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85.江府禍事
江家人自從住到青州以後,江靈兒從沒上過門,也不準備上門,可是這天,徐媽媽來說,劉媽媽昨日夜裏特地來她家,說江府裏有些事,須要當面請示請示江靈兒。
這位劉媽媽是原來府裏針線房的劉媽媽,因在許多事上得罪了王妃,被王妃撤換後,在王府裏就一直尋不到事做,徐媽媽瞧人才難得,王爺又在為江府物色得力的下人,便把她薦了上來。劉媽媽是個口嚴心慎的媽媽,把她放在江府,一來江府有什麽事王府裏能及時知道,二來也不怕王爺的身份聲張出去。
江府裏,只有一個劉媽媽通着兩府,別的下人都是另買的,與王府無關,所以江靈兒要知道家人的情況,也只能透過劉媽媽。
江家人對江靈兒的态度雖然各種寒人心,可必竟還是親人,江靈兒聽了此話,怕真有大事,就忙讓徐媽媽把劉媽媽叫來王府。劉媽媽這天并沒去江府,就在家裏等信,所以徐媽媽的人一傳,劉媽媽就趕緊來了,進屋先拜見了這位小主子,待屋裏只剩下她和江靈兒,才一五一十地回話。
原來江家人自到了青州享福以後,日子過得太舒坦,過了半年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開始露出不勞而獲的馬腳了。
麻煩事還不止一樁。
頭一件,老爺(江誠)看手裏寬綽了,又自覺是個書香門第,三房四妾乃是門面,遂動念想娶個二房。太太(劉氏)死活不依,兩下僵持住了。
第二件,大姑爺(陸大元)手裏有了銀子,染上了吃酒賭錢的壞毛病,似還有在外頭眠花宿柳的跡象,夫妻倆不說正經抱個娃,反而整日絆嘴,弄得家中不得安寧。
第三件,三小姐(江小雀)看自家條件不同了,反悔不想嫁給蓮花鎮的孫二公子了,想另謀高枝,所以逼着爹娘給她退婚。
第四件,也是最緊要的。二少爺(江雲)不肯往家裏住,老在茶館裏與些窮秀才高談闊論,昨兒因為出言不遜,給人告了,如今被抓到府衙大牢裏拘了起來。消息報回來,老爺(江誠)是個沒主意的,托大姑爺(陸大元)拿了二百兩銀子去疏通,結果又給人訛了。訛他的人是知府的師爺,昨兒鬧出來,那師爺四十板子把他打了個半死擡回來,現在家裏頭只怕已翻天覆地了。
劉媽媽道:“因前兒派我時,徐媽媽已有囑咐,沒要緊的事不用回,除非主子有傳喚。奴婢瞧已經惹上了官非,才自作主張找了徐媽媽,還求小主子一個示下,眼下該怎麽辦?”
江靈兒一聽,又驚又氣。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折騰的都是些什麽事兒啊。
劉媽媽并不知道江家人和江靈兒的關系,只當是遠房親戚,若非如此,怕早就來報了。江靈兒雖怒,卻還冷靜,這些事兒還不大,只是少不得要自己出面暗中調停了。
不過江府裏這些個事兒,自己作為後輩,不便置喙,說多了,反而不好,便對徐媽媽道:“媽媽,下午你替我跑一趟,把府裏的事先理順。”
徐媽媽作為親信,是知道江靈兒與江府的真實關系的,所以猜到江靈兒的擔心,馬上應下,并問道:“不知小主子的意思是怎樣?”
江靈兒道:“伯父想納二房的事你替我彈壓着,免得家無寧日。”
Advertisement
徐媽媽當年是随着玉暝在京城那個險地待過十年的人,極沉得住氣,所以聞言一點不動聲色。劉媽媽雖精明,可人卻活泛了些,忍不住擡眼偷瞧了江靈兒一眼。
那意思是很明白的,江靈兒也是個侍妾,她不準江老爺納二房,還說怕家無寧日,這話可不有趣?
江靈兒絲毫未有動搖,只冷眼看了她一眼,把個劉媽媽心裏的那點子嘀咕吓了回去。
江靈兒心下一嘆。若自己是王妃,只怕比秦月娥歹毒多了,絕不容王爺有第二個。這幾年她也看出來了,王妃雖然有小脾氣,愛沖動,可心眼兒不算太壞,若非如此,王府裏怕早就鬧得不可開交了,哪還能像如今這麽相安無事地過日子?所以,她也是放着小心的,不和王妃起磨擦,免得破壞了這份安寧。
幸而如今王妃身邊的墨鄰是個規矩的丫頭,她身邊只一個曾媽媽和一個小丫頭香兒,兩人一個精明,一個年幼不知事,所以也沒有人挑唆她鬧,若有人敢,她一定打幾十杖攆出去,好叫眼紅心熱的都熄了這心。
可江誠若是娶個二房,就不知道是不是這麽明事理的了。這裏頭風險太大,又要劉氏懂得忍讓,又要新來的知道厲害,不會得寸進尺,還要下人們息事寧人,不挑撥是非,不煽風點火,哪裏就有這麽巧的事呢?光她娘的性子,就絕不是個知禮能容人的,免不得把個江府弄得雞飛狗跳。
再說,江靈兒也不想她娘和自己一樣,要跟別的女人分相公。
江靈兒把劉媽媽瞪回去以後,又對徐媽媽道:“堂姐夫吃個教訓也好,告訴他再不好好過日子,就帶着老婆回陳家村去。至于堂妹,告訴她不可嫌貧愛富,除非那孫家二公子有別的不是之處,否則不許再提退婚之事。也叫她放心,不管以後如何,有我在,總不會叫她受窮的。”
其實那孫家二公子,王爺早就派人打聽過了,知道是個好的,才放心小妹嫁過去。
江靈兒一面吩咐,徐媽媽一面應下。
江靈兒最後道:“至于我二哥這事,待會兒我下個帖子給知府夫人,你替我遞出去,想來便可無事了。也不知我二哥說了什麽要緊的話被拘,這個你叫人查一查,還有是誰告發的,也查清楚。”
徐媽媽說:“知道了。”
江靈兒把手上的镯子摘了一個下來給劉媽媽,道:“你也去吧,回去不用提我。江府的事,還勞你多上心照應,我不會虧待你的。”
劉媽媽忙說不敢,死活不肯收江靈兒的镯子,江靈效只得叫徐媽媽另拿了一封十兩的銀子給她,便令人把她送出去了。
江靈兒趁着午膳還有功夫才吃,就把帖子寫好了交給徐媽媽。到了下午,徐媽媽先派人送出了帖子,才以王府(洛王化名王洛,所以是“王”府)管事的身份前往江府,把事情說定。茶剛吃了一半,知府衙門的官差便匆匆把江雲送回來了,說是查實了誣告,當庭釋放。
江家人看沒事了,才歡天喜地。
江誠還想着那白丢的二百兩銀子,自己偷了個空跑到知府衙門求見師爺,方聽說師爺前兒判了個貪賄舞弊之罪,打了幾十板,現正坐監。江誠回來一說,衆人都說老天開眼了。雖說二百兩銀子追不回來,但想着只要人沒事,已是萬幸。
江誠自此後再不肯放江雲宿在外頭,任意出入,一意拘他在家用功,準備鄉試。而江誠雖然滿懷歪理,自視不凡,可是在牢中拘了一夜以後,也吓得腳軟,再不敢胡言亂語了。
江家事平息了以後,江雲入獄的詳情也查了出來,并沒什麽要緊。原來江雲年輕得意,自大膨脹,說話口無遮攔,常指摘當今世道,說什麽“士農工商”都亂了次序,當今聖上重商不重士雲雲,落了人口實,便被告了一狀。
而那告江雲的人竟是個茶館的小厮,徐媽媽使人逼了一逼,那人便竹筒倒豆子,交待了經過。原來這小厮和江雲并沒什麽仇怨,是有人出了三兩銀子叫他去告官的。那小厮打聽明白江雲家中并無什麽靠山,便壯膽出頭去告了。
而那出錢之人卻沒個頭緒了。
江靈兒正愁抓不住主謀,防不住此人再暗中使壞,正自擔心,一紙信函到了她手中,署名竟是趙天龍。江靈兒聽陳福提起過此人,是為王爺在北夷那邊做買賣的一個能人,因此十分驚奇地拆信來看,才明白事情原委。
趙天龍信中說,王爺此前托付他略給江家二公子一點教訓,因事忙無暇兼顧,拖延數月,如今事已做成,功成身退。不過人之本性難移,江雲心裏那些個歪心眼并不是這般吓一吓就能改的,還須家裏人多些小心,平時應以勸誡為主,不應捧溺過度,使其越發目中無人,自視過高。
江靈兒讀罷信,連忙叫來劉媽媽,吩咐鄉紳老爺的拜帖不許往裏頭遞,登門拜訪的也一律悄悄打發,要令江府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又命徐媽媽遣些會辦事的小厮扮成衙役和流氓,隔三岔五前去以江雲妄言之事滋擾辱罵要錢,好叫江家上下齊心,抵拒外患,也叫江雲的心氣降一降,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這番整頓之後,江家人每月都要被訛去數十兩銀子,家計雖無礙,終是後患後窮,雖也想了些法子,可都沒有用,只能一面感嘆,一面後悔,一面老老實實地過日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前線來消息啦!
上次說好要加更的,我并沒忘記,但是下個月要出差(帶周末小玩一下),都不能寫。我碼文基本全靠周末,所以最近要拼湊出近兩個禮拜的量。為了全力保證日更的節奏,近期無法加更了。
但我記得的,只要有了就給大家加更!
我出差不多的,目前一年也只兩三次,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這不是常态!并且出差不會影響日更!
另外,收藏數對我挺重要的,如果有沒收藏的親,不是太麻煩的話,還請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