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劉秀登基
時值元月,大地還是一片冷冽冰寒。西北風呼嘯在鄗城的上空,将滿城的紅綢旌旗吹得如風魔般狂舞。夜裏還有青雪飄下,紛紛揚揚,覆蓋大地。遮掩了舊年多少春意柔情,夏意燦爛,秋葉靜美,多少陳年往事随着冬風的刮過消弭在天際,那種冰凍三的絕望是多少銀絲碳都暖不回來的徹骨冰寒。
那一夜,失去了自己丈夫或許還有愛情與天真美好的陰麗華睡在了郭聖通的房間。同樣是裝飾靜美的卧房,當地放着幾盆銀絲碳,就連被窩中還不忘細心的準備了一個湯婆子。與外間緊緊象征性的擱了一盆炭火的冰冷大相徑庭。可是睡在離間的陰麗華依舊覺得很冷,而盤坐在外間修行順便想想自家相公的郭聖通,卻覺得這夜依舊如常。
整整一夜,裏頭的人睜着眼睛洗漱時光流逝雄雞唱白,而外間的人則盤膝端坐閉目養神。雖然兩人都沒有什麽睡意,不過彼此境況卻是天壤之別。
長夜漫漫春宵短,有人流淚到天明。
陰麗華選擇了一個叫劉秀的男人,性子溫厚為人義氣還喜歡種田讀書的很樸實的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并沒有其哥哥的遠大志向遍交天下豪傑,卻也對知己好友傾心相待,受到衆人的愛戴擁護。這個男人風度翩翩形貌佚麗,這個男人腹有詩書日月為表,能夠吸引當世美女陰麗華甘願自留三年也要最終嫁過去的男人。
她在這個男人沒有發跡的時候便苦苦等待苦苦追尋,她在這個男人最危難最困頓的關頭下嫁于他,成婚不過半載便因他人逼迫就此分別,從此伺候公婆姑嫂一心一意的等待。這個期間她聽到過男人婉拒郡主婚事的消息,也聽到過世人贊譽劉秀情深意重不負發妻的贊美,她以為她們夫妻二人可以如世人傳送的那樣,從此過上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小日子。卻沒想到所有的願望最終都只是黃粱一夢,夢醒之時,除了渾身失去力氣的疼痛和不甘,陰麗華覺得自己什麽都沒有。
也許這個男人曾經是那麽的情深意重,溫柔款款,可是陰差陽錯叫這個男人成為了皇帝。從此帝王心術,制衡天下,所以再也不會成為自己一個人的男人了。
一聲微微的嘆息從口中溢出,霎時間消散在寂靜的夜中。
盤坐在外間的郭聖通合着的眼皮微動,最終還是沒有睜開。
翌日天剛剛微亮,就聽裏間兒傳來有人起身穿衣的細碎聲響。修行一夜的郭聖通睜開眼睛,開口吩咐門外端着清水洗漱等物守候的侍婢們進入房中,一部分去裏間兒伺候陰麗華梳洗,一部分則将清水等物放在案幾上,魚貫退出。
梳洗已畢,冠帶更衣。郭聖通看着把自己打扮的端莊沉靜的陰麗華從裏間兒袅袅走出來,她的身上穿着一件兒顏色微微厚重的玄色曲裾,領口袖口以及腰身處用銀色絲線挑出祥雲蝙蝠的圖案,一頭烏黑如墨緞的秀發盤起來,只插了一支質量上乘的碧玉簪子,越發顯得其人清麗淡雅,端莊賢淑。只是和初見那種形象相比,到底多了兩分陰沉靜默,郭聖通看在眼中,微微一嘆。
“我已經吩咐下面人準備了早膳過來,夫人吃過之後再去吧。”郭聖通話音剛落,立刻有侍婢端着早膳進入房中。都是精心制作的餅餌羹湯,香氣撲鼻色澤鮮美,叫人一看就覺得很有食欲。
寂靜布菜之後,所有侍婢魚貫退出。郭聖通手持筷箸開口說道:“我吃飯的時候不喜歡有人在旁邊看着,想必夫人現在也不喜歡有人在旁邊的。我們兩人就靜靜地吃一頓飯,夫人覺得可好?”
陰麗華聞言,溫婉笑道:“以前在老家的時候也只是我站着服侍婆婆和小姑吃飯,這樣子很好。”
于是兩人相視一笑,越發覺得默契自在。
食不言寝不語。寂然飯畢,郭聖通留陰麗華吃過一盞茶湯之後,已經差不多是卯時了。這會子樊娴都應該已經起身梳洗了,陰麗華身為兒媳婦自然要前去請安問候,郭聖通不便多留,看着陰麗華身姿袅娜,步步穩當的離開了。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個聰明人,永遠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并且能很快接受現實調整方案去迎接新的生活和問題。
這樣的人,不論在什麽地方都能過的很好吧。
郭聖通這麽想着,微微嘆息一聲。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二月初二登基大典的日子。
是日,天光正好,風和日麗。向來北風呼號陰雲重重的河北鄗城也難得是一個日頭大大的晴天兒。鄗城南部千秋亭下築起了六丈高的壇場。壇場壘疊三層,在蒼勁松柏的映襯下,聳然而立。
經過近兩個月的裝點修飾,今日的鄗城處處紅綢高挂,旌旗獵獵,漢軍将士在壇場周圍排列成一塊塊整齊的方陣,盔甲明亮,刀鋒森然。氣氛凝重而肅穆。
吉時已到,有司儀朗聲高呼道:“恭請蕭王登壇受命。”
霎時間,鐘磬齊鳴,鼓樂聲聲,檀香缭繞。死守在壇場四周的執事人等立刻點燃了共以祭祀天地鬼神的火把。一時間濃煙滾滾而起,将整個鄗城熏染的越發肅穆。斧戟儀仗開道,禦林軍尾随其後,劉秀頭戴帝王冕冠,身披日月星辰五爪金龍的龍袍端坐在禦辇之上,自東方緩緩而來。
直至千秋亭下,劉秀起身踩着小黃門的脊背站在地上。制作精良的禦靴踩在刻着祥龍浮雲的紅色地毯上,劉秀挺直脊背緩緩登上石階,一步一步走上壇場頂層。面色莊重,當案而立。
鐘磬鼓樂立時換了皇家祭祀時候的莊重曲目,站立在禦案旁邊的司儀朗聲高呼,劉秀在司儀的指引下祭過天地鬼神,水、火、雷、風、山、澤六宗,望祭諸神。司儀站在壇場上朗聲誦讀祝文,其後劉秀照例進行過三推不受,文武百官再三懇請之後,劉秀方才挺身受封,面南稱帝。
祭祀禮畢,壇場下首文武百官叩拜慶賀,山呼萬歲。劉秀于公元25年二月初二正式登基為帝,改元建武。比歷史上記載的還要早了四個多月。
歷史,在這一刻稍作改動。
登基大典結束之後,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帝王的劉秀乘坐禦辇返回城中。晚間自然又是一場酒宴慶賀,君臣齊歡。
諸位将領在慶賀之餘,自然也更為關心劉秀接下來的封賞百官,設置宦爵的舉動。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大司馬、大司空以及大司徒這三公的職位。一時間歡宴之上推杯換盞,你來我往,人人言語議論度才量德,氣氛倒是越發熾烈起來。
和歷史上還有不同的一件事情便是劉秀登基之後即刻封原配夫人陰麗華為皇後,至于爬床成功的張雅也被封了一位貴人。在晚宴上陰麗華與張雅兩人打扮的光彩奪目,一個坐在帝王身邊,一個坐在帝王下首,俱都是巧笑倩兮,言語嬌柔,看得諸位将領紛紛豔羨劉秀的美人福氣。
就連坐在下首的蕭哲都忍不住湊到郭聖通跟前兒嚼舌根兒道:“我觀陛下近日桃花運盛,如今果然享受齊人之福,羨煞旁人啊!”
郭聖通微微瞥了蕭哲一眼,不鹹不淡的說道:“你很羨慕?”
蕭哲立刻噤聲,正襟危坐道:“娘子多慮了。在為夫心中只有娘子一個人,其餘庸脂俗粉都不在為夫眼中。”
聽得旁邊席上的鄧禹等人莞爾一笑,插言說道:“蕭将軍還是一如既往的懼內啊!”
蕭哲一臉正色的糾正道:“不是懼怕,只是喜愛的無所适從只能言聽計從罷了。爾等大多是光棍兒,自然難以體會本将軍的心情。等到以後成家立業,興許就明白了。”
一句話幾乎将席上泰半将領全都得罪了。衆人紛紛叫嚣着上前勸酒,蕭哲也不甘示弱的來者不拒。一時間這邊席上倒顯得越發喧阗熱鬧,引得上首劉秀開口問道:“諸位愛卿說什麽這麽熱鬧,也講給朕聽聽?”
鄧禹張口笑道:“倒也沒什麽。只不過是蕭将軍這個飽漢子在譏諷我們這些個餓漢子罷了。微臣等人眼紅氣熱,自然只能狠灌他幾壇子酒來解恨了。”
鄧禹此言一出,劉秀立刻聯想到蕭哲那股子讓人牙癢癢的秀恩愛的舉動,立刻颔首附和道:“鄧愛卿所言甚是,蕭将軍這番将夫妻情愛挂在嘴邊兒上眼饞我等的舉動,果真是不好。朕少不得也要灌蕭将軍一杯酒水,聊表恨意了。”
劉秀說完這話,席上衆人哄堂大笑。蕭哲立刻起身反駁道:“陛下此言差矣。若論桃花運盛,區區豈敢與陛下相提并論。區區也不過是多年夙願得償将郡主娶回家罷了,聖上卻是賢妻美妾盡享齊人之福。所以論到眼紅氣熱,聖上比在下多矣。這杯酒水,還是我等恭敬聖上才是。”
蕭哲話音剛落,諸位将士也跟着紛紛起哄。立刻手持酒樽起身敬道:“請聖上飲滿此杯。”
劉秀有些無奈的搖頭輕笑,倒也甚為随和的将樽中酒水一飲而盡。前來慶賀劉秀登基的各方豪傑見狀,頗為羨慕劉秀一脈的君臣相得。
原本駐守颍川的更始平狄将軍孫成起身笑道:“陛下與臣子相得和睦,如此氣憤實在叫我等羨煞。之前在長安就聽人傳頌陛下寬厚仁德,如今更是聞名不如見面。叫我等心生仰慕。”
劉秀溫顏笑道:“孫将軍謬贊,朕也不過是以真心對待諸位将領罷了。我等雖然名為君臣,但實則親如手足。既然是手足之間,當然是情深意重,非同一般。”
頓了頓,十分感慨的說道:“今日與會将士當中,有多少是朕貧寒之時就傾心輔佐的肱骨之臣。諸位将士的深情厚誼,朕自然看在眼中,記在心上。是斷然不會因為身份的改變而有所變化的。”
諸多将領聞言心下激動萬分,立刻躬身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定當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郭聖通想到劉秀登基之後對待從龍功臣的寬厚禮讓,心中又是一嘆。光武帝劉秀是歷史上少見的沒有在帝位鞏固之後,行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事宜的帝王。他真的做到了同患難共富貴的諾言。他在有生之年,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勳元老之臣大多得到了善終,其家族也在東漢一朝得到了榮華富貴,薪火傳承。雖然其終究還是因為無故廢後的事情被歷史後人诟病。可不得不說的是,劉秀在對待功臣上絕對是一個難得的皇帝,其優容寬厚讓人欽佩敬服。
也正因為此,郭聖通和蕭哲兩人才會願意順從歷史輔佐劉秀上位。除了某些想要看戲的惡趣味之外,劉秀本人的寬厚純良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現如今,這麽想的當然不止郭聖通夫婦兩人。前來慶賀劉秀稱帝的更始平狄将軍孫成就起身叩拜道:“末将孫成,帶麾下五萬兵馬效忠聖上。自此以後,鞍前馬後,但憑聖上吩咐。”
此言一出,衆人且喜且驚。劉秀立刻擡手笑道:“孫将軍快快請起。”
孫成起身,又說了好些效忠投誠的忠孝之言,其中大肆贊揚劉秀品德高尚,寬厚仁德,當為仁君明主等言語。劉秀雖然并不十分自滿得意,但是也頗為欣喜動容。當下又敬了孫成三杯酒水,一時間君臣相得,氣氛越發默契。
三杯過後,劉秀自然而然的考校起孫成的治國用兵之道。孫成不知道是早有準備還是腹中本有丘壑,左右是侃侃而談,應答如流。劉秀越發愛惜其人品才學,言語間也漸漸多了幾份親近自在。
這是劉秀自登基之後第一個投誠效忠的将領,劉秀自然待其非同尋常。态度熱絡一些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在座諸位将領并沒有覺得什麽不妥。反而十分給面子的敬酒笑談,立志要讓孫成感覺到在長安更始朝廷當中沒有感受到的熱血親密氣氛。孫成初來乍到,自然也打着和劉秀麾下将領交好的注意,當下也是來者不拒,口中敬佩嘆服稱贊之語不斷。衆人雖然往日并無交情,但同在沙場拼殺,彼此名聲自然耳熟能詳。此番有意熱絡推崇之下,倒是越發和睦起來。
無人注意到,下首一直手持杯盞把玩的樊崇似笑非笑的勾了勾嘴角,眼中閃過一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