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碩鼠???“李诏,你騙人
紅塵諸事,皆有因果。
李诏幼時便在祖母跟前一道誦經。當年雖然不明其高深佛法,卻也能通讀熟悉各類講經文稿。
害元望琛落水,又逃匿之後,便是深深切切以為是自己種下了極深的業障。
曾聞《涅槃經》講,業有三報。
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她小時過得順風順水,犯錯嘗了幾日的戰戰兢兢,爾後便将過錯抛至腦後。如此想來,彼時造業,不是速報,亦不知生報,乃為現報。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倘若韓貴妃真的瘋魔了去,那麽她如今所遭的報應,與本人的恃寵而驕,絕非毫無關系。
李诏早該明白,應以此為戒的。
韓貴妃小字方圓,是将門出身,可于習武一事,只會半點皮毛。她自幼被嬌寵長大,生性蠻橫,到了宮裏亦如是。
得罪不少妃嫔,卻因這直爽的性子、嬌媚的容貌、制得一手好香料以及她父兄的戰績,深得趙适歡心。一路封嫔封妃,乃至于伸手便可夠到鳳位。
楊熙玉自然不将她看在眼裏,或者說,她這位姨母好似從未将任何人放在眼中一般。
恩怨有常,而是非無常。
那夜為救韓方圓,韓将軍領兵沖撞大內,樞密院緊急戒備,驚動禁軍。爾後一連帶地被革職、削權,都好似順理成章。而今韓廣将軍未被賜死,在天牢待了一日便出來。只是被送去兵部下屬司,做一個文職的制書令史,與文人相處一室,更遑論帶兵練軍。在他眼中,這比死不如,自然是奇恥大辱。
李诏一早乘車去了太學。
昨夜回府已遲,婧娴也沒怪罪。李诏便照常洗漱後躺回了床榻,望着床頂的雕花,回想着今夜之事,嘴角忍不住上翹,是喜還憂,忽覺難眠。
Advertisement
乃至于半宿沒睡。
腦中混沌,下了車步入國子監,廂房裏是鬧哄哄的一片。
只見所有人與李敏政刻意隔開距離,為首的夏茗與旁人道:“誰知道這疫病是哪來的?若非高麗人送了松鼠給慶華帝姬,宮裏也不會有鼠疫頑疾。”
“指不定他現在身上也發着熱呢。”
“蠻子就是蠻子,髒得很。”
“送什麽不好,偏生拿個畜生送,癞蛤蟆想吃天鵝肉,不自量力。”
而李敏政分明聽得清清楚楚,卻也半點不為之所擾。反倒是轉身,望向夏茗,笑道:“夏娘子的位置在哪呢?”
夏茗不明所以,将高小枝推到了自己的前面:“你做什麽?”
“是這一張幾麽?”李敏政找到了夏茗的位置,将其桌上的書冊拿起,看向她,“呀,不小心弄髒了。”
“你!”夏茗被眼前人的作為氣到說不出話來,只見李敏政又整個人坐到了她的蒲墊上,手撥了一遍架上挂着的毛筆。
“夏娘子這位子坐得極其舒坦,不如就與小王換一換?”
“莫欺人太甚了!”夏茗怒視李敏政,想起當日馬球場上的種種,卻也不敢上前一步。
“怎麽這麽熱鬧?”沈绮突然搭上了李诏的肩膀,身後跟着顧鞘。
李诏回頭看了一眼顧鞘,将食指放在嘴前,笑着與她道:“有好戲看。”
沈绮透過人群,瞧着難奈何的夏茗,頓覺身心舒暢:“是該有人好好治一治她了。”
直到陳學正進了屋,将人驅回到各自的位置,大家夥兒在按原位坐了下來。
除了夏茗一人。
陳學正令大家将《詩經》翻到第五十六頁,霍然兩個大字:《碩鼠》
便搖頭晃腦地先讀了一遍:“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猛擡頭,卻見夏茗還站在不動。
“你怎還不坐下?”陳學正感到奇怪,看向夏茗。
“我……”夏茗無法說出口是因鼠疫一事排擠了人家,而今又被人欺負。
無論李敏政還是夏茗,李诏不想幫此事之中的任意一方。
而沒料到三司史之女唐瑤舉了手替她道:“回夫子,夏娘子覺得位置不幹淨。”
李诏沒想到她平日文文靜靜的,從不參與紛争這麽一人,似是對之看不過去,竟然也有不顧惜同窗情誼、懲惡揚善的時刻。
“怎麽就不幹淨了呢?昨日沒做清掃麽?”陳學正走了下來,環顧了一圈夏茗的位置,卻也沒見到半點塵或污漬,盯着她道,“哪裏不幹淨了?若沒事便坐下罷,別耽誤他人聽課。”
夏茗忽覺委屈,眼尾掃了一圈案幾,幾本書已經被翻開,筆墨也皆被動過,忽地雙手捂臉沖了出去。
陳學正一臉莫名其妙,忙說:“高小枝你出去看一看她?怎麽了這是?”
高小枝被點了名字,想到要去将人追回來,卻像迎了瘟神一般,想拒絕,卻又不好意思,只能站了起來,朝着夫子點了點頭,也跟着一起出了去。
将她二人目送走,顧鞘才跟了聲,随着學正與學生們同讀:“逝将去女,适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課後沈绮與李诏同歸,也正如李诏所想,沈池定是回去與其妹講了昨日她那打扮。
不曉得是沈池太過于敏銳,還是元望琛過于遲鈍。她昨夜的梳妝未得到那位少年一句評判,她既作罷想着這樣便可,又始終有些不甘。
“你這身鵝黃倒是頭一次見,昨兒出門怎地也不叫上我?是與誰出去了?”
“寒衣剛過,今年秋天的時候拿去做的,你覺得好看?”李诏扯了扯夾襖,卻沒回答沈绮。
“原先也未見你對穿着上心,不過裁剪與配色素來都是極入眼的,想來婧姨也是尤為用心。”沈绮見李诏避而不談,反倒起了興來,看向她道,“你有什麽瞞着我?”
李诏自知是躲不開沈绮,而眼下她那分不堪情愫也見不得光,本也是躊躇,說出來則叫人更為擔憂,于是她道:“幾日沒出門,自然想着收拾一下。昨天也只是見了一個人罷了。”
自然沈绮不依不饒:“什麽人?是男是女?”
李诏與之并排走着,也不答,而是說:“你猜?”
“不是我,亦不是沈池那家夥,其餘人你在府裏見便好了,非要出去見上一面的,難不成是宮裏的那幾位?”沈绮掰着指頭數,“還是其他我不認得的人呢?”沈绮皺眉望向李诏。
“眼下不可言說。”李诏搖了搖頭,“分明你也有事不與我相商的,往後還需交換才是,以故事換故事。”
見李诏神神秘秘的,叫沈绮不大愉快,可硬要從她嘴裏挖出一二來,她顧慮到李诏也不好受。任是誰都有自己的秘密,再親近的朋友亦如是。
“那你想好了,我随時洗耳恭聽着。”沈绮只能作罷。卻也暗自喟嘆,她根本幫不了她二哥什麽,李诏這心思本就是個難于上青天的蜀道。
落葉滿地堆積,遠望如遍地黃金甲。
府中有人時常清掃,卻依舊每日鋪滿庭院。
趙棉自席太妃逝世後便悶悶不樂,愁雲慘淡。章旋月與周氏覺着與其令她呆在府中與李詢共學,不如在太學旁聽,如此待她回了兩廣,也不至于落下太多功課。
李诏雖為人姊,卻整日不着家,亦是被祖母訓了話。
于是乎翌日便将趙棉與李诏一同送去太學,先分去了下舍生的班上打一打基礎。回來後人也見得比平日稍微活躍一些。周氏甚是欣慰,爾後便在飯桌上問了一句李罄文:“如今可還有法子将畫棋接出宮來?太妃殁了,等之出殡後,她也沒了陪人的理由。”
“兒子亦有此意,然疫症不過去,宮裏還是封鎖之态。”李罄文端着碗筷回道。
“明面上是封鎖,然你們這些朝臣還是出入,何以見得就能規避疫症,不再人傳人?”老夫人周氏撥着佛珠,“阿棉與畫棋這麽長期分開,也不是個事兒。更何況平南王已去東海岸,官家目的已成,而嶺南王府無主。”
“我曉得了。”李罄文淡淡言,“再過幾日罷。”
得他這麽一句應允,周氏遂就放心了下來。
李诏總覺着她爹爹說話模棱兩可,不落到實處,然話留三分,叫人事後追究起來也無可挑剔,仿佛是吃了個啞巴虧。她雖不喜這般行事,卻也覺得這般作為頗有些道理。
這廂李诏數着日子,想着等着肥囡送上門,那廂回着她書信的趙檀,卻是有意為難了一番元望琛。
于是在帶着趙棉從國子監回府的第二日路上,少年騎着駿馬,眼見李府的馬車,急扯馬缰,橫眉冷目地攔下了她們。
李诏忽覺不好,正思忖着如何與他道,掀開簾子的手還停在一半,随即便聽元望琛甩出了一句:
“李诏,你騙人。”
趙棉也不明所以,擡頭看了一眼李诏,扯着她的手臂,憂心道:“外頭是元家的哥哥麽?姐姐得罪了他麽?怎麽又來吓唬人?”
李诏卻被趙棉的話惹笑,寬慰她道:“你坐在車裏,不要出去。讓李寶先送你回府,我過會兒自己回來。”
趙棉點了點頭:“好,但诏诏姐姐你要當心,他怪兇的。”
李诏摸了摸趙棉的頭,笑:“放心。”
是而她放了踩腳臺階,下了馬車,擺出一副欲與之單打獨鬥的架勢來。
少年是在氣頭上,而見李诏一副自己有理的模樣,更是其從中來。念到幾日前他那的愧意似是将自己整個人淹沒,還破天荒地低頭認錯,只覺得羞惱可笑。
“李诏!”元望琛不下馬,非要以睥睨之姿蔑視,好讓他在這氣勢之上便壓倒可惡的李诏,“你嘴裏到底有幾句真,幾句假?”
她前一日還在鄙夷父親那似是而非、話說一半、不置可否的本事,而今卻覺自己分明也将此學了個八分像。
細細回想了一番自個兒那夜所言,好似也叫人挑不出刺兒來。于是乎更為理直氣壯地盯着少年的黢黑瞳仁,反問道:“是我說鴨子不見了麽?”
可憐小元被搞得團團轉,永遠無法吃一塹,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