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事成(下)
“你腰間的玉佩,是從何而來?”章武帝突然開口問道。
玉黎像是沒料到他的會問這個似的,不過還是很誠實地答了:“回陛下的話,這是小子在郊外偶然得到的。”
章武帝面色微霁,只是望着那玉佩不說話。
整個殿中一下子靜極了。
玉黎跪在大理石上,只覺汗出浃背,如芒刺在背。
好半響,章武帝終于疲乏似的,道:“你出去吧。”
“小子告退。”玉黎微微松了一口氣,起身時膝蓋都感覺有些僵硬了,但他仍是态度恭敬、一絲不茍地退出去了。
姓孫的年輕內侍見他出來,面上露出笑容,道:“玉公子,您出來了。”
玉黎朝他笑着颔了颔首。
“十三,你帶玉公子出去吧。”
“多謝內侍。”玉黎笑着拱了拱手,随手将一片金葉子塞給那孫內侍,“有勞內侍照顧。”
孫內侍不動聲色地收下了那片金葉子,細長的雙眼光芒半露半斂:“玉公子客氣了。玉公子走好。”
玉黎點了點頭,便跟着那個叫十三的宮人原路出紫微宮。
方走出紫微宮,穿過一道垂花門,就見元珩站在門口,正俊臉含笑地望着他。
玉黎不知為何,突然覺得甚是難為情,忙低眉不去看他,站住了行禮道:“參見九皇子殿下。”
元珩站在原地笑着看了他,也低了頭,唇角的笑容愈發燦爛了。不過他并沒有多做停留,像是一眨眼的功夫,便與玉黎擦身而過。
玉黎起身,仍跟着宮人往前走,心中卻是砰砰跳個不停。
那名叫十三的宮人一邊領着他往前走,一邊道:“聽說玉公子要嫁給九皇子了?可真是要恭喜玉公子了,咱們九皇子雖然不會說話,但待人是最最溫和的,長得又是十分俊美,有不少大臣的女兒想嫁給九皇子呢!”
玉黎笑了笑:“九皇子自然好,不過此事還未定,一切且聽陛下安排。”
十三聞言,打了個哈哈,便也不再說話了。
長安宮頤壽殿。
太後穿着一身菊紋宮裝,正倚在貴妃榻上,一旁的宮女正為她捏腿。太後雖已六十多,但保養甚好,一點都不見老态。她喜歡兔子,此時正一手托腮,一手為兔子順毛。
賈皇後和賢妃一起坐在下首,賈皇後衣着華麗,大紅縷金鳳的錦衣和耀目的鳳冠襯得她本就豔麗無比的五官愈發雍容華美,一旁的賢妃穿着一身海藍色縷百蝶的宮裝,長相端莊之中流露出嬌美,雖年過三十,但仍宛若二十好女。賈皇後雖美,但如同沒有靈氣的木美人,賢妃容貌雖不如她,但卻風采卓絕,兩人坐在一起,倒也分不出誰高誰下。
賈皇後笑着看了一眼賢妃,先開口對太後道:“母後,臣妾此次是前來為賢妃妹妹進言的。”
“哦?”太後眉一挑,示意她說下去。
賈皇後轉頭看了賢妃一眼,像是安慰她,随後對着太後道:“母後,自從那日張天師說珩兒有劫數之後,賢妃妹妹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珩兒自小身子羸弱,好容易長成如今模樣,可是讓妹妹吃了不少苦,擔了不少怕……皇家的體面自然重要,但珩兒的性命更重要,否則,恐怕珩兒還未有事,賢妃妹妹便先有事了。”
賢妃聞言,拿帕子點了點眼角,亦哽咽道:“太後,珩兒自小多災多病,嫔妾是擔驚受怕将他養大成人,說句大不敬的話,嫔妾也不指望他能為陛下和太子殿下分憂,只盼着他平平安安、一生順遂……可如今這張天師所言,是要生生剜了嫔妾的心頭肉啊!”
太後聞言,擡眸看了賢妃和賈皇後一眼,問道:“那依你們看,應當如何?”
賈皇後便笑道:“珩兒的年紀的确也到了娶妻的時候,那玉相家的公子雖是個男子,但論身份,倒也能做皇子妃。”頓了頓,又道,“男子三妻四妾本也正常,珩兒娶了他,再納幾房側室,也不至于斷了香火。把他當個擺設養在府裏,等劫數一過,休了便是,到時候好好安撫玉相,想必玉相也不會有意見。”
她是巴不得元珩娶個男的,日後側室也不納,斷子絕孫最好。
賢妃看了賈皇後一眼,微微垂下了眸子。
太後用手順着兔子的後背毛,靜了片刻,道:“上次長樂認子,把那孩子帶來給我見過,人倒是不錯,長得也尚可,只是他親娘是個歌姬,出身到底低賤了一些……”頓了頓,又說,“怎麽偏偏是他呢?”
賈皇後想也不想,道:“母後瞧您說的,這種事本就鬼神莫、命運安排,誰曉得那人會是歌姬的兒子還是農婦的兒子呢?”
太後心中一覺,倒有幾分懷疑起此事的真實性來……賈皇後說話間頗為得意的模樣,仿佛此事就是她安排似的。自己喜歡元珩、看重元珩,皇後會不會趁機陷害珩兒,讓他娶個男子為妻,為人所恥笑?
她眉頭微微蹙起,問賢妃道:“賢妃,你去問過珩兒自己不曾?他怎麽說?”
賢妃想了想,道:“嫔妾問過他說,他說玉家的公子看着是個好的,他上次在慶王爺的壽宴時曾出手救過他,心中本就有三分好感的。他雖是個男子,但娶他倒也不是什麽為難事。”
太後聽她如此回答,将心微微放下了,片刻道:“既然珩兒自己也中意,那就按照皇後說的辦。”又對賈皇後道,“皇帝那裏,哀家自己去說,你只消将喜事辦好即可。說句你不愛聽的話,這麽多皇子王孫裏,哀家最喜歡的便是珩兒了……”
賈皇後自然知道此事,不過元珩是個啞巴,再如何得太後喜歡也是不能做儲君的,所以她是相當放心的,心中雖有幾分嫉恨,但到底不至于動怒,因此笑得恭敬道:“別說您喜歡珩兒,便是臣妾,也是很喜歡珩兒的。”說着拍了拍賢妃的手,道,“妹妹放心,本宮定然為珩兒辦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
賢妃忙起身謝恩:“嫔妾多謝太後,多謝皇後對珩兒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