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拖把小分隊
沈蘭很快幫胡大隊長想了一個辦法。
護堤的事沒人做, 紮拖把又家家搶着做。
沈蘭給出的建議是,冬季護堤的人,回來就能來紮拖把。這麽一來, 看在能紮拖把的份上, 肯定有人願意去護堤。
問題解決了,胡隊長卻并沒有太高興。
胡大隊長:“下個月你還能收兩千個拖把麽,或者說, 下個月還有紮拖把麽?”
沈蘭頓時哭笑不得,這是對她多沒信心?她不是早就說過了, 每個月兩千個麽?
也是巧了, 正好一個小時前,沈蘭收到楚師傅托人遞來的口信,拖把已經賣了大半了, 方便的時候, 再送點去。
京市那邊, 杜若歌寄來的信中, 也提到,拖把的銷量不錯,下次多發點。
有了這兩個消息,沈蘭直接把下個月的量擡到三千個,又付了訂金。
看着嶄新的大團結中, 胡大隊長對于沈蘭下個月要三千個拖把, 再沒有一絲懷疑。
因為護堤回來, 就能加入做拖把, 護堤的活也變成了香饽饽。
不僅報名的人很多, 而且對于最開始的八個人, 很多人也提出了異議, 說要公平競争。
胡大隊長哭笑不得。
加上沈麗一家,大福大隊是四十四戶人家,挑堤的只要二十人。
胡大隊長一家,大虎要開拖拉機,不能去,小虎已經進了,他自己又忙生産隊各種事,直接放棄。與胡大隊長一起放棄的,還有五保戶譚家,那也還有四十二家。
胡大隊長又開始頭疼了,該怎麽從這四十二家中選出二十家來護堤。
Advertisement
胡大隊長的名單還沒确定,做拖把的男同志們又提議,在打谷場搭個大棚。
大棚是早就想搭的,是胡大隊長說擔心沈蘭的訂單只是暫時的,就先湊合着。因為沈蘭的訂單穩定,有增無減,就都提議搭大棚。畢竟,天越來越冷,三十幾個男同志擠在大隊部的會議室紮拖把,都要施展不開手腳 。
而且,天天占着大隊部的會議室,也影響人家工作不是。
搭棚子,木頭是現成的,勞力也是現成的。胡大隊長一聲吼,他們用了一個上午的時候,就搭成了。
木頭搭成的棚子不如房子暖和,不過難不到他們,他們用泥水糊在牆上,把縫隙都堵了起來。
這麽一來,做拖把的隊伍也有了個正式“辦公”的地兒。天冷的時候,再生上兩堆火,簡直不要太舒服。
他們還給自己命了個名,叫“拖把小分隊。”
沈蘭聽到拖把小分隊,笑得老淚縱橫,真是太有才了。
随着“拖把小分隊”的出名,“納鞋底小分隊”也不甘示弱。
林嬸找上大隊長媳婦張賽蘭,請她一起參與“納鞋底小分隊”的管理。
不久,經過大隊長同意,張賽蘭和林嬸一起組織,由納鞋底小分隊家中的男家屬出力,在“拖把小分隊”邊上蓋了一個大棚,“納鞋底小分隊”也有了正式的辦公的地兒。
縫紉鋪的學徒們很是羨慕,她們的縫紉鋪現在有六臺縫紉機了,再加上角落堆的各種布料、各種成品,能供她們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
她們也好想去搭個大棚子,她們跟沈蘭一說,沈蘭第一時間拒絕了。
畢竟,裁縫鋪的六臺縫紉機就價格上千。再加上各種布料、成品,很難不引起有心人的關注。放在裁縫縫,她每天都會鎖好,自從縫紉機被偷過一次,她就花大價錢買了把笨重大鎖,不擔心人偷。
而大棚,因為做工粗糙,根本防不住人。
學徒們一聽,也覺得有道理。
當然,學徒們提了意見,沈蘭也聽進去了。她安排成德光每天下午關門前跑一趟,把已經做好的成品都拉回來,又把随處擺放的縫紉機集中擺在中間。
這樣一來,縫紉鋪總算是多了點空地。
此外,她又從大隊部弄來一張空閑的方形大桌子,供學員們挑揀碎布用,如此一來,學員們再也不用彎着腰蹲在地上挑揀碎布了。
沈蘭回到家,發現本應該在院子裏挑揀碎布的成德光不在。
等到吃飯的時候,他倒是拎着分好類的碎布出現了。
沈蘭問他,他愣了一下,說是知青點那邊熱鬧,就去那邊了。
到了下午,縫紉鋪那邊是雪梅去的,李娥留下來看書。
李娥幾次欲言又止,弄得沈蘭看書也看不進去了。
沈蘭搬凳子坐李娥面前:“有什麽話,說吧。”
李娥:“就是……其實……”
她吞吞吐吐地樣子,讓沈蘭想起中午成德光也是這樣,就問道:“關于成德光?”
李娥:“是,但又不止是他……”
沈蘭哭笑不得,“那到底是什麽,你說吧!”
李娥告訴她,現在大福大隊有種流言,說成德光天天呆在沈蘭家,杜若歌又不在家,是不是對沈蘭有什麽想法。甚至說,會不會已經發生了什麽。
沈蘭恍然大悟,難怪成德光要跑到知青點去挑揀碎布,這是避嫌呢。
李娥觑着沈蘭的表情,“沈蘭,你別生氣,也不知道哪個爛舌頭的亂傳謠言。你放心,我們都是相信你的。而且,自從你回來,每天上午你要去縫紉鋪,下午要麽我在,要麽雪梅在,你跟成德光哪有機會單獨相處!”
雖然沈蘭相信,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她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別人說閑話。但是,她更相信,壞人應該得到應該的懲罰。
沈蘭拿了一包紅糖一包白糖,去找胡大隊長,把這事跟胡大隊長提了。
胡大隊長表示,他一定查到底。
沈蘭這才放心了。
她又跟胡大隊長提了提,能不能讓成德光住知青點,由她給隊裏交糧食。這麽一來,成德光也不是天天跑回家了。
胡大隊長一想,陳雪梅和李娥搬回來住後,知青點的堂屋就空了下了。再過段時間,顧景俞走了,房間也會有空位。
胡大隊長:“你問問男知青們,他們若是沒意見就行。也別提交糧食了,現在整個大隊都在受你的恩惠,哪裏還能要你的糧食!”
沈蘭堅持,并說成德光不是大福大隊的人,不交糧食怕別人有意見。
胡大隊長一想也對,才同意了。
張賽蘭插了一句嘴,“沈蘭丫頭,你就是會來事,從來不讓你胡叔為難!沈蘭你就交紅薯吧,你家紅薯産量高,對你來說沒壓力。”
沈蘭立即道:“那不是胡叔對我多方照顧,我得知恩麽。行,就交紅薯,我回頭就去挖。”
一番話,雙方都笑了。
離開的時候,張賽蘭塞給她兩個桔子,說是大虎帶回來的。
沈蘭回到家,麻紡廠林媽媽已經在院子裏等着她。
沈蘭給寶寶做的一套小西裝,寶寶穿上像是電視裏的小童星,他穿着去廠裏的托兒所,被接娃的家長們看到,紛紛打聽是哪裏做的。
林媽媽趁機收獲了一波訂單,今天她在附近辦事,就順便帶來了。
沈蘭拿出桔子給林媽媽吃,又拿點些吃食過來。
林媽媽叫她不用忙活,有好吃的青菜給她拿點就行。林奶奶就喜歡沈蘭家的菜。
沈蘭給摘了些小白菜、空心菜,又挖了胡蘿蔔,想起張賽蘭提到紅薯,就挖了一兜紅薯。
她家的紅薯這是第二茬收。可能是紅薯種好,挖出來比上一次的還個大。
上次的十來斤,這一次有十五斤左右。
沈蘭找來兩個蛇皮袋,把這一兜十多個全給林媽媽裝上。
林媽媽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麽大的紅薯,趕緊推遲:“不行不行,紅薯你們可以當糧食吃,這麽大的紅薯,你拿一個給我嘗嘗就行,我就不多拿了。”
沈蘭硬給她放車上,“自家種的,不值錢。受您照顧,可以說,我的裁縫鋪就是靠您給撐起來的,吃點紅薯怎麽了。”
林媽推拒不成,只好說:“那行,等下次,我給你送點精米來。她家四個職工,再加上寶寶也是有口糧的,糧票經常還有剩的。”
沈蘭知道她家不差糧食,也就順口道:“行!安姐你還想吃紅薯,說一聲,我讓成德光送去。”
林媽說夠了夠了。沈蘭又用油紙包了小半斤肉幹,說是給寶寶吃的。
林媽知道兒子肯定喜歡,這次沒拒絕。
李娥做完試卷出來,拎了鋤頭也過來挖紅薯。
很快,路過的人都過來看他們挖紅薯。很多人是好奇,看他們這次的紅薯會不會小一些。
讓他們驚訝的是,這次沈蘭家的紅薯不僅沒有小,還更大了。很多人當即回家拿紅薯過來跟沈蘭換。
沈蘭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直接就提出,一戶只能換兩個。她還想多留幾個給自己吃,還有京市那邊……
就算是只有兩個,也有三十斤了。
大家都尊守規則,就是謝家也沒有說多話。只有沈麗,她不拿紅薯來,卻讓沈蘭送她。
沈麗雙手叉腰,“我還是你堂姐了,送一個紅薯怎麽了?”
她挑挑揀揀,選了個最大的。
沈蘭才不慣着她,從她手上直接搶過來,“沈麗,我可不差你紅薯。你要麽拿紅薯來換,要麽拿糧票和錢來買。”
來換紅薯的,都是想着給明年留種,沈麗家糧食并不充裕,根本沒準備明年的紅薯種。
掏錢吧,她又不想,雖然她不是拿不出,不過不就是紅薯,家家都種了,她家也就是因為不在家,才沒有咱,憑什麽讓她掏錢!
沈蘭哼哼,“不換?那你讓邊上,還有這麽多人等着換呢!”
此時,成德光也過來了,他負責挖,沈蘭負責過秤。她稱自己家的紅薯,都是稱稈翹得老高,這樣稱出來的重量比實際的要輕。等稱出來,她一般還會抹點零頭,她說她家的紅薯才挖出來,水份多,別人家的都是幹的。
沈麗在邊上看着沈蘭寧願便宜別人,也不給自己紅薯,氣得牙癢癢,放言讓沈蘭等着。
沈蘭翻了個白眼,話都懶得接,她才不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