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襄王有意
“其實現下還未放榜,我與你碰面也并不合宜,”賀熙華只吃了幾口,便停了箸,“只是我想到,待放榜後,更難相見……”
“你我同朝為臣,怎麽會再難相見?”孫熊挑眉,“你既擢拔了谏議大夫,自然是留京的,你又怎知我會外放呢?”
賀熙華定定地看他,“你心中自然清楚。”
孫熊心中一顫,移開視線,不禁在想,若是賀熙華當年從了賀家的安排,入宮做了他的男後,他們二人如今是何光景,是舉案齊眉,還是形同陌路?賀熙華會安于囿于內宮,還是生不如死,只想海闊天空?
孫熊看着小池上漂來蕩去的落花,淡淡道:“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是你自己不願。”
他說的不明不白,也不去管賀熙華聽沒聽懂,自顧自道:“你打算如何做這個谏議大夫?”
“援引舊例,順從本心。不畏強權,為民請命。”賀熙華不假思索。
孫熊細細品味一二,搖了搖頭,“聽着老套,卻難做到,确實像是你會做的事。”
他笑了笑,看着賀熙華,一字一頓道:“那你可知曉如何做琅琊郡馬?”
“那就更不難了,這算是個什麽問題?”賀熙華覺得莫名其妙,“前八個字一樣,援引舊例,順從本心;後八個字換成不問世事,清靜無為。”
孫熊阖了阖眼,再度睜眼時又是一片清明,“這樣我便放心了。”
賀熙華笑笑,轉頭問他科舉試題,孫熊一一答了。一旁的周儉昌卻覺得說不出的怪異,案上菜肴味道極好,自己一掃而空,可他二人忙着說話,竟都未進上多少,而且說話語氣比從前在泗州時明顯生疏。
難道是有段時日未見,二人尴尬?
周儉昌仍在胡思亂想時,已經上了茶點,顯然這小宴已快收場了。
孫熊忽而道:“令尊為你起字了麽?”
賀熙華搖頭,“恐怕要等我二十冠禮時再起了。”
“先父早逝,我亦無親近的尊長。”孫熊看着他,“如今與旁人交游,問及表字,我都無言以對。在泗州時,你我也算是有師徒之分……”
賀熙華神色一變,看着頗為觸動,“我與你年歲相當,他日你官位未必在我之下……”
“你既聽了我喊了那麽多聲學生,為學生賜字乃是天經地義。更何況,單是以官位論,那麽多宰相公侯,均已臻人臣,寒微時便無人來為他們起字了麽?”
賀熙華躊躇道:“你當真……”
“當真。”孫熊打斷他。
“那我要回去翻閱典籍,總得為你挑一個既雅致又吉祥……”
孫熊再次打斷他,“不必那麽麻煩了,不過是個稱呼罷了,何況也未必會有多少人叫。”
“這樣……”賀熙華凝神細思。
孫熊看着他側臉,幾不可聞道:“普天之下,也只有你能叫。”
賀熙華沉吟片刻,忽而笑道:“小雅有雲‘維熊維罴,男子之祥’。又有夢熊之喜的說法,我看不如你便叫夢熊吧。”
孫熊幾乎瞬間就覺一股怒氣由肺腑直沖天靈,冷聲道:“我只知‘文王夢熊、渭水泱泱’,卻不知什麽熊罴之喜的典故。只想不到賀大人對我的寄望竟只是開枝散葉麽?”
周儉昌已經徹底不敢說話了,他們文绉绉地說的那許多,他也聽不懂,他只知孫秀才的神色越發難看,尤其是那雙眼有如雷電般尖銳,簡直能令小兒夜啼。
“不過是個玩笑罷了,”賀熙華卻并未被吓到,反而笑道,“徇齊如何?”
徇齊之聖麽?
孫熊本以為會是個更特殊點的字眼,卻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悶悶道:“也罷,總比安世、文仲這些爛大街的表字好。”
賀熙華笑了笑,起身道:“那麽,徇齊兄?”
孫熊亦跟着起身,“謝大人賜字。”
二人相對而立,周遭花落成雨,賀熙華伸手将孫熊肩上花瓣拂去,“回去吧,過幾日殿試,還有一場苦戰。”
孫熊努力笑了笑,“你多珍重。”
賀熙華凝視他一會,長揖相送。
孫熊翻身上馬,對愣在原地的周儉昌道:“走吧。”
馬沒走幾步,孫熊勒住缰繩,回頭看賀熙華,從袖袋中取出那私印,掂了掂,“這個我留下了,你重刻一個,自去衙門造冊便是。”
他并未再看賀熙華,一抽馬鞭,驚起鷗鷺無數。
賀熙華看向周儉昌,低聲道:“這些時日辛苦你,務必要寸步不離地跟着他,直到殿試他進宮門。”
周儉昌翻身上馬,“定不辱命。”
賀熙華看着他們離去身影,自嘲般笑了笑。
放榜的那一日,孫熊并未親身前去,而是差周儉昌代他看榜。
周儉昌一去不回,孫熊獨自在房內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聽聞他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周儉昌跌跌撞撞地奔進來,一見孫熊就狂呼,“秀才大喜,大喜!”
孫熊本就靠着窗在看外間動靜,如今聽他說了,心中隐約有數,卻仍是做出一副淡泊之态,“何喜之有?”
周儉昌還來不及回話,就聽見外頭有一陣喧嘩歡呼,“會元在咱們登雲居?”
“是淮南道的解元孫熊!他已連中兩元了!”
周儉昌對孫熊拼命點頭,“千真萬确,秀才你不知道,我去時那皇榜周遭被圍得水洩不通,我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去,看的真真切切的。”
孫熊自己也很有些意外,怔怔地坐回椅上,忽而呢喃道:“若是賀熙華在,他一定很高興。”
“我看見賀府的家丁了,應當是大人打發來看榜的,我估摸着大人此刻定然已經知曉了!”
孫熊心如擂鼓,曾經謀劃的一切進展得如此順利,如今只要再闖一場殿試,自己就能再度回到長安,回到帝國權力的中樞。
“秀才你殿試準備得如何了?要不要趕緊去置辦一件過得去的衣衫?”
“不必,大家都着襕衫。”孫熊将他拉下來坐下,又給他添了一杯水,“更何況,我朝殿試為求公正,諸位進士都是坐在屏風後的,直到選出三甲後,才會撤掉屏風。”
“可惜,他們看不見秀才的品貌。”周儉昌似乎是真心在為朝廷諸臣可惜。
孫熊笑了笑,“無妨,日後他們有的是時間看。”
作者有話要說: 寫完才發現 小熊同學回了長安之後明顯端着了 哈哈
維熊維罴,男子之祥 夢熊之喜 都是祝人生兒子的吉利話
至于這個字,史記五帝本紀“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所以這個詞常用來誇皇帝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