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部尚書V: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2)
不下去了,就打算賣了他,反正家裏兒子多。不過還好,買了禦史大夫的人,在回去的路上出了事,讓他跑了出來。後來日子就好多了,他遇見了一個好心的老秀才,給他飯吃,教他讀書。而他也一直侍奉到老秀才壽終,才來考科舉,那年他十七。
安相和禦史大夫的緣分,起于綏義帝的随意。綏義五年,新任狀元,也就是現在的禦史大夫,表現甚得龍心,于是綏義帝一高興就要賜個狀元府。
但是問題來了,京城中沒有合适的宅子。不管是新找塊地建房,推到廢宅重建,還是找個還行的重新修葺,都要很長時間。禦史大夫當時在京城無親無故,總不能讓人一直住客棧啊。
所以綏義帝略一思考,就讓禦史大夫住到安相家了。按照綏義帝的意思,安相一個人住那麽大的宅子太寂寞,有個人作伴剛好。對于禦史大夫來說,安府曾經是狀元府,意思一下。而本應該給禦史大夫的宅子,就交給工部了。
當事的兩人都表示可以接受,一個是只要有吃的,住哪都行;一個是只要不添亂,誰住都行。就這樣,兩個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根據安府的人提供的情報,頭一個月裏,兩人并沒有太大交集。那時禦史大夫還不是禦史大夫,所以不用天天上朝,日子比較清閑。每天去工作的地方看看,處理處理簡單的事物,沒事的時候就吃吃吃。整個安府,最熟悉禦史大夫的人就是廚房裏的人。
相比較而言,安相就有些忙了。不過他偶爾也會指導指導禦史大夫的工作,吃正餐時也會一起吃。
兩個人的關系開始改變,是從某天禦史大夫去廚房找吃的,結果碰上了正在燒菜的安相開始的。
下廚是安相的愛好,但是除了一般的燒菜,安相還喜歡研制新菜品,各種花樣都有。餘有幸嘗過安相的某些新作,只能說這事也是看運氣的,不是每個想法都有個好結果。除了肯定不傷身體,味道口感什麽的就随緣了。
對于禦史大夫的愛吃,安相也是有耳聞的,所以看見他時并不驚訝。
安相把菜盛出來,随口邀請道:“新研制的菜,可能味道不太好,要不要嘗嘗?”
禦史大夫用行動做了回答,他立刻走到桌邊坐下,看着安相。安相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輕笑了一聲。
很可惜,禦史大夫第一次吃到的安相親手做的菜是失敗品。
顯然安相也意識到了,吃了一口就沒再繼續。而禦史大夫還在吃。
安相攔住他:“別吃了,倒掉吧。”
“為什麽要到掉?”禦史大夫停下動作。
Advertisement
“你不覺得很難吃麽?”安相道。
“味道是有些奇怪。”禦史大夫許是顧及安相的面子,說的委婉了些,“可是又沒有壞,能吃的就不要浪費。”
“這點我還是浪費得起的。”
禦史大夫搖搖頭:“不是這個問題。大人身世好,想必沒經歷過那種長年挨餓的日子吧。那時真的是餓到什麽都想吃的地步,所以我見不得浪費糧食。即便是現在,我洛國如此富裕,也會有人吃不上飯,想到我揮霍着他們奢求不到的東西,我于心不安。”
屋內沉默了一瞬,安相說了句:“慚愧啊。”拿起筷子開始吃那道失敗品。
禦史大夫笑了笑,也吃了起來。然後把話題轉到菜上:“大人這菜雖然不太成功,但想法還是不錯的。只是調味上有些問題。”
“別叫我大人,你我就以兄弟相稱吧。”
“如此真是我的榮幸,安兄。”
安相笑着應下,道:“賢弟方才說這菜的調味有問題,不知有何見教?”
之後他們就那道菜讨論了起來,安相根據禦史大夫的建議做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地研制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新菜。這是安府廚房裏的下人說的,據說到最後安相和禦史大夫吃那道菜吃到要吐,并吩咐廚房半個月內不要做有關那些食材的菜。
大概是從那天開始,兩人的關系變好了。下朝時,有時能看到安相繞路去買吃的。或者聽說安相和禦史大夫又占用了一下午的廚房。
而禦史大夫正在建設中府邸,總是會出各種問題。至于原因,某天餘不小心聽見安相在和工部“溝通”,所以禦史大夫暫時還要繼續住在安府。
綏義六年,禦史大夫的府邸終于建好了!拖了整整一年!
第二天綏義帝就要賜宅子了,安相在第一天晚上找禦史大夫促膝長談。談的是什麽餘實在打聽不到,只知道第二天禦史大夫死活不要新宅子,安相也在旁邊應和。最後綏義帝沒辦法只好把宅子折合成別的賜給禦史大夫,而禦史大夫就繼續留在安府。
之後兩人同進同出,關系與日俱增,不知道安相什麽時候捅破的那層窗戶紙,但大家都看得出來,他們就差成親了。
果然,安相趁着又作出一項政績時,請綏義帝賜婚,綏義帝很高興地同意了,并說他到時候要去湊熱鬧。
于是,今年年初他們成親了,可喜可賀。
穆遠帆說過,我們都活得太順遂了,所以常常不懂得珍惜。也是,看看禦史大夫,我們的确不同。
禦史大夫雖然貪吃,但珍惜所有食物。老秀才算是第一個對他好的人,他同樣珍惜老秀才。在朝為官也是,禦史大夫從不做出格的事,他珍惜這個官位。當然他珍惜的還有安相。
餘挺喜歡這個孩子的。
+++信息時代的洛朝+++
綏義五年,安相與上官拓的聊天記錄——
安相:在麽?在麽?
上官拓:在在在!安相有何吩咐?
安相:跟你打聽個人,今年那個狀元,講講他的過去。
上官拓:……我不清楚啊。
安相:你不知道還有誰知道?快說!
上官拓:大人!他還是個新人!新人!
安相:╮(╯▽╰)╭好吧,給你時間,快去查!
上官拓:我上哪查去,臣妾做不到啊!
安相:別玩那一套。上次你背着穆遠帆去青樓,我可是知道的。
上官拓:我那是去聽八卦,很單純的!
安相:我管你是幹嘛去的,反正是去了。
上官拓:好好好,別告訴穆遠帆那厮,我幫你打聽。
安相:乖,快去吧。
綏義五年的微博——
安相V:家裏來了個借住的,歡迎。
評論區
齊垣V:好好照顧新狀元哦,祝你們和睦^_^
新狀元V:請多指教。
路人甲:建議安相開個話題,分享個日常。
路人乙:樓上好主意!
安相V:好吧,我會考慮開話題的。
路人甲:給安相和新狀元贊一個!
安相V:#我與室友二三事#今天和他一起研制了一道新菜,好開心啊!
評論區
路人甲:聽說安相廚藝超好,可惜吃不到。
路人乙:想想就好,還有,大人我是你的腦殘粉!
路人丙:我也是!我也是!大人好棒!
綏義六年的微博——
安相V:我們要成親了!~(≧▽≦)/禦史大夫
評論區
路人甲:百年好合!
路人乙:百年好合!
太史令V:百年好合!
齊垣V:百年好合!話說你們的緣分算是由我而起呢!
……
禦史大夫V:~(≧▽≦)/~謝謝大家的祝福!
安相V 回複齊垣V:那,謝陛下。←_←
齊垣V 回複 安相V:你……
☆、記一個外柔內剛的妹子
快過年了,聽說今年晉王一家也會回來,不如這次就聊聊晉王一家吧。
晉王好武,成年之日就請命駐守西北邊境。當時太子已定下是如今的綏義帝,而先皇也正為了教導他而頭疼,沒工夫管晉王,便随他去了。
只是大家沒想到的是,晉王妃也跟着去了,而且是偷偷跟去的。
晉王妃這個人呢,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氣質出衆,進退有度,知書達理,可以說是個極其出色的女子。當年向她提親的人很多,結果一朵鮮花……嫁給了晉王。
其實晉王也是很不錯的,長得俊朗,武藝高強,還是注定要封王的皇子。說實話當年傾慕晉王的人也不少。餘一點都不羨慕,真的!
兩人緣起于當年的一場賞花會,地點是京城外的一座小山。京城的才子佳人有這項傳統,那賞花會餘也參加過,和穆遠帆一起。一群閑着沒事幹的年輕人,趁着山上花開有個緣由,聚在一起比武鬥文聊閑話。當時覺得挺有意思,現在想想真是無聊。
好了,繼續說晉王的事。那次賞花會餘沒有去,因為餘那年只有十三歲。所以當時的情況是穆遠帆轉述的,那厮比我大三歲。
晉王好武,所以他理所當然的參加了比武,天賦加上勤練,晉王奪得了第一。吸引了在場許多姑娘的注意,我想其中可能就有後來的晉王妃。
在文的方面,就沒有晉王什麽事了,他老老實實地坐在一旁。晉王妃也沒有什麽特殊的表現,以至于穆遠帆對她沒什麽印象。不過據他所說,如果沒記錯,兩人好像是坐在一起的。
兩個人在那聊了些什麽呢?未來晉王妃滿心歡喜,向晉王表達了傾慕之意,晉王聽後也很歡喜,當即邀請她一同參加之後的尋物游戲,兩個人在之後的獨處時間甜甜蜜蜜,互訴衷情。
呵呵,怎麽可能。
晉王這邊剛一坐下,未來晉王妃便開口說道:“王爺武功着實高強,只是方才第五招時,倘若王爺再左偏三分,便可立即獲勝,不知王爺可是有何深意?”
晉王聽了很驚訝,剛才他的确讓了對手,但做的還算隐蔽,連與他比武的人都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女子卻看出來了。
晉王頓時覺得這姑娘很有意思,起了交談的心思:“那人本事不錯,卻少了些自信,本王有心幫他,卻只能如此了。”
未來晉王妃點點頭,道:“原是如此。”
這句話落,一時間沒了聲音。晉王雖看着場上的比試,私下卻關注着身旁的人。過了片刻,晉王耐不住先開了口:“姑娘可曾參加什麽比試?”
“說來羞愧,奴家在吟詩作對方面并無成績,比不得他們,也不曾習武,所以只能來此做個看客。”未來晉王妃落落大方地答道。
“本王倒是覺得那些文人的玩意兒甚是無趣,不如武功兵法有意思。”
“奴家也這樣覺得。”
“哦?你也對這些感興趣?在京城的士族小姐中倒是少見。”
未來晉王妃只是笑了笑,沒有接話。倒是晉王又起了話題:“你不曾習武,那可曾讀過什麽有關的書?”
“略有涉獵。”
之後他們就愉快地讨論起來,像是有聊不完的事情。
再後來就是那個尋物的游戲,他們是一起行動的。那個游戲也沒什麽意思,就是兩三人結伴而行,在山中尋找什麽東西,主要是為了給某些人獨處的機會。
巧的是游戲沒結束就下雨了,大家中斷了尋找分別找地方躲雨。晉王和未來晉王妃走到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山洞,所以只有他們兩個人。
“這雨估計一會兒就停了,我們且先在這避避雨。”晉王把未來晉王妃讓到裏面,幫她擋住洞口吹進的風。
這事不知道在她心裏加了多少好感,她只說道:“幸好及時找到了山洞,真是多虧了王爺。”
“無妨,不提這個,剛才我們說到哪了?”
未來晉王妃笑了笑,繼續和晉王讨論武功,兵法之類的。至于具體的內容,時至今日餘實在記不得了,畢竟兵法什麽的對于餘來說很是無聊。真不知道晉王妃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為何會對這些感興趣。
還有,他們兩人獨處的情況餘是如何知道的?當然是晉王告訴我的。
那次回來後,晉王找餘打聽未來晉王妃的情況。雖然當年餘才十三,太史令還是餘父親,但餘打聽事情的能力已經具備了。餘用未來晉王妃家族和尚未婚配的情況,換來了那天的獨家消息。
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京城傳遍了晉王的婚訊。這就是兩人的開始。
好了,回到之前講的,晉王妃偷偷跟着晉王去邊境。不可否認晉王真的很喜歡晉王妃,他那個武夫向來性子直,喜歡不喜歡從不藏着。不過也不可否認,他對晉王妃的喜愛比不過他對帶兵打仗,守衛國土的熱愛。
成親一年,兩人還未有孩子,晉王可以說走就走,晉王妃如果不做些什麽,就只能獨守空房。晉王妃給我們的印象是溫柔賢惠的,她從未做過什麽出格的事。倘若不是晉王親口說過他們一起讨論武功兵法,餘絕對看不出晉王妃喜歡這些。
不過也是,一個喜歡這些的女子,怎麽會甘願平淡。何況晉王走了,也沒有誰能和她談論武功兵法了。所以她做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偷偷跟去。
晉王妃是個聰明人,她雇了人保護自己,循着晉王的走向不遠不近的跟着。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晉王妃打發了保護她的人,主動現身,成功的說服了晉王繼續帶着自己。總歸已經到這了,晉王是不放心晉王妃自己回去或是由別人送回去的,幹脆就帶着。
至于京城這邊,發現晉王妃不見就已經是幾天之後了,還沒找多久就收到了晉王的消息,晉王妃在他那。有很多人覺得晉王妃胡鬧,但說什麽都沒用了。
晉王妃在邊境過得很好,甚至可以說比在京城還要開心。她和其他從軍家屬把後方打理的井井有條,讓将士們沒有後顧之憂。有時候還能和晉王商量戰術,提提自己的建議。幾場和他國的小打小鬧,還有晉王妃的參與。
晉王夫婦在邊境的第二年,晉王妃有了身孕。雖然期間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到底還是平安生下了一個兒子。兩年後,他們又添了個女兒。現在晉王一家還是常常駐守在西北邊境,兒女雖然還小,但也随他們一起。
之前他們回京的時候餘見過那個兩個孩子,也許是因為從小長在軍營,他們年齡雖小卻是很堅毅獨立。着實是好過許多養在京城的世家子弟。
而關于晉王妃在京城中的風評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她這樣做會給晉王惹麻煩,身為王妃就應該安分呆在家裏。有人認為晉王妃這樣做是對的,很勇敢。
其實在餘看來,晉王妃卻是不得不這樣做。他們皇室中的人不缺情種,有很多皇族一輩子就只和一個人長相守,但同樣也有多情的。畢竟感情這個事有着太多未知,情起情逝都是常事。更何況現如今的男子地位要高于女子。
倘若晉王妃不跟去,會怎樣?聚少離多,他們之間的感情會漸漸減少,甚至沒時間讓他們的愛情轉化成親情。再然後就會有新人進來。晉王對晉王妃最開始的感興趣,是因為晉王妃不同于其他的閨閣女子,他們有共同的喜好,聊得來。而這種喜好,這種聊得來的女子,在邊境那種地方不會少。
所以晉王妃跟去了,然後他們一家人至今都很幸福。
+++信息時代的洛朝+++
五兄弟和他們的伴讀群——
上官拓:!!!不好了!!!晉王爺,在麽?在麽?
齊壇:喲,這是怎麽了?二哥不是應該在去西北的路上麽。
上官拓:今天我聽說了一件事,晉王妃不見了!!!
齊壇:( ⊙ o ⊙)!
齊垣:( ⊙ o ⊙)!
齊址:( ⊙ o ⊙)!
齊聖:說清楚,二弟妹怎麽不見了?
齊址:大哥你破壞隊形!
齊聖:←_←那我下次注意。
齊壇:跑題了,阿拓你繼續說。
上官拓:具體我也不清楚,不過晉王妃失蹤不止一天了。
齊垣:天啊!
齊壇:二哥要是知道了不得急死!
齊聖:二弟呢?
齊址:可能還在行軍,沒時間看消息。
齊坤:我來了,現在是休息時間。
齊聖:二弟!你挺住!別太着急!
齊坤:沒事,我不急。
齊址:二嫂失蹤了這麽久你還不着急?
齊壇:沒想到你竟然是這種人!
齊坤:(╰_╯)#我是哪種人!?我不着急是因為我知道她在哪!
上官拓:在哪?
齊坤:在我這。
上官拓:!!!
齊壇:你什麽時候把二嫂偷走的?
齊坤:不是我,她自己跟來的。我也是才發現的。
齊垣:別開玩笑了。
齊址:就是,二嫂怎麽可能作出那樣的事。
齊壇:一定是你離不開二嫂,偷偷把人帶走了。
齊聖:二弟你怎麽這樣。
齊坤:真不是我!邊境這麽危險我怎麽可能帶上她。
齊壇:切。
齊垣:誰信啊。
齊聖:既然已經這樣了,就別多說什麽了。阿拓,把消息告訴那些找人的人,二弟妹被二弟帶走了。
上官拓:哦,好。
齊壇:行,大家散了吧。
齊坤:哎,等等!
齊坤:等等!真不是我帶走的!
齊坤:你們相信我啊~~
微博——
晉王妃V:前幾日讓大家擔心了,真是抱歉,我現在在晉王身邊,一切安好。ps:真的是我自己偷偷跟來的,大家別怪晉王了。O(∩_∩)O
評論區
路人甲:晉王妃真是好膽色,竟然敢随軍。
路人乙:哇哦,以後晉王妃就是我女神!
路人丙:贊一個!
……
齊坤V:謝謝親愛的為我澄清,(づ ̄ 3 ̄)づ
齊壇V:二嫂就是人好,還替二哥背黑鍋。
齊址V:二哥,╭∩╮(︶︿︶)╭∩╮鄙視你!
齊坤V:你們,我……_(:3」∠)_
☆、披着宮宴皮的人設篇
除夕當天宮中有一場宮宴,這是歷來的規矩。皇親國戚,從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參加。所幸餘官拜從四品,正好可以參加。其實不滿足這點也無妨,憑着當年伴讀的身份也可參加。
還沒到時辰,穆遠帆就來到了餘的住所。這些年我們常常結伴入宮,畢竟都未婚配。
穆遠帆也曾是皇子伴讀,伴的是澗王齊址。其實本來先皇安排的是我給澗王伴讀,而穆遠帆伴綏義帝,但是穆遠帆和澗王比較和,就換了一下。
想想也是,現在的澗王和穆遠帆,一個是奸商,一個管這方面的戶部尚書,和得很。
群臣中,穆遠帆和餘關系最好,沒事總來餘家串門,餘認為餘至今未娶親,很大原因在于那厮。
到時辰出發去皇宮,在路上碰見了蕭美人。當然不是宮中的美人,是個外號。蕭家是京中世家,□□時期的右相就姓蕭。如今的刑部尚書也是蕭家人。
但身為蕭家的兒郎,蕭美人并沒有入仕,而是去混江湖了。蕭家世代為國效力,蕭美人還是頭一個去混江湖的。
而混江湖的蕭美人之所以能去宮宴,那是因為他是闵王的伴讀。闵王長得最為俊美,所以要求伴讀必須長得好看,于是千挑萬選選了蕭美人。
蕭美人是真美,不是闵王那樣的男子氣概,也不會讓人錯認性別,覺得女氣。
蕭美人在江湖中混得不錯,因為不僅長得美,而且武功高,比晉王差不到哪去。
一路進宮,沒再遇到其他人。順利的來到麟德殿,此時殿中人還不算多,來得略早。
妃子皇嗣在左,王爺臣子在右。當中是皇上,皇後和太後。沒錯,有太後。
這個太後不是先皇的妃子,先皇對姜皇後很專一,沒有別的妃子。這個太後是綏義帝的親娘。太後只有綏義帝一個孩子,綏義帝的親爹不在了,太後無依無靠,綏義帝便求得了先皇的同意,給親娘立個名號,接進宮贍養。但太後過世後不得入皇陵。
太後是個随和的人,和綏義帝關系并不親,所以也不會擺長輩的架子。不過太後比較愛玩,進宮後不方便外出,她就只好自己在宮裏找樂子。宮裏人少,太後有時會勸綏義帝納妃,但綏義帝嫌麻煩就沒答應。幾次之後,太後就放棄了。
入座後等待宴會開始,餘旁邊坐的是穆遠帆,真不知道這座位是怎麽安排的,總是和這厮在一起。
人到的差不多了,對面是皇上的妃子,不多,除了皇後還有五個。貴妃,淑妃,德妃,陳昭容和林充儀。
最有氣質的是貴妃,看上去很冷豔。平時就喜歡喝喝茶,看看書。貴妃看過的書很多,偶爾看看詩書傳記,大部分看的是從宮外買來的市井話本。貴妃自己還寫故事來着,讓身邊的宮女拿出宮賣,挺暢銷,不過沒幾人知道這事。
比較慵懶的那個是淑妃。淑妃看上去就和綏義帝比較般配了,都懶。淑妃愛睡覺,一天至少能睡六個時辰,總是給人一種沒睡醒的感覺。但其實人并不迷糊,即使真沒睡醒,她頭腦也清醒的很。除了睡覺,淑妃還喜歡發明。
最精神的是德妃,是綏義帝游歷時帶回來的,習武之人。德妃喜歡吃甜食,身材卻是最好的,招人嫉妒。德妃不是喜歡靜的人,畢竟曾是武林中人。所以如果她在宮裏呆煩了,就會出宮玩一段時間,玩累了自己回來,或者綏義帝偷懶去找她。
關系最好的是陳昭容和林充儀,她們是一對兒。綏義帝知道這個事,當初讓她們進宮也是為了幫她們掩飾。家裏人反對,艱難得很,好在進宮後家裏人就管不着了,綏義帝也不介意多養兩個人。平時裝裝樣子,實際上各過各的。
接着是公主皇子,十歲的太子,十歲的大公主,皇後能生,第一胎就是龍鳳胎。後邊還有三個皇子和三個公主。
這邊是幾個王爺,還有三位長公主。今年倒是來得齊,以前總是缺幾個人,晉王駐守西北,鎮西長公主駐守西南。
鎮西長公主是先皇的二女兒,和晉王的愛好差不多,當真是巾帼不讓須眉。還訓練了一群娘子軍,都是一群不好惹的女人。
大長公主比較端莊,貴氣十足。雖然是個臉盲,但一直掩飾得很好。
還有就是定安長公主,長相比較妩媚。擅長下棋和偷東西,是姜皇後的傳人之一。姜皇後是江湖上盛傳的神偷梁上燕,輕功一絕。說到這,餘一定要把這本書藏好,不能讓定安長公主看見啊。
當年的五個皇子各有一個伴讀,除了餘,穆遠帆,蕭美人之外,還有楊将軍和赫連大師。
楊将軍是禁軍統領,掌管京城的安全,是晉王的伴讀。楊将軍和晉王是從小打到大的,因為是伴讀,所以晉王總找楊将軍練手。楊将軍是個嚴肅的人,不怎麽愛說話。
而赫連大師是溫王齊聖的伴讀。赫連是書畫大師,在文壇的名聲甚至高過溫王。餘家中也挂着赫連的大作,很有面子。至于赫連的性格,可以說是溫文爾雅,書生氣息。
之前說了刑部尚書是蕭家的人,不過刑部尚書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定安長公主的驸馬。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是好友,都不是那種死板的人。定安長公主在刑部尚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照顧下,安然的傳承着神偷的衣缽。
大理寺卿是個人才,只是不走尋常路。審案時自有一套方法,總是出其不意。大理寺卿來自民間,這還多虧了德妃,出去玩時遇到的,後來綏義帝去找德妃結識了這位奇人,遂封了個官,到現在成了大理寺卿。
還有工部尚書,也是個有意思的人。他想法很多,建造時喜歡自己設計,別具一格,就是不符合大衆審美。餘曾去過工部尚書的家,據說是他親自布置的,果真是……獨特。
皇上,皇後和太後是一起來的。皇後是左相葉檀的女兒,和綏義帝是青梅竹馬,大家閨秀,溫柔大度。把後宮搭理的很好,特別讓綏義帝省心。所以綏義帝最喜歡皇後。
綏義帝不是個專情的人,至少沒有先皇那麽專情。其實和歷朝的皇帝比起來,綏義帝的後宮空的很,但奈何他生在齊氏皇族。表面上六個後妃,在洛國至今的五個皇帝中,是最多的。
皇上到了,宮宴開始了。今年依舊和去年一樣沒意思,但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總還是好的。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安相和禦史大夫成親了,餘開始寫了這本雜記,三十歲的闵王終于嫁,不對,娶到了媳婦。
生活還在繼續,還會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餘很慶幸,可以生活在這樣的時代。
+++信息時代的洛朝+++
後宮群——
貴妃:今天看了個故事超感人,回頭講給你們聽啊。(≧ω≦)/
德妃:故事什麽的待會兒再說,我有個八卦告訴你們。
陳昭容:是什麽,是什麽?(°ω°)
德妃:還記得上次淑妃說的那個什麽夫人麽?
淑妃:我?
貴妃:記得,東街的李夫人。
皇後:你們又在八卦。
林充儀:還蠻有意思的,姐姐也來聽聽吧。
陳昭容:德妃德妃,快說!(/≧▽≦)/~┴┴
太後:那個,能說說那個李夫人上次的事麽?哀家不太清楚。(*ω)
淑妃:!!
皇後:母後,你怎麽在?
太後:你們別緊張,哀家也喜歡八卦。随意一些,繼續說繼續說。
德妃:是。
後宮2群——
陳昭容:天吶,太後什麽時候加進去的?⊙ω⊙
林充儀:( ^_^)/(T_T )
德妃:別在這秀恩愛←_←
貴妃:我沒加太後,姐姐呢?
皇後:我也沒有。
淑妃:怎麽回事?
陳昭容:我知道了!有黑客!
淑妃:有可能。
德妃:那我們怎麽辦?不在那個群說話?
貴妃:不行,會被懷疑。
皇後:在那個群說話注意點吧,母後也是寂寞了。
德妃:好吧。我去那個群講八卦了。(T_T)
陳昭容:加油!
五兄弟和他們的伴讀群——
上官拓:宮宴真是越來越無聊了。
齊垣:哼,那你別來呀。
上官拓:身為皇上,我勸你別惹一個史官。
齊垣:喲,威脅我?身為臣子,我勸你別惹皇上!
齊聖:行了,你倆有意思麽?
齊址:我覺得他倆挺有意思,這麽無聊的宮宴,看他們吵架可以解悶。
上官拓:你看你看,不止我覺得無聊!
齊垣:(╯‵□′)╯︵┴─┴
齊聖:消消氣,消消氣。
齊坤:三弟去表演個節目吧。
齊壇:不去,你們無聊為什麽要消遣我。
上官拓:唉~什麽時候結束啊。
穆遠帆:忍一忍,回去請你吃火鍋。
上官拓: ̄﹃ ̄好呀~
蕭美人:火鍋?算我一個行麽?
穆遠帆:并不想帶上你。
齊址:他們是要二人世界←_←
蕭美人:你這麽一說,我更想去了。
上官拓:誰二人世界了?去就去,人多熱鬧!
蕭美人:那好,我帶上我老公。
穆遠帆:……齊址,你不愧是澗王!
齊址:Y(^_^)Y
齊壇:反正都這樣了,再加上我和我老婆吧。
齊聖:算我一個,我老婆不喜歡火鍋,在家沒法吃。
齊坤:那我也去,帶老婆。
齊垣:你們……現在宮宴還沒結束!
齊址:我也去,帶家屬!
穆遠帆:我不請你們啊,都是土豪。
齊址:行行行,你請阿拓就行了,我們自己解決。
齊垣:……我也要去!帶老婆!
上官拓:你老婆這麽多,都帶啊?
齊垣:沒幾個願意去,我就帶皇後和德妃。
上官拓:好吧。
赫連:我去,一個沒注意你們就聊了這麽多了!
齊址:赫連你去不去?
赫連:去去去,當然去,不帶家屬。
齊坤:還一個呢?
楊将軍:去。
齊坤:帶家屬麽?
楊将軍:帶。
上官拓:好好好,可是哪裏有這麽大的地方?
齊垣:借你們一個殿好了。
上官拓:O(≧▽≦)O
微博——
蕭美人V:有些無聊[自拍]
評論區
路人甲:啊啊啊~好美啊~
路人乙:诶?!蕭美人發自拍了!快保存下來!
路人丙:愛你(▽)
路人丁:表白蕭美人,才不管你已經嫁出去了。(*/ω\*)
……
衛大俠V:蕭美人是我的,你們想都不要想!
蕭美人V 回複衛大俠V:麽麽噠,親愛的不生氣。
衛大俠V 回複蕭美人V:╭(╯3╰)╮
上官拓V:秀分快!
楊将軍V:訓練不能停!
評論區
路人甲:!!!天了嚕!楊将軍發博了!
路人乙:楊将軍特別有安全感!
路人丙:千年等一回,等你發微博。
……
齊坤V:楊夫人讓發的吧。
楊夫人V:字真少╭(╯^╰)╮
上官拓V:能發就不錯了……
☆、千萬不要得罪那個作者
貴妃娘娘真是,真是越來越敢寫了!
今天餘偶然路過書攤兒,看見了貴妃的新書,一時好奇便拿起來翻了翻,結果被吓到了。
貴妃居然在寫太.祖和洛相的故事!雖然不是很明顯,但像餘這樣通曉歷史的人完全能看出他們的影子。
好在沒幾個人知道貴妃的筆名,而且書的內容表面上也沒有問題,律法上也沒有這方面的明細。總之,這書勉強可以算是過關的。
餘大致觀察了一下,書攤兒上故事話本賣的最好,而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