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豆腐幹 有這麽表誠意的嗎?……
吃完早餐再靜等片刻, 趙年年去廚房查看兩盆原漿的成型情況,發現基本都凝結在一塊了。
豆腐的初胚完成,這初胚啊其實就是豆腐腦, 只是和她剛才另做的豆腐腦相比形态沒那麽好看。
接下來就是将這豆腐初胚中的水分壓出來。
取來之前打好的木架, 鋪上紗布, 用葫蘆瓢将豆腐初胚舀到紗布上, 舀滿整個木架為止,然後再将紗布牽直包好豆腐腦,蓋上木架配套的蓋子,壓上幾顆頗有些重量的石頭。
壓豆腐需要兩個小時。
趙年年想去八裏村買豬肉中午和豆腐一起炖, 趙慧慧和趙敏敏都想跟着去。她倆剛學會騎自行車, 可平日裏也不敢瞎折騰那輛寶貝自行車, 都沒騎過瘾,這種寶貴的機會自然不想放過。
一輛車可以載兩人,一個坐前頭橫杠, 一個坐後頭座位。可她們仨都沒有那麽好的騎車技術,三人坐一輛車恐怕沒騎出幾米遠就載進路旁的稻田裏。
最後姐妹倆還是老規矩,石頭剪子布,誰贏了就跟嫂嫂一塊去。
趙年年在旁邊笑:“我不去也行啊,你倆給我把我要的肉買回來就行。”
姐妹倆高高興興的走了。
王青梅晚些才去田裏,她喂完小豬崽之後就坐在主屋前裁布料做衣服。
趙年年在一旁看着, 驚訝于王青梅的手之巧, 和自己在這個年代的親媽一樣, 都有一雙巧手。
不過這樣一針一針線頭整齊地縫,實在太費事,等過些時日手頭寬裕些,就給這兩個媽都買一臺縫紉機。
有錢了自然是可以直接買成衣, 不用這麽累。但這兩個媽做針線活時都是一臉的歡喜勁兒,一看就是喜歡得緊,買縫紉機是想媽媽們有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可做。
趙慧慧和趙敏敏沒多久就将豬肉買回來了,家裏沒冰箱,只能将肉放進盆裏,用井水冰上。
大約2個小時後,豆腐就成型了。
兩板豆腐,一板又嫩又白的南豆腐,一板相對硬實一些的北豆腐,都凝結得非常好。豆腐做的如此完美,看來點漿時凝固劑的用量比例用對了。
大家歡喜地站在一旁左右瞧着,連刻磨齒的趙藝偉和趙水生都湊過來看,跟看寶貝似的稀罕。
趙年年開始安排人磨豆汁,準備做豆腐幹。
豆腐幹的前期生産工藝和南北豆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壓制成形的厚度。
豆腐幹壓制的木架子需要按豆腐幹的厚度分成幾格,上包時先将底下的格子鋪上高出格子幾毫米的豆腐初胚,包上紗布之後壓上隔板。再往上加上一層紗布,如法炮制。就這樣一層一層的加,直到鋪滿整個木架子,最後蓋上蓋子,用重物壓制1小時即可。
趙年年自己則開始準備中午的下飯菜。
割下一大塊豬肉,将之剁碎,再将南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大塊兒,準備做麻婆豆腐。
鍋中入油,放入剁碎的豬肉,炒至變色後撈出。鍋中放入蔥姜末,再倒入事先備好的豆瓣醬,加入料酒、花椒粉、生抽,翻炒均勻,加入肉末繼續翻炒。加入清水,待水開後盛出部分湯汁,然後将切好的豆腐放入鍋中,将湯汁淋在豆腐上。
等幾分鐘就可以出鍋,出鍋前加入水澱粉,這樣湯汁更濃稠一些。
滿滿一鍋麻婆豆腐,饞哭一家人還有小狗灰灰。
整整盛了三大盤,才将一鍋豆腐盛完。一盤自家吃,其他兩盤一盤給劉嬸送去,一盤給王叔家送去。
而北豆腐,趙年年簡單地拿豬肉白菜一起炖上,也是炖了三大碗的量。
大鍋菜嘛,只能這麽做。現在條件也不允許,還沒到做精細菜的時候。
做完菜,趙慧慧用下地裏幹活時裝飯菜的那種鐵盒子,下層裝豆腐炖肉,上層裝麻婆豆腐,拿去村頭給王叔一家了。而趙敏敏和趙末末則一人端着一碗豆腐菜去了隔壁劉嬸家。
那邊豆腐幹的豆腐白幹胚子已經壓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