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佳作
想了想,也顧不得那管事的反應,我扒着牆,探出了小半個腦袋,悄悄瞄了一眼那院中的情形——幸好,并沒有預想中淫、靡不堪的場面,也沒有超出接受範圍的旖旎之景。
院中大概有三十多人,依次坐在回廊兩側的桌案後,另一邊的涼亭中還有舞伎伶人表演助興,若不是她們身前的桌案上擺着的都是文房四寶,而不是美酒佳肴,我幾乎要以為這是一場小型宴會了。
這群人之中最為顯眼的,還要數居中的主位上那個溫文爾雅的中年女子。
她生得一張圓潤的鵝蛋臉,體态豐腴,語笑晏晏,看着便像是個性子和善的人——若不是手中那把附庸風雅的折扇,我對她的評價大概還要更高一些。
不知道這個中年女子是這院子的主人,抑或是主辦方請來的名家?
我還在猶豫是否應該進去,就見那替我帶路的管事忽然越過我走進小院中,直奔首座上的中年女子,彎腰與她說了些幾句;那本來沉浸在琴音中滿臉陶醉的女子起先不悅地瞪了她一眼,随後卻朝我這兒掃來。
也不知那管事與她說了些什麽,她顯然十分激動,一拂衣擺想要站起來,卻又顧慮着什麽,最終只是命那管事過來将我們請入,并沒有起身前來相迎。
然而她的表現,卻足以引起有心人的關注了。
我拉着姜灼,硬着頭皮走了進去,心中不免有些憂慮:這般招搖的入場方式,可與我之前設想的透明低調不太一樣啊。
也罷,乍一看并沒有見到那傅公子,我的心便放下了一半。
管事的引着我們坐入了最末的席位,這倒是正合我意:離得遠些,便也能遠離是非——只可惜,這天下間的因果是非,又豈是想躲就能躲得掉的?
走近了才發現,這群人坐着的桌案前挖了一條細細的水渠,引了清澈的溪水灌溉,隐隐可見色彩斑斓的游魚在水中嬉戲。
在我盯着那些魚兒入迷之時,卻見上游飄來一只精巧的小酒樽,像是金子做的,但卻能穩穩地浮在水面上;飄飄搖搖地一路穿過了前面多人的位置,最後堪堪在我和姜灼前一座停下了——好險,差點就到我們面前了。
看到這兒我總算是明白了幾分:這不就是話本裏常常提到的曲水流觞麽?
這些大蕪的才女還真會玩啊……可是如此一來,這詩會不就帶有比賽的性質了麽?
跟我猜測的品鑒活動多少還是有些差別。
Advertisement
我本以為,只要将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即可,現在看來,不僅這參與人是随機且強制的,就連題目都是當場抽取的——邝希晗的文采如何我不清楚,但是我嘛,別說即興作詩了,就是讓我現場畫一幅工筆花鳥圖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呵呵,又是林苑之林小姐啊……今兒個林小姐文運昌盛,不知又會有什麽佳作呢?本官拭目以待——”那個中年女子一攏折扇,從身邊的侍從手中接過來一張杏色的花箋,“一炷香之內,做一首詠物詩,題目為菊。”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枝寧自枯。(注1)”那坐在我前座的年輕女子至多不過二十來歲,眉清目秀,氣質也十分儒雅,看着就像是飽讀詩書的才女;而她也的确是出口成章,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做成了一首詩,聽起來還很不錯的樣子——教人自愧弗如呢。
果然,就聽那中年女子頗為欣賞地鼓起掌來:“林小姐不愧是上一屆的魁首,才思敏捷,滿腹經綸,恐怕今年的魁首之位,也是你的囊中之物了。”
“沈大人謬贊了,學生愧不敢當。”那林小姐連忙起身對着上首諸人深鞠了一躬,口中謙遜着,眼裏卻藏着一抹得意。
——到底還是個年輕的姑娘,有點兒虛榮心很正常……可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沒看到其他人眼中的嫉妒和不甘麽?
如此鋒芒畢露,并不見得是好事啊。
我搖了搖頭,側眸看去,正巧見到姜灼嘴角邊那一絲嘲諷的弧度。
這個表情,難道姜灼自負文學修養要遠高于那林小姐麽?
還是說,她鄙夷的對象,另有其人?
我又轉過頭,順着她的視線尋過去——原來她一直在關注着的,是那坐在上首的沈大人。
這個沈大人又有什麽值得關注的地方?
在我陷入思考之時,卻覺得手臂被輕輕一觸,姜灼意味不明的眼神落在了我的臉上,教我情不自禁地緊張了起來:“怎麽了?”
只見她薄唇微抿,似乎是要說些什麽,最終卻只是嘆了一聲,以眼神示意我去看前面的那條小水渠——竟是那小金樽悠悠地飄到了我的位置前,被底下的鵝卵石抵住,就此停止不前了。
而這也代表着,下一個要進行文采展示的人……是我。
“這位小姐只怕是第一次參加文都詩會吧?年紀輕輕卻靈秀聰穎,果真是後生可畏啊!哈哈哈……”我正茫然無措間,就聽那上首的沈大人已莫名其妙地将我誇了一通,“好,依然是詠菊,一炷香的時間,請吧。”
她說完就一臉期待地望着我,教我不知該怎麽拒絕。
桌案上有現成的文房四寶,我随手抽了一支細狼毫,蘸了蘸豐沛的墨汁。
架勢擺的似模似樣,可真要動筆,我卻對着雪白的宣紙犯了難——這筆墨紙硯無一不是良品,可惜我的毛筆字實在差強人意,難以相配。
說起來,這也怪不得我:練了多年鋼筆與米分筆,我又怎麽能想得到,有朝一日需要用到這真正國粹的書法呢?
懸腕思考了良久,餘光瞥見那點燃的香已經燒去了一半,心裏有幾分焦急。
其他人與我的位置離得雖遠,卻都屏息凝神地關注着我,只有那沈大人老神在在地飲着杯中的酒,跟着悠悠作響的琴聲搖頭晃腦——似是對我的水平胸有成竹,又像是對我的發揮漠不關心……這态度真是教人捉摸不透。
感覺筆尖蘸着的墨汁即将順着重力滴落在宣紙上,未免它滴落後暈出一塊難看的墨斑,情急之中,我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簡心。
凝神盯着這龍飛鳳舞的字看了一會兒,我又鬼使神差地在後面加上了一句話……待我寫完,那柱香也正好燃到了盡頭。
停下筆,我瞄了一眼正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桌案的姜灼,心裏一驚,下意識地伸手遮了一遮;倒不是擔心她能認出我的鬼畫符,只是不想教她覺得我是個不學無術的纨绔——寫不來詩也便罷了,連字都這般醜。
只是,我自己也明白,這個動作不僅幼稚,而且毫無意義。
只聽那沈大人呵呵一笑,招手讓領我們進來的管事取過我桌案上的宣紙——我還沒來得及拒絕,那不堪入目的作品就已經被遞到了她跟前——唉,這下糟了。
我懊惱地捂住了半邊臉,對于自己來參加這詩會的決定後悔不已:待一會兒,只怕不僅是姜灼,在場所有人都要曉得我的真才實學了……
想到她們會投注而來的不屑目光,我恨不得立刻生出一對翅膀,好從這裏逃走;可是一想到其中也會包括姜灼,這份窘迫便又化作了不可言說的痛楚,一寸一寸地漫入肌膚,侵入了肺腑,教我眼眶發澀,卻不敢當着衆人的面落下淚來。
猶如等待被判刑的囚徒一般固執地盯着那沈大人,即使知道了結局還是移不開眼睛——然而我無論如何都料想不到,她面不改色地從管事手中接過我的答卷,沉吟了片刻,忽的一拍桌案:“善!”
——怎麽回事兒?
是我的理解有問題麽?
“善”這個詞應該不是表示貶義的吧……
當我與在場其他人同樣不明所以時,就見那沈大人眉飛色舞地說道:“蘭既春敷,菊又秋榮。芳熏百草,色豔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注2)小友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妙啊!”她一本正經地對着那張宣紙念着天差地別的內容,神色自如找不到一點破綻,演技之高超,若不是知曉那紙上所寫的真正字句,只怕我也要被當真了。
——該不會是她故意念了一首其他的詩作,來替換我那濫竽充數的答卷吧。
可是她如此做,又是為了什麽呢?
在她話音剛落後,那些在座的學者才女們也不約而同地稱贊了起來,投來的或欣賞或欽佩的視線教我臉上火辣辣的;而那才學過人的林小姐看向我時略帶失落卻心悅誠服的微笑,教我羞慚得恨不能将腦袋藏到桌案底下——詩是好詩,卻根本不是我寫的!
最令我如芒在側的卻是姜灼那混合着驚詫和探究的目光,只有我自己知道究竟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壓制住立即向她解釋清楚原委的念頭——我猜不透那位沈大人如此做的用意,但是現在澄清,無疑是在自己與對方臉上都狠狠扇了一巴掌,除了招惡,于事無補。
我能做的,也不過是忍着疑惑和不為人知的慚愧之情靜觀其變罷了。
心裏自暴自棄地想着,我不得不硬生生扯出笑容應對這些人的恭維和稱贊。
心中正別扭尴尬時,就見一人邊擊掌邊緩緩踱進院中,嘴上毫不例外地贊道:“好詩,好詩……不知是在場哪一位的大作?”
溫和的嗓音穿透過帷帽時有些發悶,五官神色看不分明,只知道是個男子;可他甫一現身,便教那些年輕的姑娘小姐們都流露出了欣喜之色,更有甚者,眼中的傾慕竟然毫不掩飾。
——這個不速之客,正是先我與姜灼一步進入院中的傅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