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兩面黃
要知道這個廚房裏用的器皿都是上好的,大廚們自己個兒為了避免出意外、也總會隔三差五的親手檢查,一旦有砂鍋或是炖罐出了裂痕、都要趕緊扔掉。
那麽趙三友又怎會不明白眼前這事兒并不是炖罐原本就不結實,怪只怪剛才那個小雜役竟敢給這火頭兒調大?
趙三友就一頭兒謝過何碧,一頭兒又去謝蔣寶坤,說是多謝蔣叔及時發現了那個小雜役的不靠譜兒。
“這可多虧蔣叔替我派了三丫兒來看火,要不然我今天可就真沒什麽能拿得上席面的大菜了。”
他趙三友是會做滿漢全席不假,可今兒既是給大少爺接風洗塵的家宴,在座的全是梅府自家人,大帥早有交代不要太過鋪張浪費。
因此上他也沒選什麽太奢侈的菜色,他要做的六道菜裏也就是這個魚肚煨火腿、外加一個挂爐山雞算得上是像點樣兒。
至于另外四道菜,不管是奶汁魚片、陳皮牛肉,還是一品豆腐以及釀冬菇盒,那可都是日常就能做的,哪裏當得成看家本事?
蔣寶坤聞言就假裝不樂意了:“那要是照你這麽說,你蔣叔今兒還一個菜都不用炒呢,連一個能上席面的都沒有。”
這話也就難免把趙三友逗笑了,連連弓腰給蔣寶坤作揖,直道侄兒可不是那個意思。
蔣寶坤這才笑着擺了擺手道,你還不快忙你的去。
“我剛才聽你叔叔身邊的小跑腿兒進來說了聲,大少爺已經被孫副官接回來了,還真是再有兩刻就得開席了。”
“三丫兒你也去忙你的,這火頭兒改由蔣叔來看着就行了。”
何碧既經了這一吓,等她回到自己那竈頭跟前,也趕緊繞着圈兒把她那個炖着腌篤鮮的炖罐看了又看。
這也好在她一直都用很小很小的火炖着這個菜,在火頭兒上又分外精心,那炖罐也就好得很。
外加上那春筍還是後下的,正好補上久炖後失去的水分,罐子裏眼下還是八分滿,等到待會兒上桌正合适。
她就來到宋媽的面案前,一小把一小把的整理起了已經擀好的面條,等她估量出這些面已經足夠了,就連聲叫宋媽快去歇會兒。
Advertisement
“我瞧着您的嘴唇都幹了,去坐會兒喝口水潤潤嗓子吧。”
随後她先是把兩面黃要用的澆頭又做了一回處理,譬如先把肉絲和蝦仁分頭滑好備用,這才一邊煮着面、一邊就和宋媽悄聲聊起了天,比如問問宋媽的大女兒都會做些什麽。
“我瞧着這揉面擀面的活計可挺累人,要是人數少還勉強,人多了恐怕兩條胳膊都得酸的不像自己的了。”
“我聽說您那大女兒才剛十四五歲,可未必有您這把子力氣和手藝。”
“要不等她來了、就叫她和我在一處,就算我的手藝還不夠教她的,她平常也能給我打打下手?”
宋媽驚喜非常:“那敢情好!”
原來宋媽冷眼看了這十來天,她早就發現這個三丫兒還真是有點能耐,只不過這孩子又不是那種拔尖兒掐頭兒的性子,就總是嘴上謙虛着說她自己只能湊合着當個幫廚。
那要是等自家大女兒進來後,趙大管事又願意将那孩子留下,叫女兒跟着三丫兒不是挺合适?
宋媽倒不是指望何碧真能教女兒些什麽,而是這廚房裏的大廚都是些大老爺們兒,雖說個個兒心眼兒都挺好,脾氣也都挺爆。
倒是三丫兒性格柔順,心眼兒也善良,女兒要跟了她肯定沒虧吃。
這就更別論大帥雖是始終沒正經發話,何家三丫兒到底是不是進來給他當私廚的,可這事兒誰說得準呢?
等三丫兒哪天真成了大帥的私廚,自家女兒不也就成了真正幫廚?
只是宋媽也有些含糊,含糊于眼下連三丫兒還沒個正經固定的差事,一向是哪裏缺人就往哪裏補上,趙慶宏恐怕不會答應給三丫兒添個幫手。
她就慌忙叮囑何碧這事兒也不急:“先看看趙大管事的意思再說也來得及。”
何碧眼瞅着面條已經煮的差不多了,正是表面看起來像熟了、用筷子卻夾不斷,也就是七分熟的樣子,她就推下隔板關了火,抄起笊籬把面條撈了起來,又浸到早就備好的冷開水裏。
這樣的冷水又不能只過一次就得,而是要過上三四遍、再瀝幹水分,繼而拌上香油和少許鹽、在幹淨的蓋簾上鋪平才算完。
只有這樣的工序才能令面條迅速的裏外都冷透,既不會黏黏糊糊坨成一團,也不會繼續借着殘餘的熱量又多熟一分。
等她忙完了這一撥兒,這才笑對宋媽道那是自然。
“……我自己個兒對這事兒也是心裏有譜兒的,想來大管事也不會不答應,要不我也不會主動跟您張羅。”
那位梅大少爺既是留洋回來的,哪怕他頂頂惦念着家鄉的味道,肯定也要招待些來訪的客人,比如同學等等,那其中也必然有些洋派人兒,到得那時可能就要輪到她何碧登場了。
而她既是個不願自己出風頭的,要是拉着宋媽的女兒跟她學些西點和咖啡的做法,就算不能替她分走些風頭,也不會叫她太顯眼了。
至于宋媽和宋媽的女兒怎麽想,這娘兒倆既然只想好好當差賺錢,肯定也不會拒絕這樣的好處——何況她何碧也不是拿着好處釣魚、實際上卻是要害人。
“不過宋媽說得也對,到時候先看看大管事有什麽分派。”
“萬一這廚房裏缺的人手太多,還有好多地方要派人呢,無論如何也輪不到給我添幫手,我也不好提前搶人不是?”
“就說剛才替趙大哥看火的那個小雜役吧,這人就已經不能再留在廚房裏頭了,頂多叫他在外頭劈劈柴擇擇菜。”
“趙大叔要想把人補到看火上頭去,這差事倒也不錯,日子久了也能幫着大廚打打下手。”
何碧至此就算與宋媽達成了一致,都打算先等等看;而這時既是已經開始往宴席上一道道的走菜了,不但八道冷葷已經上了桌,連着幾位大廚也各自做好兩道熱菜送了上去,何碧就開始着手煎面。
這也多虧她早就為此跟李大海又借了個大些的餅铛,每一份兩面黃要用的面條也不算多,可以一次就煎出四份面。
她就先把餅铛刷幹淨,用小火烤幹,又稍稍倒了些油鋪滿铛底,這才把瀝過水、拌過油,已經兩的有些爽利起來的面條端了過來放到手邊。
随後她再把這些抹過油的面條分成七份,每一份都團成想要的大小,先拿出四團分頭鋪在了餅铛裏,用手稍稍按平些,火頭也不用調大,就這麽微火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