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幼寧謝陛下恩典。”
“你呀, 只要好好養胎,平安順産,就是給朕最好的回報。”皇帝的口吻很親切, 一派慈父模樣。
“是,幼寧遵旨。”
不用皇帝說, 徐幼寧當然想把小黃平平安安的生下來。
小家夥已經在她肚子裏養了快六個月了,這個時候小黃要是出什麽岔子, 她的命也保不住。
只是這皇帝的賞賜……
國子監祭酒也好, 太子良娣也好, 都是皇帝賜下的恩典, 她根本沒有回絕的理由。
她忽地想起了燕渟。
燕渟總說叫她離開東宮,離開京城出去瞧瞧。
如今她被封為了太子良娣, 還能離開嗎?
也不知燕渟聽到這個消息,會作何感想。
那日徐幼寧與燕渟不歡而散,着急忙慌地将燕渟趕走。這十幾日來, 徐幼寧不止一次的想要去見燕渟, 她有太多的疑惑, 需要燕渟回答了。可她如今住在這偏僻的華陽宮, 燕渟還能來找她嗎?又或者說, 他還願意來找她嗎?
皇帝同太子一直在說着朝中的政事, 徐幼寧在旁邊心不在焉的。
一會兒他們說起兵部的安排,一會兒說起疫症的控制, 一會兒又說起了戶部捅的什麽簍子。
正發着呆,她忽然聽到“衛承遠”這個名字。
她一個激靈回過神,正好對上太子審視的目光。
她趕緊垂眸。
心底卻意外極了,居然是皇帝在提衛承遠。
“當初在殿試的時候,朕還真沒看出衛承遠有這個才能。深兒, 你倒是頗有識人之明啊。”
太子的臉色并不多麽好看,不過他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自是不在意他這副冰山臉的模樣。
“當初是成奚舉薦的,兒臣相信成奚,所以才讓衛承遠去戶部試試。”
“他到戶部才一個月的時候,這就發現了南面幾個州縣赈災賬本的問題,連戶部尚書都沒看出來的,那天他在朕跟前,連說了三遍後生可畏。”
“當初派他去戶部,兒臣心中亦有擔憂,怕他難擔此重則,耽誤了朝堂大事,如今見他有所成,兒臣終不負父皇囑托。”
皇帝笑了笑:“往後你有什麽看中的人才,盡管安排就行,吏部那邊,朕往後就不管了,全權由你來打理。朝政交托給你,朕也可以安心悟道了。”
“兒臣當竭盡所能,為父皇分憂。”
皇帝欣慰地颔首,看着徐幼寧道:“幼寧瞧着有些倦了,朕該說的都說完了,這就回去了。”
說着,他便站起了身。
太子道:“父皇不叫步攆嗎?”
皇帝擺手道:“難得到這山上來,走一走,正好呼吸吐納,吸取天地靈氣。你跟幼寧,也別一直在屋裏呆着,早晚出一趟門,在山上走走。”
“兒臣明白了。”
徐幼寧站起身,跟着太子一道恭送皇帝離開。
太子回過頭,望見徐幼寧的神情,“怎麽着,得了賞賜還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徐幼寧收攏心思,回過神望向太子,笑容确實不大自然。
“無功不受祿,殿下,皇上為什麽突然給賜我位份,還給我爹爹升官?”
“怎麽無功了?”太子伸手碰了碰她的肚子,“你有小黃,對父皇而言,這就是天大的功勞。”
“可是我早就有小黃了。”
她有孕在身已經許久了,皇帝從未給過一星半點兒的賞賜,這回又是賜她位份,又是賜爹爹官位,怎麽叫她安心領賞?
太子拉着徐幼寧的手,重新回涼亭坐下,叫人給徐幼寧上了一杯玫瑰花露。
“這回我、你還有小黃都吃了大虧,父皇心中有愧,所以想彌補一下。”太子道,“別擔心,不是壞事。”
“當初貴妃娘娘說……”
她剛起了一個頭,太子便知道她想說什麽,立馬打斷了她的話:“我早說了,母妃的話不算數,你進了東宮,一切便是我做主。”
徐幼寧悶不做聲。
太子湊近她耳朵,惡狠狠道:“你就給我老實呆在東宮,明白嗎?”
見徐幼寧仍是不做聲,太子緩了神色,繼續道:“今日你看到了,是父皇親自發話,我都沒有讨價還價的語氣。良娣這個位份雖然不高,父皇既然放話以後還會有恩典,将來等小黃生下來,再晉位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低?
徐幼寧并不覺得良娣的位份低。
在東宮,良娣僅次于太子妃和側妃,并不是低等嫔妃。
見太子誤會了她的意思,便道:“殿下,我不是嫌棄位份低。”
“我知道。”太子的眼眸落在徐幼寧的身上,那意味有些晦暗不明。
當初徐幼寧進東宮的時候,什麽都沒有,只給了她一個保命的承諾,她還不是照樣過日子。
他想親自給徐幼寧位份的,沒想到被父皇搶了先。
徐幼寧憂心忡忡道:“殿下,我擔心爹爹勝任不了祭酒之職。要不,請皇上收回成命?”
“你爹堂堂進士出身,如何會勝任不了祭酒之職?國子監差事簡單得很,沒什麽好操心的。”
徐幼寧看他滿不在乎的模樣,忍不住道:“簡單?那是對你而言。”
國子監的差事要是對徐啓平簡單的話,他怎麽會在司業這個職位上做了十幾年都無法擢升,還差點被人誣陷入獄。
難不成往後做了祭酒,還要太子時時刻刻的關照嗎?
“在你心裏我就那麽厲害麽?”太子含笑看着徐幼寧,眉梢張揚着一抹得意。
徐幼寧心思重得很,不肯再說話了。
太子見狀,索性把她提起來摟在懷裏。
“你爹爹只是不精于逢迎,并不是沒有才能,父皇有多精明你看到了,若他覺得你爹爹不能勝任,大可以賜他良田美宅,不用拿祭酒這個位置出來。”
這倒是。
皇帝瞧着,比太子還要厲害呢!
他覺得爹爹能勝任,應當是真的能勝任吧。
太子見她聽進去了,又道:“往後你可不得了了,有父皇撐腰,連我母妃都不敢惹你了。”
“皇上只是給了點賞賜,宮裏的娘娘們不知道在皇上那邊拿過多少賞賜了,哪裏會把我放在眼裏?”
“你等着瞧吧。”
徐幼寧當下不以為然,很快她就明白了太子所說的話。
半個時辰後,皇後送來了一份厚禮,一匣子東珠,一株百年山參,另外還有一套精美的瑪瑙頭面。徐幼寧正在清點賀禮的時候,其餘各宮的賀禮亦紛沓而至。
只一會子功夫,內室的地板上就擺了十多個匣子。
她也不嫌累,挨個打開來瞧。
徐幼寧自是不愁吃穿,用的東西當然也好。只是因着她有孕在身,日常穿戴以舒适為主,因此太并沒有打造什麽頭面首飾。
這會兒瞧着各宮送來的賀禮,徐幼寧倒是新鮮。
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燕渟曾經送過她一副櫻桃耳環,一會兒看看東珠,一會兒試試簪子。
正忙活着,素心匆匆進來:“小主,莊和公主來了。”
莊和公主?
徐幼寧愣了一下,旋即道:“請公主殿下進來。”
這屋裏堆了這麽多東西,徐幼寧原是不想請莊和進來的,只是華陽宮地勢較高,日頭一偏,外頭便涼了,可不好叫莊和公主在外頭吹冷風。
莊和公主進來的很快,一見滿地璀璨閃亮的匣子,頓時道:“各宮娘娘們動作倒是挺快。”
徐幼寧有些不好意思道:“沒見過什麽世面,叫殿下看笑話了。”
“什麽殿下不殿下的,叫我莊和就是了,往後我也叫你幼寧姐姐吧,”太子是莊和的兄長,但徐幼寧不是太子的正妻,叫嫂子有僭越之嫌,叫姐姐正好,既親切,又不逾矩。
莊和看着那匣子東珠,啧啧道,“全都好東西,眼饞死了,母後這回真是大方,上回在坤寧宮,我求她給了兩顆做支簪子,她都不肯,只給了一顆。”
莊和的脾氣還是随了宜妃,待人接物親切得很。
不過,徐幼寧記得,只要事涉燕渟,莊和都會跟莊敬針鋒相對吵起來。
“我用不了這麽多珍珠,殿下要不拿幾顆回去?”徐幼寧也挺喜歡這一匣子珍珠的,不過莊和把話說到這份上,她只能客氣一下。
“那可不行,”莊和笑道,“我是替母妃來送禮的,要是還拿東西走,母妃可要罵我了。”
說着,莊和便叫人把賀禮拿過來。
其他娘娘送來的大同小異,都是補品和飾品。這也難怪,皇帝來華陽宮來得突然,各宮娘娘到行宮來都是帶些日常用品,一時之間難以找到什麽別致的東西。
宜妃卻不一樣,除了一支雪山靈芝和一支步搖,還送了一床小小的繡被。
莊和不無自豪的說:“姐姐,這床錦被是我母妃親自給我的小侄兒繡的,你摸摸看,又柔又軟的可舒服了。”
“啊?”徐幼寧吃了一驚。
這錦被上繡得是觀音送子圖,寓意最是吉祥。
“這禮物實在太貴重了,”
莊和見徐幼寧喜歡,繼續道:“之前聽說姐姐的好消息時,母妃便動手做了,只是她如今眼睛不大好,做起來就慢,可巧這回到行宮來,一下清閑了許多便做出來了。”
早就準備好了?
這倒也是,被子雖然不大,但上頭精致的刺繡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做出來了。
宜妃送的這禮物,還真不是趕鴨子上架拿出來的。
“那……我就替小黃謝謝宜妃娘娘了。”
“小黃?”
徐幼寧不小心說漏了嘴,只好道:“嗯,是我給孩子取的小名。”
“太子哥哥喜歡這個小名嗎?”莊和忍不住道。
以莊和對太子的了解,絕對不會給孩子取這樣的小名。
徐幼寧忍着笑搖了搖頭。
“太子哥哥是真的疼姐姐和小黃。”莊和不禁對徐幼寧微微側目。
初見徐幼寧的時候,莊和對她的印象并不深刻。
只是聽母妃說,前朝後宮都流傳着對太子不利的流言,所以慧貴妃特意給太子找來了命格奇佳的徐幼寧。
所以,當她聽說徐幼寧的時候,心裏還頗為好奇,想知道被青玄子誇贊的命格是什麽好命格。
然而見到之後,頓時有些失望。
徐幼寧看着就是個尋常的小姑娘,除了相貌清秀些,眼神清澈些,再沒別的。
可就這麽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姑娘,上回在禦花園,燕渟當着那麽多人的面,還說想認徐幼寧做妹妹。
莊和也是從那個開始留意徐幼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