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真假之謎
“大人!”小六跑進來,打斷了裴長寧的話,也打斷了令他二人深陷的清靜,瞧他的神色,定是林秋寒有事差他來告知。
“可是邢鳴回來了?”裴長寧起身問道。
小六點頭,從府衙到醫館這點路難不倒他,他面色不改,細嫩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白得發亮,女子看了都要嫉妒,“林大人叫我來請你即刻趕去崇文書院,他和邢捕頭已經帶人去了。”
崇文書院?崔琰眼神陡然一亮。
裴長寧只好扭頭向着崔琰道,“得空再說吧。”說着便要走,見她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你可要一同去”
他似乎總是能準确地知道她在想什麽,又不說破那些可疑的緣由,如此妥帖,才不至于讓她這樣一個不善于說謊的人時時處于不安之中。
崇文書院是由官家舉辦的學院,因治學嚴謹、風氣清正而聞名,是以除了本地學子,還有不少外地學子慕名而來,生源也就混雜起來。它坐落在南臨府西郊,背山面水,門前一片密林,更顯庭院深深,的确是個磨人心境的好地方。
與府衙相比,從醫館出發距離要短許多,是以裴長寧三人到時林秋寒還沒到。三個人穿過長長的林間小道,道路兩旁盡是高大的喬木,擋住了外圍蒸騰的暑氣,有種說不出的清涼舒爽。
小六搶先敲開門,亮出府衙的腰牌,當值的書生便領着他們穿庭過院去找山長。書院內花木扶蘇,墨香四溢,随處可見手捧書卷的讀書人。
走着走着便聽到有郎朗的讀書聲傳來,幾人循聲來至一處較為開闊的院內,數十名學生席地而坐,一名白眉銀須手執戒尺的老者正在學生之間踱步。
要見山長,必須要穿過這個院子,領路的書生頓住腳步,略整衣冠,向着那位老先生恭恭敬敬行了個禮,接着便示意随行的人跟他繞至廊道。
課堂被打亂,書生們見有外人來,紛紛擡頭看向來者,鮮有不被影響的。崔琰本就出衆,自然吸引了大片思慕的眼光,更有品性不端的相互交頭接耳,傳出一兩句粗俗的話語。
崔琰被人群中不懷好意的目光看得渾身不自在,不禁深深低了頭,腳步快了幾分,卻見裴長寧從旁走到她身側,将她換至廊道靠裏的位置,擋住了衆人打量的目光。她心中一暖,重新直起身子,轉頭向他微微笑了笑。
忽地不知從哪個角落傳來一聲輕佻的響哨,裴長寧循聲望去,眼神淩厲,如利刃出鞘,那人本隐在人群中,想着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熟料這個男人瞬間就能準确找到他的位置,只一眼,就足以令他不寒而栗,整個人都縮瑟下去。
見了山長,大概等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林秋寒便帶着人到了書院,他一到便讓邢鳴大致介紹了情況。
邢鳴在濱州查到冰絲琵琶乃為當地一戶姓盧的大戶人家所有,大約五年前不知所蹤,當時也報了官,但終未找到其下落。巧的是盧家有一庶出公子盧同,正在崇文念書,平時常和書院的幾個同窗一道去倚雲樓,雖和阿沅也有交集,但衆人并未看出阿沅對他和對其他人有何不同。
Advertisement
聽邢鳴說完,山長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一向認為書院對學生管教甚嚴,不想今日才知曉竟有學生結伴去逛青樓!“諸位大人請稍等,老夫這就讓人去把盧同叫來。”他心中雖憤懑,但也懂得輕重緩急。
先前領着裴長寧一行人進來的書生得了令便往外走,邢鳴帶了兩個人緊跟着也走出去,他得趁着待會盧同不在寝室的時候找找那冰絲琵琶的下落。
不過一會兒,一個身量瘦小、面帶倦容的書生被領進來,他見滿堂的人當中有幾個身着皂服的衙役,不禁微微變了臉色,不過瞬間便又鎮定自若地在堂中立定,“拜見山長。”他看上去文弱,聲音倒是洪亮有力。
“嗯,”山長面色不悅,只略哼了哼,“這二位是府衙的林大人、裴大人,今日前來有要事相詢,你可要好好配合才是。”
“山長有言,學生自當遵從。”盧同恭敬地欠身行禮。
林秋寒率先上前,“你就是盧同?”
“正是小生。”
“你去過倚雲樓?”
盧同有些錯愕地擡頭,轉而甚是心虛地瞥向山長,深深地低下頭,聲音也跟着低下去,“是。”
“常去?”
“偶爾。”
“你與阿沅可算熟識?”
“熟識談不上,只能算認識。”
林秋寒站在盧同面前,看着他回答這些問題時始終低着頭,提到阿沅也是神色不改,不禁心生鄙夷,“是麽?可阿沅姑娘對公子倒是不一般哪,”他眸色一凜,“她最拿手的曲子《相思引》好像就是出自公子之手。”
聞言,盧同終于擡頭,“不知大人何出此言?《相思引》小生倒是聽阿沅姑娘彈奏過,可這個曲子與小生卻并無關聯。”
不認?林秋寒并不着急,他審視了對方片刻,神色反而稍稍松動了一些,“公子府上是濱州的大戶,家中奇珍異寶無數,最令當地人稱道的是一把冰絲琵琶,可這把琵琶幾年前失蹤了,至今下落不明,不知阿沅彈奏的這把冰絲琵琶與府上那把有沒有關聯?”
“物有相類,不足為奇,冰絲琵琶因弦為冰絲制成而聞名,阿沅姑娘那把琵琶小生也曾見過,亦是冰絲為弦,可并非鄙府丢失的那把,想來同名只是巧合而已。”盧同回道。
見盧同淡然從容的樣子,崔琰不禁看向不動聲色的裴長寧,他察覺到她的目光,眼眸略動,示意她看向盧同的袍袖。
崔琰循着他的視線定睛看去,只見盧同雙手縮在寬大的袍袖內,袖口微微地抖動着,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
不管他表面如何鎮定,大概自進門的那一刻起就已亂了分寸,其實并不需要費多大力,只差一個契機就能令他在瞬間崩潰。
林秋寒顯然也是看出這一點,是以并不急着再與他作無畏的争辯。“啊!好熱。”他突然叫道,接着将手中的折扇展開,呼哧呼哧地扇着。
盧同雙手依舊攏在袖內,恭恭敬敬地站着,對于林秋寒的舉動不免有些錯愕,低垂的眼眸微微轉動。
“啊!來了!”只聽林秋寒又叫道。
衆人循聲看去,只見邢鳴箭步走來,手中提着一把琵琶。
怎麽會!?盧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明明藏得很好……
林秋寒一下收了折扇,笑着對盧同道,“不必覺得驚奇,找東西這位兄弟可在行了。”接着眸光一閃,“怎麽?難不成盧公子還要說這也是巧合?”
盧同擡起顫抖不止的手抹了抹汗珠密布的額頭,原本就倦怠的臉更加灰敗,充滿絕望的神色,“不要告訴我父親……”
他提出這樣一個請求,忽而又覺得自己的這個要求很可笑,便無力地搖了搖頭,“這位大人說得不錯,我同阿沅不止是認識而已,《相思引》也的确是我寫給阿沅的,只是……”
他突然直起腰身,雙眼通紅,面上夾雜着悲恨、追思的神情,向着衆人開始了他的故事。
那時,阿沅家中顯貴,偏偏子嗣不繁,阿沅的父母只有她這麽一個女兒,是以她自小便是充當男兒教養的。盧同在繁盛的濱州街頭遇見了偷偷溜出家門的阿沅,兩人因為誤會結緣,一次次的巧合讓兩人從相見如仇雠到心心相惜,最終彼此屬意。
原本這一段感情很有可能結成良緣,盧同雖是庶子,可好在阿沅的爹娘并不看重門第出生。正當他下定決心禀告家中上門提親之際,阿沅的父親因為牽扯朝堂紛争被問罪,她則萬幸逃過一劫。阿沅的爹娘不看重門第出生,可他盧家不同,她家敗落至此,萬萬別想進盧家的門。
他偷拿了家中至寶,想給她一點補償,不想她不管流落至何方都未變賣。再後來,他來南臨府求學,不期又遇到已經淪落風塵的她,固然曾經的感情未減分毫,可眼下的溫存總歸與未來無關。
不久前,他家中來信,告知他給他說了門不錯的親事,他終究明白自己心中只有阿沅一人,懷有一絲希望趕回家向母親坦白一切,怎奈他母親一生為妾,總是被主母欺壓,正想借着兒子這門親事揚眉吐氣,怎可同意幫他。為了讓他徹底斷了同阿沅的聯系,唯一知道是他偷拿冰絲琵琶的母親還威脅他若不拿回琵琶,便将此事告知他的父親。
他知一切不可挽回,又不願傷了阿沅的心,便托人做了把琵琶,想找個機會換回原來的那把。
講這個故事好似耗盡了他全部的氣力,直到最後,他面如死灰,“我沒有殺她,我怎麽會殺她?那日我和好幾個同窗一起在樓下坐着,一直都沒有離席,他們可以為我作證。我是在樓上起火之後趁亂上的樓,見阿沅正好不在房裏,就換了琵琶。我不知道她……”
“絲帕也是你拿的?”林秋寒問。
盧同點頭,“我就要回家成親去了,再也不會見到阿沅,就順手帶走了絲帕,留個……念想……”
他慢慢哽咽起來,艱難說着,突然間聲淚俱下,轉而癱倒在地,嚎啕大哭。
那時她去找他,就希望哪怕什麽都不要,只要他跟她走,他卻哄騙她說會說服父母。
他偷了家中冰絲琵琶給她,只是為了減少良心的不安,她卻以為是他送她的定情信物,當成比自己命更重要的東西護着。
他被家中送到崇文書院念書,卻騙她是特地為她而來,她竟無疑有他,還為了顧及他的聲名而在人前刻意保持距離。
他無法舍棄榮華富貴,卻不斷給自己找借口,這段感情讓他的自私懦弱無處遁形。
他的懊悔哀恸情真意切,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可那又怎樣呢?阿沅已經枉死了……
崔琰輕輕嘆了口氣,撇開臉去,感情是真的,那麽,什麽是假的?
“我想,”裴長寧沉靜的聲音忽地響起,“盧公子大概自己都沒發現這把冰絲琵琶也是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