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石磨 吃豆腐腦咯
歷經半個月, 第一扇石磨才終于做好。
石磨有近兩百斤重,磨面做工十分精細。
趙年年和趙藝偉去了一趟城裏,坐大巴到S城大約一個多小時。
城裏很繁華, 人多車多樓多, 把趙藝偉都看花了眼。
他一開始還有些拘束, 可見趙年年橫沖直撞的, 對什麽都新奇但都不懼怕,他也漸漸放輕松,和她到處走走看看。
城裏有好多店鋪,兜售各種好看的衣服、包包, 以及從沒見過的吃食, 有許許多多新鮮的玩意。夫妻倆攥着彼此的手, 在彼此的眼中都讀到了同樣的信息,這些東西,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擁有的。
出門時趙年年就已經跟趙藝偉說過, 她這一趟進城需要買哪些東西。在她四處看熱鬧的時候,趙藝偉就在詢問路人哪裏有賣做豆腐的石膏和鹽鹵。
他覺得自己很多東西都不懂,那至少要做到在某些時候能成為她的依靠,比如現在。
一連問了好幾個路人才有人告訴他,這些東西需要去食品添加劑商店買。他仔細問清食品添加劑商店的方位,等趙年年從人群中擠出, 說逛夠了, 他才牽着她的手往食品添加劑商店的方向去。
買完可食用石膏和鹽鹵, 兩人又去了城裏的農貿市場,買了大量的優質黃豆和開店需要用的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從農貿市場裏出來,趙年年發現門口有個文具店,又進店裏給家裏的三個妹妹買上學要用的紙筆、文具等。
S城裏的很多東西比鎮上便宜, 可這來一趟車費也不少,要不是大采購,也沒人專門為了一兩件東西就往城裏跑。他們來這一趟的主要目的是買做豆腐的凝結劑,順便也将其他需要的東西一并買了,也能省些錢。
中午兩個人找了家面館吃飯,吃完飯才去城裏的汽車站等候發車,回到景寧鎮已經是三點多鐘。
自行車就放在王英家裏,車上綁着一根木棍,木棍兩端是兩個嶄新的大竹筐,是跟村裏專門做竹編的人家買的,物美價廉。
将兩大袋黃豆分別放入兩個竹筐,再将其他物品壘在上頭,趙年年坐上去,趙藝偉往前一蹬,自行車就穩穩地往前行去。
那次遭遇搶劫未遂之後,趙藝偉也變得謹慎許多,路上休息了兩次,每次休息都是找靠近農田的路段,田裏有人在幹活,即使發生什麽事呼救也及時。
兩人在天黑之前回到家中。
趙藝偉将自行車上的東西一件一件往下卸,趙年年從随身背着的布包裏拿出書本和文具,遞給過來幫忙的三個妹妹。
給趙末末買的是藍精靈圖案的橡皮擦、磁鐵藥盒鉛筆盒、活動鉛筆、童樂牌轉筆刀,還有幾本童話故事書、方格作業本。
趙末末開心地蹦了起來,一件件接過去,珍愛地撫摸着她從沒見過的故事書的漂亮封面:“謝謝嫂嫂。”
買給趙慧慧和趙敏敏每人一支鋼筆、圓珠筆以及尺子等文具,還有練習冊及兩本課外書。
趙慧慧和趙敏敏沒想到自己也有,都有些怔怔的,半天都沒有伸手接。
趙年年笑道:“我就不給你倆分了,你倆自己商量。”
趙慧慧抿了抿嘴唇,這才道:“嫂嫂,這鋼筆太貴了,我不要。”
“這個又不是什麽大牌子,真不貴。”那店裏這種鋼筆算是最便宜的了,還有那上百塊的,要不是因為手頭不寬裕,她肯定買那百來塊錢的給她們用,自己也會買一支使使。
趙慧慧還是不接,嗫嚅了半天才道:“嫂嫂,我不打算上學了,我想和你還有哥哥一起做生意。”
旁邊的趙敏敏接腔:“我也是。”
“不想上學了?為什麽?”趙年年驚詫不已,她倆成績都不錯,怎麽好端端的就不想上學了?
趙藝偉當年讀完初中就不再讀,并不是因為他考不上高中,而是因為家裏實在太窮。雖然考上了會有相關的免除學雜費的政策,可這來來回/回的路費、飯錢,還有筆紙錢對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也是難以負擔的一筆數目。他作為長子,實在不忍心母親獨自一人操勞,所以讀完初中後就不讀了。
趙秀秀的情況也是一樣,能考上中專或者高中,可家裏也沒多餘的錢讓她念,所以讀完初中就罷了。
十裏鄉靠近山區的這一片,很多人家的孩子初中都沒能讀完,早早就下田幫忙幹活,或者出外打工,能讀完初中已經算是受過很高的教育了。
王青梅和趙水生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要求孩子至少讀到初中畢業,至少!
聽見趙慧慧和趙敏敏說不想上學,他們也是懵逼了一瞬,反應過來之後,王青梅走上前在趙慧慧和趙敏敏身上各招呼一掌:“差一年就畢業了,你們兩個是想幹什麽?!是想氣死我嗎?”
趙慧慧捂着被拍痛的地方道:“我又沒說不讀完初中,我是說讀完初中後我就不讀了,哥哥嫂嫂不是要開店做生意嘛,我想留在家裏幫哥哥嫂嫂。”
趙敏敏在一旁弱弱地道:“我也是。”
趙年年有些哭笑不得:“就那個小店,我和你哥、爸媽,我們四個難道還照顧不過來,還需要你們兩個幫忙?你們倆真想幫忙,那就好好讀書,學歷越高越好,以後哥哥嫂嫂開大公司了,還得仰仗你們幫們管理呢。”
“開大公司?”所有人都驚訝出聲,能做小生意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還要開大公司?
“以後的事說不準,萬一真開了呢?公司裏大大小小的職務可都需要人!就算我們自己不開公司,這社會發展了,以後找工作都看文憑學歷的,讀好了書,以後的路也能走得更順暢一些。”趙年年道。
要知道在她那個時代,滿地的研究生,本科就業都難如登天!她雖然對這個年代不了解,可無論哪個年代,讀好了書機會就比別人多一些,也能受人敬重。
趙慧慧有所動搖,想了片刻又道:“那敏敏去讀吧,敏敏成績比我好。”
“慧慧,你是在擔心學費?”趙年年問。
趙慧慧點了點頭。
趙年年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彎唇笑了:“家裏都要做生意了,難道還交不起你和敏敏的學費嗎?”趙年年帶笑的眼眸看向一旁的趙敏敏,接着道,“這麽跟你們說吧,嫂嫂有信心讓咱家明年就住上大房子,大房子我都能有信心蓋起來,你們這點學費就更不用說了。慧慧、敏敏,好好讀書,不說以後為了這個家,就說為了你們自己的将來,你們也要好好讀書,從村裏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謝謝嫂子。”趙慧慧眼睛裏盈着淚光。
“謝謝嫂嫂。”趙敏敏也在一旁道。
“謝我做什麽,一家人怎麽還說兩家話。”
王青梅和趙水生見把人勸住了,這才大松一口氣。二老怎麽勸趙藝偉都勸不住,沒能讓他繼續讀書,一直是他們心中的一個遺憾。好在日子越過越好了,女兒終于不用走兒子的老路。
還真別說,是得好好感謝兒媳婦,要不是兒媳婦,趙家何時才有這樣的轉變!
當天晚上臨睡前趙年年就将少量黃豆清雜然後泡上。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飯,趙藝偉和趙水生繼續給另外一扇石磨刻磨齒,趙年年帶着家裏其他人磨豆子。
泡了一夜的黃豆個頭胖了一圈,先将黃豆去掉豆皮再換幾次水清洗幹淨。
準備好一個大盆放在石磨出口,用來接磨出來的豆漿。将适量豆子和清水倒入石磨入口,開始轉動石磨磨豆。這石磨之前趙年年拿少量豆子做過試驗,磨出來的豆汁又白又細膩。
王青梅負責推石磨,趙年年負責加黃豆,白花花的豆漿一點一點從兩扇磨石之間流出,最後沿着磨槽流入盆中。
黃豆磨完之後,趙年年往磨槽中倒了點水,将豆汁全都沖刷至盆中。
往盆中加入适當清水進行稀釋,再用尼龍網布将豆渣和豆漿分離。
燒火将過濾好的豆漿煮開,煮豆漿時要注意撇掉豆漿上的浮沫,以确保後續做成豆腐的質量。
煮好的豆漿分成三份,石膏和鹽鹵提前用水化開,用兩個盆分別裝着,将一份豆漿倒入石膏水中做南豆腐,一份倒入鹽鹵中做北豆腐。
豆漿和凝固劑混合好之後靜置,大約一個小時候豆漿就能凝結在一塊。
剩下的一份趙年年放在一個小鐵盆中靜置五分鐘後加入溶解的石膏,一邊手倒,一邊手不住攪拌,豆漿慢慢凝結成軟嫩的豆腐腦。
豆腐腦凝結得很成功,趙年年倍有成就感!
将豆腐腦一勺一勺舀進七個小碗裏,趙年年喜歡吃甜口,就煮了姜糖水,澆了上去。
“你們嘗嘗。”趙年年招呼人嘗,自己又搗鼓豆漿去了。
趙年年拿過一旁的豆渣加上水,倒入之前撇出的浮沫混合,再次過濾,得到不那麽稠的豆漿,将豆漿煮開,加糖,一鍋豆味十足的豆漿就完成啦。
趙年年将飄着豆香味的豆漿盛出鍋後,招呼大家喝豆漿,轉過身去彩發現竈臺上的七碗豆腐腦還整整齊齊排列着。
“怎麽不吃呀?趁熱吃才好吃。吃完了嘗嘗這豆漿。”
“等你一起呢。”王青梅讓幾個女兒将豆腐腦端出去,而外面趙藝偉早已支好了飯桌。
趙年年臉上浮現一抹笑。家裏人什麽脾性她都知道,就算先她一步把豆腐腦吃了,她也不甚在意,但他們這麽一等,她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更為值得。
不愧是趙家人!
豆腐腦分量不多,只夠家裏人分着吃。豆漿比較多,就分出一些給劉嬸家送去。
等王青梅回來,一家人這才開動。
先品嘗一口豆漿,既美味又營養。
再吃那豆腐腦,細嫩香滑的豆腐腦混着甜甜的汁水,一入口,那叫一個美啊。
趙藝偉和趙水生不嗜甜,可也覺得這豆腐腦相當美味。姑娘們就不用說了,吃得超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