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了哈! (14)
翻了一下,找出來一套非常漂亮的赤金頭面:“這個給舅母當聘禮,乃是宮中的手藝,做的比外面的精致許多,帶上吧!”
“對,還有頭面,哦,還有布料!”海姨娘趕緊回頭又挑了兩匹上用的綢緞:“顏色雖然素了點,但是裁做夏衫衣裙正好。”
她這裏沒有大紅色的東西,那是正室才能有的顏色,又因為守孝,所有布料顏色都以素淡為主,少有的幾匹還是九殿下賞賜的好東西,她沒舍得用,正好這會給哥哥拿去成親用吧。
海福龍是個大老粗,哪兒見過這麽好的料子?
頓時喜的跟什麽似的:“那我就不跟妹子見外了,這好東西,有錢都買不到。”
“可不是麽,這可是真正內造的料子,九皇子殿下賞賜的貢品。”海姨娘立刻覺得長臉了:“給哥你也添添喜氣。”
海福龍送了一車不太貴重的禮物來,卻帶了一車非常貴重的東西走。
待得半個月後,海福龍又來求見,這次是報喜的,雖然王府在守孝,但是他還是用素色的袋子,裝了一些喜糖跟喜餅之類的東西,分給門子和跑腿的小厮,特有幾個大的,給了妹子跟外甥。
趙希伊得知之後,用素色的荷包裝了二十兩金子,親自放到了海福龍的手裏頭。
這算是恭賀的禮金了。
過了端午之後,天氣漸熱,舅舅也不來了,趙仁河跟小夥伴們已經學了一半的《百家姓》,府裏頭開始往各個院落裏配冰,趙希伊也讓人給小兒子的七院配了冰。
可舅舅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前半年來了三次,這從端午之後就沒過來,一直到都過了中秋,也沒見他送禮,海姨娘跟趙仁河等的不耐煩,本想派人去城裏頭看看是個什麽情況?他又來了!
看完李自成的資料才知道這位也夠倒黴的,倆媳婦兒都給他戴了綠帽子
127出息的舅舅
127出息的舅舅
見到趙仁河的時候,一把抱起來,還來勁兒了,将已經八歲的趙仁河,輕飄飄的抛了起來再接住,吓得趙仁河嗷嗷直叫,生怕自己再穿越一次。
Advertisement
“快點放下來!”海姨娘也跟着吓了一跳,她這大哥怎麽年紀越大越不靠譜了呢?
“哈哈哈……!”海福龍哈哈大樂:“男孩子膽子怎麽這麽小?”
趙仁河拒絕跟野蠻人說話,剛才把他抛起來再接住,也就沒腦子的人才這麽幹。
氣死他了!
有本事,等他長大了,看他還抛不抛的動。
人小,就是這麽的悲哀。
只能用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
“舅舅,你這是發什麽瘋?”等海福龍安靜下來,喝了一杯茶之後,趙仁河才皺着小眉頭,不甚贊同的看着他:“自己外甥無所謂,別人家的小孩子,還不得吓哭了啊?”
“別人家小孩子管我什麽事兒?”海福龍将趙仁河拉過來,張嘴就跟他說起了軍中的設置。
原來大順朝是沿襲了前朝的一些設置,但有自己的一套武将系統。
超品,大将軍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元帥。
(以上為親王級将軍)
一品大将軍
(以上為郡王級将軍)據說平南王府的頭三代平南王,就是這樣的大将軍,後頭的平南大将軍根本只是二品的大将軍,而不是一品。
二品骠騎将軍、車騎将軍、衛将軍
(以上為三公級将軍)
撫軍大将軍、輔國大将軍、
平南大将軍、安東大将軍、征西大将軍、鎮北大将軍
(以上為二品大将軍)
征東将軍、征南将軍、征西将軍、征北将軍
(四征資深者皆為大将軍,以上為四征将軍)
鎮東将軍、鎮南将軍、鎮西将軍、鎮北将軍
(以上為四鎮将軍)
三品中領軍
(資深者為領軍将軍。以上為禁衛軍)
安東将軍、安南将軍、安西将軍、安北将軍
(以上為四安将軍)
平東将軍、平南将軍、平西将軍、平北将軍
(以上為四平将軍)
征蜀将軍、征虜将軍、鎮軍将軍、鎮護将軍、安衆将軍、
安夷将軍、安遠将軍、平寇将軍、平虜将軍、平狄将軍、
平難将軍、輔國将軍、虎牙将軍、輕車将軍、冠軍将軍、
度遼将軍、橫海将軍
(以上為三品雜號将軍),
四品中護軍、武衛将軍
(中護軍資深者為護軍将軍。以上為禁衛軍)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
(以上為野戰軍五校尉)
中堅将軍、骁騎游擊将軍、左軍将軍
(以上為四品常設将軍)
建威将軍、建武将軍、振威将軍、振武将軍、奮威将軍、
奮武将軍、揚威将軍、揚武将軍、廣威将軍、廣武将軍、
寧朔将軍、左積射将軍、右積射将軍、強弩将軍
(以上為四品雜號将軍)
東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
(以上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義中郎将、奉義中郎将、平虜中郎将、
典軍中郎将、撫軍中郎将、武衛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護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
(以上為四品雜號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虜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護羌校尉、
護東羌校尉、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
西戎校尉、東夷校尉。
(以上為派遣軍,監軍或護軍),
五品偏将軍、裨将軍;
(以上為五品常設将軍)
鷹揚将軍、折沖将軍、虎烈将軍、宣威将軍、威遠将軍、
寧遠将軍、伏波将軍、虎威将軍、淩江将軍、蕩寇将軍、
昭武将軍、昭烈将軍、昭德将軍、讨逆将軍、破虜将軍、
讨寇将軍、宣德将軍、威虜将軍、捕虜将軍、殄吳将軍、
殄夷将軍、揚烈将軍、建忠将軍、立義将軍、懷集将軍、
橫野将軍、樓船将軍、複土将軍、忠義将軍、建節将軍、
翼衛将軍、讨夷将軍、懷遠将軍、綏邊将軍;
(以上為五品雜號将軍)
安夷護軍、撫夷護軍
(以上為監軍或護軍)
六品和戎護軍、殄虜護軍
(以上為雜號護軍)
七品,但分為前将軍、後将軍、左将軍、右将軍
(以上為前後左右四将軍)
撫軍都尉、司金都尉、積弩都尉、典铠都尉、
将兵都尉、陷陣都尉、忠義都尉、司鹽都尉、
司竹都尉。
據說在開國之初,鴻基皇帝曾經擔任過天下兵馬大元帥,後來世祖皇帝擔任過大将軍王,故而這兩個頂頭的封號,非皇親不可得,非傾國之戰不可封。
海福龍原來是總旗,手下管着百八十號人。
總旗乃是八品,往上就是都尉了,也叫千戶,延續了前朝的叫法,但都尉就是從七品,算是有了一個進步。
如果有幸成為前将軍、後将軍、左将軍、右将軍的任何一個的話,那就是最底層的小将,可以被人恭維的叫一聲“将軍”了。
手底下千八百人,打仗的時候,也能帶人沖鋒陷陣,人多,戰利品就多。
而現在,海福龍就是撫軍都尉!
“升官了啊?”海姨娘在一群讓她暈頭漲腦的各種兵制裏終于聽明白了。
“嗯,多虧了外甥的辦法。”海福龍道:“我本來接到了急令,帶兵去剿匪的,一窩剛聚起來的海匪,打劫了不少來往的商船,東西不多,但是值錢啊,他們打劫的都是海貿商船,十三行的人報的案,不止有軍功,還有額外的賞錢可以領,其他的總旗都有事情,唯獨我暫時在修整,所以上頭就令我帶人去,這次繳獲的東西很值錢,我給跟着我的兵,每個人平分了二十兩銀子,小旗三十兩,我是總旗,拿了五十兩,東西比較昂貴,且我們不好出手,就直接打包賣給了十三行,換來的銀錢,一層一層的往上繳納,雖然在大官的眼裏很少,但是我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這三點,誰也說不出我的不是,我們上頭那位都尉告老還鄉了,他以前就是個吃獨食的,現在他走了,我被上頭提拔當了這個都尉!”
“那是好事兒啊!”海姨娘高興了:“走,我給大哥做一頓飯去!”
趙仁河也滿意了,這個舅舅能聽得進去他的話,照着做的好,果然就升官發財了。
雖然發的少了點,但是總比沒有強啊。
升了官的海福龍帶了一些海物過來,海帶,裙帶,龍須藻,珊瑚藻,石花菜,海白菜,海木耳,紫菜,海茸,海谷子,都是曬幹了帶來的,一泡發就能直接洗幹淨了下鍋。
海姨娘做了一桌子的菜,權當慶祝了。
其間海福龍提起自己的妻子,也是笑的合不攏嘴,有女人照顧和沒有女人照顧就是不一樣,如今海福龍身上穿的戴的都是他的夫人給打點的,對于海福龍有一個當人小妾的妹子,在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反倒是很憐惜未見過面的小姑子。
“這知書達理的女人,跟那些沒見識的就是不一樣。”海福龍感嘆道:“我老丈杆子也是個厲害角色,聽我說完條件之後,立刻将家裏的房子賣了,田地給我媳婦兒當了嫁妝,自己拿着一點錢財,收拾了行李卷兒,比我媳婦兒還早一天住到我那裏去呢!”
“那你可快着點,對嫂子好一些,生幾個孩子。”海姨娘殷切叮囑:“也讓老人家放心。”
“舅母生育孩子,最好隔開一段時間,我聽人說連續生寶寶,大人受不了,孩子也會體弱,每隔一二年生育一個孩子最好。”趙仁河道:“而且要給孩子喝母乳,不邀請什麽奶娘,我小時候就是娘親自喂的,當然,奶娘也喂,但是喂的少,還是要喝自己親娘的奶才好。”
母乳可比任何奶水都要好。
“這些東西都哪兒聽來的?”海福龍樂的扒拉了一下外甥的小腦袋:“知道了,知道了,你舅舅照做就是。”
後面果然真的照做,因為有外甥在給他出謀劃策,海福龍在軍中如魚得水,不久媳婦兒有了身子,又是一喜訊。
不過在孩子剛懷上,才五個月的時候,海福龍又被派了出去,這次是領人駐守一處海島,軍中每年都有掃蕩海盜,靖海行動。
他這裏本來就有一半人手是新來的水軍,所以沒有被派遣去前頭,但守着左翼的一處補給點的小島,也不太平,原來是前頭打得太激烈,海盜被水軍追着打,跑散了,大海面積太大,一旦散開那就各自聽天由命吧!
就有那麽一股子小海盜跑來了補給點的小島上,人數比他們多一點,海福龍被圍了起來,不過他們仗着熟悉小島的地形,跟那些海盜們拉開距離,海盜們也不是一條心,且無組織無紀律,海福龍就帶着人逐個擊破,其間有人受傷,他們身上的傷藥不多,且有了傷員就會拖慢行動速度,但是海福龍牢記外甥說的,不抛棄不放棄,親自背着一個腿傷了不便行動的小兵走,把手下人感動的不行,那一刻,按照海福龍的說法,願效死命!
後來他們以一半人都受了傷為代價,将海盜全殲,論起軍功,每個人都有。
又到處找草藥給士兵們裹傷治療,等到大軍來支援,戰鬥早就結束了。
為此,海福龍又受到了嘉獎,甚至官升一級,他已經成了最低級的左将軍,雖然只是雜牌的将軍,可好歹入了七品,能被人叫一聲将軍了。
這一年,春暖花開,眼看着,平南王府就要出孝了,而趙仁河也十歲了。
舅舅的媳婦兒,舅母生了個兒子,起名海洋。
如今周歲已經過了,健健康康的據說特別活潑而可愛,趙仁河送了一套銀制的小兒飾品給他,海姨娘也封了一百個嶄嶄新的銅錢給自己的親侄子。
銅錢不名貴,難得的是這銅錢都是新的,那就少見了。
眼看着,趙仁河這十歲的生日一過,就該出孝了,海姨娘還挺高興:“可是不用再吃素了,這幾年吃的我都懷疑自己信佛了。”
海邊人家,信的是媽祖。
“娘,要出孝了,三夫人也該出來了。”趙仁河提醒他娘別太美滋滋,上頭還有一個正室夫人呢。
“你不說,我都以為沒她什麽事兒了。”海姨娘氣餒:“繼續關着她不行嗎?”
“恐怕不行。”趙仁河苦笑着搖頭:“大哥已經十八歲了,二哥也十六歲啦,大姐姐都十三了,我十歲,倒是不着急,但是大哥現在白身一個,都十八了連個親都沒定,此事沒有父母點頭如何能成?且還有二哥,也老大不小了。”
普通人家十六七的男孩子,不成親也定親了,可他們家不一樣,守孝守的他們都沒有去考科舉,沒有功名在身,另外就是這守孝期間,無法出去交際應酬,只能閉門造車。
科舉考試也要有那個底氣去考才行,不少男孩子在十歲過後就要去學堂,十五歲之後有的甚至會出門游學,為的是開拓眼界。
可是要上學啦!
128夫妻爆吵
128夫妻爆吵
何況如果三夫人有所不是,那她所生的三個嫡出子女可就要跟着吃挂落兒了。
“唉!”海姨娘嘆了口氣。
三夫人要出來了,她們這些妾室的好日子到頭了。
同樣嘆氣的還有趙希伊,這兩年來,沒有了夫人的掣肘,他過的是潇灑非常。
因為二年時間已經到了,趙希伊送走了趙興老爺子,安排人手護送他去投奔兒子了。
小兒子也說啓蒙可以了,正準備除了孝之後好去學堂念書。
可想起大兒子都十八了,親事沒着落,功名也沒有考取,他就心煩意亂。
平南王也知道這個三兒子的妻室不是什麽明白人,就把他叫去,談了談心,然後放回來了。
平南王府出孝是大事,那一天熱鬧非凡,衆人總算是松了口氣,下人之間也趕緊的談婚論嫁,這主家喪期,他們都不敢辦喜事了。
而趙仁河也正式搬到了七號院,在這裏是他的地盤了。
只是海福龍來了兩次,發現外甥身邊的小孩子們都很靈透,不僅讀書識字,還每日練習什麽體操,像是鍛體之術一般,摸不着頭腦:“莫非外甥真的想從軍不成?”
“想一想而已,我這樣的,怎麽從?體能就不過關!”趙仁河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兒,非常不滿意,本來想着身體好,将來能胳膊上跑馬啥的,結果三夫人一個水痘就讓趙仁河瘦了下來,他懷疑是傷了骨髓,加上吃素吃的他臉都要綠了,這些年長個兒都有些耽誤,以至于他吃奶制品最多,可沿海地區奶制品少啊。
海福龍不由得被逗笑,他外甥才十歲,豆芽菜一樣,算了,想得太長遠了。
而趙仁河也注意到了自己身邊的小夥伴們。
這些孩子們倒是都學過了三百千,雖然平日談話甚至書寫都無礙,仍有許多常用的字衆人或有認得不會念的、或有會念不知意的。
趙仁河幹脆将他早已經準備好的漢語拼音拿出來,反正趙興老爺子都走了,他也不怕被人發現這個秘密。
先花了幾天的時間逼大夥兒背下字母,又在他們自己院子的門口設了一書案,上頭擱了十幾本并幾只随手抓來的炭筆,這東西可比毛筆方便好用多了。
自诩念書念的好的,學的精進的,可以随意往那上頭标注漢語拼音。
标注正确了可以拿一枚銅錢,錯了得給少爺一枚銅錢!
開始那幾天時常有人搶炭筆搶的都快要打起來了,一枚銅錢也是錢啊!
但後來漸漸的就少了,因為認識的字都被旁人标注掉了。
再後來,剩下的那些字,非常偏僻且難寫,便沒人認識了。
幸好宋大千是個認真的人,他将那些文字都記了下來,打算有時間的話,找個認識的人請教一番。
“給我即可,誰能有我那父親學問大?”趙仁河将小冊子拿過來:“叫侯大寶過來,我有事情找他。”
“好。”經過三年的成長,宋大千越來越有讀書人的氣度了,說話辦事也很有範兒。
倒是侯大寶,這家夥天生一顆八卦的心,打探消息那叫一個及時,而且他為人善于交際,別看是個外來戶,卻跟府裏頭的人混的挺熟,三年來,沒少結交狐朋狗友,成了趙仁河身邊的消息官。
侯大寶吃了三年飽飯卻不見胖,還是猴子一樣的身材,見到趙仁河,未語先笑。
“讓你去傳幾個消息,三夫人眼看就要自由了,不能讓她那麽舒坦。”趙仁河道:“至于什麽內容,你看着辦吧。”
“得了,您就請好吧!”這種八卦香豔的事情他最愛了。
趙仁河則是帶着不認識的那些字,去書房找親爹解悶去了,趙希伊最喜歡讀書努力的孩子。
但是第二天,他就聽到了風言風語,說三夫人在閉門思過的時候,也不忘跟京中通信,打聽那位的事情,真是人老心不老,都半老徐娘了,兒子都要相看人家了還惦記呢。
趙希伊正生氣的時候,王妃娘娘派人來告訴他,也該讓三夫人出來了,這都出孝好幾天了,怎麽能沒個動靜呢?
又不得不硬着頭皮去秋院後頭看看。
若有可能,他都不想去了,但是沒辦法,嫡妻貴重啊。
夫妻倆見面,氣氛冷淡又凄涼。
三夫人雖然貴為正室,但是被關了二年多快三年,整個人憔悴了不少,加上特意沒有描眉打扮,身上穿着半新不舊的素色衣裙,頭上的釵環盡去,只用幾根香木簪子別着頭發。
家裏出孝都沒讓她出現在人前,她是是真的心裏慌了,但是看到丈夫來了,心裏又有了底。
趙希伊坐在床榻上不言語,他覺得沒有什麽跟三夫人說的了,夫妻二十載,她終究是看不起自己的出身。
想到她的胡作非為,差點令阖府跟着吃挂落,就氣的不想跟她說話,事情已經過了這麽久,他還是覺得這個女人太沒腦子了。
嫡母害他不淺啊!
三夫人見自己的丈夫也不看自己一眼,那她這身打扮不是白費了嗎?不由得幽怨的開口:“老爺?”
“幹什麽?”趙希伊沒好氣的看着她,眼睛裏一點感情都沒有。
“妾身可有什麽地方不妥當的?您連看都懶得看一眼嗎?”三夫人不由得落淚:“我已經知道錯了。”
提起此事,趙希伊冷笑一聲:“你知道錯在哪兒了?”
“不該謀庶子那點風光,更不該讓他起水痘。”三夫人聲淚俱下:“我也是腦子沒轉過彎,讓一個小賤人給哄騙了!那個黑了心肝的小娼婦,是看不得我們好啊,竟然給我出了這麽一個主意,偏偏我還照辦了,真是悔不當初啊!”
“還有呢?”趙希伊冷冷的看着她:“接着說。”
“還有、還有什麽?”馬靜心想,就這麽一個事兒啊?那陳三家的已經被她治得死死的,什麽氣,出了二年多,也該出夠了吧。
“你幹的好事!”趙希伊一聽她竟然覺得自己沒別的事情了,頓時大發雷霆:“這府裏上上下下從馬夫到三歲小孩子都知道了,虧了你有臉活着,跟我這裏哭嚎?你在京裏頭那點事情,外面傳的沸沸揚揚,我這腦袋上都綠了不知道多久,二十年了,二十年了啊!馬靜,你自己想想,我對你怎麽樣?你跟着我二十年,還惦記着京裏的那個,既然同床異夢,我也不勉強你,這就去回了王爺,送你回京。”
“老爺,你說什麽呢?”三夫人大驚失色:“我嫁給你二十年,相夫教子,孝順長輩,我是跟你一起守過家孝的啊!三不去之一。”
一般而言,妻子若合乎于七出的條件時,依照禮制及法律,丈夫便可以要求休妻。但七出所包涵的範圍甚廣,可資夫家利用為借口的可能甚大,因此又訂立了三不去,用以保障妻子不被任意休掉。
三不去最早見于漢代的《大戴禮記》。
一、“有所娶無所歸”:指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則無家可歸。
二、“與更三年喪”:指妻子曾替家翁姑服喪(丈夫的父母服喪)三年的。
三、“前貧賤後富貴”:指丈夫娶妻時貧賤,但後來富貴的。
按照三夫人的說法,她是跟着丈夫守孝過的,雖然不是丈夫的父母,但是她從曾祖父母,守孝到祖父母,也足夠表示出她的孝心和賢惠了。
這樣的守孝下來,她也的确有“不去”的理由。
“既然你是三不去之一,那我不休你,我們和離,你的嫁妝帶回去,我不留你了。”趙希伊一臉的心灰意冷:“我們相處二十年,就算是一塊石頭,我也捂熱了,你比石頭還不如!”
說罷,擡腿就要走。
屋裏的丫鬟婆子們趕緊哭嚎,攔門的攔門,跪地的跪地,馬靜傻眼了,她從未想過,嫁出門二十年,丈夫要跟她和離!
喜蘭姑娘這會兒也不裝清高了,她本就是三夫人的人,如果三夫人倒了她可怎麽辦?
不由得撲了上去,死死地抱住趙希伊的大腿:“老爺,老爺,夫人閉門思過三年,這一出來可能還有些犯煳塗,痰迷了心竅,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夫人縱有個不是,還望老爺看在二十年的夫妻情分上,給夫人一個說話的機會,夫人縱有許多不是,終究是大少爺、二少爺和大小姐的生母啊!是您的結發。”
趙希伊沒想到,喜蘭會攔着他。
他頓時反應了過來,喜蘭是馬靜的人。
“放手!”他氣的擡腿想要踢她,但是喜蘭哪裏能松手?
死死的将他一條腿箍在懷內,眼中淚如雨下:“老爺,老爺!”
馬靜這會兒也明白過來了,老爺這是動真格的了,還有什麽架子放不下的呢?
忙不疊的撲過來,抱住了趙希伊的另一條大腿:“老爺,妾身知道,您心裏以為妾身一直惦記京裏的人,可是您不知道,京裏妾身的名聲早就壞了,那人也沒見過妾身,且早已娶妻生子,兒孫滿堂,妾身跟您同床共枕二十年,育有二子一女,還惦記什麽旁人?只想着這個家啊。”
“你只想着這個家,那你還給小河髒衣服,讓他染上了水痘,差一點,拆一點整個平南王府都要被你給毀了!你這般大膽子,便是天也敢捅個窟窿出來,來日保不齊就要被抄家滅門,平南王府傳了五代,竟是要毀在你這愚婦之手!”
“老爺,老爺,妾身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馬靜這會兒哭的都見不得人,賭咒發誓再不敢了。
趙希伊又怎麽可能真的休妻?更不可能和離。
不過是看她那樣子,一點悔意都沒有,還跟他擺架子呢,所以吓唬她一下,沒想到炸出來喜蘭是她的人。
這是個意外,看來日後要防着點喜蘭了。
至于媳婦兒,這次一定要降服她,因為大兒子和二兒子都不小了,如今因為守孝還沒有去科舉,更沒有相看人家。
大兒子都十八歲了,再有二年就及冠了!
他們雖然是住在王府內,但是他們是庶出,現在當平南王的是親爹還好說,一旦親爹沒了,當王爺的就是大哥,那個時候,他們這些庶出之子都要跟前頭那幾個長輩一樣,離開平南王府。
到那個時候,就憑他一個五品小官,兒子沒有功名在身,還能娶到什麽好妻室?
“我雖然庶出,但我乃進士及第,朝廷堂堂五品官員,卻配了你這麽一個蠢婦!”趙希伊見她哭的這麽凄慘,到底是二十年夫妻,能沒有感情嗎?何況他還是一個感性的人,但是卻不敢立馬就松口,生怕她記不住這個教訓,上次是因為在王府裏,阖府的大事還沒辦,父親嫡母,不得不替她收尾,現在不同了,父親已經是平南王,嫡母也當上了王妃娘娘。
她要是再犯錯,可真沒有人給她遮掩了。
加上兒子女兒都已經長大,這婚事,又是一個嫡母拿捏他們這一房的把柄。
何況他的嫡母又是平南王王妃,在一衆貴婦裏算是頂尖兒的存在。
不然的話,他何苦娶了這麽一個女人為妻。
129三夫人複出
129三夫人複出
“我真的知道錯了!”馬靜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這兩年多來我也想了很多,我不為了自己,也要為了兒女着想。”
趙希伊的表情不那麽猙獰了,他的嫡出大兒子已經十八歲了。
馬靜見他态度好了,立刻又是一番賭咒發誓,終于是将趙希伊給哄好,趙希伊低頭看了看她:“好了,起來吧,你知道錯了就好,日後萬萬不可再犯。”
“都是那小賤人出的主意,妾身一時受到了蒙蔽……。”馬靜再次提起陳三家的:“以後不會了。”
“你呀你呀!”趙希伊指着她冷哼:“竟然是個沒腦子的蠢婦,人家給你個棒槌,你就當了針。一個下人仆婦都能煳弄你,王府再大,再能耐,還能跟皇家叫板嗎?九殿下在這裏掉一根頭發,恐怕新皇都有可能發作了我們平南王府!這些年,平南王府幾代王爺都沒摸過兵權了?為何我一個堂堂及第的進士,天子門生,不在京中謀個缺,回來老家,進兵營裏頭當什麽書記官?不就是因為王府不能沒有兵權,又不能不放兵權,就只能這樣過日子!阖府上下的爺們兒費心勞力,你可倒好,還自己往上撞!那個時候,我們家連王位都沒确定下來,你這裏是空的嗎?”
他拍了拍自己妻子的腦袋。
“可是,我們是平南王府啊?公爹當了世子這麽多年,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馬靜擦了擦眼淚:“就算是有點子什麽,那也不至于,阖府遭殃吧?”
當初也是看中平南王府勢力大,在南邊兒獨霸一方,她父親才将她嫁過來的,不然憑他一個庶子,如何能娶自己這個嫡女。
“你這個笨蛋!”趙希伊揮了揮手,讓人都滾出去,讓喜蘭去打水,夫妻倆好好地洗把臉,這哭的眼淚鼻涕都出來了,等喜蘭她們退下去之後,趙希伊才小聲的道:“朝廷早就有意要裁撤各個王府,沒看兵權都收回去了嗎?依着王府的權勢,倒是不用株連九族,只是這王位恐怕要降成爵位了,你是知道的,朝廷的爵位是減等降位襲爵,平南王要是改成了平南公,日後就是平南候,三五代之後,就沒我們趙家什麽事兒了。”
三夫人馬靜只覺得頭上像是被雷噼了一般,傻眼了!
“竟然是這樣嗎?”虧得她當時還自鳴得意,還厚賞了陳三家的:“怪不得老爺你罵我蠢婦,我是真的蠢,太蠢了!”
馬靜平時自诩嫡女,又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哪怕是嫁入平南王府,這心裏頭也沒把丈夫太放在眼中,當年她父親将她遠嫁南邊,是因為南邊風氣開放一些,希望女兒的事情,即便爆發了也不會影響多大。
而她因為遠嫁,身邊的人接連出事,一個可靠的都沒有了,沒人勸谏之下,也漸漸地将一些不平表露出來,将丈夫的威嚴視如無物。
但是她對于皇家卻怕的很,皆因當年她的事情,鬧騰的太大,最後就是那位皇室中人出手,讓她父親不得不将她遠嫁,不然就要牽連全家!
她心裏清楚,有平南王府,才有他們一家子的好日子,沒有平南王府,就丈夫這麽一個正五品的軍中書記官,就是給人下菜的!
多少人貪圖軍中采購的油水豐厚啊?
到時候他們貪污吃的腦滿腸肥,遇到了事情,就把書記官推出去頂罪。
趙希伊能當這個書記官,還當得平平安安,多虧了他出身平南王府,大營裏頭誰不給平南王府三分薄面?
這是她父親給她來信的時候說的,還告訴她讓姑爺幹幾年,就趕緊走人,升遷也好是外調也罷,這個燙手的山芋,趕緊的丢出去,做書記官,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危險啊!
喜蘭姑娘這會兒真當自己是大丫鬟了,給夫妻倆打了熱水,拿了毛巾來,殷勤小意的侍奉着。
夫妻倆收拾妥當,算是解開了一點心結,氣氛也好了很多。
到底是二十年的夫妻,馬靜讓人預備了一桌席面,剛出孝也不可能吃的大魚大肉,但是葷素搭配,加上裏頭有好幾道都是趙希伊愛吃的菜肴,夫妻倆吃着飯,喝了一點小酒,趙希伊就順理成章的在正院休息下了。
第二天起床,夫妻倆竟然還找回了一點新婚的感覺,加上出孝之後,就是兒子的大事,起碼要先考個功名,哪怕是一個秀才呢,也比白身一個要強。
相看人家也好說話,能拿得上臺面來。
“老爺說的是。”三夫人這整個人都柔軟了許多:“還有大姑娘,眼看着再有二年就要及笄,這親事也得提上一提了。”
“嗯,還有小河,都十歲了,出了孝也該去學堂讀書了,整日的跟一群小子淘氣,将來有什麽出息?”趙希伊說起兒女就想起三兒子,最小的兒子都十歲了呢。
“是,這孩子都被耽誤了。”三夫人捏緊了手裏的帕子,但是面上沒有顯露出來不悅:“不過他身邊可有妥帖的人照顧?”
“有,早就配了六個常随,十二個小厮,足夠他用了。”趙希伊低頭,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