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譚可貞的血字,在白色的地板上,留下了觸目驚心的一排嘆號,像是嚴厲的警示。
血跡倒映出窗外此起彼伏的火光。
他死後,陸初辰趕去了中科院上海分部,他很小心,打碎了車子裏的AI駕駛系統,一路上掠過機器人,果然沒有被它們追殺。
事發時,譚薇正藏在中科院“仿太陽粒子流項目”的控制室裏,控制室有合金大門,室內有超級計算機和精密儀器,她焦急破解粒子束發射器的權限口令,本子上寫滿了公式又不斷劃掉。
——這是中科院與軍方合作的項目,發射塔臺在南沙群島,以幹擾南海不明身份的外國船艦和偵察機,阻止其闖入中國領海領空。
項目原本的思路,以南沙塔臺為中心,借核電超大功率,發射帶電粒子束,再根據布拉格方程原理造出的反射鏡塔,制造區域性的電磁場脈沖熱,幹擾大範圍的電子設備,使其失效。
後來有一次,項目組無意中發現,在特定情況下,以大氣層某種稀有元素為媒介,粒子流所釋放的射線幹擾,能夠短暫影響全球範圍,只是達不到致命破壞。于是,研究改變了新的方向,而這個秘密武器,必須有特殊權限才能啓動。
連譚薇的導師,中科院院士,都沒有這個啓動權限。
更何況,在人工智能叛亂爆發的最初,譚薇趕到控制室,就發現這個發射系統被病毒鎖定了——它被植入了勒索病毒。超級計算機則被AI控制,無法使用。
後來,陸初辰将譚薇從險境中帶了出來,她還帶着她珍貴的筆記本,上面是沒有破解完的草稿。
“我一定要把它破解出來。我會再回來。”離開時,她說。
此刻,陸初辰站在陽臺上,看着楊奕遠去的背影。
在紅色如火的天空下,厚厚的雲也變成了深藍灰色,雲層邊緣的夕陽光像金線勾勒一樣。他聽見譚薇問,為什麽要騙他?
他靠着玻璃扶欄,風吹動天上的雲,也吹起了他的衣擺。他說:“因為那個人……很油。”
他很少在第一面就給人下評論,尤其是不好的評論。但楊奕的工作性質或許影響了他的氣質和性格,導致看上去不是那麽可靠。
“卻又很直白,他想要什麽,并不會掩飾。”對于這一點,陸初辰似乎很欣賞,細長手指無意識地在玻璃扶欄上點動:“我推測他學歷不高,在Ares難以得到重用,末世後被派出來收集物資。所以他積極給我們牽線,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在組織內得到重用的契機。”
“這樣的人,合作起來反而很省心。”
陸初辰想要利用Ares的武力,來反抗人工智能,但是混跡暗網的人,并不見得會提供道義上的支持。所以,他必須有Ares沒有的優勢才行。楊奕渴望的芯片移植手術、Ares動心的服務器指令……都是足以讓對方坐回談判桌的優勢。
譚薇很聰明,不用他說透,就全明白了。
陸初辰是個能夠看穿別人心理的,很有預見性的人。
譚薇還記得見到他時,她正躲在中科院的控制室裏,坐在地上,在黑暗中打着手電,筆在紙上寫算,思路不斷走到絕境,再重新尋找起點,不知道還要計算多久,不知道到死的那一刻能不能完成。
當陸初辰打開控制室的門,黑暗忽然被外面的光破開了,她眯起眼睛看去,他拿着手電筒問道:“譚薇是嗎?你父親讓我來接你。”
兩束手電的光在夜中交彙,劈開黑暗的荊棘。
譚薇放下筆,從沒有一刻這樣驚喜,她從地上踉跄站起來:“我爸爸呢?”
陸初辰沒有回答。
黑暗中十分安靜,這沉默彌漫開來,像一場無聲的洪水。
過了一會兒,譚薇無聲的眼淚流了出來。她努力使聲音平靜:“他……說過什麽嗎?”
“他說……好好活着。盡一切努力。”
好好活着。盡一切努力。
安靜了很久,在壓抑的黑暗中,譚薇點點頭:“我知道了。”
他們從中科院逃出來,陸初辰開車,路上又救了一對夫婦——丈夫開了家超市,妻子是個醫生。他們将超市的所有食物搬了回來,以陸初辰的家作為幸存基地。
為了隔絕熱紅外,譚薇計算了溶液配比,陸初辰去化工廠搜集原料,其他人配置塗料,刷到門窗上。
衆人分工有序地守護住了這個臨時基地。
此時是2100年4月17日,末世爆發第四天,全球各國均已淪陷。
塗料酸酸的味道,發酵在空氣中,夾在風裏不時飄向遠方。
陸初辰站在陽臺上,夕陽漸漸沉沒下去了,星辰的輪廓清晰起來。他雙肘撐在扶欄上,抵着額頭思考。
亞太研究院淪陷得太徹底了,那裏有根服務器,無數機器人守衛,人類根本靠近不了。
所以,炸毀服務器的風險非常大,甚至可能是有去無回。
Ares會願意合作嗎?
譚薇倚着窗戶,從陽臺俯瞰這片廢墟之城,目光跨過高低起伏的殘破樓宇。它們的上空,漂浮着一層爆炸後留下的灰蒙蒙的粉塵。
四月的上海本該回暖起來,她卻還是覺得寒冷:“僅憑我們,炸毀服務器幾乎不可能……這并不比尋找量子密鑰更容易。”
“可你父親警告過,不要去找密鑰。”
“……我也不明白。”譚薇嘆了口氣,一貫的冷靜,卻被這個疑團深深困擾:“他和詹姆斯·陳,各自持有一半權限,就是為了防備這一天。”
陸初辰正要說話,忽然神色冷峻下來。
來自根服務器的指令。
數據在視網膜上稍縱即逝,譚薇趕緊遞上了紙筆,陸初辰深吸一口氣,在紙上将指令寫了下來。
指令後附有衛星地圖,要求機器人撤離被标記的地方。譚薇破譯完後,神色也變得凝重。
“看來,是要炸毀這些資料和文物……”
想要徹底毀滅一個種族,則要毀掉他們的文明,讓他們引以為傲的追憶成為真正的廢墟。
從此,智人這個物種,創造的價值,幾十萬年的演變,都不複存在。
譚薇握着楊奕留下的視訊機,市面最流行的藍銀色、最流行的橢圓狀,可以彎曲戴在手腕上。
“要告訴Ares,請他們幫助嗎?”
陸初辰的目光落在視訊機上,搖了搖頭,分析道:“從楊奕的态度上看,就知道他們不好合作。提出這種注定被拒絕的請求,會透支未來的合作信任。”
Ares并不在意人類文明的存續,他們更在意活命。
責任感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守護文明的火種,對于Ares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太陽終于全部沒入了黑暗中,對于地球而言,這是數十億年裏,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自轉。
可是對人類世界而言,這卻是光明和希望的沉沒。
----
上海的夜晚,巴黎正是午後,蓬皮杜中心的爆炸,帶起巨大火光,使得塞納河兩側地面都震動了起來。
河風一陣陣吹來,夾帶着河對岸盧浮宮塌陷的粉塵——它已成為一座廢墟,早在第一輪導彈清洗時,就被點對點轟炸了。誰讓導彈會定位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呢。
硝煙的灰燼随風彌漫,融寒擡起頭伸出手,白皙的掌心落了一層黑塵——它們也許是布面油畫被燒焦後的塵埃——這樣的想法哪怕只冒出了一刻,都令人感受到心髒被碾過的窒息。
對這個時代——人類的生存空間被AI擠壓到藝術、科研、心理學的卑微時代——而言,藝術,已經不僅僅是人們提升情趣的審美集合了。
它幾乎是當今人類僅剩的尊嚴——這就像逐漸沙化的繁華古國樓蘭,剩下了最後一片可憐的湖泊,滋潤着樓蘭人僅有的生機,可當這湖泊也被抽幹時,歷史的蒼風吹過荒漠,就只能看到埋葬在歲月中的屍骸了。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類自卑着,人類驕傲着。
可這驕傲,不堪一擊。
斯年正與什麽在交流,臉上什麽端倪也看不出。他靠着橋上的護欄,身後是寂靜無聲的長河,融寒靠近的時候,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斯年的目光總是有遠山般的重量,讓她一時有些僵硬。
可心底的撕扯又讓她毫不猶豫向他走去——
“我……我又來談判了之前還沒說完。”她一鼓作氣,快得不及斷句。
斯年側過頭仔細打量:“你以為是辯論賽,上瘾了?”
融寒手心微汗,風的蒸發讓她感到陣陣涼意。“不……如果你覺得我的話有道理,這次能不能答應我?停止轟炸博物館?”
這一回她有預感——
她能說服他。
不是一定能行,而是必須說服。這是人類尊嚴最後的陣地,若她後退一步,綠洲就會消失在荒蕪中。
斯年哂道:“那要是我覺得沒有道理呢,又該怎麽懲罰你?”
“……”融寒怔了怔,沒料到他這樣問。
他曲起食指支着下巴:“正面開槍,射擊你的腦幹,怎麽樣?”
“……”融寒沉默了一會兒:“……我沒想過失敗。”
空氣寂靜了片刻,然後斯年被逗笑了。
微笑像高山冰湖中映出的新月,眼睛難得包容了陽光,他頭一次短促地笑出了聲。
這笑聲好像叩開了遙遠記憶的門,從深處浮出一個溫柔磁性又驕傲的嗓音。融寒想起五光十色的酒吧彩燈,地下搖滾樂隊如碳酸汽水一樣爆發出激情,顧念帶她去看最喜歡的地下歌手——那個叫斯凱岚的少年戴着耳釘,用AI偶像永遠也沒有的張揚不羁,對臺下“呵”地笑了一聲,那确實是她聽過的最動聽的聲音,引發了酒吧全場尖叫。雖然少年早就死于綁架,但他的歌聲依然難以忘懷,一如此刻。
她後退兩步,想要更清晰地回憶并記住眼前。斯年卻誤會了,目光順着看過去,微微挑眉。
“你是有多怕我?”
“不是怕……”她在這張揚的驚豔下,覺得什麽都比不過實話:“是你過于美好。”
“……”斯年靠在石欄上,風吹得路旁的梧桐樹沙沙作響,一片樹葉打着旋,以贊美死亡的寧靜落下。
那一瞬間,融寒回憶起e.e.肯明斯的《L(a leaf falls)oneliness》。而斯年站在一地落葉中,似乎更加深了詩裏的隐喻。每個人都如落葉、獨自走向死亡的孤寂。
但陽光于此刻穿雲而出,在他眸底留下一點暖的痕跡。
“多事,是要付出代價的。”他意味深長,頗具警告:“如果你說的沒有道理,就必須接受懲罰。我會讓你……”
融寒的喉嚨上下動了動,緊緊盯着他。
但斯年忽然停住,在她忐忑等待下文的時候,卻如水墨點筆,輕描淡寫地跳過了:“那麽,給你十分鐘。”
作者有話要說: 擦汗,我也蠻想寫的快點,但你們知道,這個文對我來說最難的地方是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