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新仇舊怨
陰暗狹小的廂房內,沈臨與賀熙朝正各自看着手中的證供不語。
“呵,”賀熙朝語氣淡淡,“雖早有預料,可未想到這些人竟真的卑劣至此。也罷,依照律例,我還是回避吧。”
中書省定下欽差人選時,便有此顧慮,兩名欽差,最好一名是賀黨,一名是帝黨,一人善斷案,一人善政務,如此才挑了他二人。
沈臨借坡下驢,“也罷,傅淼既不能處理公務,不如泗州事先由賀大人暫攝,盛磊從旁協助,待小賀大人醒轉,再請他代刺史一職。”
賀熙華是泗州長史,本就是僅次于刺史的二號人物,由他暫代倒也名正言順。
“如此甚好。”賀熙朝滿意地點點頭,因賀熙華傷勢而生出的陰郁倒是淡了幾分。
他起身,看了看窗外天色,“安保良已經到了,我去迎他,沈大人辛苦。”
沈臨笑笑,拱手道:“賀大人才是勞苦功高。”
看着賀熙朝走遠,沈臨又枯坐了會,方起身,從側門悄悄潛入後山,在一處怪石嶙峋的山洞旁尋到孫熊。
“臣沈臨參見陛下。”沈臨上前便拜,被孫熊扶起。
時間緊急,孫熊無暇也無心與他寒暄,“所以确實有一夥人假托朕之名義,在朝中結黨營私……呵,結黨也便罷了,雖說君子無黨,可歷朝歷代,哪朝無黨?最駭人聽聞的是,為了黨争竟做出扒堤洩洪之事來,哪裏是清君側、為民請命,這分明是禍國殃民,置朕于不仁!”
“确是如此,據臣等粗略計算,淮南道有二十餘萬百姓流離失所,四萬多餘屋舍坍塌,千畝良田毀于一旦,牲畜損失不計其數。”沈臨垂首禀報。
孫熊阖了阖眼,“聳人聽聞!此人反賀黨反得良心泯滅、人性全無。”
“陛下尚未親政,明面上又仍在桐宮。上次陛下發下明旨,賀黨定會派人前去雲中查看,陛下行跡定然暴露。陛下之後有何打算?”沈臨遲疑道,“是否需臣伴駕回京?”
孫熊搖了搖頭,“不必,他們早就知道朕不在雲中,賀熙華對朕的身份亦早有所覺,只是不知旁人是否清楚。”
“旁人不明,但臣觀賀熙朝行止,他并不知曉。”沈臨篤定道,“臣猜測賀熙華并未告知其餘賀黨。”
Advertisement
孫熊想了想,一笑,“确實像是賀熙華做出來的事,既然他們不知情,朕便繼續在臨淮待着,且看朕中沒中這個舉人,若是中舉了,朕還得回長安赴試不是?”
沈臨哭笑不得,卻又隐隐覺得此法不錯,便道:“大将軍以陛下不肖放逐陛下,群臣衆說紛纭,皆不知其間內情。如今勳貴士族摸不清底細,均在觀望,若當真賀黨生出反心……”
他做了個“殺”的手勢。
正是斜陽蕭疏時候,孫熊負手伫立,側臉被映成一片彤色,沈臨驚異地發覺少年天子在這蒼茫天地間,竟乍然長大了。
“彼時朕将滿十六歲,然而大将軍不願輕易放權,不論是外朝還是內宮,均有人向朕進言,讓朕給大将軍加封。”
“臣也聽聞過此事。”
孫熊勾唇,“朕想着賀氏畢竟也是後族,大将軍輔佐朕七八年,給個虛爵也無不可,朕便爽快地答應,要給大将軍一個三代不降等侯爵,須知我朝開國功臣方有世襲罔替的侯爵爵位,譬如令祖、開國宰相沈覓也不過封了廣陵侯,他賀鞅何德何能?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封侯的诏書朕還未發給中書省,竟然又有賀黨上書,要給賀鞅加九錫!朕将那奏折留中不發,賀鞅不得不自己辭讓,可若是朕當時就同意了,是否三推四讓之後,他也便坦然受之了?”
“縱觀歷朝歷代,若是受九錫者,十有八九必篡大位。”沈臨精通國史,娓娓道來,“就我朝而言,德澤年間的史黨、孝宗年間的鄧黨,都曾受過九錫。”
“還有文聖皇後也受了九錫。”孫熊好意提醒,“文聖皇後從頭至尾,未有半點謀逆之心。”
“正是。”沈臨腹诽,當着皇後兼着宰相,太子又是自己所出,自己反自己麽?文聖皇後又不傻。
“九錫之事就此作罷,賀鞅拿腔作調,太後卻對朕冷淡起來,”孫熊苦笑,“直到承明十年,群臣進谏,請朕大婚。朕便看了看秀女的單子。朕彼時想挑作皇後的是禦史中丞孟平的女兒,孟平出身寒門,非勳貴非士族,在寒門中頗有聲望,更忠心耿耿,絕非賀黨可以籠絡。孰料,賀鞅也為賀熙朝看中了她,就令禮部重拟了個單子,你猜如何,禮部選定的元後人選共有五個,三個姓賀,還有兩個母親或祖母姓賀!朕當時也是沒按捺住性子,去了太後的寝宮……”
當時皇帝如何頂撞的太後,如何将一手撫養扶持他長大的太後氣的大病不起,種種細節,仿佛有人親見般在長安城內傳得沸沸揚揚。
“朕确實因一時激憤對太後不敬,這點朕無可辯駁,”孫熊語帶諷刺,“沈大人可知朕是如何對太後不敬的?”
不待沈臨回答,孫熊自顧自道:“朕憤然離去,随即取了母後的靈位,質問太後為何在去年祭祀時不執妾禮。當場太後便捂着胸口倒在榻上,宣了太醫。”
他的神情頗為無奈,“緊接着國舅殿中監賀鞘就跟着太醫來了,這事也就這麽傳了出去。第二日,大将軍佩劍入殿,後來的事,也不需朕多說了吧。”
沈臨沉思道:“非要以此說賀鞅要反,倒也不算證據确鑿。”
“朕倒是覺得,”孫熊忽而聞到一陣幽香,轉頭就見一旁有一支桂花開的正好,不由伸手摘下,“此番或許也不是壞事,最起碼可讓賀鞅清楚自己的斤兩。若換個人輔政,朕依舊還是那個皇帝,可若是沒了朕,于朝堂他不能得人心,于鄉野他不能安社稷,就是這皇位給了他,他坐得穩麽?”
“陛下的意思是,暫且按兵不動?”沈臨本以為皇帝會急着回銮,想不到卻比他們都還氣定神閑。
孫熊點頭,“正是。”
出來時間太久,恐旁人生疑,沈臨剛要告退,就見孫熊笑笑地将那桂花遞給他,正在謝恩和疑問中猶豫,就聽他又道,“插在賀熙華床頭。”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