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既然大家今天坐在這個階梯教室裏,我相信大家的目标至少是省一。”
“甚至省隊、國一,集訓隊、IMO。”
賈浩南的聲音通過麥克風響徹階梯教室,短短兩句話,就讓五百多名學生瞬間安靜。
幻燈片投放在巨大的屏幕上,白底黑字——
【省一:全省50人左右
省隊:全省20人左右
國家集訓隊:全國60人,本省5-10人
代表中國參加IMO:全國6人,本省0-1人
——你,能走到哪一步?】
偌大的會議室裏寂靜無聲,五百多位學生沒有一人說話。投影上的字只有寥寥幾行,卻攝住了所有學生的心神。
賈老師開口道,“大家從高一入學就開始學習數學競賽,或者更早,從初中就已經開始,在這條路上奮鬥了至少一年半的時間。”
“今天你們能坐在這個教室裏,說明到目前為止,你們是全省的前五百名。”
“不過每年都會有黑馬選手,彎道超車、後來居上。根據往年的數據統計,全省五十人的省一等獎,将有80%出自你們之中,還有20%屬于今天尚沒有資格走進這個階梯教室的選手。”
“在你們身後,時刻都有人拔足狂奔,想要追上你們、超過你們、将你們遠遠甩在身後。”
“現在我們計算一下在座諸位同學獲得每項成就的概率。”
賈老師輕按鼠标,幻燈片翻過一頁,又出現了不同的內容。
Advertisement
【省一:8%
省隊:3.2%
國家集訓隊:0.8%-1.6%
代表中國參加IMO:0-0.0016%】
投影上每一行的概率,都比上一行的概率大幅減小。階梯教室裏五百名學生全都安靜地看着屏幕,仿佛眼前出現了一條漫長又險阻的道路,每一程都有無數人掉隊,能走到最後的人鳳毛麟角。
盡管這一事實所有競賽生在開始學習競賽的那一天就心中有數,但是直觀地看到概率,則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
賈老師對靜默的學生們說道:“今天你們能坐在這裏,就已經是暫時的領先者。”
“教室外的競争者,屬于他們的成功概率,只有你們的四分之一。”
階梯教室裏不少學生松了一口氣,氣氛稍稍輕松一些。
雲歌臉上的表情卻絲毫沒有放松,她集中所有精神看向前方。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是,雲歌在意的并非賈老師口中說出的內容,而是賈老師本人。
——賈老師,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賈老師和陸文君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麽?
坐在雲歌身旁的學長趙博涵看到雲歌神色如此凝重,以為雲歌是被賈老師幻燈片上的概率吓到了,低聲安慰雲歌,“別緊張,老賈他最愛用數據吓唬人!”
“老賈這套PPT幾年前就有了,我們班的學生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
“小學妹,別忘了你是年級第一!”
“但是,還有一個嚴酷的事實。”賈老師語氣一沉,如鷹隼般的目光橫掃教室,讓學生們的心瞬間又提了起來。
賈老師翻過一頁幻燈片,聲音更加嚴肅。
“我們Z省的數學聯賽優勢,正在逐年消失。”
賈老師話音落下,階梯教室裏頓時響起一陣嗡嗡聲。
趙博涵學長也驚訝地瞪大眼睛,顯然他早已聽膩的老賈牌數據分析中,并不包含這些。
“Z省确實是數學聯賽傳統強省,在全國可以排進前三強。”
“同樣的競賽卷子,我們Z省每年的省一分數線、省隊分數線,都是全國最高的省份之一。”
“弱省競賽生能進入省隊的成績,在我們Z省中,同樣的分數連省一都拿不了。”
“作為Z省的競賽生,我知道大家都很自豪,作為Z省的競賽教練,我當然也很自豪。”
“但是請大家看一看Z省近10年來的數據趨勢,我們的省隊分數線、省一分數線與後面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們省進入冬令營的名額,也越來越少。”
“從2001年到2011年,我們省在冬令營中拿金牌的學生人數每年都在下降!最近三年下降的尤其明顯!”
階梯教室裏響起一陣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統計圖中一路下滑的曲線,讓每一位競賽生都揪緊了心。
趙博涵學長震驚之下,手中的筆啪嗒一下掉在桌子上,然後滾落在地上,顧不上撿。
賈浩南故意停頓幾秒再開口,“原因是什麽呢?是我們省的學生不行嗎?不是;是我們省的老師不行嗎?不是;是我們省的重視程度不夠嗎?也不是。”
“我們省之所以是競賽強省,是因為我們省的競賽起步早,依托在我們省高質量的教育水平之上,培養和選拔出了很多優秀的競賽生。”
“但是這些年來,各個省份都越來越重視學科競賽,後面的省份奮起直追!”
“我們省與其他省份相比,最大的劣勢是——教育平均化!”
階梯教室裏頓時一片嘩然,學生們震驚、不解。
雲歌倒是瞬間明白了賈浩南的意思。
賈老師拍了拍麥克風,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繼續說道,“我知道,在大家心中,教育資源不平均是需要改善的問題,教育平均化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今天我們不讨論國計民生的大事,僅僅從學科競賽這個微小的角度來思考。”
“我們Z省和其他省份相比,學科競賽沒有做到集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也做得還不夠。簡單地說,就是各個學校在自己玩自己的。許多學校都有好苗子、都有好老師。但是放眼全省,好苗子分散、好老師也分散,想要在競賽上出成績,只能靠學生自己的努力,以及學校裏三四個競賽教練,甚至只有一兩個競賽教練的幫助。”
“其他省份情況就不一樣了。許多省份中都有面向全省招生的超級中學。超級中學在招生時,就吸走了全省最頂尖的初中生。”
階梯教室中響起一陣竊竊私語,Z省最頂尖的高中,招生範圍也僅限于本市,沒有一所高中可以吸納全省的尖子生。也因此,Z省最頂尖的高中怎麽數也得有十幾所,十幾所高中實力相當、難分伯仲。要說誰是最頂尖的一所,沒有人能說得出來。
然而根據賈老師所說,有些省份存在的超級中學,毫無疑問地是全省最好,将其他中學遠遠甩在身後,吸納了全省最頂尖的競賽教練和全省最頂尖的學生!
“想要在學科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競賽生智商高低重要嗎?重要。但是對題型的理解和針對性訓練更加重要!”
“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比不上其他省的超級中學。”
“幾所超級中學,據我所知,每年都會聘請大學教授作為兼職教練員,每周給競賽生授課——授課費用非常高昂,而這一部分費用全都由學校承擔,并不向學生征收費用。”
“每個年級至少配備一名競賽教練就不說了,還有每年從學校畢業的競賽退役選手——這些師兄師姐們都在競賽上取得過非常輝煌的成績,對競賽的理解十分透徹,一定還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競賽學習方法——這些競賽退役選手,也都會被高中母校用高昂的課時費請回來給學弟學妹們上課。”
“大學教授、競賽教練、退役選手——老中青三代結合的競賽教員體系——我們省哪所高中擁有嗎?”
坐滿階梯教室的學生們紛紛搖頭。
賈老師繼續說道,“最起碼我任教的崇禮,目前還沒有搭建起這樣的競賽教練體系。只保證了競賽教練這一環,另外兩環,我在努力搭建,但是目前還遠遠稱不上完善。”
崇禮高中都沒有的,Z省其他高中也沒有。
“還有超級中學為競賽讓路的高考教學——競賽生獨立分班,五項學科競賽生各有自己上課和自習的教室,理化生還有堪比大學的實驗室。”
賈老師說到這裏,階梯教室裏竊竊私語的聲音越來越響。
趙博涵學長忍不住對雲歌感慨道,“崇禮只有你們這一屆學生早早分班了。”
“以往每屆學生,都要等到高二才會五科競賽獨立成班。高一一整年只有兩個混合的競賽班。”
“我中考成績不拔尖,沒能分到一班二班。高一一直在高考班裏,班主任對我學習競賽這件事非常不看好。千方百計想讓我專心高考,找我談話、叫家長談話……各種招式都用遍了。”
雲歌從趙博涵的語氣中聽出,顯然那是一段不愉快的經歷。
“我們省崇禮這樣重視競賽、擅長競賽的高中尚且如此,其他高中就更不用說了。”
“你們這一屆倒是歪打正着,慕司琛把你踢出競賽班的事情在網上鬧大後,崇禮立刻重新分班了。說起來,你們這一屆的競賽生都該感謝你。”
階梯教室裏的氣氛越來越凝重,所有學生都意識到他們在全國範圍內的競争者處于怎樣的優勢環境中,而這樣的優勢環境是他們無法擁有的。
賈老師繼續說道:“競賽強省和競賽弱省的待遇,有着巨大差別。”
“歷年來,Z省的競賽生,只要拿到省一,大概率保送清北。這是強省待遇。”
“對弱省而言,省一是夠不上清北的,要省隊才行。”
“對更弱的省而言,省隊依舊不夠,要省隊前幾名才行。”
“按照現在的趨勢,一旦Z省被後面的省份超過,從強省隊伍掉入弱省隊伍……這意味着什麽,你們都懂。”
“這就是這個寒假集訓存在的意義,Z省變不出超級中學,只能在寒假時間将最好的學生和最好的老師集中。”
“集訓時間非常短暫,我們想要保持住勝利地位,就要在短暫的假期時間內完成那些超級中學整個學年的學習任務。”
“因此接下來的學習,密度和強度都是驚人的,希望大家挺住。”
“集訓的最後一天,我們将會組織一場考試,檢測大家集訓期間的學習成果。”
賈老師話音落下的同時,雲歌腦海中響起系統提示音。
「新任務!在寒假集訓結業考試中取得第一名,獎勵20W。」
「支線任務!完成本屆Z省選手冬令營金牌數全國第一的任務,獎勵100W。注:支線任務不做強制要求,請宿主自由選擇是否完成。」
第一個支線任務。
雲歌唇角勾起微不可見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