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節
飄然而至。
宋瑜嘴角仍舊噙着若有似無的笑意,朝賀清道:“若是如此,可不必去了。剛才來的路上已看到衙役帶着方媽媽和幾個夥計往大理寺方向去了。”
“世子別來無恙。”賀清心下一沉,不動聲色朝宋瑜恭敬行禮。
“兩個時辰未見,子梧怎的又如此生疏。”宋瑜走到賀清身側,看着眼前人眉目低垂、渾身緊繃的姿态,不禁莞爾。
宋瑜朝賀清更近一步道:“子梧可知韓維是因何而死?”
賀清不動聲色跟着後退了一步,淡淡道:“子梧不知。”
宋瑜彎腰湊到賀清耳邊,幾乎呢喃着輕輕道:“縱欲過度……”
見賀清神色不變,宋瑜直起身,走到主座邊、端起賀清的茶聞了聞道:“昨日韓維猝死在房內,陪侍的姑娘已連夜逃走。方媽媽怕惹事上身,找了夥房的夥計把人扔進了秦淮河裏……”
賀清眉頭微蹙、淡淡道:“原來如此,子梧謝世子解惑。”
宋瑜目光一凝,将茶杯放回桌上,朝賀清道:“子梧不好奇韓維只弱冠之齡,為何會突然猝死?”
賀清擡起頭,宋瑜的眼神裏寫滿了探究,眼底似乎流動着賀清看不懂的情緒。
賀清眉眼微垂:“世子入京不久,或許還不清楚秦淮之地。這世上多的是見不得光的人和事,秦淮河畔,煙花之地,男子猝死并不罕見。”
“那子梧呢,可是始終在陽光下?”宋瑜突然提高了音量,近乎天真的問道。
賀清聞聲擡起頭,眼前之人身姿挺拔、梨香四溢卻毫無風塵之氣。一雙美目黑白分明、幹淨而純粹。突然忘記身在何處,賀清如見舊日知己般舒顏一笑,眉眼彎成了新月、梨渦爬上了嘴角,頸邊的痣褪成了淡粉色。賀清朝宋瑜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子梧不才,常自勉之。”
宋瑜定定看着眼前人。那從容的笑顏好似跨越了時間的長河、與記憶中的某個影像重疊。漫天梨花雨飄飛,那個影子說:“瑜哥哥,你就是瑜哥哥嗎?”
宋瑜輕咳一聲、移開了目光。半晌,似是終于想起了自己的來意,朝賀清道:“今日我請了李愈來梨香院吃酒,子梧可願賞臉?” 賀清一怔,面露遲疑之色。
宋瑜繼續道:“若韓維的死非芳菲姐妹所為,那李愈就是最後與韓公子在一起的人。子梧不想弄清楚是怎麽回事嗎?還是……”宋瑜複又定定看着賀清,“子梧已經清楚韓維是怎麽死的了?”
賀清似是輕嘆一聲,朝宋瑜行禮道:“如此,就叨擾世子了……”
“那好,晚些時辰梨香院見……”宋瑜正要起身告辭,忽得停住腳步。似是遲疑了一下,從衣袖中掏出一方用錦帕包着的物件,放到桌上道,“在華蓋殿時見子梧衣着單薄,恐會着涼。這是吳郡特有的梨花膏,沖熱水服下,可預防風寒……”
“謝世子挂懷。”賀清心下一沉,聲音恢複了平日的淡然。
宋瑜道:“子梧無需多禮。若這些喝完了,随時讓思南去我府裏取。”
賀清聲音淡淡:“多謝世子。子梧生性不喜甜食,恐怕有負世子好意了。”
宋瑜黛眉輕挑,默然不語。良久,神情黯然道:“如此,子梧好生歇息。”
“公子?”宋瑜離開良久,賀清恍若未聞,仍然靜靜盯着門外。院內梨若雪、草如煙,經年花開如許。
思南忍不住出聲,“公子,這梨花膏有什麽問題嗎?”賀清回頭看着桌上的錦帕,半晌淡然道:“收起來吧。世子有心了,梨花膏制作工藝繁瑣,不易保存。從江南一路帶來金陵,怕是千金難買、不可多得。”
思南邊收起錦帕邊道:“公子怎對這梨花膏如此熟悉?”
賀清不作回答,目光恢複成平日般古井無波:“思南,不必去芳菲苑了。告訴沉香,可以開始了。”
“是!”思南颔首。
十裏秦淮金粉地(5)
圓月高挂夜空,流連于雲朵時聚時散的嬉戲。如盤月影投在秦淮河內,随風蕩起陣陣輕波。湖畔的梨香苑內,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引得路上行人時時駐足觀看。
雅間之內燈如白晝,隐隐泛着光澤的珠簾輕顫,婢女掀起珠簾讓到一側,賀清和思南一前一後入內。梨花木桌旁公子佳人錯落而座,滿桌美酒佳肴琳琅,席間已然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見賀清入內,宋瑜淡淡看了一眼身旁的沐梨。梨花朝他颔首起身,走向賀清行禮道:“公子且入座,梨花還要去廚房盯着,且不能侍奉公子了……”
賀清回禮,側身讓到一邊讓梨花出門,又走到桌邊,見宋瑜神色如常、并沒有要調換位置的意思,心下微嘆了口氣坐到他邊上。另一邊坐着的是中書省平章政事賈密之子賈樞,此時見賀清坐到自己身邊,轉過臉揶揄道:“喲,果然是國色天香的佳人,今日竟有幸坐着賀二公子身邊……”
“賈樞,不得對賀二公子無禮!”賀清擡頭,見是何丞相之子何宇,此時身着常服仍顯出英氣逼人。見賀清看向他,何宇舉起桌上的酒杯,朝賀清颔首致意。
“賀公子高雅,多少次相請都不曾赴約,原是李某面子不夠……”坐在正對面的李愈忽的舉起酒盞起身朝賀清道,“不知今日可有幸請賀公子喝一杯?”
宋瑜斂眉,端起賀清面前的酒盞起身道:“李愈,今日是我要子梧來與你同席,便是為了解開你倆之前的誤會。斂光薄面,可代子梧飲了這杯否?”說完不等李愈作答,仰頭飲盡了杯中酒。
李愈面露不悅,不敢駁了宋瑜的面子,只得讪讪飲了杯中酒,坐下冷冷看着賀清。
少時,梨花領着小厮們逡巡而入。桌上冷盤被右側的小厮一一撤下,左側的小厮輪流上菜,不一會重又擺上了新的一桌。目之所及,叫花雞、松鼠鲈魚、太湖白蝦,均是江南風味、不一而足。
待小厮撤出,宋瑜起身朝衆人道:“梨香院剛從吳郡請來的做菜師父,據說陛下都曾誇說比宮中的禦廚還好。斂光還未品嘗過,今日有幸、與各位同賞……”
賀清擡眼看向身旁之人,身姿颀長挺拔、下颚線柔美分明,眉眼之中是真實的歡喜。
“這是我南郡的特産,”小厮上了新一輪羹湯,宋瑜起身朝衆人道:“今日剛到,總共就做了這麽八盅。斂光也是許久未曾喝到了。在京短短時日,多虧各位公子擡愛,讓斂光領略這金陵繁華。因此特意備了這道羹,讓諸位品嘗……”
賀清低頭,眼前的碗面是江南山水,配套的勺子是桃花形狀。賀清斂眉,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甜湯中有久違的菱角香,細膩軟糯,讓人不忍一口吞下。這是夢裏才有的味道。
賀清忽覺酸楚,放下銀勺輕輕按住心口。
“怎麽了?”賀清轉頭,見宋瑜并未轉頭,面色不變微笑看着衆人。正當賀清以為是自己聽錯之時,忽覺自己放在桌下的左手被一只溫熱的手握在了掌心。
溫暖從左手一點點蔓延,賀清的心口好似被暖了過來。
賀清垂首,試圖松開宋瑜的手,那手卻固執地握的更緊,見賀清掙紮,更是放肆地變成了十指緊握。
賀清擡頭看向衆人,見大家都在細細品嘗着羹湯,紛紛點頭贊嘆不已。目光掃過李愈,卻見李愈似乎神色痛苦,眉頭緊蹙、右手緊緊握着調羹不敢放入碗中。
賀清轉頭看向宋瑜,見他眸光若水定定看着自己。桌子底下,這一臉正色之人卻輕輕晃動着兩人交握的手,像極了幼時養過的那只貍貓在撒嬌求賞時的樣子。賀清斂眉,收回目光低下頭、繼續喝着甜羹。
“李愈,我這羹湯如何?”宋瑜看着對面的李愈,朗聲問道。
李愈環顧桌上各人,見沒人都面露喜色、贊嘆不已,調整表情朝宋瑜道:“甚佳——甚佳——李愈謝世子賞賜——”
宋瑜道:“無妨,若你喜歡,我讓梨花再給你備一些——”
“哎——世子不必,大可不必——”李愈趕忙出聲。
宋瑜挑眉:“這是為何?”不等李愈回答又接着道:“哦,對了,總共就只有這麽八盅,李公子心細——”
“确實,确實——”李愈提起袖口、輕輕擦拭着額間并不存在的冷汗。
“哎,你家世子怎麽回事,從哪找來的大師傅,做了這麽一大桌子,都是吳郡菜?”站在牆邊的思南拱了拱身旁的春竹、輕聲道。
春竹看了看滿臉春色蕩漾的宋瑜,無聲翻了個白眼道:“誰知道他,來金陵的時候就帶着這師傅,從來也沒要吃過。昨兒個回來突然說要把師傅叫來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