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風檐刻燭
孫熊緊了緊身上棉衣,二月底本就春寒料峭,考場之中的小隔間又陰暗潮濕、不蔽風雨,尤其是夜間,轉頭便可瞥見寒星閃爍。
一陣狂風襲來,孫熊頗有經驗地起身,用身體擋住風,兩手護住燭火,待風止歇才敢坐回座上。
今年的試題與往年相當,依舊是五科九日,二月十一、十二考經義,十三、十四考公文,十五、十六考法典,十七、十八考策論,十九考詩賦。随後便會将考官們繼續圈起來,改上足足十日的卷子,随即放榜,到了三月一,便是殿試,之後三月三傳胪唱名、跨馬游街。
當年賀熙華便是在生辰中了神童試,點了探花,從此傳為一段佳話。
孫熊嘆息了一聲,被拘在這方寸之間,頗有困獸之感,前面兩科還好,到了第三日,便有些心不在焉,只想早些掙脫這樊籠,回到紅塵俗世中去。
也不知今年是哪位大儒出的試題,經義考了孟子的反求諸己,也算得上中規中矩;公文竟然考了谟和谘,真是一等一的刁鑽,若非孫熊既看過臺閣表章,又寫過州縣告示,恐怕也要抓耳撓腮、不得其法了。
孫熊低頭看着試題,今年的法典分為三塊:一是憑記憶寫出《啓刑統》第八卷 第五門第六條;二是請為某家有續弦有妾有原配嫡子有嫡子有庶子有養子的富戶析産;三則是一個去歲的案例——承明十年,嘉州有一女子毛氏賢良淑德,原是富戶黃家的貴妾,因原配早逝而被扶正,一直視原配之子黃大如己出,後來丈夫也撒手人寰,便含辛茹苦地将黃大帶大。孰料,黃大長大後受了周遭閑言碎語挑撥,反而與毛氏離心離德,竟然聽信讒言,誤以為生父為毛氏所殺,沖動之下将毛氏殺了。假使諸位考生是該縣縣官,請斷此案。
孫熊看着這試題,直想冷笑,但凡不是眼盲心瞎之人,都看得出此題影射為何,也不知這考官到底是有多溜須拍馬,能在天下這麽多刑案中找出這麽一樁來。周遭考生顯然也覺得棘手,幾乎不聞有人落筆,數百間考室皆鴉雀無聲。
孫熊刻意先不去想毛氏案,而是花了一整日的功夫去寫前兩題,确保盡善盡美才停筆。之後又就着鹵牛肉吃了兩個胡餅,披上所有衣裳,好生睡了一覺。
直到第二日辰時,孫熊才起身,淨了面端坐在案前,字斟句酌地落筆:其一,此案涉及人倫,應由知縣判定後,交予刺史,上報刑部,甚至三司會審,最終由天子定奪;其二,其父是否死因蹊跷,也應查明,若是并非為毛氏所害,那麽毛氏先為庶母,後為繼母,黃大是弑母重罪,可判淩遲,若确是毛氏所害,那麽黃大則是為父報仇,應判無罪;其三,若黃父并非被毛氏所害,那麽散播謠言者也應入罪,按玄啓律,處三年苦役;若黃父死因确有蹊跷,還應找到兇手繩之以法。
孫熊放下筆時,又是月明星稀,遠處的監考官都已昏昏欲睡,他笑了笑,輕咳一聲示意考官收卷。
考官掃了眼卷子,很快便頓住,細細看了一遍,本想認真打量這考生卻無奈天色昏暗,看不清面目。他心中隐約覺得,此科的魁首多半就在此間了。
孫熊不知他在想什麽,自顧自地躺下,手不由自主地摩挲道袖袋中的私印,凝神細思此番出題者的深意——這道法典讓他感受到不同尋常的氣息,特別是為別有用心之人挑撥這一點,雖仍是在往天子身上潑髒水,可到底還是留下不少轉圜的餘地。
難道賀鞅終于接受賀黨騎虎難下的事實,決定迎回天子?還是他們想請君入甕,以此麻痹天子,從而将他誘騙回去?賀熙華對此又是什麽态度,他下一步又是如何打算的,他到底能否做成這個琅琊郡馬?
胡思亂想了半宿,終于還是抵不過連日勞累,孫熊便沉沉睡去,以致于第二日考策論時,整個人都無精打采。更為凄慘的是,科考太費腦子,帶來的牛肉已然吃光,未來幾天都得靠開水就胡餅過活,簡直慘絕人寰、日月無光。
策論出得中規中矩,不過還是那些歷朝歷代都會問的老題目——邊患、冗官冗員、富國安民。這些問題孫熊打小每日都在學,後來去了泗州,更有自己的體悟,回答起來,自然行雲流水,只恨給的紙張不夠,不然恐怕能寫出一本皇皇巨著。
終于熬到最後一日,饒是孫熊平日打拳習武,也累得兩眼發黑,腹中空空。其餘弱質書生更加可憐,從第五日起便不斷有人被擡出去,好在尚未聽聞有人殒命。
也不知是否是天命護佑,此番科舉,孫熊的運道好得離奇。他不擅詩詞,此番的詩賦竟然考的偏偏是賦,題目定的倒是有趣得緊,選一凡鳥述懷。
孫熊咬着筆杆,忽而想起幼時某個夏夜,賀太後抱着自己納涼時說過的故事,就如同鯉魚躍龍門一般,有一種神鳥也要經歷七七四十九日真火焚燒,若是成功了,便成了鳳凰,若是中途退縮,那便只能成為周身焦黑、喉嚨嘶啞的烏鴉。
狼毫筆尖在紙上點了點,孫熊目光一凝,下筆便不再有任何停頓,“寒鴉賦……心力竭而畏途兮,惶惶然而履薄冰。傷時自憫兮,遠世而自藏……鳳翔于九天兮,歷業火而涅槃。鴉鳴于荒野兮,蓋生畏而自棄……男兒當奮厲兮,不可以不弘毅……”
洋洋灑灑寫了五百餘字,幾乎是一氣呵成,寫到後來,連自己都覺得熱血沸騰。監考官見他胸有成竹,默不作聲地過來負手看了看,不由大為詫異,先前寫策論法典時,這舉子都是一手端方秀雅的館閣體,可如今作賦時,用的卻是風神遒逸的行草。若不仔細比對,根本看不出是一人所寫。
孫熊最後一筆收勢,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墨跡徹底幹涸,方收拾行囊,交卷走人。
周儉昌守在貢院門口四處張望,看着一個個舉子相互攙扶着出來,直到孫熊昂藏的身影逆着光向他走來。
孫熊對他笑了笑,疲憊而又堅定。
作者有話要說: 小賀下章短暫出場
恭喜皇帝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