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青春期男孩兒的小煩惱
沒幾日,太子殿下每日的行程又變了,順帶着賈敬的日程也稍微變了變。
原本早上皇帝去上早朝,賈敬就等在側殿書房裏,直到太子卯末辰初起身,方一起用過點心,然後直到皇帝來宣太子之前的時間,都是賈敬的。他會給小太子講故事、教認字兒;現在卻改成陳老太傅在前殿偏殿裏開課,小太子聽講,賈敬也跟着旁聽——為此,小太子不得不早起了一刻鐘,賈敬也少吃了一頓兒點心。
最重要的是,少了一頓兒湯圓佐餐,這才真正可惜。
可是再可惜又怎麽樣呢?
別說賈敬現在只是練氣後期,大圓滿境界都沒到,就算哪天真有了通天徹地之能,也舍不得擄走一心想做個好太子的湯圓兒呢!
何況他現在根本沒能力。
不只修為不夠,在旁聽了陳老太傅的課程之後,也不得不承認,同樣是講故事加評價讨論的講課方式,老太傅硬是比賈敬更懂得如何教導一個儲君。
例如前幾日,陳老太傅給太子講了其實賈敬也算講過的“嘗糞憂心”,一般兒的故事,老太傅沒有對黔婁的行為做任何評價,只泛泛教導太子要孝順父親,然後說着說着話題不知道怎麽拐的,居然繞到“黔婁才當了不到十日的縣令,就要匆匆辭官回家。那麽為了不耽誤那一縣百姓,黔婁該如何安排?”上頭了。
當然,老太傅說的雖然是故事,講起來卻很實際,所涉及的官員品秩替補次序,用的都是大青現行的。于是賈敬就和小太子一起,在老太傅生動有趣的講述中,将大青的官員品秩替補次序什麽的都記了一遍。
隔日,老太傅還在繼續講這個故事,他設定了許多不同的情況,例如黔婁要辭職的時候差不多是秋收啦、剛好遇上縣中有旱澇啦等等等等,要小太子思考要怎麽做。
小太子說了答案,他也不簡單說對或不對,而是就那個答案延伸出去,評價一下如果遇上這樣那樣的情況,那種選擇會産生這樣那樣的後果什麽的,當然也沒忘記肯定小太子那個答案的好處,雖然也不會忘記指明那麽做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了。
這些事兒,只要皇帝有時間,小太子都會對他說一遍,皇帝回頭就笑笑說老太傅:“師傅真是的,朕要的可不只是個好縣令啊”,卻也沒忘記叮囑太子說:“一屋不掃無以掃天下。保成今日學會如何治理一縣,來日才能學會如何治理大青。太傅是極好的,朕初登基到親政前,一直有賴太傅教導,就是現在,太傅也往往能給朕許多好建議。”
小太子本就覺得老太傅的故事是另一種有趣,聽了皇帝這話,自然更是興致勃勃地積極思考讨論。
賈敬托着腮,聽老太傅給太子泛泛講着江南一般什麽時候容易旱澇,江北又一般是什麽時候有天災,江南一般遇上旱澇要怎麽做,江北的話又要怎麽做……聽得委實無聊,好容易以練氣後期的修為才忍住差點打出口的那個呵欠:說這些有什麽用?凡間這許多年不仍各種災?還不如等我以後有能力了,就幫湯圓兒小太子平衡一下各地旱澇呢!
虧得賈敬還有那麽點腦子,沒當着陳老太傅的面說這些,否則老太傅聽了,可就不是皇帝那樣的反應了——
賈敬第一次說這話兒當晚皇帝就知道了,卻也只是笑眯眯的:“賈侍讀果然是賈愛卿的兒子,一般兒口氣大得很——賈愛卿當日還說要将太陽摘下來給朕呢!如今三十幾年過去了,朕可還不是只能天天往天上才能看得着。”
Advertisement
——就是現在,皇帝一想起來就覺得可樂,好歹自己還能天天看着太陽,除了偶爾陰雨大雪。可自家湯圓兒,卻要到何時才看得着賈敬幫他将大青各地的旱澇平衡了呢?
不過小太子卻絲毫沒有懷疑,賈敬在他心裏,雖然已經從無所不能的高度跌了下來,但也絕對是能就能、不能就不能,從來不會亂逞能的好臣子,雖然平衡整個大青的旱澇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以冰聚陽聽起來又何嘗不是?
小太子相信他家賈卿總有一天能辦到的,只不過在那一天之前,大青的旱澇災情還是不能不理,那麽作為一個好太子,就算沒時間學習所有救災措施水利工程,也至少要懂得個大概,才不會因為那些或者真無知、或者純貪污的官員而誤了事。
大青是皇父的大青,以後也會是孤的大青,更以後還會是孤的子孫的大青……傷了民生國力,那些官員或許無所謂,自家父子兩可都是很心疼的啊!
賈敬只點點頭,免不了對于修煉越發用心。湯圓兒的大青什麽的,聽起來就讓人忍不住愛屋及烏了。
再幾日,賈敬忽然覺得堂堂皇帝讓自個兒的師傅親自來給小太子講故事,實在是無比英明的任命。
因為原本話就不多的賈敬,忽然之間完全不想說話了,偶爾開口,也只是對他原還挺有話說的人,例如賈敷,例如小太子,其他就是貼身伺候的煮茶執墨平心靜氣,也只能得到賈敬以眼神手勢下達的命令。
賈敷看着賈敬的背影,努力回想,昨兒自己沒招惹敬兒吧?父親好像也沒惹着他吧?那敬兒現在這樣幾乎又是在修閉口禪的姿态,到底是為哪般啊?
賈代化嘴角抽了又抽,想起下午皇帝和他說完正事時,随口說起的事兒,心裏委實覺得幼子為了那點小事,就連話都懶得說了,實在不是軍中男兒的氣派,可又想想,幼子本就沒有從軍,到底将話咽了回去,只回頭立刻吩咐了下人多多為二爺準備清喉下火的湯水不提。
是的,賈敬終于開始變聲了,還是皇帝通知的他家老爹。
也不是皇帝就真的對賈敬關注得比他爹都用心,實在是事情不大,說起來卻有可樂,向皇帝彙報太子每日概況的人,少不得也當成趣事兒和皇帝說了解乏。
真說起來,其實也沒什麽,只不過小太子實在體恤人,別說臣下,自從去年某日忽然來了興致,自己跑去後殿親自給皇帝提了洗臉水,好容易左侍衛右內監的護着,分了足足六次才從井裏頭提起大半盆水,還在十月中的天氣裏就被井水冷得一激靈之後,雖然仍覺得奴才就是該說好聽的、做讓他舒服的事情,卻沒再那麽輕賤奴才,偶爾小內監小宮人犯了錯,只要不是故意的、危害也不大的,茶水不合口、墨汁偶爾濺出來一點兒、梳頭發時偶爾扯斷一兩根頭發、洗澡水有時候略燙了些兒之類的小事,小太子再不責罰人的。
而對臣下,自然更好,陳老太傅講故事的時候,不只有座位,還有靠墊,冷了加炭爐,渴了有茶水,有次忽然倒春寒,小太子不只賜了大氅手爐,還命人擡了暖轎來,一路将老太傅送到宮門口,換了他陳家自己的轎子後方罷。
對于賈敬,小太子自然只有好的。
只是賈敬不比老太傅三朝老臣,平日雖和太子随意,太子卻也沒對他多恭敬;再有賈敬又一貫的身體好,冷也不怕熱也不怕,讓小太子想對他好都無從做起,就是有心多賞賜些,也因為陳老太傅講的某個故事引發的“慎哉愛憎之時”啓發了,早早地就明白了真對一個人好,不是在自己還無力保全于他時,就大咧咧地将所有好的都賜予他,只有給他保得住的才是最好的,是以雖然每逢時節多有賞賜,卻從不越分。
現在難得賈敬忽然話越發少了,只見禮、請安、并有問時方答一二,卻也是“是”、“對”、“不必”一類的簡潔至極,小太子少不得在陳老太傅告退後,留下賈敬關心一二。
一開始,賈敬只簡單說“臣無事”,聲音略低些,卻聽不出什麽,等到小太子急了,親自上手試過他的體溫,又讓何砌試過,确認過賈敬沒有生病之後,還問不出什麽,小湯圓兒臉終于鼓起來了:究竟是誰惹了孤的侍讀?總不會是那些禦史在被皇父敲打後還敢找事吧?還是說那些個兄弟們看了自個兒的玉件兒眼紅,竟跑去為難賈卿?
小太子固然不會因為他家大哥在看他那套兒玉件兒時,失手将其中兩個小人偶摔在地上,就真和兄長惱了。
雖然他急巴巴地跳下椅子親自撿起人偶兒、又眼圈紅紅地仔細查看确認了依然完好後,才松一口大氣的模樣兒,委實可憐,但兄友弟恭什麽的,雖然在君臣之別後頭,但只看他皇父對伯王的好,小太子也不會因為一件兒玩器和兄長變臉,無論多心愛的物事都一樣。
事實上,在小太子緊張完玉件兒之後,還很是體貼地安慰兄長來着。
但如果為難了他的侍讀就又不同了。
他的侍讀可是皇父欽點了探花兒,就是只有皇父能走的禦道也走過一遍的,現任從五品太子侍讀,可不是什麽合該給皇家子弟制作小玩意兒的內務府匠人!
小太子越想越惱,倒是賈敬雖然對凡間帝皇家沒什麽敬畏,到底不願意小太子和他哥哥鬧翻,趕緊開口說明皇長子并不曾特意為了什麽事來找過他,他不開口,只是近日不怎麽想說話罷了……
卻不想,賈敬只一兩個字說話的時候還不覺得,就是一連三五字也不過略微低沉些,但這麽一說好幾句,小太子立刻發現了:“賈卿還說沒病着,怎麽聲音都啞了?”
又轉頭看何砌一眼,因他自己原也信了賈敬沒病,倒沒怎麽責怪何砌,只一連聲地要人去傳太醫,何砌已經覺得不對,但小內監跑得飛快,皇帝寝宮又是日夜都有禦醫值守的,因此在何砌想好怎麽開口前,禦醫已經來了,他也就幹脆閉上嘴,只看着禦醫把脈。
果然不一會,禦醫就笑着給小太子又行了個禮:“賈侍讀無事,想是終于長成了要變聲。這陣子少耗嗓子就好,若不放心,吃些清喉解毒的湯水也就是了,藥卻是不必的。”
小太子眨巴着眼睛不解,待得禦醫細細說了,他才明白,原來賈卿侍讀了近一年,之前竟還一直是個孩子啊!
只是又好奇:“難道人長大了,都會這樣嘛?”
禦醫笑:“男子都會如此。”
小太子就摸摸自己的喉嚨,低聲喃喃:“我再也不笑話小鴨子聲音難聽了。”因為某一日,他也會變成公鴨嗓的。
賈敬的臉色已經清淡得木然了,倒是禦醫符合了一句:“民間是常叫十三四歲的男孩兒鴨嗓子的。”
小太子越發好笑,雖當着禦醫的面忍住沒笑話賈敬,一轉頭就撲賈敬懷裏大笑了好一會子:“當日在老農家裏,賈卿還嫌棄鴨子吵鬧髒臭呢!卻不想……呵呵!”
賈敬木着臉:“好歹臣只嗓子嘶啞一陣子,又不吵人,又沒臭得殿下暗地裏直皺眉。”
小太子也不計較賈敬言語冒犯,越發樂呵地笑了小一刻,腦袋瓜蹭得賈敬衣襟都亂了,當然小太子自己少不得也要将頭發重新梳過。
就是皇帝後來聽說了,也難得沒醋自家湯圓兒又被賈敬抱了去,倒是樂呵呵地也笑了一會:賈家那小子平日看着穩重,卻原來也不過是個一換聲就連話都懶得說的小屁孩兒,卻不知道當年換牙時,是不是更連嘴巴都不願意張開了?
賈代化被問得苦笑:“這個,臣家小小子打小兒就不愛說話,換牙時自然更是懶得開口……”萬歲您當年不也是如此麽?除了對兩宮太後,連對身邊服侍的,都能用眼神手勢下令就只用眼神手勢的,不得已時也盡量精簡話語。
作者有話要說:只能給一點點小說明:
話說當日老農家裏,小太子看着處處新鮮,就是滿地雞屎鴨糞的,也努力克制自己的小潔癖,依然笑眯眯很可愛地和老農攀談。
不過賈敬是誰?察言觀色不擅長,可就算讀心術不用,發現別人的情緒也再簡單不過了。所以立馬将小太子往身邊兒攬了攬,用點小神通讓自己身上荷包裝的淡香直往小太子那兒去,解救了小太子可憐的小鼻子。
就是後來,也虧得賈敬提前嫌棄石磨旁各種髒兮兮,才解救了小太子在推不動石磨還小摔一跤的時候不至于摔倒雞鴨屎尿堆裏去……
卻不想,這份兒嫌棄,居然在變聲期被小太子拿出來嘲笑,悲劇不悲劇?
莫才不告訴你,小太子因為賈敬的體貼識趣,悄悄背着臣下侍衛們,讓他享受了一把帝皇級別的湯圓兒蹭臉服務呢~
——以上,是賈敬最後木着臉所說的話的真相,賈敬越發看重湯圓兒了,離真正的暧昧應該不遠了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