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道題
最終的《繪畫》,幾乎可以說是慘敗收場。
單看外界收回的評論都不太好,知名影評家批評年曦退步,導演的鏡頭語言不夠好,編劇不會好好講故事,幾乎是強行悲劇——諸如此類的。總之,年曦的第一次正式轉型,被人批評成失敗之作。
我一個人說的話當然不作數,但還要其他認識年曦的人的評價。
他們也是如此評價《繪畫》,就算有些人因為她過世了不肯說什麽诋毀她的話,但拐彎抹角還是可以探聽出他們的看法。
看哭了的九晴表示:“怎麽可能這樣!以心死得那麽具有悲劇性!”
我想了想:“你的看法,不是他們。”
我的看法,不是他們。
我無法判斷群衆。關于這件事,我唯一知道的是:只要是我喜歡的東西,就一定不會流行。
對,我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找到的百分之百真實的真理。
九晴愣住了。
“這個故事缺點确實挺多,前期情節倉促,演員也不是十全十美。而且,失敗的文藝片其實不少,這部只是其中一部而已。”經典畢竟就那麽多。
九晴繼續錯愕。
她反應不過來,說話時候語氣不由得就變得天真而憤慨:“可是你們人類看電影,不就是會好好看它的劇本和配音、演員、剪輯嗎?就算有一些差評,那也只是因為你們之間的審美觀有差異吧?”
她又戴上她的‘人類都是會思考的動物他們活着是為了追求理想而工作是為了創造更完美的未來’——的厚重有色眼鏡了。
“不,”我想了一想,想用更婉轉的方式表達我想說的話,“大多數人進電影院看電影,只是為了消遣而已。他們的審美觀很單薄的,所謂選電影對他們來說,就是在電影院前看一眼所有的電影名字,然後就直接進去了。”
九晴愣愣的。
Advertisement
我試着讓自己看起來樂觀一點:“是的,還有些人會在影院前看三分鐘預告片,不過這個比例大概和在電影院買爆谷的人差不多。”
“而更多的人是跟着身邊的人一起進去播完了都不知道演員名字的。”
“而更更多的人是跟在他們的性||交流對象身邊打瞌睡的。”
“而更更更多的人是坐在電腦前等待下載嫌網速慢的。”
“而更更更更多的人……好吧,沒有了。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九晴眨眨眼。然後反應過來了。
她試着發問:“那應該每部電影的票房都差不多啊?如果進電影院的人都是随機平均分配的話。”
“嗯,我說的不是全部,如果想知道全部,應該自己去電影院看看。”我點頭,“影響那些的,大多是明星、導演,他們的口碑會影響票房,傳奇就是這麽出來的。但還沒有到你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是影評家。”
九晴皺眉,“那應該讓每個人學會獨立思考嗎?那樣藝術創作才有價值啊?”
“并不,次序不對。藝術作品是要讓人看懂的,應該要作者做得再好點,而不是讓群衆去遷就作者,沒有消費者會為了買一套漂亮的大餐桌再買一棟大房子,對嗎?”然後我攤攤手:“而且如果每個人都随時随地思考求真,那很多商人就要餓死了。”
九晴被噎住了,随後她笑起來,“我喜歡這句話。”
“只是你,”我落魄地說,“這幾套片子看完了,我們出發吧。”
九晴“欸”了一聲,她沒有問問題,我關完電腦收拾了下根本不需要收拾的桌面以後,她問:“去死者家裏?”
“啊,”我應了。
因為這次案件特殊,前期盯着年曦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黑白就算了,沒什麽人會來盯這裏,等我們給那些明星、歌星錄完口供以後,他們就基本不見人影了。很多人上去采訪和拍照,我就調整了下調查順序,先尋來影碟看完,查完社交關系以後,才去看死者真實的生活環境。
這次案子難,其中一個原因是明星沒有固定的辦公位置,不過這絕對不是主因就是了。
我們兩人出門去。
路邊問路的人多了,直到我們走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了似乎打算回座位的語閑。她捧着一紮紅玫瑰,包裝精美花店人手搭配的那種,而卡片可能是工廠批量打印出來的。
她表情略顯尴尬:“要出去了?”
“嗯,”我匆忙應了一聲,“去死者家裏看看。”
“加油,”語閑皺眉,似乎不怎麽看好這樁案子,“新聞越來越多了,還有人死了。”
對——這大概是少數能造成連鎖效應的自殺案了。這幾天很多人說這樣的話,不勝枚舉,包括二樓的那幫非技術人員——從前他們和我們基本沒有任何交集。
只因為死者是影後,是年曦。
然後我們就擦身而過,語閑往內走,我們向外拐。
“語閑又收花了呢,真好看啊。”九晴回頭看那束花。
“嗯,挑花的人很用心”價錢和心意如果成正比的話。
九晴詫異:“……你居然能看出來這種細節?”
“……不,”我只好說實話,“我只是找句話說,避免冷場。”
我們出了門,沒遇到什麽人。
上了車以後,九晴才說,“啊,我想起來送花的是誰了。”
“誰?”
九晴在回憶,“她的前男友之一,我記得好像是年曦的律師。英文名和姓氏一樣。”
“……前男友送的花?”
“啊,嗯,語閑很多前男友都和她來往的。”
“為什麽?”
“唔,我不知道,好像是他們都堅定地認為語閑肯定還喜歡他們,所以還在追她。”九晴漫無目的地八卦。
“分手了還這樣?”
“不,據本人所說,”九晴表情高深莫測,“她已經很決絕地和他們分手了,但還是沒什麽用。”
我試着猜測,“可能是因為太溫柔了?”
“我也是這麽想的。”九晴坐在最邊上一個座位,說完這句話就閉眼睡了一下。她好像随時都很累,經常晚上不睡覺,白天就老是打瞌睡,睡眠作息不定時到了一種地步,生活節奏毫無約束,因為她不是在生活。
我翻開手機,翻看備忘錄。昨晚睡了五個小時,所以精神還可以,我繼續思考。
現在基本已經确定,年曦出道就是表現派,後來因為一些事成了體驗派,這在演藝界屬于獨特的體驗了,我想。這中間發生了什麽事,還是要看年曦本人的經歷,也就是回憶灰霧。
問題就來了。
年曦出道十年,而這些都肯定是多年前的作品。
那麽,她有什麽東西,是我們找得到的?
因為死神的能力,是要觸碰到物品才能觸發死者相關的記憶。生命線/物品,少了任何一樣都不行,它們就像鎖和鑰匙。
但是,你确定年曦身邊有存在超過十年的東西嗎?——還要是帶進過片場裏的。
我一開始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對此收集了一些資料。
一、随身物品。比如衣物、手機、手袋、行李箱、化妝品。這些第一個剔除。年曦是明星,她的衣服幾乎都是一次性即棄品,手機肯定是一年一換,而有人見過能用十年的化妝品嗎?(重點是不用完)手袋更不用提了。行李箱有可能,但我懷疑行李箱只跟她到了酒店,沒有跟到片場。
二、拍攝物品。
這個聽起來好一點。比如找到攝像機或者她在片場的道具和衣服。首先假設一下,這些東西理論上還存在,但是十年前的攝像頭肯定不會用來拍攝了,我不是很肯定鏡頭會在片場待十年。就算有,也找不到。
戲服——據說整個演藝圈都用同一個衣櫃,這沒錯,但我懷疑衣服這種保質期等于沒有的東西也丢了。
三、家具。
這是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選擇,前兩者就算找也只是在大海撈針,找固定的家具就比較容易了,畢竟家具用得比較久。但是我問了一下——年曦在十年內搬過至少三次家,上一次是去年,而在去年之前的家具,要麽丢了要麽賣了。
年曦身邊可能沒有一件存在三年以上的東西,在這個任何東西都能當二手物轉手賣錢,而明星還能拿自己穿過衣服去拍賣的年代。
記錄了五年前回憶的物品基本沒有,有死者指紋和唾液的倒是很多。
算了,說得好像靠驗DNA能找到幽靈似的。
所以這次上門,是為了看看有沒有此三者以外的特殊物品。比如和家人的合照之類的,攜帶了十年以上的一些特殊紀念品。至于多年前買下的保險合同什麽的是沒用的,因為死者和它相關的記憶就只剩下簽名了。
然後那些保險合同之類就被收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冰冷櫃子裏了,這樣是不可能搜集到有用情報的。
我們下車。
影後的家附近,依然有記者環繞。不過是小貓三兩只。
年曦不是住在別墅而是高樓大廈,這樣進去就容易多了——因為高樓是許多個小盒子,住的人很多,所以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像別墅那種獨棟建築那麽注目。
當然也許我們該慶幸,死者不是住在酒店而是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裏。
不然她的私人物品可能一個紙箱就能裝完了。——忽略衣服和鞋和手袋的話。
上了樓,這裏因為我們的要求所以保留了下來。因為這已經是一樁很嚴重的自殺案了,甚至引起了旁人的自殺,壓力大也是有好處的,比如我們的要求也被看重了。
甚至有人和我們說過,這次破案以後,要寫一篇稿子,發表到網絡。
當然,是類似軟文的形式,而不是包含了一堆學術理論的那種。
但是我有一種感覺,如果那篇稿子寫不好,那麽本來壓力就很大的黑白,可能就要被大衆批評,毫無作用,浪費資源——諸如此類的。
年曦。明星。觀衆。
大衆,最不好應付的一個詞。
如果做不好,感覺這個時候自殺就真的只能是畏罪投降了。
“開始大海撈針吧。”
希望能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