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她一個不穩抵着車窗翻身躍起……
燕都一連下了數日雪,待到天氣終于轉晴時,重睦與顧衍已然準備出發前往平城。
撫北營其餘諸将士比她早兩日啓程,唯封知桓被封老将軍安排随行陪護。
臨走前重睦再次進宮向封貴妃與重旸告別,第一次留下箱兵書給他。
“說了等你長大些便帶你上戰場,不會食言。”
重旸受寵若驚,難掩欣喜之色,只在面對封貴妃時有些歉疚。
縱然出身将門,也無人會期待家中數人俱行伍從軍,活生生将血脈斷送幹淨才好。
不過封貴妃深受封老将軍多年教誨,燕都城破時重旸之妻哭着鬧着不願他留在城內,卻被厲聲訓斥:“哭什麽哭,人還沒死呢。本宮父親耄耋高齡尚且出戰,他有何可俱。”
從來都被婆母溫和以待的東萊王妃頓時噤聲:“兒媳是怕,怕王爺受困——”
“受困也是他命中所致,為國而亡,還丢人不成!”
話畢,冷眼橫向被吓得呆在原地一動不動的王妃道:“去收拾行李,別再哭喪。”
最後還不忘補上一句:“要哭等死了再哭也不晚。”
眼下瞧見重旸竊喜模樣亦毫不客氣:“三腳貓的功夫看兵法又有何用,你外祖将才,饒是全叫阿睦一人學了去。”
聽得出封貴妃并未反對,重旸笑意更深:“兒臣自會認真琢磨,多向姐姐請教。”
甚至連将重睦送到宮門處時還依舊哼着小曲兒。
姐弟兩又依依話別許久,卻見顧府馬車始終別在巷間拐角半晌無法移動,派了随侍才知竟被鄭淑妃之妹芙河夫人的馬車擋得嚴嚴實實。
身為十皇子重晖與十一公主重映的姨母,鄭妙兒向來是宮中常客。
Advertisement
雖說鄭淑妃無寵多年,但這宮中又有哪位妃嫔有寵。既都平平無奇,宮人們便另辟蹊徑,上趕着巴結那些曾為鎮元帝生養之人。如鄭淑妃這般肚子争氣,兒女雙全者,更是他們趨炎附勢之首選。
重旸看在眼底不由嫌惡:“淑妃娘娘倒還算随和,只是她家這幾位親眷,着實粗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重睦思及顧衍還在家中等她用晚膳,難免有些心急,只擡步向巷內行去:“淑妃娘娘出自鄉野,原不過莫婕妤宮中灑掃侍女,因着與賈昭儀幾分相似方才趁勢獲寵,時也命也。”
接連誕下重晖與重映兩個孩子,品級越過昔日主子莫婕妤不說,連帶着家中幼弟姊妹各個離鄉入京。
小鄭 大人如今是兵部尚書,乃重睦直屬上司,兩位鄭家妹妹一位在家中已然成親,夫婿自也随之入朝為官,至戶部主事。
另一位便是鄭妙兒,那時年歲還輕,走了運嫁入禹海伯爵府,早早蔭封芙河夫人,吃穿用度無一不比照京中貴婦最高制式,有時甚至連她宮內做貴人的姐姐都不及她那般奢華。
重睦與小鄭大人來往甚多,知他不曾讀過什麽書,貴在知禮懂禮,從未以鄭淑妃之名猖狂自大。因此這兵部尚書的位置哪怕人人腹诽他坐得名不副實,因着時刻笑臉會做人,倒也平安穩定,沒被諸多谏官參奏彈劾。
但對于鄭妙兒,重睦多數時候能避則避——
“喲,這不是八公主嗎?說來慚愧,晖兒與映兒自幼與妾身這做姨母的親厚,”鄭妙兒的馬車堵在顧府馬車之前,重晖與重映則立于她身側面面相觑:“每每妾身離宮時總有說不完的體己話,一時忘記時間擋了公主馬車,當真疏忽。”
未等重睦開口,重旸毫不客氣開口,雙手抱臂居高臨下道:“攔住旁人馬車說自家體己話,倒是沒聽過這般疏忽。”
他自幼心直口快,不藏好惡,哪怕封貴妃多次告誡,依舊不改。
久而久之,刀子嘴的名號傳遍宮內外,但凡與他有些過節的皇親貴胄們,多數遠遠見了他便繞道避開。
不過鄭妙兒臉皮夠厚,聞言只咯咯發笑,全然不為所動,亦針鋒相對道:“九皇子家中沒有姨母,舅舅又早逝,哪能明白母家情誼珍貴,您說是不是吶。”
眼見重旸不知又要蹦出些什麽極端之語,重睦忙急忙揚聲阻了他:“夫人說笑,阿旸年少,本宮卻有幸享過數年舅甥之情。”
她微斂神色,雖彎起眉眼,眼底再冷不過:“諸人皆知,本宮母家将門出身,從來不拘小節。”
因着是素衣進宮,重睦看上去并不似濃妝出席宮宴時凜冽冷傲,好在她氣勢端得十足,壓迫感直逼鄭妙兒面門:“既便如此,舅舅也記得自小教導本宮,宮中自有宮規。遇見高品階貴客理當避讓左右,哪怕他與母妃兄妹情深,也該遵守。”
她微微扯起唇角複又恢複如常,輕蔑之意不假辭色:“是以本宮所理解之母家情誼,确實與那等自不量力,狐假虎威的做派不甚相同。”
自鄭妙兒入京城始,便無人敢這般不給她情面,一時憤懑攻心,口不擇言:“八公主,你莫要忘了,論起品級,你隸屬兵部我家哥哥之下——”
重睦輕笑一聲,好似見着天大荒唐般打斷她道:“夫人也知,本宮先是八公主,而後才是撫北大将軍。”
早前常聽撫北營中将士提起重睦在軍中如何叱咤風雲,可重旸每每瞧着她對封知榆那忍氣吞聲的模樣都不太相信,直到今日才算真正長了見識。
不過她砍人一絕,嘴上竟也刻薄得很,着實出乎他所料。
“哪怕論起 本宮母妃,亦在淑妃娘娘之上。”
重睦裹緊身上鬥篷,暗嘆說好的晚膳不知這會兒是不是已經轉涼,只希望顧卿機靈點,自己先吃:“夫人擋住本宮馬車,于規于禮于情俱是不合,若無異議,還請相讓。”
“呵,今日貴妃娘娘在我家姐姐之上,往後可不一定。”
鄭妙兒揚起下颌,洋洋得意瞧着重晖笑道:“有些人雖也在監國位上,卻只知插科打诨,不務正業。聖上眼睛又不瞎,該如何選擇,早有聖斷。”
一直沉默不語的十皇子重晖這會兒總算看向自家姨母,低聲駁道:“姨母,此等大逆不道之語,休要再言。”
“為何不言,”鄭妙兒非但不聽,甚至有意高聲叫嚣:“這些日子你父皇雖未留宿雲霭宮,但只要去往後宮,便到你母妃處,還不是因為喜歡你這孩子,惜你之才。”
重晖欲言又止,唯見重旸懶洋洋地擡手捶捶肩,露出惡劣笑意:“分明因為賈昭儀忌日快到,睹人思人罷。”
此言究竟過分,重睦神色驟變,鄭妙兒姨甥三人亦霎時黑臉:“阿旸,不得胡言。”
重旸哼了一聲不願回應,自顧自看向那車夫道:“本王懶得同你們啰嗦,趕緊讓位。”
他去年底封了王,不過一直不曾娶妻自立王府,但重晖僅僅比他年幼兩月,至今連個封王音信也無,不免刺耳。
重睦只得看向重晖與重映賠罪道:“阿旸驕縱,還請十皇弟與十一皇妹勿怪。”
兩人到底是晚輩,聽聞重睦道歉神色原本稍有緩和,偏鄭妙兒不肯罷休:“什麽驕縱,沒教養的東西,自以為是。”
收回覆在車沿處的雙手,重睦回首與她對視,忽地聽見陣陣嘶鳴,原是馬匹不知為何受驚,驟然加速飛馳而出。
她一個不穩抵着車窗翻身躍起,騰空降落,只覺腰上一緊,耳邊響起熟悉的一聲“公主”。
重睦眼底頓時不複方才憎惡,緩緩浮現燦然笑意:“驸馬怎麽來了。”
“久等不至,擔心公主遇阻。”
他總是這樣,哪怕迎着風雪夜霜而至,依舊沉穩不動,叫人莫名心安。
擡手拍下顧衍肩頭雪粒,重睦并未多言,只冷眼掃至鄭妙兒,低笑出聲:“夫人大抵是在內宅待得久了,以為算計自家嬌弱妾室的腌攢把戲能傷到本宮不成。”
不過她确實有些心疼顧衍府上本就不怎麽力壯健康的老馬們:“本宮是粗人,但凡營中莽撞者傷及戰馬,通常鞭打百下示衆。”她說着緩步走近鄭妙兒:“夫人先是辱罵本宮母妃,之後刺傷本宮家中馬匹,總不至希望本宮裝作無事,坦然離開罷。”
“八公主怕是見着驸馬爺高興糊塗了。”
鄭妙兒滿面微笑,看上去再和善不過:“你家馬匹失控,與妾身何幹。”
從發簪中拔下的那根銀針早已嵌入馬腿內部再尋不到,重睦也不可能當場砍了馬腿剝皮削肉,這個啞巴虧,她 不吃也得吃。
“至于辱罵貴妃娘娘,更是再沒有的事兒,”挽起鬓邊碎發,鄭妙兒顯然非常滿意現下狀況:“八公主過于敏感了,可不該血口噴人。”
話音未落,方才走開幾步行至受傷馬匹身前的顧衍只拔劍削斷那支腿,将并不明顯的紅腫之處翻開,接過慈衿遞來手帕,放入銀針。
他的動作利落迅速,就連重睦也驚了半晌。
“證據俱在,并非妄斷。”
顧衍收劍返回,與重睦并肩而立:“夫人若不介意,可前去聖上面前裁斷。”
分明聽說這位新任驸馬是文狀元出身,怎地幹起卸肉削骨的事兒全然不輸重睦這麽個大老粗,如此反差反而更令人心底沒底,鄭妙兒一時有些慌怯,下意識往後躲了幾步。
重晖見狀,只得率先服軟道:“姨母出言不遜又惡意傷害皇姐有錯,皇弟在此替她向皇姐請罪,還請各退一步。”
他畢恭畢敬向重睦行了大禮,重睦自也不會與個孩子十分計較,颔首應道:“看在十皇弟與十一皇妹面上,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折騰這許久,早已有些乏味。
等到車夫更換馬匹歸來時,重睦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上了車,總算得以擺脫外間衆人。
可惜好耳力還是叫她聽見鄭妙兒又不饒人道:“呸,什麽東西,他日晖兒你入主東宮,必先削了她兵權!”
“胡說什麽!”
雖厲聲呵斥,但重晖還是不自覺看向送別自家姐姐後,雙臂抱着後腦闊步離開他們大約半裏之遠的重旸,目光略沉。
車中人亦陰鸷纏身,五指漸漸攥緊又松開,最終只下定決心般抿住雙唇,繃緊脊背。
直到快到顧府時方才恢複平素态度,擡首看向顧衍露出笑顏:“似乎從未見過顧卿佩劍,可否借本宮一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