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正統八年, 這一個年節過去。
迎來了正統九年的正月。
新春佳節後。
皇家受了三品官位以上的高官、勳貴們拜年。
壽康宮的皇太後自然也是受了京都诰命夫人們的拜年。
新一年,新希望。
這一年,在玉榮看來, 還不錯的。
特別是兩個孩子,兄弟之間感情好。
這一起給她拜年時,她是心裏美滋滋。
壽康宮。
皇太後這兒辦了宮宴。
皇家的皇子皇子,滿後宮的嫔妃皆是參加了。
這祝賀的新年新喜。
一溜兒的皇子皇女們。
三皇女年歲小,就由着奶嬷嬷抱着,給拜了長輩們。
得了正統帝、皇太後給的賞。
Advertisement
三皇女讓奶嬷嬷抱了下去。
接下來,才是皇太子領着皇子皇女,給正統帝、皇太後賀了話。
宮宴是熱鬧的。
可正統帝是瞧着祝賀了新喜,說了吉祥話的兒女們, 他也是高興。
到了四皇子司馬禮時。
這一個小兒子不能講話, 正統帝當然知道。在場的人, 皆知道。
所以,跟往年一樣的, 是三皇子這一位兄長替他講了話。
皇太子瞧着兩個弟弟的親近。
面上是露了笑臉。
至于心中如何想?
皇太子是做到了喜怒不行于色了。
正統帝把一切瞧了眼底, 貌似滿意的。
玉榮瞧着兄弟二人是友愛的。
對于賢哥兒、禮哥兒,玉榮也是滿意。
這一對兄弟多相互幫襯着,玉榮就開心, 也盼着這般能一輩子的手足情深。
皇子皇女們祝了話。
自然是嫔妃們道了新春之喜。
若是往後, 自然是皇貴妃的事兒。
可今年, 卻是輪着玉榮出頭了。
玉榮與惠貴妃,二人的位份一樣。
可二人不同的在于, 冊立貴妃位份時,玉榮排在惠貴妃的前面。
再則,正統帝目前就三位皇子活着。
除了皇太子, 另外的兩位都是裕貴妃耿玉榮生的。
玉榮這一會子,在後宮嫔們的眼中,那是要多紮眼,就有多紮眼。
良嫔跟武嫔坐了近處。
良嫔可是注意到了,武嫔的神色變幻。
那是相當的精彩。
在良嫔瞧來,頗是有滋有味兒。
武蓉兒心頭不是滋味。
以至于她的神色間掩不住的不自然。
曾經未入宮前,裕貴妃在武蓉兒眼中都不起眼兒。
後來入宮了,裕貴妃在武蓉兒眼中,就是依靠着武氏一族的小嫔妃。
再後來……
等着三皇子抱到了壽康宮。
武蓉兒勉強把裕貴妃耿氏看做一夥兒的。
現在呢?
武蓉兒嫉妒了。
她落難了。
耿氏卻出頭了?
怎麽能忍受。
明明耿氏是借了武氏的登天梯。
可她這一位武氏女,卻要向耿氏低頭嗎?
武蓉兒的手,那是握得緊緊的。
那握緊成拳頭時,那掌心裏都是讓指甲給掐出了血痕來。
痛嗎?
在心中嫉妒之火燃了時,那火啊,讓她已經忘卻了掌心的痛楚。
這點子痛,只讓武蓉兒的眼神更明亮。
“妾祝聖上萬壽無疆,祝皇太後千秋萬福。”
玉榮端了酒盞。
她祝了話。
“一願天下國泰民安。”
“二願四海升平長樂。”
“三願皇家多子添福。”
玉榮祝了話,又是尊了灑盞,小飲了三盞。
三盞酒,喝得她的臉上,像是撲了一層的胭脂一樣的紅。
這時候,正統帝心情非常好。
正統帝回敬了一小盞。
“朕心甚悅。”
正統帝的臉上帶了笑意。
皇太後也是很高興。
也是在正統帝之後,也是小飲了一口酒。
“哀家也高興。”
皇太後露了一個臉,就是表達了她的欣喜态度。
在玉榮之後,是惠貴妃祝了酒。
當然,要說能給正統帝、皇太後祝酒的。
不是每一個嫔妃都行。
至少,也要一宮主位娘娘才有資格。
至于一宮主位以下的小嫔妃們,只能是這場宮宴裏的陪襯。
這一場宮宴結束後。
玉榮帶着四皇子禮哥兒一起的前往了壽康宮。
玉榮求了話,就是把禮哥兒留在壽康宮,這跟他的哥哥賢哥兒一起住。
這哥倆好,玉榮不介意了。
皇太後更是樂得壽康宮裏添了小孩兒的熱鬧。
對于皇太後來講,三皇子這是得她眼緣,打小看着長大的。
四皇子可是跟三皇子這個親哥親近了。
将來也是好幫手。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
從壽康宮離開。
玉榮舍不得啊。
她舍不得的,只是孩子。
倒是小沒良心的禮哥兒,瞧着能跟哥哥在一起,這孩子是笑得牙龈都露了出來。
對此,玉榮至多就是嘴裏過過瘾。
其時,在心中,玉榮沒什麽其它的想法。
玉榮覺得很正常。
小孩兒嘛,都是喜歡與哥哥湊一堆。
哥哥待他好,他還是小機靈的心頭明白。
玉榮想到的是今年的冬。
賢哥兒就是六周歲,是到進學的年紀。
到來年,禮哥兒也六周歲。
玉榮想一想,時間可真快啊。
一眨眼間,小孩兒們就像是滾了滾一下的長大了不少。
永壽宮。
玉榮回來時,就得了一個“驚喜”。
正統帝在永壽宮。
玉榮一見到帝王,趕緊上前見禮問安。
“妾參見聖上,聖上萬壽無疆。”
玉榮福了禮。
“平身。”
正統帝自然而然的攙扶了玉榮。
“愛妃回來的晚了。”
二人落坐後,正統帝笑說了一句。
“妾送了禮哥兒去壽康宮。這孩子想跟哥哥在一起。這不就是擔擱了一點兒時間。”
玉榮笑着解釋了話。
“這兩孩子倒是親近。”
正統帝颔首。
這一位帝王是知道的,三皇子、四皇子許是一母同胞的緣由,這真親近。
“朕瞧着來年他二人一起去上書房進學。愛妃,你意下如何?”
正統帝問了一句。
能如何?
對于皇家的教育,玉榮是信任的。
就是想當了一個上進的孩子,這真辛苦。
可若是宮妃求了情,真想把孩子養廢了,成了皇家米蟲?
那也是容易的。
畢竟,皇帝貌似沒想着,每一個兒子都是好太子,好賢王。
當然,那也得孩子去上書方進學後,是真的無藥可救。
可皇家的皇子,如果不得帝王看重。
除非母妃在高位,有聖寵。
若不然,不得帝王看重的皇子,想當米蟲?
那有那麽容易的。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啊,打有階級開始,就是分了等級的。
若是不争上游,就必然會被人踩。
玉榮不想兩個孩子做米蟲。
至少,孩子應該進學時,不想了。
把孩子養廢什麽的?
玉榮更不會。
在皇家想做富貴閑人,那也得是面憨厚,心裏聰明的。
真是傻的,被利用了,可能吃幹抹淨。
那是給人數了自個兒的賣自個兒的錢,被賣了還樂呵呵。
“聖上覺得好,妾也覺得好。”
玉榮當然沒異議。
哥倆擱一塊兒,一起進學,相互有一個照應。
玉榮想了想,又道:“若是進學了,他們兄弟倆可是要挪到了皇子所?”
玉榮這話的,有點兒不舍得啊。
若是禮哥兒住了永壽宮。
哪怕有時候耐到壽康宮去,可她總能天天見着。
而且,還是陪了兩個孩子識字玩耍時,也是天天親近着。
可一旦進學了。
除了晨昏定省的時候,她是不可能随意見到了兩個兒子。
這真不舍得。
奈何玉不琢,不成器。
小孩兒不讀書,可不行。
“當然要挪去了皇子所。”
正統帝說的理所當然。
那态度玉榮瞧了,心裏有點磨牙啊。
當然,現在還要笑臉盈盈。
“妾可得挑了好人選,到皇子所裏,可得侍候好賢哥兒、禮哥兒。”
玉榮提了一點态度。
正統帝聽了,笑道:“你是他們的母妃,你操心,朕放心。”
正統帝這擱手的态度。
玉榮聽了,輕輕搖頭。
“妾這兒,倒是容易的。聖上一句話,妾沒有不應的。可壽康宮那兒……”
玉榮話到這兒停頓了一下。
“聖上,賢哥兒可是皇太後的心頭肉。這讓賢哥兒挪到皇子所,妾去求話,怕讓皇太後得罵了妾心狠。小小孩兒就要挪了皇子所去,這是特狠心了。”
玉榮收斂了神色,特別嚴肅的說道:“要不,妾求了聖上。”
“聖上您在皇太後的心中,也是心尖尖子一樣的。聖上您開口,妾再敲一敲邊鼓?”
玉榮可不想對陣了皇太後。
正統帝聽了,那是哈哈大笑出聲。
笑過後,收斂了笑容。
正統帝說道:“你倒精怪,就想得好處,還不想擔了責任。”
“不過,朕準了。”
正統帝一擺手。這點子擔擋,正統帝還是有的。
正統帝覺得裕貴妃這話,是在讨趣兒。
皇太後是一個挺有智慧的老太太,這一位可是明白人。
正統帝心中有數兒。
皇太後得了梯子,就一定會順坡兒下來。
剛巧了。
關于武嫔的事兒,打那起,跟壽康宮的氣氛倒不怎麽好。
正統帝想緩和了乾清宮、壽康宮之間的氣氛。
現在嘛,倒也正好。
正統帝瞧着,這是一個機會。
帝妃二人又說些話。
正統帝就是談起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這會子,玉榮心裏有些小驚訝的。
她可知道了,正統帝往日裏沒興趣與宮妃們談朝政的。
就是再盯着帝王仔細一瞧。
玉榮有點兒數了。
正統帝可能飲酒過了。
這酒後,是醉了?
心中有底兒。
玉榮就是當了一個聽衆。
正統帝說的零亂。
玉榮聽着,就是理了一些頭緒。
倒也是聽出了一些朝堂上的動向。
“愛妃,你是一個極好的。”
正統帝話裏,又誇了玉榮。
玉榮好嗎?
在一衆的宮妃裏,她真不覺得她多出衆。
她能出頭,只是運氣使然。
當然,也有皇太後最初的支持,以及皇帝想提拔了她爹的用心。
若不然,後宮嫔妃那麽多。
如皇帝的白月光,這等人物不也沒得了好收場?
有時候,命數,運也。
運氣啊,真是實力的一種。
玉榮想得多。
她就是附合了皇帝的話。
“是嗎?妾也覺得自個兒是極好的。”
玉榮就是這般的不要臉皮。
反正皇帝喝醉了。
跟一個醉鬼,不計較什麽。
當着對方的面,誇一誇自己,玉榮也是覺得落得開臉面。
二人說些話。
都是商業互吹起來。
等着玉榮攙扶了帝王,那是回了寝宮的榻上,那要歇下時。
這一晚。
正統帝歇在永壽宮。
可帝妃二人很純潔的。
正統帝一落枕,那就睡着了。
玉榮許是白天也是累了一些,這時候,沾枕也睡下了。
次日。
玉榮醒來時,正統帝已經離開了。
秋蘭回了話,笑道:“聖上的吩咐,可不許吵醒了娘娘,說是讓娘娘睡一個足。”
玉榮起身,笑道:“聖上美意,本宮就受下了。”
梳洗一翻。
玉榮換了裝束。
早膳,用得簡單些。
待早膳後,玉榮就是看一看永壽宮的小庫房裏的名冊子。
這是一年一點盤點。
對于自己的小庫房,玉榮還是看得緊。
她總要心頭有數兒。
當然,更可能是點了自己的銀錢與收獲,這是一種心裏滿足。
打發些時間。
上午。
乾清宮的太監來傳話,正統帝午膳要來永壽宮一起用。
玉榮得了消息,賞了傳話的小黃門。
然後,就是跟秋蘭一起拟定了香午膳的單子。
禦膳案那邊安排後。
玉榮得了閑。
她就是讓排了戲曲的班子,又是跟她排一曲。
這是打發了時間,當然,也是一個消遣。
午膳前。
正統帝來了。
玉榮是迎了帝王。
二人用了午膳後,正統帝在消食時,就是講道:“朕得閑,就陪你一起去壽康宮,去給母後請安。”
帝王的話,玉榮當然應了。
前往壽康宮。
皇太後在呢,三皇子、四皇子一起也是陪着皇太後逗了一些趣事。
這不,皇太後聽着三皇子講了故事。
四皇子在旁邊給配了樂,那是彈一彈琴聲。
至于彈的如何?
肯定不怎麽樣的。
可皇太後瞧着就是心情好。
小輩兒的彩衣娛親嘛。
皇太後心中滿意。
“給母後請安。”
正統帝給皇太後問安。
“妾參見皇太後,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玉榮也給皇太後見禮。
“天子,你且坐。”
皇太後對着正統帝态度非常好。
看了行禮問安的玉榮,笑道:“裕貴妃,你也平身。”
玉榮謝了話。
此時,賢哥兒、禮哥兒是一起的,給父親請安。
“兒子恭請父皇聖安。”
賢哥兒一板一眼兒的行禮問安。
禮哥兒學了哥哥的樣,也是行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