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少林
成化十七年,在江湖上熱鬧了一整年的五岳劍派重選劍首、盟主之事,終于落下了帷幕。
華山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戰其餘四派絲毫不落下風,且風清揚等長老寶劍未老,真要舍了面皮,誰也不能在華山手上讨得好來。
嵩山雖已迎頭趕上了,但要華山“屈就”,尊奉他們做盟主,卻還是不成的。
只是如今華山元氣大傷,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唐無易是第一個不同意,門派中的有識之士也不會再讓自家門派成為衆矢之的的。
因而最後商定出來的結果,是極重大的事件,由五派掌門共同商議解決,而雖也很重要卻不須各派大張旗鼓的事務——這些事務乃是之前五岳盟主所要做的主要事務——便由華山、嵩山商議着解決。
簡而言之便是将五岳盟主的權力分成了兩份,華山與嵩山同掌,至于另外三個劍派,尚不在華山和嵩山的眼裏,自然也不做考慮。
五岳劍派的事情,唐無易之前就不是很擔心,他所在意的,乃是其他方面。
約莫前年年底的時候,發生了劍氣争鬥的事情,華山元氣大傷,他在那裏分析了一大通,為這不尋常的華山之亂找了個由頭。
因為劇透的緣故,他對這一系列的事情的由來是很清楚的,與門派中的人陰謀論了一大通,尋了兩個武林魁首作為假想敵。
不過他倒不是無的放矢,暗地裏尋摸了一段時間,要找出證據來。
嵩山派與少林寺同在嵩山,常言道“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少林乃是武林千年的正道龍頭,可嵩山派就這麽硬生生的在少林邊上發展起來了。
再說華山的劍氣之争,從前先輩傳下來的時候,是沒有這一出的,純粹是後人搞出來的名頭。
究其原因,是當年岳肅、蔡子峰這二位華山祖師,對于《葵花寶典》這門武功的争議。
岳肅、蔡子峰這師兄弟二人當年好得比親兄弟還親,他二人一道往莆田少林寺做客的時候,偷看了不知怎麽流傳到少林寺紅葉禪師手上的《葵花寶典》。
因為時間緊迫,師兄弟二人各記半部,待到回宗之後,才合并商讨。
問題在于,葵花寶典的上半部與下半部所重不同,師兄弟讨論起來,風馬牛不相及,武道理念出現了大分歧,最後竟然決裂,門下弟子也分為兩支,劍宗和氣宗的矛頭就是這麽出現的。
在華山劍氣分宗之前,宗門的力都往一處使,那時只有華山派,什麽五岳劍派的大旗,華山都不稀得扯!
在當時,其他四岳,在華山面前,是不夠看的,根本就與尋常的江湖小派沒什麽兩樣。
華山之衰,一是劍氣分宗,二是後來日月神教為了華山這二位祖師抄錄的《葵花寶典》殘卷大舉進攻,華山派僅憑一派之力就耗死了日月神教數位長老,可惜自身也元氣大傷,愈發衰落。
就是這樣的華山,還能奪得五岳劍首之位,是當之無愧的盟主。
若說華山不讓少林武當猜忌,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一旦起了疑心,要從往事中找出些存疑的地方,那就太簡單了。
劍氣撕破臉皮在玉女峰大戰的時候,風清揚被調離宗門暫且先不提,只說古早的往事。
當年的岳肅、蔡子峰,怎麽就能恰好地看到了《葵花寶典》這一本如此精巧的武功秘籍,還能各自記錄下來呢?
莆田少林,乃是嵩山少林的分支,不過二者共用少林這名稱,互相之間的關系親密,自不必說。
少林成為正道魁首,無論是嵩山少林還是莆田少林,都很沾光。
那少林若是有謀劃,一向風頭不比嵩山少林的莆田少林,其實也是不能置身事外的。
少林與嵩山派近在咫尺,五岳齊聚這種有可能危及人家山門的大事,他們當然是要抽空去拜會,把事情說清楚的。
在人家的地盤上當然要給面子,而一回到華山,唐無易就把少林黑了個底朝天。
結合他所知曉的各種線索、找到的各種證據,他完美地為華山之亂找了個幕後黑手,那就是少林。
少林與武當并稱是武林魁首,但是武當興起的時間到底比少林短上不少,六十年前,就在日月神教進攻華山的數年之後,武當山門被破,祖師張三豐手書的《太極拳經》與青年時代的佩劍真武劍被奪。
要說武當連這種奇恥大辱都不想着向日月神教報複,反倒向正道同門動手,那實在是辱沒了他們的名頭。
反倒是少林,武當這前車之鑒尚且不遠,若是再讓華山坐大,将正道魁首的名頭再分薄一分,他們的利益,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呢!
少林勢大,傳承久遠,這不假,可是華山派的人,對少林高僧也不見得有多尊敬。
華山傳自太古子郝大通,當年赫赫有名的全真七子之一,乃是來歷既清白又深厚的全真傳承,而全真教,當年可是威勢赫赫,少林比之仍有不如的門派!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名頭,唐無易在第一世的時候就聽過,就算沒看過原著、沒看過那一部又一部的翻拍,好歹也知曉名聲。
就算當年全真教稱雄的時候,少林因早年舊事還處于封山期間,正道魁首的名頭相當于是他們拱手相讓的,這又有什麽關系?
總而言之一句話,俺們華山祖上也是闊過的!
已經闊過的,衰落了之後,總想再闊氣起來,而還在闊氣的,又不想讓那麽多人來分一杯羹,互相之間本就提防着,唐無易給了證據之後,也不需要多說什麽,華山派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開始完善他當初提出來的那個頗為陰謀論的設想了。
于是華山的發展如今終于定下了基調,恢複當年全盛時期的地位,抗衡少林。
至于這個全盛時期,是華山派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時候,還是全真教的全盛時期,那就見仁見智了。
門派發展定下了基調,再加上如今整個門派也只有那麽幾個人,被視為離間計的産物的劍氣分宗,就在實際上被廢除了。
不管門人心中認為劍道重要還是煉氣重要,明面上,華山堅持的原則如今只能有一個——劍氣并舉。
人的精力有限,實際修煉的時候怎麽樣管不着,但這條原則,必須要貫徹下來!
雖然少林已經成為了華山派的假想敵,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總不能一下吃成個大胖子,所以到目前為止,重新成為五岳劍派的魁首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說這是一款以華山派的崛起之路為賣點的游戲的話,那麽少林就是最強的關底大boss,而打boss,是需要隊友的。
正道中人,恥于與魔道為伍,所以日月神教首先被刨除了,五岳劍派裏的其他門派,在華山派眼裏,并不能稱得上是好的助力,武當和少林還保持着相當的默契,如今這天下龍頭門派的位置,有兩個就夠了,再加一個,就真的太擠了。
如果華山崛起後只往少林身上咬肉的話,武當還可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要武當無私地幫助華山對抗少林,那是不可能的。
思來想去,華山若想快速地恢複以往的實力,最快的法子,竟然是與朝廷合作!
在這個時代,江湖與朝廷勾連,攤上個朝廷走狗的名頭,那就是自絕于武林。
但是若說這些江湖大派,在朝廷方面一點兒關系也沒有,那就是掩耳盜鈴了。
武當山上,那堂皇大氣的真武宮,就是當年的太宗皇帝朱棣——如今那位入繼、搞出大禮議之争的嘉靖帝還沒影兒,就連他那沒當過皇帝都被他擡進太廟裏的爹也才剛出生沒幾年,朱棣的廟號自然也沒被改作成祖,太廟裏,這位還是原汁原味的“太宗”——大興土木修建起來的。
而少林,畢竟是流傳千年的古剎,香火一向旺盛得很!
再加上提及江湖,便是少林武當,他們的隐形影響力有多少,根本就不必多說!
不過真要論起來,華山在這方面的影響力一點兒都不比這兩派弱。
如今的朝廷崇道,宮中、京中的達官貴人供奉的道士不知有多少,巧的是,這天下的道士,分全真與正一,全真一脈的道士,說起來,可不都和華山派有關系嗎?!
正經論起來,華山派的名字應當叫全真華山派,全真創派祖師王重陽的嫡傳弟子郝大通的道統,誰敢說他們不能算全真?
而有了這一層香火情在,無論是想要朝廷給予适當的幫助,還是尋找助力,都能方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