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揚名
烈日炎炎,蟬聲鳴徹。
一處茶館之中,小二正忙着給店裏吃茶聽書的客人們添水、奉小食,還有幾分注意力,卻分散到臺上說書的老頭子身上。
老頭子唾沫橫飛地說着江湖上的大事,店裏的一群人聽得津津有味。
“自先代寧掌門離世,這華山派便封山不出,卻讓人家将他們當成了軟柿子!”
老頭子剛起了新故事的頭,抛出了引子,便有人在那裏叫:“消息靈通的都聽說了,華山派不是死了許多人嘛,又沒了掌門,怎麽就不是軟柿子了?”
“诶,客官,你這就說錯了,華山派損失慘重不假,可是門派裏的高手還留着好些呢!劍蓋當代的風清揚風長老、狂風快劍武清凝武長老、太岳真人闵清華闵長老,都是威名赫赫的大人物!”
“說的是,到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還不止呢!諸位客官可知,這見華山派衰落,便要對付他們的,是哪家門派?”
“難不成,是魔教?”“非也,非也。”
“不是魔教,還能是哪個門派?總不能是正道門派吧!”
“這個時候你還賣什麽關子,繼續說呀!”
說書人從善如流地繼續說了下去:“巴蜀之地,人傑地靈。青城派是個中翹楚,不僅門派是蜀中一霸,門中高手也是不少。尤其是青城掌門長青子,江湖上尊為‘三峽以西,劍法第一’,着實不可小觑。巴蜀與咱們關中尤近,這華山派的消息,連咱們這些普通人都知道了,青城派,當然也……”
說書人最後一句話故意留白,但是已經達成了讓聽衆自動腦補的效果。
吃茶的客人裏,有個大漢,聽到青城派,當即便笑了:“咱們陝西省,只聽說有華山派,那青城派又算個甚麽卵子,手伸得恁長?”
“這位客官說得不錯,華山派不僅乃我們陝西一省的大派,又與嵩山、衡山、泰山、恒山組成了五岳劍派,執掌盟主之位,如今雖有些衰弱,又哪裏是青城派可以對付的?!”
底下叫好聲響成一片。
“說得好,青城派在蜀中稱尊,咱們關中人可不怕他們!他們想着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可是在華山派面前,還不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說得好!可不就是這個理嘛!”
“只說那日,青城掌門長青子率衆弟子上華山‘吊喪’,一個個兇神惡煞,不似吊喪,卻似送喪。華山封山,他便強闖,入得山門,又強要比試。長青子自恃乃是長輩,便令座下弟子與現今華山掌門一輩的不字輩弟子比試。最後不但被‘千機劍’唐不易唐大俠橫掃,長青子自己,都敗于千機劍下,連華山清字輩長老的衣角都沒碰着!”
“我看啊,這長青子還是回巴蜀之地窩着去吧!最起碼,回去之後,沒人和他搶‘三峽以西,劍法第一’的名頭,若是繼續留在這裏,又被哪個高人教訓了,戳破他的牛皮,豈不是不美了?”
茶館中一片哄笑之聲,角落處,兩個青年相對而坐,其中一個青年聽得這哄笑,有些緊張:“師弟,這是不是太過張揚了?”
被人談論的主角唐不易卻十分淡定:“師兄,你應當高興才是。再度彰顯華山威名,才好打消那些想拜入咱們華山的人家的顧慮啊!”
“你不是說,除了從附近的良善人家挑選孩童加入門派之外,收養那些年歲小的乞兒,自小培養他們對華山的忠心,才是最好的嗎?”
“那些弟子可以先重點培養,這良善人家的孩童,也不能放過啊!單靠收養乞兒,他們學文習武的一應用度,都要門派來出,數量一多,實在是耗不起啊!”
“師弟,讓這些說書人盡力宣揚你的名頭,會不會,惹人眼紅,對你不利?”師兄小聲問道。
唐不易有些驚訝,卻也好好地安慰了他,讓他寬心。
唐不易不怕別人不願意和他對戰,就怕沒人來和他打。
不和別人打怎麽變強?
讓說書人傳播他和華山的威名,吸引明裏暗裏的對手前來挑戰,這本來就是他的目的。
唯一一件出乎唐無易意料的事情,大概就是他的師兄,原著小說裏有名的僞君子岳不群同學,君子得過分了。
師兄,知道你對同門師兄弟情義深重了,但是師弟我的實力這麽強,你就用不着時刻擔心了吧?
作為一個被劇透黨,唐無易很想問問自己的師兄,歲月這把殺豬刀到底是怎麽下的手,才能讓一個真·正人君子蛻變成原著的割丁僞君子的。
他們現在所在的茶館是在華山腳下不遠的地方,作為威名遠播的一流門派,還是江湖上的陝西門派代表,華山派在這裏很有名氣,只看說書人都不用特意引導,就有人踩青城擡華山就知道了。
這其中也有地方主義情節作祟,大家都是陝西人,不維護本體門派,去擡舉巴蜀之地的門派,這不是昏了頭嗎?
作為來自大唐年間的巴蜀人,唐無易表示,天府之國好是好,就是和外界的交流溝通不太方便,頗具神秘色彩的同時也是窮鄉僻壤的代名詞,出門在外難免受人歧視。
況且地方偏僻就意味着和外界脫節,這個時代的江湖人士,看青城派,多少有一種“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優越感。
長青子的“三峽以西,劍法第一”,簡單地解釋一下,就是大明江湖人士一致認可,長青子同志的劍法水平在巴蜀之地那一塊是毫無争議的第一,蓋章優秀,不過鄉下水平,就不要到外面丢人現眼了,青城自己關上門唱大戲就夠了。
來自大唐蜀中的唐門人士表示,這個時代的武學水平都不怎麽高,偏僻之地沒好的秘籍,被人排擠也正常。畢竟不是哪個門派都是他們大唐家堡,在江湖中傳承多年不絕,屹立不倒這麽多年的!
前頭說過,唐無易看得上眼的武功秘籍就這麽幾本,而作為劇情人物的主要刷新地點,華山派目前就有紫霞神功和獨孤九劍兩種功法。
唐無易來這個時代是為了創出合适的功法,同時總結護道之術。
他有足夠的時間為自己創出一門盡善盡美的功法,一個世界不行,那就再加一個世界,這個時期,他的習武重心暫且以鍛煉招式為主,而獨孤九劍在這個時代的唯一傳人、他的師叔風清揚,就成了最好的“請教”對象。
門派內部的切磋請教暫且不論,外頭人的挑戰,他還是相當想要見識的。
唐無易等了約莫幾個月,他戰敗青城派長青子的風頭過去之後,其他門派終于發難了。
這個時代的少林武當作為武林魁首,一向在争端之中置身事外,而小門小派,也不能與華山派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江湖大派有争端,所以發難的是五岳劍派內部的門派。
華山派執五岳牛耳這麽多年,眼紅的門派不在少數,如今恰逢華山大變,自然就有人提出再決盟主——華山掌門一向是兼任五岳盟主的,不幸的是,先代掌門寧清羽離世,而繼任的掌門岳不群,充其量只能算是江湖上一流好手,離頂尖高手還有距離,簡而言之就是還沒有讓所有人都俯首的實力——五派各派高手出來比鬥。
實際上,要不是華山派上頭還有風清揚這幾個老一輩的在,其他門派就不會這麽好說話,還能讓華山掌門在此期間暫代盟主之職。
可是他們給華山派的面子也就到此為止了,華山派的老一輩存世不多,能在面上維持華山聲名不墜已經是極限了,更多的,還得看小輩。
說來也是好笑,華山派內部劍氣之争鬧得沸反盈天,但是他們與另外四岳門派結盟的時候,卻并稱的是劍派,出外行走,出手所用多為劍招,江湖名號也多有個劍字。
在唐無易第一世的記憶裏,倒也有“華山論劍”之類的名詞出現,大概是因為當初那位武俠小說大家遺留的影響太深,說起什麽比武、論劍,華山是一定會被提及的。
可是現在華山是有門派的,因此五岳劍派遴選盟主,比試倒不一定在華山舉行。
嵩山派在左冷禪時代鋒芒畢露,而這時候,氣勢也小不到哪裏去。
重選盟主是嵩山派倡議的,帖子也是他們先發給華山的——其他門派與嵩山約莫是通過了氣,跟在嵩山重選盟主的帖子後頭附了話,只是正經盟主沒出來,他們也是各自為政,這一回不過是利益交關,想到一塊兒去了罷了——然而地址選定,還得互相之間再通個氣,華山派目前還是五岳劍首,因而最後還是要華山首肯。
最後還是定了地方,卻不是華山,而是嵩山。
五岳劍派,一向是誰是劍首,誰來主導的,這一回華山親定了嵩山派的地方,難免讓人想入非非。
門派裏頭原本是不同意這個選址的,還是唐無易力排衆議,勸他們定的。
然而他心裏是決計不會讓嵩山派踩在華山頭頂上的,這一回的選址,自然也是有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