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了,我要學多久才能學完?”小少爺低下頭,“父……父親總是對我不滿意,不管我多麽努力,好像他永遠不會認同我一樣,總是會給我挑毛病。”
看小少爺樣子是真的很難過,只是長汀對這個沒什麽實際的感受。魏紊會教她武功跟她說讀什麽書,但是從來不要求她學,只是他教了,完成了教這個過程之後,其餘的好像就與他無關,也不會在乎長汀學得怎麽樣。所以長汀學也自由,不學也自由,根本沒辦法想象魏紊要是自己不學武功不好好看書就生氣會是什麽樣子。
“那,你有兄弟姐妹嗎?”長汀搓搓手,決定換一個話題。
小少爺這次只點了頭:“我是家裏年紀最長的,下面有很多弟弟妹妹。”
“很多?”
“對,很多,有四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不過他們都不怎麽喜歡我,看見我打個招呼之後就快走開,從來不肯多說一句話。我平時在家裏,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小少爺低下頭,看上去更難過了。
接連問錯兩個問題的長汀不由得開始慌了:“嗨呀,在家裏日子這麽不好過,是我我也要跑出來,外面多好玩啊,什麽樣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有,還有很多有趣的人。不過你一個富家公子,自己一個人跑出來,又不會照顧自己,還沒有帶錢財,這樣很危險的。不然這樣,你先跟我去我住的地方,告訴我你家在哪裏,我去跟你家裏人報個平安,跟他們說好你還不想回去,就讓他們派個人來陪着你在外面散心,怎麽樣?”
小少爺看着眼前這位好心的小姑娘,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像是打獵時候遇到的那些小動物,神情裏就是天賜的聰慧。他看看手裏喝了一半的糖水,心說這個小姑娘應當是好心人,說的這個辦法,若是在“普通”人家,倒也行得通,只是自己……
“多謝姑娘好意,只是,我家的情況可能有些特殊……”小少爺尴尬地笑笑,“我自己回家可能更好一些,只是我家教甚嚴,回家後可能會被父親狠狠責罰。”
長汀頭都大了,怎麽會有這麽麻煩的家庭:“公子若是不敢回去,那就不回去了,把身上值錢的東西典當一下,換身便宜的衣服,就從這裏一直往南走。我是跟着瞎子從西邊到南邊,一路走到這裏來的,南邊一年四季都有花,夏天熱得讓人喘不動氣,西邊有沙漠和長着刺的綠色大球,白天熱,晚上就很冷,不過都很有意思,你看樣子也沒怎麽出過門,好不容易出來了,不如就去看看,玩夠了再回去,這樣被責罰也夠本啦。”
小少爺眼睛亮晶晶的,似乎是心動了,但是出來的時間已經很長,再加上他支支吾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長汀也沒了再跟他聊下去的興致,抱起來她的米酒,向小少爺行禮告辭:“我出來這麽久還不回去,瞎子該數落我了,公子我告辭了,你自己當心些。”
小少爺也慌忙站起來,從脖子上取下來一個東西:“我身上沒帶什麽東西,姑娘就收下這個平安扣吧!我父親教我,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姑娘贈我粥飯,我自然應該回禮報答。”
想想自己能賺一點是一點,長汀接過小少爺的平安扣,語氣愉快了許多:“那麽就多謝公子好意了,公子路上小心。”
回家
富麗堂皇的金殿之內,皇帝俯視殿內的人,臉色不善。金殿內因他這凝重的表情,皆是大氣不敢出,這麽多人,愣是一點聲音沒有。
在這令人不安的沉寂裏過了似有數年之久,皇帝終于張了張嘴:“寧兒。”
Advertisement
少年低下頭,在弟弟們的注視下,向前走了一步,然後單膝跪地,向着高臺之上行禮:“兒臣在。”
“說說吧。你去了哪兒,去了多久,做了什麽,講給大家聽聽,你這些弟弟也都沒有怎麽出過門,讓他們也長長見識。”王座裏,皇帝的臉色十分陰沉。
好像聽不出來皇帝的語氣裏帶着諷刺,那個叫寧兒的少年微微垂下頭:“兒臣去了皇城外的營戶集市,在那裏看了一天小商販們叫賣,看人們往來,除此之外,兒臣沒有做任何事,到了日落時分,人們都開始收拾東西回家了,兒臣也就回來了。”
這都什麽跟什麽,這孩子要是去什麽花天酒地也就算了,當他好歹有了點私欲,你去街上看人家溜達一天,難道這宮裏當真就無聊到這樣的程度,讓他寧願去看人家賣菜?皇帝聽得頭隐隐作痛,越想越好氣,片刻之後,忍不住笑了一聲:“寧兒,朕的太子,你這諸多皇子中最年長,本該是弟弟妹妹們的榜樣,你自己說說,這件事,你覺得自己做得如何?”
那太子聞言立刻雙膝跪地,伏地叩拜:“兒臣不顧自身安危以及父皇母後的挂念,貿然孤身出宮,整日不歸,也虛度了光陰,耽誤了學業,是犯下大錯。兒臣這次極為冒失,并未起到榜樣作用,請以我為戒,不要學我才好。兒臣不敢對父皇有半分欺瞞,此番确是兒臣有過,請父皇責罰。”
皇帝冷哼一聲:“你倒是言辭懇切,還知道認罰。不過,你別以為負荊請罪,朕就會放你一馬,擅自出宮是重罪,朕今日就是罷了你太子的位置,也無人敢阻攔,更不提罰你本就應當。不過,看你認錯态度誠懇,罰你之前,不妨聽一聽你今日見聞感受。起來說說,你看見那些商販了,有何感想?”
太子站起身,依舊低着頭:“兒臣見到的,是我朝百姓安居樂業,雖然有些百姓日子清貧,衣服上打着補丁,可也是安于此道,經營着一點營生,臉上帶着的都是笑容;也有些百姓,為一點菜錢锱铢必較,可看到路邊行乞之人,又不惜解囊相助,足見其心地純良。書中說路不拾遺民風淳樸,是聖人治世方有的情景,而這全部仰仗父皇治國有方,在父皇治下,乃百姓之福運。”
皇帝偏了偏身子,托着腦袋看自己這平日裏少言寡語的兒子。原本皇帝是很生氣的,畢竟他可是太子,未來的皇帝,一言不發孤身出宮,像這樣平安無事回來倒還好,若是有什麽閃失,且不說作為父親母親的心情,若是一國儲君都得不到妥善的保護,又該如何讓天下人安心生活。他太子的一舉一動,自然是在萬民眼中,若是在堂堂皇城中丢了太子,那整個昶樂國裏到底還有沒有安全的地方了。先是看他平安無事在太陽落山之前回來了,一回來就先去給皇後和太後報了平安,于情于理都已做到最好,皇帝十分怒火已消了三分。再看他認錯言辭懇切,主動請罰,怒氣再降五分。此時皇帝已經不怎麽生兒子的氣了,又被這麽明顯地拍了一陣恰到好處的馬屁,剩下的只有面子上過不去的問題了,而面子的問題,就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
皇帝抽出兩本書來,直接甩手扔在了太子腳邊:“去琉璃香苑中央的蓮花臺,跪着抄兩遍,抄完之前不準休息,現在就去。”
太子立刻把書撿起來,恭恭敬敬一揖:“多謝父皇。”
蓮花臺上,太子一邊抄書,一邊松了口氣,本以為會是更重的責罰,可父皇只說抄完之前不準休息,也沒有說不準讓人來給自己送衣服和吃的,顯然在話外給了許多寬限,而且他沒什麽長處,最會的就是抄書。兩本書抄兩遍而已,這點小事,在夜深之前抄完根本不是問題。
他抄得認真,不覺天色漸漸暗了,一個面容俊美裏帶着幾分憂慮的少年端着一盞油燈過來:“皇兄,天黑了,再借天光抄書容易傷眼睛,用這個吧。”
太子從書上擡起頭,來的是他的二弟,他正想說自己馬上就要抄完,多謝皇弟費心之類的客套話,就看見二皇子手裏那盞油燈連油帶火,仿佛流星一般落下來,立刻燒着了自己剛剛抄完的紙。
而二皇子站在那裏看着太子,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也沒有任何動作,絲毫沒有要僞裝成不小心把燈油灑落的樣子,就那麽看着太子,眼神軟軟的,好像在讨一聲責罵。
眼見那火苗要蹿上二皇子的袖角,太子立刻跳起,将着了火的紙張書本一把抓起來,扔向旁邊的蓮花池。他動作極快,顯然不經過斟酌,甚至沒有注意自己抓的地方有沒有着火,就這麽徒手伸了過去。好在燈油剛剛落下,還沒有燒得太多,太子的手沒有燒傷。
二皇子将空了的燈盞放在地上:“我将油燈放在這裏,皇兄,臣弟告退了。”
“二弟慢走……”
太子回過頭,在蓮花池裏,燈油燃盡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