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堅守陣營
“你……聽到了?”齊牧有點意外。
殷子夜努力地點了點頭,“沈甘智所言極是,這個機會,可能是侯爺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侯爺決不可錯過。而且,要快,否則等徐武投奔侯爺的消息傳回葉營,一切就都晚了。”
齊牧豁然開朗,一拍大腿,說幹就幹。
話雖如此說,風險依然不小,不管怎樣,葉昭的兵就是比他多,這一點改變不了。齊牧思量一番,留下何炎、沈甘智他們在營壘守着,自己親自領兵行動。齊牧估計,他此去偷襲葉昭的糧倉,葉昭大體就兩個反應,要麽全力回援糧倉,和他拼命,要麽圍魏救趙,趁他不在,轉而攻他大營,一旦大營被攻下,齊牧這邊也會損失慘重,屆時鹿死誰手或還未可知。
所以,最終戰果如何,還是未知數。“兄弟,”齊牧一手拍着何炎的肩膀,另一手向他伸出,“這裏就交給你了。”
齊牧沒有稱他副将,而是叫他兄弟,懇切的目光與言辭不由喚起了何炎對當年那些意氣風發的年少時光的回憶。對他來說,天下也好,名利也罷,都不如一個義字來得刻骨銘心,熱血沸騰。何炎重重地握住他的手,兩人緊緊攢着,“季真,你放一百個心,只要我何炎在,這大營就在,哪怕我何炎倒下,這大營也還得在!”
齊牧,字季真。齊牧現今位高權重,極少有人會直呼他名字。能叫他季真的,多半只有一些年少相交至今的老朋友了。而這樣的朋友,随着連年征戰,也越來越少。每剩一個,都值得倍加珍惜。
“好。”齊牧點了點頭,又看了看營帳,門簾遮掩着,那裏面,正躺着一個他此刻最放心不下的人。
“等我回來。”齊牧說完這句話,轉身拉馬,準備出發。
等我回來。對這座大營說,對何炎說,對所有的士卒說。
也是,對你說。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齊牧打算借助夜色的掩護,走小道去偷襲葉昭位于吳井的糧倉。于是,齊牧親率五千步騎,打上了葉軍的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自背上一束柴草,暗夜之中全速疾行,直奔吳井。
齊牧的軍隊一攻到吳井,葉昭那邊的反應也不慢,馬上下令主力大軍對齊營發起正面強攻,另一邊則派輕騎部隊以最快速度救援吳井。霎時,一直呈膠着狀态的雙方忽地兩邊同時開打。這頭,何炎指揮衆将士戮力抵擋,誓死不讓,那頭,齊軍急攻吳井,與駐守吳井的葉營将領于穹展開了激烈的厮殺。
令葉昭惱恨的是,即便齊牧領着五千兵力離開了大營,齊營這邊竟還是牢不可破,面對他們不顧一切的強攻,齊軍也以一種義無反顧的狀态去抗争。攻營戰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就只能等待吳井的消息了。
吳井原本有于穹把守,葉昭又遣了最身輕如燕的騎兵去救援,葉昭有信心,齊牧的奸計應不至于得逞,待葉昭的後援一到,齊牧就将反被前後包夾,在劫難逃。待齊牧被擒,或戰敗而逃,戰況一傳到齊營之中,齊軍必定軍心大動,士氣劇跌,趁那時候一舉攻下,簡直易如反掌,勝利如探囊取物。
這個道理,葉昭懂,齊牧也懂。在漆黑的冷風之中翻身上馬,拉起缰繩,帶着一幫出生入死的兄弟出發的那一刻起,齊牧就明白,他這一仗,只許贏,不許輸。
這一年,齊牧四十有一,已到不惑之年。人生七十古來稀,他這個年歲,說老不老,但必定遠不算年輕了。回想以往,他最輝煌的時候,前呼後擁,風光無限,最落魄的時候,形單影只,狼狽逃難,最富貴的時候,錦衣玉食,一擲千金,最窮困的時候,饑寒交迫,不得不腆着臉去向從前的舊識讨點吃食。他自小頑劣,不喜讀書,後來被父親交托給滿腹詩書的四叔管了幾年,總算是學了些東西,卻不知怎地,唯獨最愛兵法。沒打仗的時候,他就開始鑽研兵法,還實踐在小夥伴們身上,用來搶奪地盤。那時候,他還不懂戰争的殘酷,還不懂人性的黑暗,他還很向往戰場,很向往古人那些指揮自如、用兵如神的境界。直到後來,他真的走上了征戎不斷、逐鹿天下的道路。多少年來,他親自大大小小打過不少仗。他還記得,在他二十出頭,跟随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将軍出戰過一次後,親眼目睹了百姓起義軍與官兵互相厮殺、最後變為單方面泯滅人性的屠殺的場景,他從戰場回到城裏時,全身都被鮮血染紅了,而那一次,他所帶去的三千士卒,最後連一半都不剩。那時,他在想,他以後再也不想打仗了,他再也不想鑽研兵法了,他再也不願發生戰争了。是的,官兵贏了,他所處的陣營勝利了,可那些被屠戮殆盡的百姓,他們就真的十惡不赦嗎?他們就真的該死嗎?他們何以反叛?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啊!而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官兵,他們跟這些百姓就真的有仇嗎?他們就真的喜歡殺人嗎?當手中的屠刀沾上了第一抹鮮血,當戰争的號角響起,當奪取他人的性命成為了理所當然甚至值得頌揚的事情,人們心中埋藏着的那頭野獸,就會被完全喚醒。
可是,你們知道你們究竟在為何而戰嗎?
今日,齊牧又一次面臨生死之局,像以往許許多多次一樣。他不止一回與死亡擦肩而過,他不止一回被逼入絕境,他不止一回,不确定自己還能不能見到明日的朝陽。今日,他知道他為何而戰,他在不惑之年到了不惑之境,他很清楚自己的道路該如何走,他的目光,沒有絲毫的迷茫。
“兄弟們!今天攻下了吳井,我們就取得了天下!若在這裏倒下,我們的家鄉、我們的親人就會全部化為烏有!今日能戰到最後的,我必許他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今日若英勇犧牲的,我必保他光耀門楣、家小無憂!随我殺!”
齊牧立于高地,紅了眼地一陣大喝,話音剛落,手持寶劍,駕着盤龍寶馬疾沖而出,直直殺向敵陣。身先士卒最能鼓舞士氣,加上齊牧一番激勵,霎時齊軍殺聲震天,勢如洪流。
葉昭在那邊急不可耐地等着,盼來盼去,卻盼來的不是捷報,而是差點讓他眼前一黑的消息。
齊牧成功攻破了吳井的糧倉,斬殺了于穹,且一把火将葉昭的辎重糧草燒了個精光!
葉軍嘩地一下就炸開了。
是啊,飯都要吃不上了,接下來的仗還怎麽打啊?
葉昭還在懵,他手下的将領反應則極為迅速,當即有兩員大将選擇投降齊牧,他們一起了這個頭,葉軍上下無不人心動搖,軍心大跌,內部嚴重分裂,全然失去了攻打齊營的勇氣與信心。齊軍見狀,乘熱打鐵、乘勝追擊,主動出營猛攻,葉軍哪還有抵擋之力,當即潰敗得一塌糊塗。
大勢已去,無力回天,最後,葉昭只得倉皇地帶着數百騎兵,狼狽之極地逃回渝州。留得青山在,卻也沒柴燒了。自此,葉昭一蹶不振,再沒能掀起什麽大風浪。
葉齊雙方為時一年多的鳴都之戰,終于結束。
此戰中,葉昭出動的兵力達十萬,齊牧出動的兵力約兩萬。
戰後,葉軍的傷亡人數約九萬,齊軍的傷亡人數約八千。
這是齊牧一生中最大的勝仗,是他軍事成就的巅峰,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更被載入了史冊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之一。
鳴都之戰的勝利,對齊牧意義非凡。葉昭的勢力就此衰微,齊牧順利地統一了北方領域,其統治範圍大大擴展,總體來說,鳴都之戰,為齊牧登上北境之王的寶座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些都是後話,當時或許大家都沒想那麽多,最為樸素的喜悅是,終于可以不再繼續這種人間地獄般的日子了。
終于可以回家了。
葉昭跑了,葉昭的大營還在,齊牧正清點戰場,顧決駕着馬匆匆奔來,“侯爺,有發現!”
“哦?”齊牧也一拉缰繩,調轉馬頭随他而去。
兩人來到齊營的中軍大帳前,翻身下馬,顧決已經命兵卒把守于簾外,任何人不得入內。齊牧皺了皺眉,看來這不是簡單的事。
莫非傳國玉玺在裏面?
關于傳國玉玺的事,說來話長。當年士人、外戚與宦官在皇宮血戰,導致皇帝在驚慌之下跑到了宮外,事件平息後,大家把皇帝找回去了,可竟發現混亂之中,傳國玉玺不見了。堂堂森嚴的帝居裏鬧出這麽大個烏龍,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後來,陰差陽錯地,傳國玉玺被葉臻拿到了,借此號稱“玉玺在手,天下我有”,早早做起了皇帝夢。總而言之,這玉玺至今何在,還是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