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誓為皇
四月初五,清祭節日。
江南承運城。
春季正濃,今日祭拜先祖之日,也很是應節地下着飄揚小雨。今日的承運城從四面八方彙集了不少百姓和兵士、皆是得了消息,海固王公孫政将在今日起義正式反寧。而反寧的第一個步驟,便是正名。
有不少人猜測着公孫政是否打算另立朝綱?不然的話,公孫政拿什麽事情來給自己的起義正名?皇城那邊,柏道成也是不得思索,便多派了一些細作前往江南打聽情況。
而坐落在承運城的子桑氏祖廟,在半個月前便已經有專人前往修葺,把祖廟裏裏外外都整理了一通;而在清祭之日,更是挂上了白幡白緞、花團牌架等物,滿當當地竟然把祖廟長亭擺了長長一路。
衆多百姓兵士以及周邊官員,清祭這日便皆站在長亭兩邊等着清祭儀式。
春雨綿綿,那細如牛毛的密針細雨還在下着。只是百姓們似乎毫不在意、自從江南這邊放話說反寧開始,百姓們關心的便只有這起義之事。
這日剛過了辰時,長亭之外便響起了低沉的號角之聲。
一直在道路兩旁的百姓頓時來了精神,無不去打量着來人、想知道今日到底是不是海固王自己的正名。若是,那便等同謀反,只怕是少人擁戴。
畢竟百姓們想跟随的,是大延;而不是趁着大延滅朝而起義的一名臣子。
只是。
走在前頭的,先是儀仗樂隊。五名武士手持號角吹響,身後跟着五名鳴笛哀音的樂師;緊接着,便是銅鑼鐵铮,白漆圓鼓,長號唢吶等物。而樂師之中,更有着行人擡着鐘鼎之器奏響哀樂,合而九五,此乃帝王之勢!
莫非,公孫政是立了心意造反?
衆人正是琢磨不到其意時,又是一愣。
樂師隊伍之後,隔着手持長幡的侍衛,中有如此少年:
只見這名少年,明眸皓齒,目光直視前方;頭頂十二珠簾平天冠,兩側垂着兩道赤紅色絲縧;身着玄黑色絲綢長袍,上精繡日月星辰,織火龍紋等物,合并十二紋章;腰間并環着玉質綢帶以及二尺佩劍,蹬着那彈墨無憂履徐步而來。
Advertisement
有人詫異、十二紋章冕服,帝王之相。此人,又是何人?
有人呆立、這少年,長得像極了前朝太子子桑統!
而這少年之後,才是百姓們所熟悉的海固王公孫政,以及幾名随從。但是即使此時此刻所有人的心裏都有着疑問,卻也沒有喧嘩質問。直到這一行人走過了長亭,在子桑祖廟堂門之前停了下來。
那少年回過身,望着面前的百姓。
公孫政自是尋得了适當時機,就在百姓們全然安靜下來時,開了口。
“今日——清祭。學正每年今日,都會組織大家來此處,祭拜前主子桑。”公孫政提高了幾分音量,雖然不提高大家也聽得到。“學正一生忠于大延,一生守在這祖廟之上,便表明了對大寧的立場。柏家稱帝,學正可以不管;可是柏家滅絕大延,非得讓大延和謀逆之詞扯上聯系,學正我,受不得。”
百姓們聽着,聽得很認真。
“自今年起,學正便率着各位,立意反了大寧。數月以來,各位都因為學正的緣故,被那大寧柏家斥為叛逆之徒。學正給衆位賠禮——”說着,公孫政便道了一躬。站起身來時,公孫政複又繼續:“有一件事情,我想跟衆位說清。”
言罷,那身着十二紋章冕服的少年——子桑聿,邁前一步。
此時,全場的目光焦點便都在了子桑聿身上。
“此人,曾名連聿,一年前,任職為大寧驸馬都尉,娶了皇帝的長公主;世人都說,這連聿是少年英雄,大寧天賜福将,天下會就此太平;”公孫政道:“只是,學正還知道一件事情。此人,乃是十七年前大延元陽節變之前誕下的孩子,他是學正前主太子統的嫡親血脈,他是太子統費了一生心血來寄托的複國希望。”
此刻,場中百姓已經開始不鎮定。
“他便是前朝皇嫡孫,皇孫殿下子桑聿。”
一時間,人聲鼎沸。有人高喊子桑萬歲的,也有人高喊這皇孫的确長得和太子統一樣的;不過當中也不乏有人心存懷疑,怕是拿子桑來說事。
見此,公孫政當即便抽出了旁側侍衛的長刀,高高向着百姓舉起,插進了自己的左肋。“我公孫政今日當着太子統的面,當着子桑氏所有祖先的面,我立誓,眼前此人确是子桑遺孤,我手中也确有太子統留下的一切信物。而此言若是有假,我公孫政定會世代為奴,不得好死!”
長刀又被狠狠抽出,扔在了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那點點細雨打在了公孫政的傷口上,很快,血液便滲紅了整件衣袍。
這樣的言辭以及行動,不得不說,讓大部分的民衆都信服了。幾十年來,海固王公孫政的形象便一直是為大延朝盡心盡力,只要是信服大延的百姓,都會對公孫政所做的一切表示至高無上的信任。
只是,事出突然,又是十幾年的長久,自會有人懷疑。
“海固王!就算此人是子桑遺孤沒錯,可是你也說了,他之前的身份是大寧驸馬!我們又怎麽去相信,此人不會背叛祖宗!”
當中有人高喊,又惹出一番争議。
子桑聿的身份,也是一層尴尬。當初連之民兩兄弟想将子桑聿送進大寧朝廷,豈不知卻成為了大寧驸馬;這一件事情,本來有想過要不要隐瞞下來。只是子桑聿認為,這般掩飾被有心人看了去,怕是很難解釋清楚。
實話實說,比任何的謊言要管用。
公孫政剛欲答話,一旁的子桑聿便伸手攔下。
“殿下…”
公孫政不禁有些擔憂。因為自己覺得,這少年尚且年幼,面對這群情洶湧的子民百姓,到底能不能把握好說話的力度?
子桑聿只是淡笑,胸有成竹。那一刻,公孫政第一次在這個少年身上,看到了當年太子子桑統的光芒。也許,自己應該相信這個未來之主。
回望百姓,子桑聿兩袖輕抖了一下冕服,語氣不緩不急地開口:
“我姓子桑,所以,生為子桑人,死為子桑魂。一年前,我的确任職大寧驸馬,也的确娶了寧帝的女兒。但是,那是過往,是連聿的過往。”
子桑聿頓了頓,眼裏驟地閃過一絲堅決:“從今往後我子桑聿所做的便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從柏家手上奪回當年他從我父皇手中奪走的一切。我會争回這江山,改了這天下,我會帶着你們反了那賊子的政權,我會登上子桑歷代的九五之位!今日在我列祖列宗的靈位跟前,我立誓:立朝之後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安泰!我願以身上的血液起誓,我會還天下一個太平,還百姓一個太平!”
子桑聿抽出腰間的佩劍,高舉向往蒼穹:
“為了我的名字!”
那一瞬間,天地如同變色,雲間雷聲作響;一道閃電自天際劃過,震耳欲聾。過後,便是停了細雨,撥了烏雲;那陽光,直直地灑在子桑聿身上。
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他們都不禁伏地而拜,不管是為了子桑聿的言辭,或者是天象。
所有人都在高喊着同樣的一句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很快,子桑聿在江南承運城清祭子桑、并正名立誓的消息,便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在幾日之內傳回皇城。一時之間,皇城上下震驚不已,心中情緒難以表明。這表示什麽?若這當年連聿真是子桑統的嫡親血脈,也就是說前太子早就料到變國一說!衆人都不敢在這件事上繼續猜測。
大寧王土,各州各地開始了各種議論紛紛。
柏道成端坐在皇宮之中早已氣得七竅生煙、當即便擺駕乾坤殿。
“皇上駕到——”守在柏道成禦駕旁的總管太監一聲通傳還未喊完,柏道成已經火急火燎地下了轎乘直奔乾坤殿中。那總管太監知皇帝心中不悅,忙叫衆人跟上,在內殿之外好好地候着。
“國師!你給朕出來!”柏道成提着火氣推開內殿的門,卻見自己想找的人正一副淡然的神情靜坐。心中的火又不禁增了幾分,怒道:“國師當日為何騙我!如今那連聿搖身一變便成為子桑遺孤,與我大寧叫板!國師所說不出數年太平盛世,這般又是為何!”
陸見哲微笑着,看着柏道成不作回答。
柏道成剛想說些什麽,可是見到陸見哲這個神情時,恍然大悟。說什麽此人異禀,還有什麽定能許得天下安泰…事實上,是在為這個人鋪路!鋪皇家路!柏道成不可置信地看着陸見哲:“你…為什麽,為什麽你要背叛朕?三十餘年來,朕哪個時候不重用你?陸見哲,難道這樣就是你報答知遇之恩的方法!毀朕江山!”
柏道成氣得拂袖,将那茶幾上的物品都掃落在地。
陸見哲緩緩站起,眼裏全然沒有恐懼。
“對,我陸某在你身邊,已經呆了三十多年。或者說,是盤卧了三十多年。”陸見哲看到他震驚的表情,不由淡笑:“從你還年輕的時候,從太子剛立冠那一年開始,我便奉了太子之命跟随在你的身邊。為的,就是蠶食你的勢力,拱衛子桑家。”
柏道成不相信地搖着頭,看着眼前幫自己出謀劃策了那麽多年的人!
“如果你是那太子統的人,為什麽當年我起事謀反時,你還獻計與我,讓我順利登基?這些年來你就真的沒有對我有過感激嗎?!”
“三十多年,跟随在你的身邊,替你出謀劃策謀取信任,所為的,就是今日把太子的遺孤推向有利位置,奪回當年子桑家失去的一切。當年,你柏家的确是權勢通天;但是如今已是十幾年過去,皇孫定有能力反了你!”
陸見哲說着,一時之間情緒激動氣血急升,生生地吐出一口黑血來!
“你…”柏道成氣得夠嗆,伸着手指卻是不住地發抖。想不到,想不到養在身邊幾十年的心腹,竟然是個細作!子桑統啊子桑統,我的确低估了你的能力!
“柏道成,你毀大延江山…毀子桑血脈……”陸見哲嘴角尚且挂着血跡,朝着柏道成扯出一道苦笑來:“今日一切…是報應…”
筝兒,我終于把你的孩兒推上了成帝之路。
記得你曾對我說過,你不希望太子統的江山基業毀于一旦;可以的話,你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兒日後可以争回她父親的一切。而我答應了你,今日,終于不負于你。
黃泉路上,我也走得安心了。
陸見哲又再吐出一口黑血來、算算時間,也的确是這個時候毒發了。回想起那陳年舊事年少承諾,陸見哲自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這天地。當初,太子統從自己口中得知柏道成謀逆一事不動于衷,為的,也就是今日吧。
陸見哲笑着,閉目倒在了地上。
柏道成心中激憤難以平複,看着地上陸見哲的屍體,眼裏泛起了恨意。
深入骨髓的恨意。
---------------------------
皇城,公主府。
近日來,因為子桑遺孤的事情,長公主柏傾冉一時之間便成為口舌的另一對象。子桑聿在江南承運城說的那一番話大家都傳開了,甚至有一種誇大的成分;街頭巷尾,除了評議子桑遺孤真假,還有便是暗下譏笑長公主。
都說如今子桑家出氣出得好,要起義,還先占了柏家女兒的便宜。這番話,在各茶寮酒肆說得多難聽的都有。
也有為這長公主命途擔憂的。人家起義正名的時候說了,娶公主成驸馬那是過往的事情,是以前化名連聿時候的事情。現在生為子桑死為子桑,還要奪了現在皇帝的政權;這長公主作為昨日發妻,一旦子桑奪權成功,子桑聿會把她接進宮?莫說子桑聿挂念舊情,這長公主怎麽說也是前朝之人了,皆是人言可畏,下場可想而知。
公主府上下一片死寂。前幾日皇帝曾來過,質問長公主為何不知那連聿的真實身份,把十幾年來捧在手心的寶貝女兒斥罵了一頓。過後,皇帝更是撥動了一支軍隊鎮守公主府,勒令不讓公主出門半步。
然後各人都在私下議着,說到底還是江山重要,女兒再寶貝也比不上天下。
公主府後院涼亭。
藍兒捧着幾份茶點和涼飲走了進來、第一眼所見,便是柏傾冉倚在涼亭長椅的出神模樣。心中不禁輕嘆了一口氣,未曾說什麽。
也是。自從驸馬爺離開了府中,公主在府裏日盼夜盼。誰料想,盼到最後竟是驸馬爺乃是前朝遺孤的事情。昔日枕邊人,卻轉眼成為身世仇家,誰又安心得下?
“公主,吃一些東西吧,”藍兒強笑着:“這些是廚子們的新花樣,也許能讓連日來食欲不振的公主有了胃口呢。”
柏傾冉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其他動靜。
藍兒望着她,本想說些什麽、卻見那副模樣,只好退到一邊。
此時此刻柏傾冉的心裏,是百味交雜的。不禁想起就在子桑聿離開前的晚上,她曾認真地問出會不會産生恨意的話。還記得她說:這一生,無論發生了什麽事情,聿的心裏,只有你一個人。哪怕,将來你不再愛我,甚至恨我入骨,我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後悔之意。
原來,是今日這個意思嗎?
看來你是堅定了你的殺身之仇滅朝之恨,所以,你才會義無反顧地離開了皇城,選擇了和我的父皇站在對立面。
我很想去恨你、因為你現在是在逼我的父親走上絕路。可是,我卻恨不了你,因為我把你那一句只有你一個人深刻在心。聿…子桑聿,你生來就是與我成為敵對的嗎?只是這一生的你我已經纏繞在一起,又該如何化解。
柏傾冉所擔憂最重,不是大寧柏家政權。
因為自己心底裏的想法,确是覺得子桑聿更有治國之才和稱帝能力;面對與自己血脈相連的幾個兄長,無一有那胸懷以及容人之度,何況坐江山?如此想法,或是不敬。只是又有人在意呢。
心中最擔憂的,是子桑聿的稱帝之路。兄長們雖是沒有坐江山之才,可是父皇心底裏還是有些斤兩、可以和子桑聿抗衡;二則沙場無情,那前往皇城的路上将會死多少人?她的身上還會受多少的傷?
柏傾冉心裏揪得厲害。
無論如何,我希望你可以平安地、平安地歸來。哪怕,你奪了柏家皇權,那也是你應該擁有的。我只希望,你安然,我的家人安然,足矣。
子桑聿,我會在皇城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