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 胡太妃一臉怒氣伸出手指指着外面的天空罵得開懷, 旁邊的婆子卻不敢任她這樣罵下去,對着胡太太遞去求助的目光。
胡太太無聲的嘆了口氣, 對胡太妃說, “她們哪裏是怕被人聽見, 只是擔心你生氣氣壞了身子。你在這罵得高興他們也聽不見,還不如留着力氣當着他們的面去罵。”
姚珠聽了看看胡太太, 又轉頭去看胡太妃。只見胡太妃長長舒了口氣, 道,“你說的對,等我入京城見了那兩個畜生, 必定要讓他們好看。”然後看向姚珠, 問胡太太,“這個就是姚家的那個孩子?說是要用佛珠驅邪避穢的那個?”
姚珠一臉驚疑, 瞪着眼看胡太妃。她的名字确實取自佛珠的珠,不過這件事知道的也就那麽幾個人,胡太妃是怎麽知道的?
胡太太看姚珠驚訝的表情忍不住笑着感嘆,“可不就是她,如今想想距那時已經十多年了, 日子過得可真快啊。”然後撫摸着姚珠的手解釋,“當時你出生的時候, 比貓兒大不了多少,全身青青紫紫的十分駭人。你祖母把你帶到小岩寺去拜佛請願,求了主持賜名,那主持說, 名字好取活下來卻難,須得有人加持才能長命百歲,然後說了個八字。”
“也是巧了,當時我正帶着清哥兒上香,正趕上這事,讓清哥兒給你點了幾盞長明燈。”
姚珠恍恍惚惚,她從來沒聽人說起過這事。對于祖母,她只是稍微有點印象,是個滿臉笑容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具體的樣子早就記不清了。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真是意外。
“所以說嘛,都是命!”胡太妃感嘆道,然後關心的問姚珠,“一路奔波累了吧?沒料到你們到的這麽快,廚房裏剛剛準備上,若是餓了就吃點點心墊墊。”
姚珠确實有點餓了,但是看着桌上的點心還是搖搖頭。她現在腸胃還有些不舒服,還是喝點粥比較合适,再吃點心她怕自己會吐出來。畢竟一路上除了點心還是點心,早就吃煩了。
“謝太妃關心,我現在還不是很餓。”
胡太妃也不強求,吩咐人去催促廚房,自己朝姚珠招招手,“到我這邊來,我看看。”
姚珠應聲走了過去,手被胡太妃抓在手裏将她一陣好打量,最後落在她的臀上,滿意的點點頭問,“去上元縣多久了?可有好事傳來?”
“在上元縣呆了個半月,那邊挺好的,爺也好,百姓也算和樂。”姚珠回答道。
誰知胡太妃一臉不滿意的瞪着她,“誰問那個臭小子了,我是問你,葵水可來了?身上有沒有什麽不舒服?”
姚珠瞬間愣在當場。她當然知道葵水不來是什麽意思,頓時紅了臉,有些支支吾吾的喊了句,“太妃……”
一轉頭,胡太太也一臉希冀的看着她,姚珠含含糊糊開口,“我一到上元縣就受傷了……”
Advertisement
胡太太一臉失望,胡太妃也不忿的開口,“真是挨千刀的。”
幾人又說了些話,廚房裏在偏廳擺好飯菜來禀報,姚珠扶着胡太太過去,胡太妃一臉羨慕,“有兒媳婦的人就是不一樣。”
姚珠臉色緋紅,按理說她只是個妾,根本稱不上兒媳婦,胡太太卻不管那些,直接開口道,“有孫子可抱不是更好?”
胡太妃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
偏廳桌子上擺滿了食物,有清蒸豆腐,香菇蝦仁,荷塘小炒,無一不是清淡的菜色。姚珠雖然知道不是為了自己,她仍是忍不住感激。舟車勞頓,可把她害苦了,如果這是一堆山珍海味卻油炸烹調的,那才叫苦呢。
食不言寝不語,但在胡太妃這裏卻沒有這個規矩,她一邊讓人給姚珠夾菜,一邊跟她解釋菜品,“這個荷塘小炒好看也好吃,做的十分入味;這道清蒸豆腐不錯,湯也很鮮,不過總是差了點什麽。我記得在宮裏的時候吃過一次豆腐,那個豆腐煮出來的湯白瓷似的,味道特別鮮,可惜這麽多年再也沒吃到過。”
“自從劉禦廚被抄家誅九族,那豆腐制作的方子就失傳了,有人也琢磨過,但做出來味道總是差了那麽一些。”胡太太感慨萬千。
胡太妃一時感嘆,将勺子中的豆腐倒在碗中,來回的舀着開口,“一轉眼就這麽多年了。若不是慎兒起了心思,或許我們就再也見不到面了。”
胡太太點點頭,用公筷給姚珠夾了塊豆腐,“你也嘗嘗,說起來還不如沒吃過,那樣也不會想念。”然後對胡太妃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禦廚是被人陷害的,誰能傻到在自己做的杏仁豆腐裏下毒,這不是惹禍上身嗎?希望到時候慎王爺能夠替劉禦廚沉冤昭雪,那樣也不枉他們忠心一場。”
聽到杏仁豆腐,正要把豆腐放進嘴裏的姚珠怔了怔。她前段時間剛吃了杏仁豆腐,不是她認為的那麽巧吧?!做杏仁豆腐的婆子姓張,可不是姓劉,一定沒什麽關系的,姚珠搖搖頭繼續吃碗裏的豆腐。
另外兩人卻沒有把話止住,依舊開口聊着。聊了半天,胡太太突然開口,道,“說起來,當初劉禦廚的姐姐有個女兒來着,聽說當時生病被留在回京的路上養病,不知道當時有沒有活下來。”
胡太妃仔細想了想,遲疑得開口,“我倒是聽說過,只是好像都說她沒熬過去,當時就死在了半路上。你怎麽突然想起她了,她當時可是才六歲,被人寄居在路人家裏,那路人聽說了她父母的事還能留她?”
胡太妃看着胡太太笑道,“怎麽?還對那味道念念不忘?莫說她死了,就是還活着,一個六歲的小姑娘你還指望她能學到什麽?”
胡太太也知道自己想多了,忍不住拍拍腦袋,“說得也是,倒是我……”
“那也不一定!”姚珠突然開口,胡太太和胡太妃的目光都望向她,目光中露出驚詫。
姚珠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她依舊堅定的開口,“我是說,六歲的孩子已經記事了,雖然不會記得很清楚,但也不是沒有一點印象。若是劉太太會做豆腐,在耳熏目染之下,說不定她也習得真傳。”
姚珠再沒有像這麽一刻悔恨自己當初的決定。
若是當時能夠見見張婆子就好了,說不準她還可以通過年齡來判定一下。都怪如蘭,直接打消了自己的念頭……
不對,如蘭!如蘭肯定是見過張婆子的,就憑她那張嘴,說不定廚房那個犄角旮旯裏藏了什麽都會被她找到。
想到這裏,姚珠微微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我曾經吃過一味點心,名字就叫做杏仁豆腐。豆腐白嫩軟滑,帶着蜂蜜和奶香味,入口即化。我有個丫鬟曾經見過做杏仁豆腐的人,可以讓她過來描述下,看看是不是熟人。”
胡太妃露出欣喜的笑容,問姚珠要了如蘭的名字,安排人去叫來,這邊頗有興致的開口問姚珠,“那婆子姓什麽?哪裏人士?”
姚珠仔細想了想,前世她好像聽餘姨娘說過,只是具體是哪裏的倒是忘記了,只記個大概,“姓張,好像是餘姚那邊過來的。”
“啪!”胡太妃猛一擊掌,“這就對了!劉太太就是嫁給了個姓張的後生,傳言那丫頭也是被留在了餘姚,倒是巧了!”
胡太太有些着急的問,“那婆子呢?你是在哪見到的?”
姚珠就将自己在上元縣的事情說了一遍,想起前世的事情,忍不住加了句,“府裏觊觎她這個方子的人不在少數,我估計現在去詢問,張婆子可能已經被趕出了上元縣縣衙。”
胡太妃臉上露出了然的神色,“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懷璧其罪。”
這時,婆子禀報如蘭來了,胡太妃疊聲讓人進來。等如蘭進來後,看到三雙眼睛都聚焦在她身上,忍不住露出驚駭來,等弄明白怎麽回事後,這才慢慢放松下來,将張婆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聽完如蘭的描述,胡太妃和胡太太相視一眼嘆了口氣,看來是弄錯了。那丫頭就算再長也不過二十七八的樣子,而如蘭所說的婆子卻已經四五十了。
如蘭不知所措,站在原地動也不動,姚珠看到就讓人将她帶了下去。看着胡太妃和胡太太從失望到希望,又從希望到失望,覺得自己真不該将這件事情說出來。現在非但沒幫到她們,還讓她們跟着一起心情低落。
胡太太看到姚珠的表情,就知道她心裏是怎麽想的,笑着開口道,“你這孩子,這有什麽可失落的,你也是好心。”
自己沒有幫到她們,反倒得到對方的安慰,姚珠忙擺正心态,笑着開口,“卻是好心辦了壞事,倒是讓太妃和太太平白歡喜了一場。”
胡太妃卻笑道,“也不能說是好心辦了壞事,至少可以讓人去找找那張婆子,讓她做次杏仁豆腐看看是不是早些年吃到的味道,若是味道對了,也算你大功一件。”
三人正聊着,卻見剛才的婆子進來禀報,說如蘭又想起了什麽,想要跟太妃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