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報答
衛昭看他一眼,似笑非笑道:“想不到你的消息還挺靈通的?”鹿鳴的爵位承襲自父輩,自身尚未上過戰場,不想霍青陽身在邊城,竟然也知道他。
霍青陽搖搖頭,正色道:“定遠果侯戰死白城,幽州人都是知道的,若是沒有他,三十八年那一仗,大衍只怕就要丢掉烏蘭城和白城。果侯殉國後,據說獨子襲爵,鹿這個姓氏,并不常見。”
原來如此,衛昭得知原委,不禁嘆息一聲。真要細論,鹿子謙的死,跟李伉脫不了幹系,雖然不是故意陷害,也是被李伉的急功近利所牽連,偏偏李伉昨年死了,衛昭想找他算賬都不能。
伊殷滿心以為,鹿鳴進宮遞了消息,宮裏很快就會有回話。畢竟,衛昭跟他是不一樣的,他是衛夙和姬皇後所出的嫡皇子,是他們自幼捧在掌心寵大的。
不曾想,第二日過去了,宮裏音訊全無。
第三日也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消息。
不但沒有宮裏的人來見他們,便是鹿鳴,那天過後也沒有再出現過。
眼看第四日已經過半,宮裏仍然毫無動靜,伊殷不由得擔心起來,衛夙是不是不願意兒子回來,亦或是,不高興衛昭帶了他回來。
跟伊殷的愁緒萬千相比,衛昭的神情始終很平靜,看不出絲毫的擔憂。
第四日下午,長久的沉寂終于被打破,有人到客棧見了衛昭和伊殷。此人來頭不小,尚未進門,就有侍衛把整間客棧團團圍了起來。
衛昭和伊殷終日閉門不出,霍青陽卻是個呆不住的,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外面閑逛,大有要把渝京的地皮踩熟的架勢。
這日,霍青陽午後出的門,快到飯點的時候回來,卻被侍衛阻攔進不了門。他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向旁人打聽,不料大家都不清楚,只曉得客棧此時不能進也不能出。
衛昭見到來人卻不驚訝,輕輕喚了聲“皇兄”便執起伊殷的手,介紹道:“皇兄,這是我兒子,小名阿殷。”
伊殷聞言一滞,赫連伊殷不是他的大名麽,前世一直都是,只是大多數時候,人們為了方便只稱呼後面兩個字,怎麽這會兒就成小名了,莫非衛昭打算重新給他一個名字。
打從進門起,太子衛明的眼中,便只有衛昭一個人,滿心滿眼都是他,再看不見其他人。緊緊握着衛昭的手,衛明半晌只說了兩個字:“阿昭……”便再也說不出話來。
都說皇家無親情,兄弟之間再好的感情,也抵不過皇位的誘惑。但是這句話,在衛明和衛昭這裏是不成立的,從衛昭出生至今,他們兄弟的關系始終親密如初。
Advertisement
聽到衛昭說起伊殷,衛明稍稍穩定心神,低頭看了眼他,微笑道:“阿殷的鼻子、嘴巴,長得跟你真是一模一樣。”他的目光溫柔和藹,讓人看了頓生親近之感。
衛昭明明很高興,卻故作不屑道:“若是沒有一點像我,我又何必帶他回來。”他不喜歡伊殷的眉眼,濃眉大眼的,一看就不是衛家的風格。
衛明向來了解弟弟的性子,不由朗聲大笑,幹脆還把伊殷抱了起來。他膝下三子一女,小兒子的年齡跟伊殷差不多,抱孩子的活計很擅長。
伊殷以往從未見過這位人人提起他都說好的太子伯父,今天初次見面,卻一點不覺陌生,他看得出來,衛明對衛昭,甚至自己,都是全然的愛護之情。
衛昭見伊殷窩在衛明懷中尚算乖巧,遂不管他,而是開門見山地問道:“皇兄,你說實話,父皇是不是不希望我回來,他是不是……”
雖然不像衛明那樣,一出生就是皇朝上下萬衆期待的皇太子,可衛昭作為皇帝的幼子,得寵的程度絕不亞于兄長,而且少了儲君的身份和責任,衛夙對他的疼愛也就更加純粹。
因而,想到父皇有放棄自己的可能,衛昭不彷徨、不害怕、不傷心是不可能的。
衛明最是疼愛弟弟的,見狀忙道:“阿昭,你別胡思亂想,父皇怎麽可能不要你,只是……”他面帶躊躇,顯然是後面的話不好出口。
“只是什麽?”衛昭咄咄逼人,對衛明的話将信将疑,不是父皇的意思,衛明如何會拖了這些時日才來見他,其中肯定有問題。
衛明嘆了口氣,為難道:“阿昭,你能回來,父皇是很高興的。可是阿殷,父皇不想看到你把他帶回來,還要我……”
“要你什麽?”衛昭眸光一閃,忽地把伊殷從衛明手裏搶回來,緊緊抱在懷裏,“父皇是不是要你把他解決了?”
伊殷明顯可以感覺到,衛昭的雙手在發抖,這意味着,他是真的認為,衛夙有可能對自己痛下殺手。
前世,衛夙和皇後姬婉的兒孫全都死了,死于巫蠱之禍,他是唯一幸存的,長相還有幾分像衛昭,衛夙勉為其難,這才接納了他。
即便如此,衛夙也沒讓他姓衛,更沒給他上玉碟,只是把他不明不白地養在宮中。伊殷很清楚,衛夙就是在求個心理安慰,對他本人,其實是沒有任何好感的。
如今,太子和元康公主全家都活着,衛夙對衛昭或許還有舔犢之情,對他,肯定就是百般看不順眼了,留他一命算是仁至義盡,想讓人把他咔擦掉也是不足為奇。
衛明驚訝于衛昭的反應,急急解釋道:“父皇沒有想過要對阿殷下手,到底也是你的兒子,父皇只是不想見他,讓我在宮外找個地方,把他給安頓了。”
對衛夙的這個想法,衛明是不贊同的,衛昭真不喜歡阿殷,把人留在扶餘不就得了,這樣幼小的孩子,千裏迢迢一路帶回來可不容易,他既然不肯放棄,必定是舍不得的。
可惜衛夙的脾氣又急又暴,除了已逝的長寧武王姬清,從來沒人能讓他改變主意,衛明勸了衛夙幾回,不但無果,還被他趕了出來,然後他才來見衛昭的。
“我不同意!”衛昭一字一頓地說道,衛夙不認伊殷,他日後在大衍如何自處。确定衛夙對伊殷沒有殺意,衛昭便不打算在這件事上做出退讓。
衛明苦笑道:“我就知道會是這樣。”衛夙的五個兒子裏面,性格最像他的就是衛昭,誰能說服誰,還真不一定。
衛昭見衛明是站在自己這邊的,馬上又把伊殷遞了回去,讨好地笑道:“皇兄回去告訴父皇,他要不認阿殷,我就不回宮了。”
衛明抱着伊殷,親親他的臉頰,笑道:“不回宮可以,但是你們不能一直住在客棧,趕快收拾東西跟我走。”
“去哪裏?”衛昭哪有什麽行李,都是霍青陽的東西,他幫了他們許多,也該是他回報他的時候了。
衛明略加思索,決定道:“知道你和情兒關系好,可他最近身體不好,你帶着個孩子,就別去鬧他了,還是去辛兒那裏,他家地方大,人又少,随便你們折騰。”
前幾日鹿鳴說過一次,今日衛明又說,衛昭不由急道:“情兒到底怎麽了?他從小身體很好的,什麽時候變得弱不禁風了?”
衛明看他一眼,沉色道:“情兒并無大礙,你別擔心,實在不放心,過兩日看看他便是。”太子內君是君情的叔父君非離,既然衛明都說無礙,衛昭便沒有再問。
衛明提到的“辛兒”全名姬辛,是現任的長寧王。姬辛出生之前,他的父親姬玉就戰死在幽州,他是遺腹子,生下來又沒了母親,自小由祖父祖母撫養。
姬辛六歲那年,長寧武王薨逝,他以世孫的身份繼承王爵。第二年,重慶長公主薨逝,姬辛徹底成了孤兒。姬皇後見他可憐,把他帶到宮裏,跟衛昭和君情養在一起。
直到前年,姬辛年滿十四,進了西城大營任職,姬皇後才放他出宮。長寧王府是衛明和衛昭的母家,讓衛昭帶着伊殷住過去,衛明再沒有不放心的。
臨出門前,衛昭想起多半被攔在門外不得進來的霍青陽,趕緊命人去傳話,把他也給帶到了長寧王府。
伊殷以前沒有見過姬辛,只曉得他和衛明一樣,死于那年的巫蠱之禍,而傳承了十幾代的長寧王,也因為姬辛卷入了衛明所謂的“造反案”,從而被奪爵。
衛昭父子在長寧王府一住就是半個月,衛昭見霍青陽閑極無聊,鎮日逗貓惹狗,便讓姬辛狠狠教訓他一頓,叫他曉得什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伊殷也是大開眼見,對姬辛的身手佩服到了極致。平心而論,以霍青陽的年紀,能有現在的武學修為,天賦絕對是不差的,而他的刻苦程度,伊殷也都看在眼裏。
然而,在只比他年長兩歲的姬辛面前,霍青陽根本就是毫無還手之力。由此可見,長寧王府代代執掌大衍皇朝一半以上的兵力,衛家的皇帝們是沒有看錯人的。
霍青陽性格倔強,敗在姬辛手上非但不氣餒,反而勤加練習,甚至主動向他讨教。姬辛也不是傲慢的性子,凡事絕不藏着掖着,有問必答,兩人不打不相識,竟然因此成了莫逆。
後來,姬辛覺得霍青陽無所事事太過屈才,就問衛昭,他把他弄去西城大營如何,霍青陽此人,到了軍中必然大有作為。
衛昭說,霍青陽是他的救命恩人,只要他願意,他自然不會阻攔。姬辛歡歡喜喜走了,伊殷笑得樂不可支,這算不算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