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好話衆人口冷暖自己知
王家與謝好茹家過完了三書六禮,就算定親事了。為了慶賀,小擺了幾桌,還特特請了荷娘與好逑去吃酒。
謝家六嫂嫂面善人好也好說話,帶着好逑一路叽叽喳喳,不停說着閑話。直到走入自己房中,這才關上門一改笑面嚴肅道:“大娘我問你,王家可曾私下與你來往過?”
六嫂嫂忽然轉變态度倒讓好逑奇怪,便問道:“六嫂嫂這是怎麽了?”
六嫂嫂不罷休道:“你只管告訴我有沒有。”
好逑連搖頭,連相親都沒相親,更別提私下來往了。
六嫂嫂松了口氣,拉着好逑坐在椅子上,賠禮道:“大娘莫往心裏去,外頭的謠言也不是真的,周家這一失蹤相信的人也不會有多少,只是還得委屈了大娘一陣子,王家秀才是個好人,你兩沒緣分,好茹從小就沒有大娘這般有主意的,能嫁個秀才早已算不錯的了,不比大娘你,我們家娘子多,好茹也算是好運的了。”
好逑這才知道,這六嫂嫂是生怕自己跟荷娘心裏不痛快,覺得堂妹搶了自家好良人,特地來探口風的吧。
“六嫂嫂我知道,我和王家也只是家長嘴上說說罷了,什麽都沒有。”好逑很善意的解釋。
可是六嫂嫂卻變了臉色,有些質疑:“那王家就沒跟荷娘商量嫁妝的?”
好逑甩開六嫂嫂的手,回問道:“六嫂嫂這是什麽話?我與王家不過是我那同窗好心撮合,事還止于與荷娘來往信上,怎就論及嫁妝了!好茹嫁得好,我也替她開心,荷娘更是沒有任何不快,難道在六嫂嫂眼裏,我們家都是那麽小心眼的嗎?”
好逑很生氣,真的很生氣,自己平白無故遭人說閑話就算了,相親的事黃了也就黃了,如今好端端的被人問和未來堂妹夫家有什麽糾葛,這話要是傳出去她謝好逑還嫁不嫁人了啊!
六嫂嫂見大娘急了,心怪自己不會說話,忙解釋:“大娘別急,聽我說。那王家一與我們家說親的時候還好談,直到走嫁妝禮的時候忽然退回了單子,說是原先謝家答應了他們王家,嫁妝要比我們家給的再多二十擡,那會兩人的事早已定下來,我家家長無奈之下才再添了二十擡。”
好逑驚訝道:“還能這樣的?”
“可不是麽。”六嫂嫂見好逑聽完這話的表情不算裝出來的,再說許多事也許大娘本身就不知道,便說道:“當初家長也是為了好茹的名聲,趕緊添了嫁妝了事,如今回想起來越覺得不對勁,想等好茹嫁了再問問荷娘的,可是我總也忍不住,這便問了起來,若是王家并沒有說得那麽好,家長是厲害的,我也好提前支會好茹一聲,讓她有個心理準備,大娘你……別介意。”
“六嫂嫂對堂妹真好!”好逑笑道:“我不會往心裏去的,只是我家的事我都知道,爹爹娘娘從未向王家承諾過甚麽。”
六嫂嫂嘆了口氣:“好茹一向是軟耳根,別人說什麽都聽,嫁作新婦後也不知應付不應付得來這些。”
Advertisement
好逑覺得自己很沒人性,心裏居然有些慶幸自己躲過了這一劫。
六嫂嫂感慨完畢,苦笑道:“瞧我,光顧着問事兒,冷落了咱大娘,走!帶你前廳見見家長們去!”
好逑忙搖頭道:“不了不了,我去後面陪幾個哥姐玩。”打死都不去見大家長!
在謝好逑的記憶裏,見大家長的情形大概如下。
“大娘說親了沒有?”
好逑低着頭猛搖。
家長皺起眉頭:“怎得還不相個,這要捂着變成老婦人不成?”
好逑頭低的更低了。
于是家長開始唠叨哪家哪家娘子如何賢惠,你也別太挑剔了,早該嫁出去了難道想招入贅的不成?如此巴拉巴拉……長達近半個時辰。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謝好逑會在逢年節日裏變成透明人,家長們給不給紅包真的無所謂。
家裏吃酒便是這樣,娘子們東家長西家短的絮着,男子們則另辟桌子拼酒看戲吹吹牛。請的女先生吐沫橫飛的說這段子,演影戲的演着幾年不變的劇本,除了三姐把酒倒在李家娘子身上,或是幺哥打了個噴嚏噴的四嫂嫂面臉都是惹得衆人歡笑以外,毫無新意。
桌席上,好逑與家族一衆小娘子同桌,宋代不論姐妹統統按大小稱為大姐二姐三姐……千萬別直接叫姐姐,那多半是庶子叫生母。
好茹是二姐,謝好逑夾雜在當中,人聲鼎沸之外,默默地看着好茹。
好茹畏畏縮縮的在一衆小娘子們中間,這個打趣幾句,那個挑逗幾句,便将臉埋在胸間,雙頻紅彤彤,俨然一副新婦的樣子。
好逑有些感慨:好茹嫁給王家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正如戲文裏唱的,緣分未到莫強求,緣分到了誰也攔不住……诶!這戲誰點的,沖着我來的吧?
那邊的桌席之間,有幾位小哥來往敬酒,男子們喝到了上頭,難免有些不顧形象,聲音大了些,吵鬧了這邊女眷,三姐皺眉道:“這誰啊?吵死人了。”
“我看看。”四嫂嫂伸頭探了探,看的笑容滿面,回過神道:“是你們三哥的幾位小友,一個個長的,啧啧,特別是那位姓窦的衙內,那一個叫青年才俊的……”
“喲,待會我四哥哥可得才喝醋了!”三姐笑道。
滿桌子一時歡樂,待笑過了,四嫂嫂才說道:“你們是不知道,你們三哥的這幾位小友可是出息大發了,不像你們三哥四哥。”
四嫂嫂的話不言而喻,這滿桌子小娘子,都到了情窦初開的年紀,如此經人家一說,即便隔着屏風也像人站在面前似地,免不了個個面紅赤耳。
咳!當然也有例外。好逑顧着埋頭吃縷金香藥裏頭的水龍腦,哪裏顧得上羞澀。
隔桌的荷娘早就伸長了耳朵,聽完四嫂嫂的話再看看不開竅的好逑,默默嘆氣。唉,咱家大娘什麽時候才能開竅啊!
飯後酒暖身,六嫂嫂一人給倒了一小杯桂花酒,神神秘秘道:“這可是大家長的珍藏貨,給大家偷偷嘗嘗,一人一小杯,可不得多喝。”
幾位娘子點點頭,如獲珍寶般的拿起杯子細細品嘗。三姐與好逑年齡相似,同為嫡出,姑且走的近些。兩人拉着手到了屋子後頭,在水榭上聊起天來。
“三姐明年就十六了,可有意中人?”好逑知道十六歲是娘子們最尴尬的年紀,大人們動不動就問“要不要嫁人啦!”面皮薄的一問便臉紅了,即便是三姐這種大喇喇的性格,被好逑一問也不免會紅羞着臉。
“去你的!就知道打趣我。”三姐怪道。
“喲喲喲~羞了?”好逑靠在欄杆上,打趣着說。
“你怎麽不去問問你家娘娘,何時把你嫁出去了?”三姐嘴上不饒人。
“你妹地!”三姐你哪壺不開提哪壺?
“什麽?”三姐錯愕。
“厄,沒事。二姐一嫁人你也差不多了吧!開心了吧?”好逑随口問道。
誰知三姐搖頭道:“二姐一嫁人,我反倒是覺得有些難過了。”
“難過?二姐與三姐感情很好嗎?”好逑回想起來,好似祖叔父這一邊的家長在養育嫡庶待遇上差別不大。
古代生活經驗告訴好逑,越是富貴人家,越是把庶出當嫡出養,娘子們從小到大,穿衣吃戴都是一個待遇,這種環境下,熏陶的心境自然也開闊一些。好人家的娘子,看嫡庶打扮就能看出來了。口口聲聲喊着嫡庶有別,畏畏縮縮的,多半養不出心胸開闊大方得體的娘子。
當然不是絕對公平的,畢竟有親娘沒親娘是一回事,只是在待遇上相對公平些罷了。作為現代人的好逑也許會不屑這種公平,可是生活在古代的庶出娘子根深蒂固的思想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相比之下,嫡庶娘子之間感情好,也會被人外人口口稱贊。不管如何,謝家一貫是一視同仁的。
三姐搖頭道:“二姐個性有些柔弱,不像是個有主意的人,你知道的,當娘子是一回事,當新婦又是另一回事了,這回定親不是很如人意,我們都怕二姐嫁過去之後受委屈。”
“是嫁妝的事?”好逑放低了聲音偷偷問道。
“你怎麽知道的!”三姐差點跳起來。
“六嫂嫂偷偷告訴我的。”
“那你家到底有沒有答應王家嫁妝的事兒?”三姐那個氣啊,謝好逑你知道不早說,吊人胃口呢。
“沒有。”好逑斬釘截鐵。
“唉——也不知道二姐嫁的怎麽樣。”三姐一個勁的糾結着。好逑知道,三姐擔心的不止是二姐将來的生活,連帶着擔心自己未來的夫家生活。
女子嫁人最最怕未知數了,夫婿好不好,門檻高低,直接關系到今後自己以及子女們的生活。若是遇到個不好的,姬妾一屋子外加嫡庶滿堂,天天你比我多一個簪子我比你多一碗丸子的比,這種環境下能養出來巧慧大方的後代那一個叫難。老爹一天天往妾屋子裏鑽,哥兒耳目濡染的,将來能收心那才叫有鬼了呢……這便是好逑當初不願蓋頭一蒙就出嫁的原因,好逑希望自己是有一番天地,不拘身份,不分彼此,無條件付出,真心實意相愛的婚姻。
告別了三姐,回家馬車上路過了老李記。好逑央着婆子下車買了幾個果子,這年頭糕點叫果子,好逑還是這家店的VIP來着。店小二眼尖,老遠瞧見謝家的車子,朝着婆子讨好道:“謝小娘子最愛吃的果子都是今早剛剛新鮮的!”
婆子滿意笑道:“那就照老樣子吧。”
“得嘞!”店小二手腳飛快,包好東西遞給婆子,點頭哈腰道聲:“您走好。”
正當婆子轉身之時,店裏頭又來了位客人,店小二見小哥衣着不凡,便客氣道:“小哥想來點什麽?”
“勞煩小二,我問一句,方才那車子可是謝家的?”來人便是謝家酒席上那位“青年才俊”的窦衙內。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