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變故
阖府裏的丫頭就數江靈兒運氣好。
自從被打後,不但有醫道聖手孫兖親自診脈,王爺還賜了不少好藥,所以過得兩個月,身上的傷就痊愈了。非但如此,她還意外地得到了王爺的垂青,王爺親口點名,提她去書房當茶水丫頭。
書房裏一直是沒有茶水丫頭的,平日茶水間只把茶送到外間,由陳福送入內進伺候王爺吃,現在等于為了江靈兒破格多加了一個崗位。而且,浣衣處的丫頭都是沒有品級的粗使丫頭,茶水間的丫頭至少是三等,人前走動的那些則是二等丫頭,這月例供給和粗使丫頭相比大是不同。
而茶水間的丫頭,還要分高低。初進去的、毛手毛腳□□不靈的,只能做做燒水煮茶的活計,是為三等。二等的裏頭,也分中等和上等。中等的可以出來迎賓待客,照管各處的茶水供應。上等的則可以在主子身邊,做專門的茶侍。
茶侍又和貼身丫頭不同。
如墨鄰和雪溪這般的貼身丫頭是一等品級,與主子起居在一處,好随時服侍主子的起居行止。茶侍則住在茶水間,每日裏來往伺候,單管茶水之事,其他事不理會。
王妃也有個專門的茶侍,名喚柳兒,她日常到了王妃居住的梧桐院,只在耳房煮水烹茶,再由墨鄰和雪溪奉上去給王妃吃,墨鄰和雪溪忙不過來時,才需她端茶加水,所以在主子跟前露臉的機會并不多。
而王爺這邊情形又是不同。他貼身的人裏除了內侍福伯、小全子,還有一個奶娘徐媽媽,四個貼身丫頭昭兒、紫屏、翠煙和黛兒。只是他從不帶這些丫頭婆子去書房,又沒有書僮,所以書房的事都是陳福一個老奴在料理,小全子只做些傳話跑腿的活,忙時不免捉襟見肘。
江靈兒這個茶侍一到任,就等于充當了王爺在書房時的貼身丫頭。是故江靈兒從浣衣處到書房當王爺的茶侍,至少算是連升四級,人人豔羨。
而江靈兒自己則完全摸不着頭腦。
她因為沖撞了王妃被打了一頓,聽人說王爺曾來看過她一次,可她竟一點印象也沒有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獲得了王爺的青睐,心中十分惴惴。
她也不是說到任就到任的,調到茶水間以後,茶水間的管事曾媽媽手把手教導了她一個月,令她知曉各種茶葉的外形性質藥理、沖泡的技巧等,以及服侍貴人用茶的種種規矩。而王爺的奶娘徐媽媽也抽了兩天時間過來,循循教導了一番,着重在如何照顧王爺的金體,如何應答,說話的忌諱,王爺吃茶的喜好等等。
江靈兒也十分聰慧,二人所教無不一聽即明,一學即知。
此外,還有許多別的準備功夫。
在王爺身邊當差,自然不像在浣衣間時那般随意,每天的梳妝衣着都是有講究的。針線房派人來量了尺寸後,送來了三件現成的當令成衣,雖不華貴,但衣料也是上好的彩染棉布。梳頭由曾媽媽教了幾種常用的丫環發髻。按二等丫頭的定例,每月可領五錢銀子的俸祿,曾媽媽作主,為她預支了一兩,置辦了脂粉和首飾。
一切停當,到了四月裏,天氣開始炎熱,西瓜開始上的時候,江靈兒正式到任了。
Advertisement
天剛剛亮,江靈兒就穿戴齊整,來到了書房等候。書房的東西在她眼裏無一樣不新奇,可在主子身邊伺候,不能大驚小怪,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就是了,千萬不可形之于色,更不能宣之于口。
陳福想得周到,知道江靈兒第一天走馬上任,肯定會有不順當的地方,所以派了小全子卯正初刻就等在書房外面,一等江靈兒到了,便領她先進書房,觀覽一圈後,告知了一些注意之事。比如書房裏的一紙一筆,都是不可随便亂動的,就連主子扔在地上的紙團,他不給話,下人也不能随意撿拾。平時吃茶是如何吃的,在哪裏吃,什麽時間吃,吃什麽茶,用什麽茶具,小全子都一一交代清楚。
卯正二刻,清掃處的趙媽媽便帶一夥丫頭來打掃書房。
卯正三刻燒水煮茶,燙洗茶具。
四刻,王爺的老師吳之遠先到了書房,安排王爺一天的課業書本,江靈兒知有此人,因而适時捧着茶進來,放在吳之遠專用的書桌上,說了聲“大人請用茶”。吳之遠一臉驚奇地打量眼前這個瘦嶙嶙的十歲女娃:“你是……”
江靈兒行禮道:“奴婢是新到書房的茶水丫頭春花。”
王府裏除了王爺和王妃這兩個正主以外,還住着六個清客相公、老師吳之遠一家、名醫孫兖一家、幾個僧道和兩個親兵統領。江靈兒的事情早就傳得滿府盡知了,吳之遠心中暗道原來是她,就多瞧了江靈兒兩眼。
這女孩兒膚白若脂、容貌端正,但說有多漂亮卻也不至于,只是中上之姿,在滿府的丫頭裏并不出衆。只是年紀小,只有十來歲,身上瘦骨嶙峋,看着有些可憐勁兒。此時穿着一件綠裳,頭上插一支珍珠簪子,略施薄黛,沒有多餘的裝飾,看着還算精神可靠。
吳之遠原想着這丫頭必有過人之處,才能僅一面就搏得了那位冷面小王爺的青眼,現時看來,卻普通得很,心下不免生出三分失望,七分疑惑。
這丫頭可鬧得王爺有整整三個月沒去過王妃那兒了。
吳之遠放下書本,坐到書桌後,揭開绛色細瓷的茶碗看了看,茶湯碧青,二葉抱芽,是上好的龍井綠,水溫也是正好。吳之遠道:“用的是什麽水?”
江靈兒答:“是清晨從城外積香山上運下來的新鮮玉龍泉水,專供王爺王妃和諸位貴客飲用的。”
吳之遠撇了撇茶湯,就着喝了一口,遂滿意地點頭。江靈兒正要退下,吳之遠叫住她問:“你身上的傷可都好了?”
江靈兒道:“都好了。”
吳之遠道:“在王府裏各人有各人的本份,升職任用循序漸進,方是興盛之道。王爺這回破格提拔,在吳某人看來,并不合乎禮法秩序。不過既已提拔了,也就罷了。以後你須當心無旁鹜,做好本職,切不可辜負王爺的厚待。”
江靈兒琢磨這話裏有話。心無旁鹜做好本職,豈不是暗示自己先前心有旁鹜未盡本職?她也知道府中諸人背後的議論,大抵是說自己勾引了王爺,當下也不做計較,應承了出來,自去耳房煮水。
過得半刻鐘,聽到前頭有人說話,不多時小全子便跑來耳房門口說:“春花,不用備茶了,今日你先回去吧。”
江靈兒怕是自己做錯了什麽,忙問怎麽了。
小全子猶豫了一下,心想以後這丫頭經常在書房走動,也算是主子跟前的人物了,不可輕視,須當拉攏一下,見四下無人,便走進來悄悄告訴她:“早起王爺咳了幾次,請了孫大夫來看過,叫靜養一日,因此今天不能來書房了。”
江靈兒先前聽王爺的奶娘徐媽媽提過,王爺自小有咳疾,是娘胎裏帶來的,平時飲食都要注意少進寒涼之物,所以聽到如此說并不驚奇,答應了一聲便收拾茶具,回了茶水間。
第二日,她卯正三刻到書房,仍是只見到了老師吳之遠,小全子随後便來通知,王爺今日也來不了了。
到了第三日,依舊如此。江靈兒退回茶水間,管事的曾媽媽狀似随意地問了一句:“王爺今天也不上課?”
江靈兒應聲“是”。
曾媽媽神秘兮兮地笑了笑,沒再說什麽。
江靈兒看曾媽媽神色古怪,也不知是什麽緣故,也不好細問,當下把茶具歸放妥當,便自去歇息。
其實現在阖府上下都已知道了,就只江靈兒還悶在鼓裏。原來王爺這幾日舊症複發,王妃每日裏炖了川貝雪梨親自送過去,一來二去,小夫妻兩人應了一句古話:床頭打架床尾合。
王爺冷落王妃全是因江靈兒而起,現在既然和好了,江靈兒夾在中間便十分尴尬。江靈兒破格提拔之事不合規矩,府裏上下幾百號丫頭本就暗中不服,此刻大家料準了江靈兒這個書房茶水丫頭的職務做不長,人人都等着看她的好戲。
第四日,江靈兒仍是卯正三刻來書房,四刻給吳之遠奉茶。小全子一直沒出現,到了辰時初刻,聽到外頭有響動,江靈兒忙迎出來,見一個五十多歲內侍引着一個十四歲的年輕公子過來,後頭又有小全子恭肅跟随,便知是王爺駕到,連忙在廊下跪迎。
玉暝步子一停,朝江靈兒看,陳福怕主子貴人事忙,已忘了這號人,附耳道:“王爺,這是您一個月前下令調來書房的丫頭春花,一直在茶水間學規矩,今天是第一次伺候王爺。”
玉暝眼角一跳,說道:“還是叫回本名靈兒吧。”遂舉步進了書房。
江靈兒一呆,王爺怎麽知道她的本名?除了浣衣處的管事王媽媽,沒人知道她本名啊,怕是連王媽媽也早就忘了,怎麽王爺卻知道?
江靈兒起身到耳房捧出茶來,端進書房,玉暝已經和吳之遠見過禮歸座。江靈兒把茶放到玉暝一伸手便能夠到的地方,退到一旁,靜等示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