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事成(中)
這日過後的兩天,元珩都沒有上演“深夜幽會”,只在第三天的晚上讓水龍吟傳來消息,說第二日章武帝将召玉黎進宮,讓他做好準備。
果然,翌日章武帝就派宮人來傳召玉黎,欲接他進宮。
當時玉黎剛從青桐書院看了祁公回來,甚至都還未來得及更衣,便被宮裏來的馬車接走了。自然,玉章辭和李氏也未來得及囑咐他什麽。
玉黎坐在宮裏來的馬車上,心情有些不能平靜,倒也不是激動或者惶恐,不知為何……他竟有些恍然:前世之事還歷歷在目,如今的自己,竟要去面見天顏?而且還是因為可能要嫁作天子兒媳……
誠然,他對于章武帝,心中并無多少底氣,畢竟他出身不高,長相也不符合大多人心目中的美男子形象,再加上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才華……但是為了元珩,他願意努力去試一試,就如同元珩為了他,努力去試一樣。
這樣想着,他的心情倒也平靜了許多。
不多時,馬車就到了宮門口。
大約是受到了盤查,所以馬車停了一停,玉黎正等着馬車再度前行,突然從車窗縫隙中“啪”的飛進一個東西來。
他低頭一看,是一個錦囊。他彎腰将之拾起,見馬車又開始行走,便小心翼翼地将錦囊打了開來,只見裏面是一塊佩玉,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道:
将之佩在腰間,只說是你在郊外拾得的。別怕,我在外面等你。
玉黎自然認得出來,這是元珩的字跡,想必東西也是元珩讓人給他的。
他忙将玉佩佩在腰間,又将錦囊和紙條小心翼翼地藏進懷裏放好。
做完這些,沒過多久,馬車便到了乾午門,到了這裏,外面進來的馬車便不得再進去了,因此,玉黎下了馬車,跟随內侍一起去往章武帝的紫微宮。
走了不到一刻鐘,紫微宮便到了,不過章武帝此時正在啓徽殿批奏折,因此還需往裏走。
宮中自然不比尋常人家,到處都是巍峨雄偉的宮殿,雕梁畫柱的殿宇更加比比皆是,玉黎一路走來,見廣場寬闊,臺階敦實,宮人隊列井然,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感慨來……
這便是天家氣概,只可惜這些底下掩蓋着的,卻是權力的傾軋和利益的争奪,若稍有差錯,便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自己更需步步小心,時時留意才可。
走了大約百來步,啓徽殿便到了。
這是一處格外令人心底生肅然之意的建築,不過這只是玉黎的初印象,因為他還未來得及觀察,就被請到了門口。一直領着他的內侍笑着恭敬地對守在門口的年輕內侍道:
“孫內侍,玉公子到了,奴才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那年輕內侍長得很白淨,眼睛細長,笑起來自有一股陰柔之意:“勞煩林內侍,咱家自會帶他面見天子。”
玉黎也朝那林內侍笑着拱了拱手。
那年輕姓孫的內侍笑眼看着他,面上看不出來任何情緒,只說:“玉公子稍後片刻,咱家先到陛下跟前禀告一聲。”
玉黎恭敬拱手道:“有勞內侍。”
孫內侍只笑着點了點頭,便轉身進去了,沒過多久,果然又出來,笑着對他道:“玉公子,陛下召您進去說話,請随我進來。”
玉黎便跟着那孫內侍進去,跨過高高的門檻,往左手邊走了幾步,便可見十幾步見方的一個房間,地面由光滑的大理石鋪就,其他裝飾和擺設玉黎不敢多看,只低着頭跟着那內侍往前走,內侍停下後,他便在距他幾步之遙後停下腳步。
“陛下,玉公子到了。”
玉黎忙下跪行大禮參拜:“小子玉黎,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靜得一絲聲兒也沒有,那年輕內侍已然退下,殿中只餘章武帝和跪着的玉黎二人。
玉黎壓下心頭的不安,強自鎮定,然而讓察覺到後背隐隐生出了一層冷汗。良久,他才聽到上首道:
“起來說話。”
“多謝陛下。”玉黎規矩地起身,仍是不敢擡頭直視皇帝。
坐在上首的章武帝仔細打量了玉黎片刻,只覺得此子身材瘦削纖細,但氣質倒不文弱,不像一般官宦人家的公子,而且風度儀态都還不錯,勉強有當皇子妃的資格。他問道:“朕之前在慶王壽宴時見過你一次,不過并未仔細瞧你,如今一看,玉卿倒是生了一個寧馨兒。”
玉黎立刻謙虛道:“陛下謬贊了。”
章武帝面上仍是無喜無怒:“你在家讀過哪些書?文章辭賦做得如何?”
“回陛下的話,小子在家塾上過一些時候的學,只是小子資質愚鈍,勉強能入得老師的眼罷了。”玉黎恭敬道。
“你不必謙虛,朕聽張思任說,你曾求教于他,他也看過你的文章,說你的文章甚有靈氣,只是缺乏高屋建瓴的立意……”章武帝說着,不再說下去了。
玉黎便回道:“那是張先生見小子還不算懶惰,肯以勤學補拙,故而為小子張口罷了。”
大約是太子為了促成這門親事,還特意讓張思任在章武帝面前提了他,誇獎他,也不過是為了讓章武帝肯把他嫁給元珩罷了。
章武帝對玉黎的應答還算滿意,又問道:“你大概也知道千秋節那日之事了吧?”
“回陛下的話,小子聽家父說了。”
“那你的态度如何?你可願嫁給元珩?”
他說罷,殿中立時安靜下來,仿佛氣氛被人一下子捏住了喉嚨,什麽聲響也發不出來了。
玉黎斟酌了一下,回道:“回陛下的話,自古言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小子願聽從父親的意願,不過家父在日前已在家中表明态度:他雖不願看見九皇子殿下受劫,但亦不願被人說‘賣子求榮’,故而冒着頂撞陛下您的危險拒絕了您。此事實難決斷,放在小子身上也是如此……那日慶王壽宴,九皇子殿下救玉黎一命,因此玉黎願以男子之身嫁與九皇子,為他祛除災禍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然難免有人以為小子是不知廉恥賣身求榮……”
他頓了頓,繼續道:“自古‘忠孝’二字頂天,‘忠’字又為首位,故而,小子願意聽從陛下的命令。”
玉黎将自己所面臨的抉擇利弊一分析,最後将難題抛給了章武帝,倒讓章武帝無話可說了。他本想看看玉黎是否有攀附之心,可如今玉黎言語誠懇,又将自己面臨的難題坦誠地分析給他聽,叫他如何再懷疑他呢?
章武帝忖了須臾,道:“若朕打算将你嫁與元珩呢?”
玉黎想了想,道:“那就請陛下不要因為我而讓家父得到半點益處,如此可免除他人對家父的诋毀,這便是對家父最好的賞賜了。”
章武帝對他的回答甚為滿意……不僅是對他這種不同于常人的想法,也是對他這種臨場的應變能力頗為贊賞。不過他可不介意再刁難他一下:“那你就真的一點要求也沒有,願意以男子之身嫁給珩兒?”
玉黎聞言,立刻跪下,語氣卻是不緊不慢的:“回禀陛下,玉黎有個不情之請。”
“說。”
“玉黎可以嫁給九皇子殿下,但是必須是正室……寧可在九皇子劫數過了之後将小子休妻,但小子不願作妾室,求陛下成全。”
這話有點出乎章武帝的意料,但他細想一下,卻也是情理之中:身為男子嫁做人婦已是恥辱,更何況還是做妾?玉黎畢竟是堂堂官宦之後,如此禮義廉恥還是有的。
不過,反正他是男子,不能生育,到時候哪怕元珩不休了他,他要長久地立足,必定需要繼承子嗣,到時候挑元珩的妾室之子養在膝下作為嫡子也不是不可,更何況劫數一過,說不定就可以讓元珩休了他再娶,現在暫時讓他做正室倒也無妨。
章武帝正想說話,突然眼尖地看到了玉黎腰間挂着的玉佩,眼中閃過了一絲詫異,微微沉了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