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縱火
竹裏館內倒是沒有一枚竹子.
傅晟問起緣由,管家就笑了:“很早以前竹裏館裏種了很多竹子,只是公子當時年幼喪母心情沮喪,每當夜間風吹竹葉的瑟瑟之聲會使得心生凄楚,所以就讓人把裏面的竹子全都挖了。”
她點點頭,想來慕蘭舟也是個很可憐之人呢。
院中楓樹初春新發,翠色新綠,偶爾有一片嫩葉落下來。
“趙丙三,我來看你了。”
才走不就,何雲鄉就跑來串門。
看到小丙跟傅晟還在傻等慕蘭舟回來,抱着手臂笑了:“你們倆還在等呢?放心吧,慕大人這一進宮,一時半會別想回來,早被留在宮裏幫忙辦事了。”
慕蘭舟回不來,傅晟垂下頭悄悄尋思什麽。
何雲鄉一攜小丙的手說:“這會還沒發喪,也不用我們這種芝麻綠豆大的小官跑去站街,我帶你到處去看看。”
他一副東道主的樣子,小丙還沒答應已經被他牽着向外走。
傅晟一個人尴尬站着,似乎是想跟随,卻又不敢冒冒失失真跟上來。
鎮國大元帥府就在皇宮不遠之處。
何雲鄉帶小丙攀上自家後院的山丘,立在亭子上就能瞭望皇宮內院。
說起這個山頭,還是何雲鄉爹爹年輕時做先皇的京城總督衛,奉旨特意修的。
當時是為了皇宮如果發生政變之亂,總督衛可以看清楚皇宮放出的信號。
放眼望去,皇宮一層層的雄偉宮殿巍峨華麗。
四面環繞的禦花園裏很多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大殿上飛旋着一群仙鶴。
孝康帝篤信道家黃老之術,白鶴的數量,一共七七四十九只。
突然,有一團黑煙從一個方向竄起。
“宮裏好像着火了!”
小丙驚異的指着奉天殿後的一處殿宇說。
那裏應該是正坤宮吧。
一會黑煙裏現了明火,皇宮內一群人跑動着似乎是在救火。
何雲鄉驚聲:“皇貴太妃的靈就停在正坤宮裏!”
隔一會黑煙被壓制下去,白煙滾滾騰起,火應該是被撲滅了。
何雲鄉帶着小丙跑下山頭,找了個人去打聽情況。
幾個時辰後,宮裏給鎮國大将軍府充當眼線的太監派人帶信出來說。
靈堂突然起火,有人說是打翻了酥油燈燃到帷幔。
等外面的人沖進去救火,皇貴太妃的棺椁已經整個燃燒起來。
而且那種火非常奇怪,尋常的水沒辦法撲滅。
很像傳說中的三昧真火。
當時涉事的太監也很蹊跷,門打開時他們已經集體身亡,橫在着火的棺椁旁邊。
火滅的時候,棺椁整個燒成了焦炭。
聽到這裏。
她怔住了,水無法撲滅的火?
納悶的問何雲鄉:“你知道用什麽點起的火連水都沒法撲滅嗎?”
何雲鄉搖搖頭。
無論那是什麽火也好,能有這個膽子燒毀皇貴太妃棺椁的掰着手指都能數清。瑞王自然絕不可能,右系打算用皇貴太妃的屍身刺激瑞王,他們當然也不可能。
小丙擡頭問:“當今皇帝信奉黃老之術,那京城內應該有不少術士吧?”
何雲鄉一哂:“多的很,差不多整個恒明的術士都聚集在此地了。”
小丙更疑惑了:“要不然咱們去找個術士打聽打聽。”
何雲鄉也不知道小丙要打聽什麽。
他套車出來,沒多久就到了在京城聚集的着大量道士術士的道觀內。
剛進去就聞到滿屋室各種刺鼻氣味,一張長案上幾個大盆,每個大盆內都盛放了不知名的石頭,石粉。
這些道士對京城人物爛熟于心一眼就認出了何雲鄉。
立刻畢恭畢敬。
何雲鄉指尖在桌上輕輕敲了兩下,目光瞟向了趙小丙,小丙才笑着問:“今日我們過來,是想向道爺打聽一種東西。”
這道士自然忙回答:“小公子要打聽什麽東西?是養身的丹藥嗎?”
趙小丙搖搖頭:“我想問道爺,知不知道有一種火,是水撲不滅的?”
這道士愣了愣,想了想,先是搖搖頭。
小丙請他好好的想想,他沉思片刻後才說:“水撲不滅的到很少見,不過小老道知道一種遇水就會燒起來的東西。”
何雲鄉精神問:“遇水就會燃燒?那是什麽東西?”
道士這才說起,他們在煉丹時需要提高丹爐內的熱度才能把各種粉料石料中的精髓溶解出來。
這樣尋常的火就不夠用了,所以他們會在丹爐內放一種叫火焰丹的粉末,這種粉末用水都能點燃,而且燃燒後溫度極高。
“火焰丹?容易得嗎?”
道士笑道:“火焰丹非常難得,知道秘密的人極少,在京城能有足夠火焰丹用的,只有宮裏的道長們。”
何雲鄉已經悟了小丙跑來問道士的目的,在宮中熟知這種遇水引燃之法都是些煉丹的道士,而這些道士又是聽命聖上的。
“你不會是心疑聖上吧?”
她就是這麽想的:“除了他,別人哪有這麽大的膽子,跑去放‘三味真火’燒皇貴太妃的屍身啊。”
小丙清透的眸子掃了掃何雲鄉的面頰:“別忘了,當今聖上雖然不問世事,卻不是不知世事,即便聖上忌憚瑞王府尾大,可聖上心裏最親的兄弟仍是瑞王。他可不想瑞王壓不住邪火真的跟他鬧翻臉啊,到時候聖上也不好護着瑞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