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進了養心殿之後,原本伺候着的太監宮女奉上了茶水就魚貫地退下了,只剩下黃錦身邊那兩個太監把着門口。
寧雲晉并沒覺得局促,反倒一手點心一手茶,用得歡快。半大小子吃垮爹娘,他中午雖然吃得多,但是上了一下午“體育課”那點食物早就消化了。
“朕原本還擔心你一個在殿裏會緊張,看來是多慮了。”
寧雲晉一聽這聲音差點噎到,他嘴裏剛吞下一口豌豆黃,只得連忙一邊吞咽,一邊準備跪地請安,不過即使竟了全力也只是從牙縫裏擠出了幾個字,“給……皇上……”
文禛看他臉頰鼓鼓的狼狽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果然只要一看到這小子心情就會變好。不過他也不想真噎壞了孩子,樂道,“免禮吧,你先喝口水緩口氣。”
寧雲晉總算松了口氣,狠狠灌了一大口茶。
“既然進了這裏就不需要多禮。”文禛随意地道。
寧雲晉直接左耳進右耳出了,真要信了這話,日後倒黴的可是自己。心裏嘀咕是一回事,表面上他只是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眨巴着眼睛望着文禛。
“朕今天的時間不多,你便先将一直練不好的那套劍舞耍一遍吧!”文禛也不強求,以自己的身份,即使是兒子和兄弟看到自己也是畢恭畢敬的,這小子已經算是大膽的了。
寧雲晉也想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在哪裏,讓老師各種不滿意。他早就看到殿裏放了一個武器架,上面放着各種劍,也就不客氣地随手拿起一把小巧的木劍。
他先是收斂心神,然後挽了個劍花,使出起手式。
這套他一直沒能練好的劍舞叫做《神跡》,是用來訴說上古時代那絢麗輝煌的神話時代的,可以看做是一套舞蹈,卻也能看做是一套劍術套路,裏面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動作。
寧雲晉在老師給自己的劍譜上,看到裏面提到過可以通過這套劍舞引動血脈之力,不過他已經練習了二十多天也沒有這種感覺。
文禛欣慰地發現他的動作可以說完全如同模板一樣地複制了歐侯老師,以他對老師的了解,一套動作最多也就只有兩三次重複的耐心,這孩子能學習得這麽像模像樣,确實是天賦了得。自己當初學這些都是在看完老師的演示後,再去宗廟找其他司祭詢問才學會的。
等到寧雲晉停止動作,文禛拍了拍手掌,贊賞道,“你的動作完成得不錯。”
寧雲晉激動得快要淚流,已經很久沒有老師會對自己進行鼓勵了,仿佛自己能學會都是天經地義似的。如今聽到這樣的表揚,即使是出自文禛,他都覺得心情大好。
Advertisement
他有些困惑不解地問,“可既然我動作完成得好,老師為什麽還是不滿意呢!”
文禛挑了挑嘴角,“那是因為你沒掌握到精髓。你在學習時候沒發現老師的動作和劍譜上的動作有什麽區別嗎?”
寧雲晉微眯着眼睛将兩套動作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邊,發現居然真的好像有細微差別。
文禛并沒有直接點名差別在哪裏,反倒是上前拿了一把劍,挽了個劍花指着他道,“看好了!”
他一說完,便開始舞動起來。寧雲晉連忙聚精會神地盯着他,努力将文禛的動作記入腦海中。
看文禛舞劍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他動如蛟龍,衣抉飄飄,每個動作都大開大合有着陽剛的美感,充滿了男性剛強的魅力,偏偏在偶爾幾個高難度的動作上又體現了中性的柔韌,讓人一不注意就會沉浸在他的動作中。
等到文禛的動作停了下來,一縷亂了的額發忽然從金冠中散落,墜到他微微敞開的領子裏,寧雲晉這才發現自己居然望着他看入神了。
文禛整了下衣衫,對寧雲晉悠然一笑,“怎麽樣,發現有什麽不同了嗎?”
寧雲晉将剛剛腦海中的胡思亂想抛開,将三套動作都回想了一遍,一番對比之下,便察覺到了其中的一絲區別,“我好像有點明白了,不同的體型、性格、甚至是出手習慣都會影響劍招,所以照本宣科是不行的。”
“你果然天賦很高。所有的劍舞與祭祀動作都是這樣,并不是和譜子或者老師的動作一樣才最好,而是要有自己的風格。既然已經找到原因,那你便回家好好練吧!朕明天再來驗收。”文禛随手一扔,他手中的那柄劍便徑直落入了武器架中。
寧雲晉見他龍袍都沒換下就趕了過來,忍不住猜測道,“皇上難道您還不休息?”
“朕讓大學士們酉末到乾清宮,是時候過去了。”文禛看了眼天色,吩咐道,“你也早點回去吧!”
這個時候趕回乾清宮議事,只怕連用膳的時間都沒有了,寧雲晉有些不解,這家夥到底為什麽要親自教導自己!?
這一點文禛其實也很好奇,他只知道這小子能引動自己的情緒,即使不了解原因也決定先将人擱在身邊再說,不知道寧雲晉知道了真相之後會不會郁悶到吐血。
一連上了幾天課之後,上書房的勢力隐隐分為了三股,多的那波是以太子為中心,少的那群則是以二皇子為中心,其中寧雲晉不負衆望地成為了所有孩子的公敵。
這些來上書房讀書的孩子性格各異,有持才傲物的,有心眼多的,也有個性爽直的,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早熟。
雖然第一天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對乖巧可愛的二皇子比較喜歡,對于高傲冷漠難以親近的太子有些進而遠之,不過回家經過長輩一番教育,第二天便有開始對太子親近的,即使有些人同樣高傲,但也至少對太子表達了善意。
鴻皙雖然心中不爽,但是捧高踩低在宮裏也是最常見的,比起身份高貴又受父皇看重的太子哥哥,他永遠只能身居次位,因此他的态度依舊十分平易近人,盡力與所有人打好關系。
寧雲晉頗有興致地圍觀上書房中的明争暗鬥,一幫小蘿蔔頭玩心計實在是既拙劣又可愛,他就像是怪大叔一樣置身事外,看他們的熱鬧。
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到老師對寧雲晉的優容,他不用與大家一樣讀寫近百遍,功課也與大家的不一樣,甚至連皇上考校的時候也很少點他的名,但是只要他回答了,最後必然是誇獎的,當衆人發現他在課堂上看“雜書”——《八股策論評析》,而老師們還不管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怒了。
這些能夠進上書房讀書的人都是家裏寵着長大的,哪裏受得了這種差別待遇,不出三天就開始抗議了。他們不敢找文禛發難,首先挑上的自然是地位最低的老師魏尚行。
魏尚行對此早有準備,他們這三位老師之前就已經得了皇上吩咐,因此從容不迫。對于學生們的質問,他只是将寧雲晉的作業拿給他們看,淡然道,“要是你們也能做到,那便可以和寧公子一樣。”
衆人只是看了一眼就默了,寧雲晉的作業與他們的只是抄寫不同,都是策論、經義,有一天的內容甚至是詩賦,要讓他們這群接觸四書五經不久的人去做這種作業,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自認自己已經博覽全書的太子,也知道自己根本還做不好策論。
這場衆學子的抗議舉動,還沒發動就被鎮壓了!不過在那之後,所有的人都開始不待見寧雲晉了。
原本他們在家裏就經常聽家長說寧家二子如何如何不凡,那時候雖然沒當回事,可也在心裏憋着口氣的,現在又被他如此打擊,自然都跟鴻明一樣将這人定為了公敵。
寧雲晉發現自從那次之後,上書房的讀書氣氛濃厚了不少,他摸了摸下巴,忍不住揣測,難道文禛這個古人也知道什麽是鲶魚效應!?
鲶魚寧雲晉童靴并沒有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上書房,而是用心的鑽研血脈之力,越是接觸得深,就越是感覺到血脈之力的神奇,他總覺得裏面還有很多可以發掘的秘密。
當他感覺到文禛真的是在誠心實意地教導自己時,便也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汲取知識,比起那簡單粗暴的歐侯老師來,文禛這個菜鳥老師簡直是盡責得讓寧雲晉感動了,誰知道他這一抽風會什麽時候恢複,寧雲晉自然要好好把握!
時間一晃便到了寧二公子的生辰十二月初一,他今年滿九歲,按照古代的标準便算是大孩子了,家裏準備好好給他慶祝一下。
上書房的規定是自己生日可以休息一天,寧雲晉便窩在家裏沒有出門,還沒到中午,外頭突然鞭炮大響,他連忙讓自己的長随之一馮成志去打聽。
馮成志是大管家的侄孫,長得唇紅齒白,一副機靈樣。他出去溜達了一圈,立刻激動的沖了回來,興奮地道,“二公子,是好消息呢!前方大捷的戰報傳來了。”
持續了幾個月的戰争終于在年前結束了,确實是天大的好消息,家裏也可以平平安安地過個年,但是他總覺得這個消息讓他有些心神不寧,于是仔細的追問起來。
馮成志想了想道,“小的是在前門聽到的消息,應該算是比較詳細的,聽說前方将士誘敵深入,全殲了對方兩千騎兵,還将其他的蠻子趕出了邊界。”
寧雲晉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才兩千騎兵而已,其他敵軍的下落根本沒有提到,這場所謂的大捷不會只是文字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