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花團錦簇日 卻是別離時
在大婚正日子前的一天,“納征”的隊伍便已經出發,按照大夏朝當時的規矩,是二百兩黃金,八千兩白銀;一千匹綢緞;五百頭牛羊;另外是二十匹配備了鞍辔的駿馬。這本是皇帝納後之禮,如今女帝擇夫,便也循了此例。
若說是黃金白銀,倒也不甚稀罕,最為難得的是,這二十匹駿馬一色純白,大小一樣,配上簇新的皮鞍,雪亮的“銅活”,黃弦缰襯着馬脖子下面一朵極大的紅纓,端得是龍馬精神,神采奕奕。更讓人啧啧稱羨的是,這二十匹駿馬皆被□□得十分聽話,不驚不嘶,昂首從容,步子不但踩得整整齊齊,而且還能配合鼓吹的點子。也難怪這“納征”隊伍一路行來,就連六七十歲的老頭兒都止不住地贊嘆不絕,聲稱打出娘胎裏來,還是頭一回見。
此外還有賜皇夫父母、兄弟的金銀衣物,也随着聘禮一起送去。待迎親的使節到了承恩公邸,皇夫的父親賀蘭允之帶着他的其他兒子,早已候在大門外迎接。等把迎親的正、副使迎入大門,正廳前面還有一班人在跪接,那是賀蘭允之的夫人周氏和她的兒媳婦們。
等到納征儀物聘禮安設停當,正中一張桌子,供奉上朱緞金字的制敕和使臣的龍節,皇夫賀蘭湛玉方自出臨聽宣。待聽完欽派使臣行大征禮的制敕,皇夫依舊退回二廳,其餘事項皆由承恩公賀蘭允之跪接儀物,北面謝恩。
第二日,西夏國的皇城內外已經沸騰,自皇宮到承恩公府的官道早已鋪好了黃沙,圍觀地百姓将這條官道圍了個水洩不通,争先恐後想要一探皇夫之風采。這下可苦了那些身穿簇新甲胄的官兵。宮中早已傳下話來,普天同慶的好日子,不許為難百姓。因此這些平日可以拿着皮鞭,盡量威吓百姓的官兵大爺們,只好
使盡吃奶的力氣,将洶湧的人潮,盡量往後壓,口中不斷喊着:“借光,借光!”一個個都把喉嚨喊啞,累得滿頭大汗,才能騰出官道中心兩丈寬的一條通路。
待得賀蘭允之出現在人前時,人群便已經沸騰了。只見他頭戴貂蟬冠,身着大紅蟒袍,端坐在一匹油光嶄亮的高頭大馬之上,更顯得是面若春花,鬓若刀裁,真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風得意馬蹄疾。
依照常理,皇後是坐轎入宮的,然賀蘭允之畢竟是男子,若以一頂大紅花轎入宮,也着實是有些怪異,是以經李婉華批準,方自改成了讓他騎馬入宮。只是大婚過程中尚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儀注,是為親迎。
女帝和皇夫,堪比天地,亦是敵體,女帝大婚不親迎皇夫,于禮有悖。但果真親迎,亦會在儀制上生出無法折衷調和的麻煩。大駕臨禦,剛要做新郎官的皇夫,還得跪接,世上自然沒有這個道理,因而這皇室婚嫁上,便想出一個代替的辦法,那邊是由皇帝親自在一柄龍形如意的中央,書寫一個龍字,然後将這柄龍形如意放在鳳辇或者是皇夫禦馬的馬鞍前,表示“如朕親臨”,便當做是皇帝親迎的意思了。
這邊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派喜樂景象,而在勤政殿中,李婉華卻依舊穿着平常的衣物,靜靜地看着奏折。鹿兒和鶴兒陪伴在身邊,如往常般端茶遞水,竟半分沒有大婚之日的動靜。
待李婉華看完這一日的奏折,随口問道:“什麽時辰了?”,鹿兒笑回道:“已近申時了。這當口想必賀蘭親王已經入宮了吧。”
李婉華的臉上沒有表情,她合起了奏折,起身站了起來:“走,去偏殿看看。”
鹿兒和鶴兒互視一眼,連忙緊随其後,雖說這時辰李婉華應該梳妝打扮已備拜堂之禮儀,然鹿兒和鶴兒卻絲毫不敢提起此事,只因為今日之女帝,周身充滿了低氣壓,任何一個人都能在她的臉上看出來,今日的皇帝,全身上下寫滿了三個字,不高興。
李婉華進入鳳鳴宮偏殿,楚清溪等人恰好迎了出來。今日裏楚清溪似乎精心打扮了一番,看到李婉華,卻不禁楞了一愣,問道:“影月,都這個時辰了,你怎麽還是這副打扮?”
李婉華看着她身上一身簇新的新衣裳,又看她淡掃娥眉,頭戴金釵,竟比往日裏多了幾分豔麗,心中不免有些酸甜交織。甜的是,這定然是楚清溪因為自己大婚之日而刻意打扮的,而酸的是自己将要去拜堂的人,卻偏偏不是她。
楚清溪見她臉上似悲似喜,心中亦忍不住微微嘆息,只是這個大日子裏,自己可不能惹的李婉華傷心,于是當下笑道:“今兒我可是打扮好了,你要我做什麽差事,盡管吩咐下來罷。”
Advertisement
李婉華定定地看着眼前笑靥如花的楚清溪,心中悲喜交集,她知道如今整個大夏國的百姓都在共享這一盛事,已經容不得她再做半分退縮,而眼前這個笑意盈盈的楚清溪,她的眼中充滿了理解和鼓勵,李婉華知道她的心意,今時今日,只要自己需要,楚清溪定當竭盡所能,陪伴她完成這場盛大的婚禮。
“雖然跟我拜堂的不是你,但是若你在我身邊,我就當做那個人是你,又有什麽要緊?”,李婉華在心中暗道。如今木已成舟,她亦不想再做哭哭啼啼的無謂之舉,為這事,她流的淚已經夠多了,李婉華心中暗暗下了決定:“子嗣問題是決然躲不過去的,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也只能豁出去了。只要我生了孩子,便可得自由,以後的事情,就留待以後去想也不遲。”
于是她沖着楚清溪微笑道:“清溪今日打扮的這麽好看,莫不是想搶影月的風頭?”
楚清溪聞言,禁不住也笑将起來:“誰敢搶新娘子的風頭?今兒個我就是個聽差的,您有什麽吩咐,盡管布置便是,卻不知是要我跑腿兒呢,還是讓我傳話兒?”
聽着楚清溪的打趣,朱紋和碧痕在一邊也握着嘴兒樂,李婉華瞥了她一眼,笑道:“傳話兒和跑腿兒不就是一回事。”,她裝作細想了想,笑道:“這傳話兒和跑腿兒的差事啊,這宮中一直都沒少過。剛我細想了想,倒是的确有一樁差事不容易找到人。”
她看着楚清溪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落在自己身上,不由得暗暗發笑:“這大婚上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差事,一般人都辦不了。”,她探究的目光落在了楚清溪身上,笑道:“不過,清溪,也許你倒是可以試試。”
楚清溪奇道:“什麽差事,你只管說來。”
李婉華忍着笑道:“交泰殿鋪喜床。”
此言一出,鹿兒和鶴兒頓時忍俊不禁,“撲哧”笑了出來。楚清溪等人愈發驚訝起來,碧痕忍不住道:“這鋪喜床有什麽好笑的,我天天都跟朱紋一起給楚姐姐鋪床,沒什麽稀奇呀。”
李婉華見她三人一臉懵懂,禁不住亦“咯咯”大笑起來。原來這鋪喜床的差事,其中确有講究,需要兒女雙全,又兼結發的一品命婦方才有這等資格。楚清溪雲英未嫁,又哪來兒女之說,是以李婉華這般說來,自是在拿她取笑。
聽了鹿兒忍着笑的解釋,楚清溪亦不禁霞飛雙靥,笑罵道:“好你個李婉華,竟然拿我取笑了。”,論理講,直呼女帝名諱乃是不敬之罪,然而李婉華絲毫不以為忤,只是笑盈盈看着楚清溪道:“你不想鋪床也行,那就從現在開始,就一直陪在我左右,直到大婚禮成吧。”
楚清溪含笑點頭,這樣的日子裏,她有什麽理由再讓李婉華失望呢?她含笑着看着李婉華,柔聲道:“時辰不早了,影月,就讓我陪着你回宮更衣吧。若是誤了吉時,那可怎生得了。”
李婉華點了點頭,沒有拒絕她的提議,因為該來的終究要來,既然躲不過,那就堅強面對吧。
鳳鳴宮正殿,李婉華寝宮。
鳳冠、霞帔、珠釵、玉環,眉筆勾勒出青眉如黛,胭脂渲染起如畫紅顏。只見李婉華身着一件“龍鳳同和”袍,身上戴得又全是龍鳳、雙喜、如意等等形态的珠玉頭飾,愈發襯得高貴典雅,溫柔可親起來。除了這些之外,喜娘還準備了一方“百子九鳳”花樣的紅緞蓋頭,卻被李婉華一眼瞥見,皺眉道:“朕不用這些勞什子。”,那喜娘笑道:“皇上,這新娘子出嫁,都是要用喜帕的呀。”,話剛一出口,她猛然意識到自己的口誤,慌忙跪下連聲道:“奴婢失言,還請皇上恕罪。”
李婉華漠然看了她一眼:“大婚之日,朕自然不會罰你,下去吧。”,那喜娘如蒙大敕,慌忙叩頭退了下去,自去幫襯其他事宜不提。
楚清溪陪在李婉華身邊,看着一身喜服的李婉華,含笑道:“影月今日真美。”,李婉華一雙妙目溫柔地落在楚清溪身上:“清溪也很美,今日,有你陪在我身邊,我就不會那麽害怕了。”
她的聲音有些落寞,只是片刻功夫會又恢複了常态:“今天是我的大喜之日,我應該開開心心的,不是麽?”,她突然站起身來,問道:“什麽時候了?”
正當此時,只見全身簇新緞襖的鹿兒和鶴兒齊齊跪在李婉華跟前,笑道:“這會兒正交子正,十一月初八,皇上的大喜吉期!”
李婉華沉默着,過了一會兒,只聽宮門外鐘鼓齊鳴,這表示着作為大夏國君夫婿的賀蘭湛玉,已經自內城正門入宮。
“是時候了”,一名宮裝少女躬身作禮:“請旨起駕。”,她乃大夏淮王幼女李慕瑤,論起來,該叫李婉華一聲“表姑。”,大婚期間,李婉華身邊需有八名少女親貴作為扈從,這李慕瑤,便因自小與李婉華親厚,便擔任了這些少年親貴的首腦。
“走吧。”,李婉華點了點頭,由八名少女親貴手執宮燈在前引導,禦前大臣和禦前侍衛扈從着,攜着楚清溪登上龍辇,不多時便到了交泰殿大婚洞房的暖閣內休息。
此時賀蘭湛玉的禦馬,亦已經到了交泰殿前。待按照禮部堂官交代的禮儀在殿前下馬,在交泰殿殿門外,虛張弓弦三響,待跨過火盆,又有一命婦将一直裝滿小金銀錠、金玉小如意、紅寶石,以及雜糧米谷的“寶瓶”塞入他的懷中,到這時,奉着皇親王冊寶的龍亭方在向前走。
待禮部堂官奉皇親王冊寶入藏,賀蘭湛玉方才能邁入交泰殿正殿。此時女帝方面也是算好了時刻,待得賀蘭湛玉剛剛在西首站定,女帝李婉華便也出現在了東首位置處。
此時,鼓樂喧天,雅韻齊鳴,李婉華和賀蘭湛玉在這一片繁華喧鬧聲中,完成了九叩之禮,成為了結發夫妻。自始至終,李婉華的目光都停留在楚清溪身上,只有看着她,李婉華才能耐心完成這一項項繁瑣的讓人窒息的禮儀,只有看着她,李婉華才能在這無形的婚姻枷鎖中找到一絲力量。
看着李婉華和賀蘭湛玉雙雙步入新房,楚清溪方才長長松了口氣。也是到了該道別的時刻了,自己答應李婉華的任務已經完成,而李婉華亦在拜堂之前,告訴了自己關于趙寧的下落。
原來兩個月前,徐煥之便已經将趙寧送抵京城,那遼國的蕭太後知悉此事,當即遣使入宋,要求宋帝交出公主,繼續宋遼和親之誼。那神宗趙仁原本就不待見趙寧,是以與那蕭太後一拍即合,當即下诏令趙寧再次和親,算算時日,她也該抵達遼國了。
一想到趙寧身陷遼邦,楚清溪的一顆心猶如放入了油鍋中一般,恨不得脅生雙翅,一舉将趙寧救出險境。如今李婉華大婚禮畢,自己也算是仁至義盡,是以楚清溪不再耽擱,就在這火樹銀花普天同慶的夜晚,她帶着朱紋和碧痕,帶着對李婉華的祝福和感激,踏上了尋找趙寧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