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0.重聚
潛伏在庸軍的這段日子裏,韓淩身邊确實發生了許多喜聞樂見的事情,黎烨願意聽,但宋武卻根本沒這閑心,于是他命柯守挑重點講,別磨磨唧唧地兜圈子。
柯守本來講得眉飛色舞,一聽宋武發話,立刻癟了癟嘴,無精打采地繼續說。韓淩等人潛入庸軍之內,一邊積極跟随庸軍進行訓練,一邊有意無意打探消息,韓淩本想趁夜深人靜時悄悄取了庸王首級,但奈何庸王周圍的防守實在嚴密,他一直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暗殺計劃只能一拖再拖,直到大軍拔營南下,他也未有機會接近庸王。迫于無奈,韓淩等人只能随軍行進,而在走了幾日後,韓淩漸漸發覺有異,庸軍不回庸城,反而向南挺進,并有越過邊境線的趨勢。韓淩登時發覺不妙,懷疑庸王的目的可能是為偷襲黎國,畢竟黎國的兵力幾乎傾巢而出,現在的黎國不過是個空殼,庸王要想拿下,簡直易如反掌。而之後庸王的蛛絲馬跡,也驗證了韓淩的猜想。首先庸王命人将黎國的線人一一排查出來,再趁其不備殺人滅口,這就阻斷了黎烨等人的消息來源。其次,庸王又派人帶了金銀珠寶,賄賂黎國邊境的守城官員,意圖不費一兵一卒,占據城池。最後,他在茨山附近竟與安宇文有了次會面,安宇文還特意去兵營裏轉了一圈,顯然他倆定在密謀些什麽。
到此,韓淩已基本确定了庸王和安宇文的目的,正當他想應對之策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韓淩與安宇文曾有一面之緣,而正是那一面,讓安宇文永遠記住了韓淩,所以,當安宇文站在軍營裏,往人堆裏一掃,便立馬認出了韓淩。安宇文本是無心插柳之舉,想不到竟有如此收獲,在喜出望外的同時,他也刻意收斂了情緒,并沒有立刻拆穿韓淩,而是漫不經心地在軍營裏逛了一圈,然後回到帳篷裏,立刻向庸王說明情況。
韓淩尚且不知自己已經暴露,所以當庸王帶兵圍困他的帳篷之時,他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就在千鈞一發時,那些僞裝為庸軍的黎人立刻抄起家夥與庸軍大打出手,韓淩因此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方才能夠逃脫。只是因此他也付出了慘重代價,線索斷了暫且不說,重要的是白白犧牲了多少兄弟。韓淩帶領剩餘的兄弟一路拼命逃亡,才擺脫追兵,庸王似乎并不擔心韓淩會走漏風聲,他們依舊按照原計劃行進,而安宇文或許因對韓淩懷恨在心,所以他特別派了一小隊人馬,追擊韓淩等人。所以,韓淩等人一方面要繼續追蹤庸軍,另一方面還要小心避開追兵,如此僵持了幾日,庸王終于抵達了黎國邊境,韓淩心下一涼,本想以一人之力,阻攔庸王入侵,但所幸杞軍提前抵達黎國,并建起防線,方才沒讓庸王得逞。韓淩心知杞軍能拖一段時間,便立即下令伏擊安宇文派來的追兵,殺出一條血路的同時,又派柯守快馬加鞭,與黎烨彙合,争取獲得支援。因為黎烨此番陣仗極大,所以在他們跨進庸國的時候,韓淩就收到風聲,說黎烨帶兵來了,之前由于隐藏于庸軍之中,不方便聯系,現在既已暴露,自然沒必要偷偷摸摸,只要保證消息能帶到,捅出多大簍子都無所謂了。
柯守帶着信件成功脫逃,而韓淩的行動無疑又再次暴露了自己的行蹤,新的敵人又朝他們紮營之處彙集,他們即将面臨一場鏖戰。柯守不敢有任何耽誤,一路駕馬狂奔,終于趕到溧水,找到黎烨,并告知其所發生的事情。
宋武聽完柯守的敘述,思考很久,也未抓出其中漏洞,而他也完美地解答了自己的疑問,庸王招募的新兵去哪兒了,為何嗜戰如命的庸王不在三軍之中,難道真是因為怕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幌子,庸王不會躲藏,他只是去了真正的戰場。幸好有柯守來通風報信,否則他們若再在庸城上耽誤時間,恐怕大黎将不保。以庸城換個黎國,庸王這筆賬真是算得太好,若他成功占得黎國,之後要奪回庸城,也是小事一樁,倒是出征的黎軍,将從此沒有依靠,聽天由命,自生自滅。
黎烨等人拔營行進的速度極快,不出一月,他們便抵達了黎國邊境。然此時,城門已經失守,城邊的原野上,一片屍血,幹涸的血跡混着剛剛融化的血水,流出一道道縱橫的暗紅水流。杞軍和庸軍的屍首随處可見,他們死狀慘烈,可以想象他們臨死前的生死搏鬥是多麽激烈。
黎烨心下一驚,胃液翻騰,說實話,他并未真正上過戰場,從小到大,也沒見過幾個死人,現在屍橫遍野,确實強烈刺激着他的神經。他努力保持鎮靜,強忍不适道,“快走,城門失守,說不定庸軍已經入侵城內了!”
宋武比黎烨更清楚城門失守意味着什麽,庸軍将要占山為王,而現在他們的首要任務,并不是繼續追擊,而是要攻城。因為宋武已經清楚地看見城牆上高高挂起了庸國的旗幟。
在攻城一事上,黎烨和宋武再次産生分歧,宋武主張從長計議,分析突破點,以智取勝。然黎烨覺得現在情況緊急,不能再有耽擱,庸軍應是不久前方才攻下城門,短時間內無法建成穩定完善的防禦體系,現在攻城,必會容易些。若再等些時日,對手也有了充足的準備,到時再想攻城,怕已不是易事。
宋武的信條是不打無準備之戰,然實在拗不過黎烨,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出相對完善的作戰計劃,然後休整了一夜,便全軍出擊。
此次交戰時間不長,因為城門本來就已被攻破,臨時修建的防禦體系不足夠堅固,宋武一軍人多勢衆,輕輕松松就破了城門。而裏面的防禦兵力果然如黎烨所料,非常少,似乎只是為了宣告領土主權而留下的人馬,并非是為真正的防禦。宋武慶幸随了黎烨,否則在這裏耽誤時間,實在不值得。
他們一路前行,宋武心中有憂慮,不敢貿然行進,但黎烨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見到韓淩,所以他根本無所顧忌,一個勁悶頭向前沖,宋武攔不住黎烨,只能硬着頭皮陪他瞎折騰,期間,宋武真是擔心有人埋伏,若遇上了,必會九死一生。他覺得,黎烨根本不懂打戰,他全是憑自己的直覺行事,又意氣用事,他能活到現在,純屬僥幸,以他魯莽的行事之風,若對手稍微有心,他早就中了無數次圈套。
但偏偏老天就喜歡黎烨這樣的人,它為黎烨鋪了一條陽光大道,讓黎烨可以無所顧忌,一往直前。直到趕到杞軍和庸軍的交戰之地,他們竟未遇到任何埋伏。宋武覺得神奇至極,但情況緊急,沒時間讓他感慨,他立刻抽調兵馬,沖上前線,支援杞軍。
庸軍見宋武帶兵從後方突襲,登時措手不及,前方杞軍尚未消滅,後方竟又來敵人,庸軍瞬間陷入腹背受敵之境,庸王方寸大亂,立刻命令撤軍,然逃生之路已被黎軍堵死,庸王仰天長嘯,唯有提槍奮戰。
黎烨随後也趕到了戰場,他根本不關心時下戰局如何,只瞪大了眼搜尋韓淩的蹤跡。方才路過之地,确實屍橫遍野,但黎烨都小心觀察過,并未發現韓淩的屍體,所以他認定韓淩還活着,韓淩一定就在此地!
Advertisement
人群混雜,無數人影從黎烨眼前一閃而過,血花飛濺,矛戟□□斷了無數,嘶吼不斷,汗水如雨灑滿疆土。黎烨望眼欲穿,忽然一身披铠甲提劍抗敵的矯健身影映入眼簾,黎烨一愣,立馬認出了那人,他登時興奮至極,竟忘了自己正處在殊死搏鬥的沙場,他長揮馬鞭,吆喝一聲,穿越人群,駕馬朝那人疾馳而去,終于!老天開眼,能讓他此生不悔!
庸王忽見黎烨,登時欣喜,這簡直是天賜的良機!他手臂用力,震開擋在眼前的敵兵,而後雙腳蹬地,如疾風一般向黎烨奔去!庸王身形靈活,手上□□所向披靡,他卯足力氣,側身借力,又一助跑,将槍投出。□□劃開風牆,正正插在黎烨的馬屁上,馬兒瞬間受驚,一聲嘶吼,前蹄一軟,跪倒在地,由着慣性擦着地面滑了數米,卷起一道塵沙。
黎烨死死地抓住缰繩,然強烈地沖擊讓他雙手幾乎使不上力氣,最終,他還是騰空而起,被甩飛出去,身體重重地砸在地上。他吃痛地蜷縮起身體,嘴裏吐出一口鮮血,而後躺在地上,微微抽搐。
韓淩餘光掃過,察覺似有人朝自己襲來,在未辨明敵友的情況下,他立刻做出迎敵準備。他一腳踢飛圍在眼前的敵人,打開視野,當看清來人的面孔時,他驚訝得無以加複,以至于他完全忽視了正從後方襲來的庸王。然也就是愣了那麽一秒,錯失了最佳防守時機,黎烨從馬背上倒下,韓淩眼睜睜望着,卻無能為力。眼見庸王舉劍刺來,韓淩立馬回神,他一聲巨吼,朝黎烨飛奔而去,穿過人群,濺得一臉血跡,血漬擋了視線,他撩起手袖,粗魯一擦,又快步沖了上去。電光火花間,庸王長劍落下,韓淩一步上前,側傾身子,以手擋劍,将劍穩穩地夾在兩指之間,而後發動內功,輕輕一折,竟吧劍身折斷了。韓淩旋即往後一提,庸王手握劍柄,重心不穩,登時身子往前傾,韓淩看準時機,對着庸王的肚子一個飛踢,庸王登時身子後仰,重重倒地。韓淩猶豫半秒,轉而迅速扶起地上的黎烨,将他架在肩上,一路小跑,将他拖進附近的村舍內,而後嚴嚴實實關上門,輕車熟路扒開黎烨的衣服,開始檢查他的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