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物理悟理
俞蘭亭再次擁有意識時,之前一切已經不在,她坐在高中時代的物理課堂上。
這裏應該剛剛爆發過一次「大戰」,站着的同學有十幾個,物理老師正滔滔不絕地用膠東方言「熱情」問候同學們的女性親屬和父系祖先。
俞蘭亭對突然來到這裏有幾分不快,她還想做更偉大的事,夢境卻不給她機會。
可明明是夢境,她就算真的成功曝光衣冠禽獸的罪行,對真實的世界有作用嗎?
的确她的行為不對現實世界産生任何影響,她不過是希望滿足自己的個人英雌主義幻想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那只衣冠禽獸還是在幾年後落網了。尤其因為最近接連發生的奇幻事件,俞蘭亭還是願意相信這世界上總有某種規則維持世界的整體正義。她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人,不是世界上所有閑事都要去管。
盡管近年來世界在向不好的方向不斷進展,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熱心的勇者敢于主動做出改變。
當社會輿論鼓吹受害者有罪論的同時,這世界上也有一群熱情的青年不厭其煩地在網絡發出聲音,并讓世界聽到她們的聲音。當她們在維博發起“米兔”運動時,俞蘭亭同樣拍了自己舉牌的照片發在維博。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孤膽英雌,但人人都可以為偉大事業增添自己微小的助力。
俞蘭亭擡頭微笑看向她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師,雖然俞蘭亭在坐第一排,但物理老師應該并沒有注意到俞蘭亭。
夢境只因她自己過去的噩夢而定,與她無關的事也就沒有展現,俞蘭亭知道曾經最被她視作噩夢的存在還是這名物理老師。
不堪入耳的謾罵聲仍在繼續,人們總是這樣洗白說什麽老師都是為了學生好才會過分嚴厲,還說什麽學生長大了就明白老師的苦心了。
俞蘭亭已經是22歲的成年人,可問題是她現在仍然認定這句話是屁話。
人需要尊嚴,青少年更需要被尊重。如果人生的重要階段得不到尊嚴,那麽人的一生都會因此産生深遠的惡劣影響。
俞蘭亭往後排撇了一眼,看見班級第一此時也站在座位上,看情況是沒有回答出問題。
俞蘭亭漸漸憶起他們班級的第一名入學時并不是第一,但在之後三年基本維持了班級第一的名次。
Advertisement
他是一名自制力很強的人,不是喜歡什麽科目就多學什麽,反而是什麽讓他覺得困難才會多學什麽。所以那些困難的物理題目也通常只有他解答地出來。
他曾經英語不好,就用一個月的時間制定了詳細計劃,并和他的女朋友互相監督,之後他的英語一直保持非常高的水平。
他各科的筆記條理清晰,有人借他的筆記複習時,無意間發現了寫在最後一頁的一句話:“如果不能好好學習,就要回家種那一畝三分地!”
字寫的不是特別好看,語意卻非常決絕。他的字也被語文老師說過不好看,他就盡量用寫字清晰彌補。
雖然成語用錯了,但基本點明了這句話的含義。俞蘭亭知道,他的家庭條件不像自己。他沒有任何退路,學習是他唯一的出路,他是抱着這種心态去學習。
或許因為有些人在出生時已經不公平了,所以總有人希望通過後天努力成為強者。
俞蘭亭還看見第二排右邊座位上一名站着抽泣的女生。俞蘭亭趕緊轉回頭,心緒凝結,幾乎喘不過氣。
她還活着,不,她已經死了。這是夢境,是過去的記憶。
她在讀大一的時候跳樓了,盡管有太多猜測,多半不靠譜,實則沒人清楚詳細情況。
她讀高中時一直很努力,也将成績維持在班級第五左右,她當年去了很好的大學卻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她死前幾個星期發過一些奇怪的說說也并未被人注意,那些用詞總讓人感到灰暗甚至帶着譏諷。
事後有關部門調查過一些細節,但人們沒有發現任何他人因素,只能将問題歸結為個人心理壓力過大。
俞蘭亭認為是高中時代尤其是變态物理老師給了她壓力,所以俞蘭亭也一直厭惡物理老師,給自己對物理老師的憎惡找了一個正當理由。
聽着身後不遠處的抽泣聲,俞蘭亭的眼淚竟也不由自主地滴落在課桌的卷面上。
俞蘭亭高中時代幾乎沒有朋友,跟任何人都不算熟悉,每天跟更遙遠班級的易疏夢的聯系也僅限于放學後從學校內走到學校門口的十幾分鐘。
因此,俞蘭亭這樣的心緒波動,完全不帶任何友情因素。
在高中時代俞蘭亭的生活實際極其單調。俞蘭亭知道自己比常人聰明,但物理老師總還想逼她更緊一點,認定她不夠努力。
俞蘭亭上課如果不困就會盡量聽講,每到下課她就默默做部分老師已經布置好的家庭作業,這樣每天晚上她可以早點完成作業提前睡覺。
比起每天很晚做完作業,又要自己刷題到半夜的同學,俞蘭亭當然不夠努力。
但她既不早戀,又沒有別的同學可能有的青春期任何煩惱,在心思完全單純情況下俞蘭亭學習效力高,保持班級第三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俞蘭亭後來想到自己高中時代,其實她也算是認真對待了,可即使是這樣物理老師總不滿意,認定她可以被壓榨出更高的成績。
班主任兼物理老師仍在喋喋不休,小到家庭孝道大到國家主義全都可以用來打擊同學們的自尊心。
俞蘭亭默默坐在曾經的課堂上,黑板上殘餘的公式證不出任何物理原理,卻證明了之前發生了什麽。
目前正在學的應該是物理選修3-1第一章 ,物理老師提問的問題對高二的學生算是有一定難度,但到了高三第一輪複習就被習以為常了。
俞蘭亭又看向桌上的卷子,題目明顯是拼接起來的,滿張卷子上全是在電場中移動電荷的題。
這類題目無非就是用那幾個公式,俞蘭亭開始聽第一節 課時并不是特別熟悉,後來自己慢慢琢磨着也就發掘出一條套路。
這種題她當年讀高二時在大禮堂聽講座三心二意的情況下,放在桌洞裏偷偷做題。結果40多個題錯了1個半,還是因為粗心不小心做錯。
俞蘭亭還記得當年的講座,非要讓男女生分開去聽,講了一堆廢話無非就是不讓早戀更不讓那啥。那些教育磚家們尤其對女生還着重強調了更多廢話,在播放的視頻中羅列了各種惡劣事件,用以恐吓高中女生不讓幹那事。
俞蘭亭當年不以為意,畢竟她沒有早戀,磚家講的內容就跟她自己無關。
可當年她已隐約感到磚家們講的東西不對,卻又不知該怎麽反駁。
當年的新聞還報道過一件震驚的大事,卻明顯讓俞蘭亭發覺了人們觀念的錯誤。
事件大概是有個女孩跟別人喝了一次酒,然後發生了一些事情,第二天一早就從賓館數十層高樓上跳下去了。
俞蘭亭當年就很匪夷所思,這女孩還是21世紀的女孩嗎?怎麽腦子像是被僵屍蛀了?難道還要別人給她立「貞節牌坊」嗎!
多少年了,俞蘭亭從高中到大學,她學會了使用網絡,知道了更多。
事實上,被僵屍蛀壞的大腦并不屬于女孩個體,而是屬于社會輿論。
俞蘭亭的觀念早已不再是「疑惑」,而是堅定不移地「反抗」。
耳中聲響似耳鳴般振動,過去與未來交織于夢境。
物理老師的謾罵仍在繼續,好像它真的永無休止、無限循環。
與物理老師喋喋不休地打擊青少年自尊心相比,俞蘭亭對他記憶更深刻的實則是第一堂物理課他寫下的四個字。
「物理
悟理」
當時粉筆的尖銳聲響劃過黑板,這四個字赫然占滿了半塊黑板,直到俞蘭亭高三畢業時仍舊記憶深刻,恍如昨日。
俞蘭亭高中時期做的物理題目不多,因為她不想努力,她向來只做完作業。對于怎樣學好物理,她完全只記着這四個字,物理,就是悟理,不過是自己琢磨多琢磨總會突然明白,從此所有的題就都是套路了。
俞蘭亭對物理老師的教育方式甚至人品不敢茍同,但她仍舊一直記得這四個字。
到了大學,俞蘭亭看到一句詩:“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俞蘭亭查了之後發現這居然是杜甫的詩,她才知道「物理」本可用作「漢語詞彙」,不需要一定是「Physics」。
這句詩本是作為一名物理愛好者的企鵝簽名,用她自己的話說:她是真心喜歡物理,物理使她快樂,不是因為物理給她帶來分數的榮耀。
然而,那樣一名熱愛物理的女孩子,到大學終究因為各種阻礙沒能學習物理專業,不禁令人唏噓遺憾。
從物理老師吵嚷的聲音中,似乎分離出俞蘭亭當年的幻聽,尖銳的粉筆聲劃過黑板,物理老師用與今天相同的音色說道:“物理,悟理。”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生?”一聲怪異腔調的幻聽又不知從何處傳來。俞蘭亭感覺跟梧婷兮今天念詩用的腔調類似,乍聽起來發音古怪,卻讓詩句更像吟唱。
俞蘭亭猜測自己可能是因為過度疲勞,才導致即使身處不真實的夢境也有了真實的恍惚之感。
她看着物理老師口中的飛沫以斜抛運動進入面前的空間區域,又很快落向地面。
空氣中同樣正在漂浮的粉筆末,卻由于比人類口水密度更小,仍舊在空中漂浮。
下午的光斜射近窗戶,在俞蘭亭眼鏡片上映出七彩虛像。她只得把眼鏡摘下來,找出眼鏡盒中的眼鏡布擦拭幹淨。
俞蘭亭在高中時代已經有很深的近視,當她摘下眼鏡的一刻,物理老師的五官、身形完全變成了馬賽克色塊。
俞蘭亭默默擦完了鏡片,又趕緊把眼鏡帶上,在重新帶上眼鏡的一刻,物理老師的面容以及整個視野立刻清晰呈現。
距離講臺一段距離的空間區域,粉筆末在空氣中漂浮,有時甚至上揚,直到很久才會落向地面。
以靜止的空間為參考系,粉筆末正在運動。
運動即為變化,靜止則稱恒定。
俞蘭亭大學時期加入哲學社團,跟一群哲學愛好者打交道,她當然盡可能寬泛地對各時代與文明的哲學理論稍作涉獵。
在經歷今天一切奇幻事件之前,曾經作為唯物主義者,俞蘭亭對大多數不符合唯物主義的理論,通常只持批判态度,僅作為擴展知識面進行了解,從不作為可以吸收學習的思想。
即使對待女皇推崇的思想,她也不過覺得它們不是犯形而上學就是犯唯心主義錯誤。
但對于思想言論,如果不結合語境和具體情況,僅僅展開批判實在并不妥當。
眼前一片空間區域,若定義為靜止的參考系,相對于空間中粉塵的運動狀态變化,空間的不變性即可被稱作恒定。
不斷變化的事物,總在分分秒秒轉化狀态,比如空間中粉塵的運動學狀态、粉塵分子間的組合與分離,因此不能保證确定性的真實。而不變的事物,比如除去空間中不斷變化的物質能量的絕對空間,才能永恒真實存在。
在宇宙中,像這樣一片永恒不變的「空間」區域,與空間中各種運動與變化的物質、能量相比,才更具備「真實」性。
某種意義上講,宇宙中再「真實」不過的存在,就是除去其中正在變化物質能量的永恒不變的一片三維「空間」。
空間中漂浮的粉塵因為運動變化而被稱作「不真實」,剔除粉塵與空氣的空間因為永恒不動而被稱作「真實」。
就連卷子上的題目情況也是同理,空間中的電荷與電場不斷變化,而剔除電荷、電場的作為靜止參考系的「空間」才是「真實」存在。
然而,她身處不真實的夢境,眼前所見一切皆為夢的幻化。即使無比真實的空間也僅僅是虛幻地被稱為真實而已。
俞蘭亭擡頭望向此時趾高氣揚物理老師,面帶微笑同時在心底嘲笑:你以為你是誰呢?在我的夢境,你不過是NPC。
俞蘭亭當即從座位上站起來,在物理課堂上物理老師說過知道答案可以直接站起來回答。
但俞蘭亭這次不是要回答問題,而是接着離開了座位,一步步走向講臺。
作者有話要說:
在本章最後的幾百字,我僅僅出于對女皇的傾慕,将女皇所希望推薦給更多人的理念,僅憑我自己愚鈍的、淺顯的認知,試圖用物理的、機械的方式進行降維闡述其中皮毛。
在前面碼字時,我随手也順便加入了一些有關女性議題的敘事。
事實上,在女皇的時代,遠比今天更多的女性僅僅希望簡單安逸的生活,卻無端飽受嚴苛的壓迫。
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女皇所擁有的精神內涵或許也使她在男權社會中擁有了更強化的內心,因此決定了成為女皇的女性一定是她,女皇将自己視作美好的理念自然希望推薦給世人。
而我僅僅出于對女皇的感情,而不是其它目的,才想要将她所認為的美好再展現給更多人。
申明女孩們的境遇也當然不可能沒有必要,因為這本就是《乾陵密碼》的最重要主旨之一。
而對于文中過于晦澀、理論化的內容,如果看不懂又不感興趣,那就可以忽略不看。
繼續求收藏,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