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機會
三月中旬,赫連濯見衛昭的傷勢恢複地差不多了,就把他和伊殷打包送到了城外的莊子上。
對此,衛昭并無異議,反正都是赫連濯的俘虜,王宮和農莊,對他而言都是牢籠,毫無區別,而且有伊殷陪着他,日子也不會太過無聊。
北國的春天來得晚,早晚溫差也很大,白天還好,晚上照樣冷得要命。莊子上的條件到底不如宮裏,房舍不夠精致倒不要緊,關鍵是不夠保暖,火炕燒得也不夠熱。
對包括伊殷在內的其他人來說,這樣的溫度剛剛好,不冷也不熱。可是衛昭重傷初愈,身體猶虛,比普通人來得畏寒,就有些受不住了。
剛到莊子的第一夜,衛昭睡到半夜,愣是被冷醒了,他猶豫了下,要不要讓人把炕再燒熱點。
只是衛昭素來不喜屋裏有人伺候,在宮裏的時候,因為赫連濯強求,晚間總有兩個侍女睡在他隔壁屋子,到了莊子上,美貌侍女沒有了,變成了不能開口的啞仆,衛昭就把人趕到廂房去了。
此刻他在屋裏喚人,啞仆未必能夠聽到,不過三更半夜的,讓衛昭披衣起來,他又不想動彈。
就在兩難之時,借着窗外明亮的月色,衛昭留意到了睡在一旁的伊殷,只見他小臉通紅,呼吸勻稱,顯然是不覺得冷。
衛昭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發現兒子渾身熱乎乎的,完全不像自己,手腳冰冷,怎樣也睡不暖和。
身旁就有這麽個小火爐,衛昭何必舍近求遠,他輕輕揭開伊殷的被子,把他抱進了自己的被窩,果然感覺舒服多了。
“唔……”身體陡然落進一個冰涼的懷抱,伊殷含糊地嘟囔了聲,衛昭以為他要醒了,立即屏住呼吸,他也說不清自己是在緊張什麽。
誰知伊殷翻了個身,又呼呼地睡着了,倒讓衛昭虛驚一場,他抱着伊殷,很快也進入了夢鄉。
翌日,伊殷醒來發現自己和衛昭竟然睡在一起,不由大驚,他的睡相什麽時候這樣差了,半夜還會去鑽別人的被窩。
衛昭但笑不語,晚上故技重施。幾天下來,伊殷發現了衛昭的小動作,但他沒有說出來,衛昭對他越來越親近,沒什麽不好的。
莊子上的日子很清靜,也很枯燥,換成真正的小朋友,可能會嫌悶得慌,不過伊殷自小獨處慣了的,倒也容易适應。
每日清晨,伊殷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馬棚擠馬奶,這并不是赫連濯苛待他,不給他們使喚的下人,而是他上輩子做慣了的事,不做反而覺得缺了點什麽。
Advertisement
把擠好的馬奶端到廚房,伊殷就在院子裏練功,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晨練結束,香噴噴的馬奶茶正好出鍋,衛昭此時通常也起來了,父子兩人一起用早膳。
伊殷生下來就是喝牛奶、馬奶長大的,就算重活一世,口味也沒有改變,吃得津津有味。
衛昭卻不喜歡有奶腥味的食物,到扶餘這些年,可以說是受夠了,但他聽說馬奶是伊殷親自擠的,還是比往日多用了一點。
早上是衛昭教伊殷讀書的固定時間,扶餘沒有文字,紙筆也很罕見,衛昭就讓伊殷背書,先是三百千,然後就是各種儒家經典,他也不解釋,就是只讓伊殷記下來。
背誦的內容不算多,伊殷雖然不喜歡,也沒說過不要背之類的話。只是某天,伊殷用熟練的漢話背誦《春秋》時,突然想起一件事,驚出一身冷汗。
前世,由于衛昭不愛搭理他,周圍其他人又都說的扶餘話,所以在被鹿鳴帶到渝京之前,伊殷是不會說漢話的,到了渝京,還被很多人笑話過。
可他重生以後,跟乳母說話是用扶餘話,跟衛昭說話卻是漢話。要知道,衛昭那時還沒教過他背書,他會不會早就起了疑心,伊殷對自己的粗枝大葉,非常無語。
好在衛昭從來沒有提過此事,伊殷只能安慰自己,衛昭興許以為自己生了個天才,都不用教就會說他的母語,只是這樣的理由,伊殷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用過午膳,伊殷可以出門玩,這是赫連濯特許的。別看他們住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莊子,赫連濯裏裏外外卻是埋伏了不少高手,而且堅決不許衛昭走出院門半步。
莊子外面都是農田,往東走十餘裏,有片小林子,可以打些山雞、野兔什麽的。
扶餘雖不像鐵勒,是完全的游牧民族,可他們的小孩子,也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會走路起就會騎馬。
伊殷也不例外,他有匹小馬,平時可以騎着在地裏跑跑,偶爾還能讓侍衛帶着去林子裏打獵,不過他的獵物,都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才能打到的。
如果伊殷不出門,衛昭就會教他武功,他要求嚴格,伊殷刻苦認真,進步非常明顯,若是裴迪再敢來找伊殷,肯定會被打得更慘。
比起宮廷生活的乏陳無味,伊殷在鄉下過得自由自在,唯一不好的是,赫連濯每隔幾天就要過來一趟,然後他就會被攆到隔壁屋去。
雖說氣溫逐漸回暖,衛昭已經不需要他當暖爐了,可伊殷還是很不爽,赫連濯那個混蛋,他要把衛昭折騰到什麽時候。
如果說赫連濯的造訪是正常行為,衛昭的态度,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他對赫連濯,似乎更溫和了,盡管不明顯,但看得出軟化的勢頭。
這日,赫連濯又拉着衛昭在房裏颠龍倒鳳,伊殷在隔壁屋裏捂着耳朵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不止是赫連濯的,還有衛昭的,而他以往,都是竭力壓抑的。
衛昭這是認命了嗎?伊殷覺得不可能,他要是能輕易認輸,上輩子何必自殺呢,只要動動腦筋,把赫連濯籠絡住了就好,偏偏他就不這樣做。
扶餘的春天總是很短暫,轉眼之間就能聽到夏天的腳步了,草原上盛開了星星點點的野花。
恰在此時,扶餘人和鐵勒人在烏蘇大草原發生了沖突,起初還是小規模的,漸漸越來越大,已有些不可收拾。
畢竟,那塊草原在永嘉四十年之前的兩百多年時間都是屬于扶餘的。鐵勒人是去年才從大衍手中将其奪過的,赫連濯為了大局可以默許,普通的扶餘人卻不願意。
從去年秋天到現在,一直不斷有扶餘牧民到烏蘇大草原放牧。
而鐵勒方面,自從永嘉二十二年的那場決戰,就丢掉了南邊所有的據點,所謂“漠南無王庭”,指的就是這個,姬清和君臨,是鐵勒人永遠的噩夢。
漠北苦寒,比起漠南差得太遠,鐵勒人游牧為生,肥沃的烏蘇大草原,對他們實在重要,否則他們也不會跟扶餘合作。
扶餘則是漁獵為主,游牧和農耕兼有,他們有松河平原,白河平原和阿裏河平原,還有阿爾斯蘭嶺和亞爾斯蘭嶺,烏蘇大草原的重要性相對低些。
赫連濯明白,衛夙從來沒有放棄對幽州的渴望,若是他們和鐵勒生了罅隙,只怕中原人就要漁翁得利了,所以他不敢耽擱,匆匆去了烏蘇大草原,打算和衛斯雷見面,大家坐下來解決問題。
赫連濯前腳走了,衛昭後腳開始收拾包袱,這是他等了很久的機會。
這天晚上,向來一覺睡到天明的伊殷突然半夜就醒了,他發現周圍很安靜,連呼吸聲都幾乎聽不到,而衛昭,也不知去向。
伊殷慌了,頓時睡意全無,忽地就從炕上跳起來,他蹑手蹑腳跑到屋外,看到一個人都沒有。突然,馬棚方向傳來馬的嘶鳴,他馬上跑了過去。
果然,衛昭背着個包袱,剛牽出一匹馬,正要上馬。看到伊殷穿着單衣站在院子裏,臉上寫滿委屈的表情,衛昭愣住了。
“你不要我了?”伊殷很委屈,盡管他已經明白,赫連濯為何要那樣對衛昭了,肯定是他逃亡失敗,而逃亡的行為又激怒了他,可他不能阻止,這是最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以後更難。
衛昭是個驕傲的人,他不可能做一輩子赫連濯的禁脔。之前,他柔順侍人,只是為了降低赫連濯的戒心,等待逃亡的最佳時機。
所以失敗之後,他會那樣絕望,因為他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他把伊殷托付給了鹿鳴,選擇了自我了斷。
“留下對你更好。”衛昭很想這樣說,話到嘴邊卻變成了,“阿殷,你不怕嗎?”
伊殷拼命搖頭,他不會怕,就算衛昭的逃亡注定失敗,他也要陪着他,如今的生活對他們毫無意義。
他只是不明白,明明是父子兩人相依為命,衛昭為何還要把他扔下,他是信不過他,還是真的覺得,這樣對他更好。
“既然不怕,路上可不許反悔哦!”衛昭勾唇笑笑,抱着伊殷上了馬。
伊殷騎在馬背上,表情仍是驚愕不已,衛昭到底怎樣想的,若是想帶他走,最初為何不說,若是不想帶他,為何他追來就改了主意,是不是太随便了。
其實,衛昭心裏也很矛盾,他固然舍不得伊殷,可他那麽小,他的武功只恢複了三成不到,路上未必能把他照顧妥當,倒不如把他留下。
無論他成功與否,伊殷還有兩個月才滿四歲,又是赫連濯的親生兒子,被牽連的可能都不大,這才狠了心,沒有喚醒他。
誰知就有這樣巧,伊殷半夜醒了,發現他不在,還追了出來,說要跟他走。天意如此,衛昭哪裏還能狠心到底,遂把伊殷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