和長袍,想起這人最是怕冷,遂點了點頭掏出符紙,輕車熟路地将二人傳回了半月堡中。
周圍白光散盡,大雨驟然無影,拍在傘上的噼啪聲響也頓時消失,突如其來的萬籁俱寂令人生出了一瞬間的恍惚之感。
姬無晝将傘從鹿辭手中拿過擱在一旁,拉着他繞過屏風似的那株雪白珊瑚往半月堡後行去。
鹿辭有些茫然,他猶記得初來時看見過冰堡之後乃是一片圍牆似的緊密石林,不知姬無晝行往那方是意欲何為。
踏出冰堡,寒氣驟然襲來,身上濕衣一陣冰涼,鹿辭不由得“嘶”地輕吸了口氣。
高聳的石林就在眼前,姬無晝腳步未停,帶着他穿過兩塊豎石間的縫隙,沿着迷宮似的碎石小徑在石林中一路折轉。
漸行漸深,周圍竟慢慢變得溫暖了起來,鹿辭随手拂過身旁一塊豎石,發覺此處連石頭都散發着溫熱。
不多時,小徑已臨近出口,最後兩塊高聳的豎石之間斜斜傾灑下了大片的皎潔月光。
跟着姬無晝幾步踏入光中,鹿辭擡眸定睛一看,霎時屏住了呼吸。
迷霧溫池,臨崖抱月。
此處乃是仙宮最邊緣的冰川崖頂,夜空中玉盤似的皎月再無一物遮掩,明晃晃地懸在近前,仿佛伸出手便可觸及。
池中是氤氲浮動的濃白霧氣,池外是深不見底的萬丈寒淵,霧氣滿溢出周圍池壁緩緩傾落崖下,猶如溫柔纏綿的雲瀑。
池邊銀霜滿地,近水處躺着一塊扁平巨石,其上空氣顫顫波動,足可見其非比尋常的炙熱。
姬無晝解下鶴羽長袍扔在石上,對鹿辭道:“衣服擱在這烘幹,下去暖暖身子。”
鹿辭應了一聲從景中回神,心中仍在暗嘆此地絕美。
他走到石邊,麻利地脫了外衣擱下,剛将裏衣褪至手肘忽覺如芒在背,扭頭一看,發現姬無晝竟目不轉睛地盯着他。
目光相撞,姬無晝不僅未将視線挪開,反倒還走近兩步替他扯了半褪的衣衫丢上巨石,捉着他的手臂将他翻來轉去地看了一遭,看得鹿辭一陣心慌:“你看什麽?”
明明先前當着洛寒心的面換衣時也是這般袒胸露背,但那時絲毫不覺有甚,此刻卻只覺得姬無晝的目光如有實質,燙得人渾身緊繃。
姬無晝似是終于看夠,松開手,擡眼瞥見見鹿辭耳根泛紅,不由起了逗弄之心:“有什麽不能看的?”
鹿辭觑他一眼背過身去,剩下的褲子鞋襪脫也不是不脫也不是,踟躇間還不忘還嘴:“我有的你都有,有什麽可看的?”
姬無晝輕笑:“那可未必。”
他從後擡手,指尖劃過鹿辭背上一線:“你這傷疤我就沒有。”
先前受刑所致的傷口都已落痂,長出的新肉泛着淺粉,被指尖這麽一觸微微瘙癢,更透了紅暈幾分。
姬無晝不欲再逗他,收手輕聲道:“我就是看看你傷好全了沒,先前就想帶你來,又怕傷口未愈不宜沾水,現在看着應是無礙了。”
說完,他未免鹿辭繼續不自在,轉身将腰間別着的萬鈴法杖抽出擱在石上,兀自脫衣下了溫池,蹚着及胸的池水往遠裏浮去。
鹿辭聽着水聲回頭,見姬無晝背朝此方目不斜視地行遠,低頭看了看身上的傷痕,暗罵自己矯情過剩,躬身褪去剩下的衣物擱上巨石,赤腳邁入了池中。
水溫正好,但對于剛淋過雨的身子而言還是偏燙了些,鹿辭深吸了口氣又喟嘆似的緩緩呼出,适應了水溫後,周身寸寸舒暢了起來。
此時姬無晝已是到了溫池邊緣,伏在厚實光潔的池壁岩石上遙望夜空,身後銀發-漂散水中,被濃白霧氣半遮半掩。
當空圓月為框,将溫池與背影一并框作月中畫景,宛如谪仙隐于塵間角落,靜得很,幽得很,也清冷得很。
明明溫池水暖,卻何故清冷?
鹿辭眨了眨眼,傾身浮游向前,挪移間推動的霧氣被層層擠出池壁溢往崖下,伴着潺潺水聲将幽靜侵擾,也将清冷拂散。
及至姬無晝身側,鹿辭學着他的模樣伏上岩石,沖着皎月擡起手,仿佛隔空撫了撫它的臉頰,又像是等着月中有人伸出手來将他拉入廣寒瓊樓。
月中手未等來,倒是等來了身邊手,那手掌掬了捧溫水從他指尖淋下,将剛被寒氣籠上的肌膚重新裹進溫流。
食指滑下的細流被指笛伏靈阻滞,鹿辭的目光定于其上,剛要開口,姬無晝便像是知道他要問什麽一般淡淡道:“是我給他的。”
鹿辭轉過頭:“為何給他?”
這問題其實頗欠水準——朋友間以禮相贈哪有那許多為何,無非是想送便送了。
鹿辭真正想知道的也并非送禮的緣由,而是這兩人究竟交情幾何。
姬無晝一時沉默,似是也被這問題問住了,靜靜盯了伏靈半晌才找了種最為恰當的說法:“他與我做了一個交易。”
鹿辭一怔,随即很快反應了過來:“是為穆慎之祈夢改憶?”
姬無晝點了點頭,他并不意外鹿辭能猜到這一茬——先前接到江鶴傳信後他即刻前往了青州,抵達木生堂時恰見穆延年送鹿辭出門。
那時他便知道鹿辭此行必有收獲,穆延年不消多說,只需稍稍提及穆慎之失憶後的症狀,憑鹿辭的聰慧要猜到祈夢改憶就并非難事。
姬無晝道:“宋鐘知道自己複仇得手後必死無疑,所以為穆慎之祈夢改憶,以免穆慎之為他傷懷。”
這答案倒是和鹿辭先前推測相差無幾,只不過,他思忖片刻後又覺不對:“可他請你為穆慎之改憶,為何你反倒還要給他東西?”
既然是交易就該有來有往,姬無晝為穆慎之改憶為“來”,那麽“往”就該是由宋鐘付出才對,可姬無晝卻又将伏靈贈予對方,這是何道理?
且話及此處,鹿辭又想起了另一奇怪之處:“還有,你們當時是怎麽去的木生堂?”
當夜宋鐘是在青樓房中燒的祈夢符,姬無晝傳送抵達後自然也是在房中,而要為穆慎之改憶至少須得先見到他才行。
夜晚的青樓熙來攘往,木生堂也不是什麽無人看顧來去自由的曠野,兩人總不至于是堂而皇之從衆人眼皮子底下去木生堂走了個來回吧?
不知是不是鹿辭的錯覺,姬無晝在聽到這個問題時眼睫似乎微微顫動了一下,片刻後才若無其事道:“宋鐘說他曾在穆慎之房中燒過一次祈夢符,當夜聽他說完訴求後我回半月堡找來了那張符紙,帶他傳送去了木生堂。”
鹿辭道:“然後你便為穆慎之改憶,之後又将宋鐘送回了青樓?”
姬無晝頓了頓,道:“對。”
鹿辭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可一時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片刻後,他忽地想起一件先前在青州時便覺無法理解之事:“可穆慎之的病并非心病,也不是因宋鐘而起,為何會因改憶而大病痊愈?”
姬無晝輕輕一推岩石,借力轉了個身背抵池壁:“因為改憶只是宋鐘與我交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鹿辭不由随着他動作側過身,疑惑地盯着他此刻在背光的陰影中不甚清晰的側臉。
姬無晝看着池面氤氲的霧氣,道:“穆慎之之所以能在油盡燈枯之際奇跡般的痊愈并非因為改憶,而是因為——宋鐘将自己所有的壽元和氣運都留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