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十天退十萬
最近幾天, 城外的華志國大軍不停叫陣, 穆南關守将一直堅守不出。雖說這是最好的辦法,但是武将熱血,能夠一直忍着不出戰也當真不容易。這讓舒雲慈對于這位穆南關守軍将領産生了興趣。
據她所知, 鎮守穆南關的是忠毅将軍景勝,據傳此人祖上是大陸另一邊的歷國皇族中人,不過早幾代就因蒙冤受屈, 遠走他鄉,最終在偏遠的隐國落戶, 如今已有百年過去。
不知道是不是血脈的關系, 景家人都很出色。男子文成武就,女子旺夫旺子, 景家在西北一代漸漸成為望族。因為與歷國的關系, 雖然景家人優秀, 卻始終做不上高官, 直到遠明帝繼位,竟然将隐國西面的門戶穆南關守将一職交給了景勝。而景勝也沒有辜負遠明帝的信任,鎮守穆南關二十年, 将個關城守得固若金湯。正是這份君臣信任,遠明帝對于此次華志國犯邊才沒有太着急。
“我要去見見景勝,你不用跟着我。”這天吃過早飯,舒雲慈就準備出門。
“你自己當心。”江封憫點頭,她留在客棧裏練功。
鎮守将軍府修得十分結實氣派,倒是不見奢華。景勝聽說天不亮城外就在叫陣, 冷笑一聲,“讓他們叫去,只要我不出兵,他們就沒辦法。指望強攻穆南關,十萬人都未必夠填的。”
“将軍好定力。”一個少女的聲音從門外傳出。
景勝一皺眉,哪裏來的小女孩?但是等他定睛一看,立刻起身道:“微臣見過澤隐公主。”
舒雲慈見到景勝驚訝卻不驚慌,顯然是早就知道自己到了穆南關。
“景将軍免禮,本公主此來邊關,沒有給将軍造成麻煩吧?”
景勝起身趕忙讓座,心說你來就是個麻煩,這要是傷了碰了,皇上還不跟我拼命?嘴上卻道:“公主微服而來,自然沒有造成麻煩。”
“如此就好。”客套完,舒雲慈聊起了正事。“華志國十萬大軍不可能常駐關外,短時間內必然有大的舉動。景将軍,如果十萬大軍攻城,将軍有幾成把握守住穆南關?”
景勝十分自信,“公主,微臣鎮守此關二十年,對每一塊城磚都十分熟悉,穆南關十分堅固。十萬大軍看似吓人,其實穆南關兩邊都是山,根本鋪展不開。敵人只能攻城一面,因為地勢狹窄,能夠同時攻城的人不會超過一萬,所以來多少人都是枉然。”
舒雲慈笑道:“這道理華志國不會不明白,如此他們必然還有其他的方法。”
景勝點頭,“公主說得是。所以微臣派人日夜注意城中動向,防止有奸細作亂,裏應外合。”
“景将軍,我曾夜探敵營,聽到他們說在等嚴國人的幫助,嚴國的幫助必然不在糧草物資上,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Advertisement
景勝想了想,“公主,嚴國人擅經商,最近幾年,各國使節來我隐國日漸增多,商隊往來更多。目前在穆南關內的各國商隊就不少。因為打仗的關系,華志國商隊都已經離開,但是其他國家的商隊微臣并未下令驅離,這當中以嚴國商隊最多。”
這種情況舒雲慈真不了解。這種在各國往來的商隊一般不會進入內地,都是在邊關進行交易,再有本國商隊将交易來的物資運往內地販賣。
“商隊這麽多,難保不會有人借着經商的名頭刺探情報。景将軍還是小心為上。”舒雲慈說着已經站起身,“本公主到了穆南關的事情,還請将軍替我保密,日後少不得還要麻煩将軍,澤隐在此先行謝過。”
景勝急忙起身道:“公主但有吩咐,微臣必定遵從。此乃微臣本分,公主切勿言謝。”
舒雲慈離去,景勝站在門口看着那小小身影消失,想到當年這位澤隐公主出世
之時,他恰好回京述職。那天他剛好進宮面見遠明帝,這位年輕的皇帝正抱着一個襁褓在逗裏面的嬰兒。他有幸見了一眼剛剛出生的澤隐公主,只覺得此女生得玉雪可愛,那雙漆黑的大眼睛,仿佛深潭一般,讓人不自覺地往下陷,他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後來,他還曾在宮宴中見過幾次澤隐公主,每次都覺得這個女孩又有了一些不同。這種不同不是身材樣貌上的,而是氣質上的。随着年齡的增長,他感覺澤隐公主越來越沉靜,讓人完全看不透的沉靜。但是上次他回京述職,參加宮宴時,卻發現澤隐公主身上的那種沉靜氣息沒有了,她的成長仿佛和尋常孩子是反的。在該飛揚跳脫的年紀沉靜如水,在該沉靜下來的年紀又飛揚起來。這讓他越來越覺得這個澤隐公主奇怪。當然,他是臣子,對于澤隐公主的關注僅僅是因為好奇心而已。
不理會景勝如何看自己,舒雲慈回到客棧,自己的房間裏沒人,她就去了江封憫的房間。江封憫的房間裏寒氣逼人,六月天待在裏面十分舒服,所以舒雲慈就賴在這裏不走了。
江封憫練功結束,看着舒雲慈笑道:“有什麽收獲?”
“景勝說嚴國有很多商隊在城內,這些人中要是真有細作,到時候難保不會成為變數。”舒雲慈拿過一旁架子上的布巾丢給江封憫。
江封憫伸手接住,擦擦額頭上的汗。“所以你要調查那些商隊?”
“這種事輪不到我操心。景勝會查的。我現在要做一件事,”她伸出一根手指,“退兵。”
華志國叫陣毫無效果,只能強攻穆南關。穆南關兩邊是山,只有南北兩個城門。其中北門是通往隐國內地,只有南門是面向華志國的。這邊是鑿山而建,地勢狹窄,攻城大軍根本鋪不開。只能派出一小股一小股的軍隊攻城,這樣守城軍隊利用地理優勢,很輕易就能将其擊敗,華志國無非就是送人頭去了。
如此進行了十天,毫無進展。軍隊損失了一萬多人,也只摳下來幾塊城磚而已。元帥郭建一再詢問軍師孫敏達嚴國的幫助什麽時候能到,他這邊後勤補給已經越來越艱難了。
孫敏達自然也着急,不過他收到的消息是嚴國的人已經在城中動手了。他們這邊只要做好準備,等待信號裏應外合就好。
入夜,城外的山中突然起了狼煙,這就是約定的信號。早就準備好的華志國軍隊沿着幾股狼煙的方向行進。據說這裏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穆南關,直接進入隐國內地。
幾隊人馬進入山中,漸漸失去了蹤跡。郭建得到禀告,說人馬失蹤。他立刻懷疑有埋伏,就在他正要派人去打探的時候,有人來報,說華志國方向來了一隊人馬。
人馬很快進入連營,宣旨官宣讀聖旨,華志國皇帝歐陽烨命大軍即刻撤回,不能延誤。郭建完全不明白怎麽回事,但是聖旨以下,他也只能接旨。
郭建一邊安排撤軍,一邊還要派人去尋找進入山中的那些軍隊。這時候有人來報,進入山中的幾股軍隊派人回來傳信,他們确實找到了一條可以繞過穆南關的小路,讓元帥即刻派兵,這樣就可以直搗隐國內地,更可以兩面夾擊穆南關。
郭建身為領兵元帥,此次攻打隐國寸功未立,還搭進去一萬多條人命,就算是遵聖旨撤兵回朝,也難保不會被降罪。而這邊已經找到致勝的方法,難道要輕易放棄嗎?
他并沒有考慮很久,就讓孫敏達負責撤兵事宜,盡量拖延時間,而他暗中帶着大批人馬進入山中與前面的幾股軍隊彙合,打算打勝這一仗,那麽後面無論是進是退,他都可以占據主動了。
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可是等待他的是景勝率領的穆南關守軍無情的打擊。
山中小路崎岖難行不說,完全處
于兩山夾一谷的死地,景勝帶着人馬在山上伏擊,導致華志國近五萬人馬傷亡被俘,元帥郭建被抓。只餘一百多人狼狽逃回大營。孫敏達一聽這種情況,就知道對方有高人用計。他是此次出征的軍師,原本作戰不利的罪名也落不到他頭上,此時更不想其他,下令餘下不足三萬人馬上撤退,他回國之後更是将一切罪名都推到了郭建的頭上。
景勝命人将郭建關進大牢,詢問一旁的舒雲慈該如何處理這位領軍大帥。
“送回華志國去。”舒雲慈道。
景勝一愣,“公主,這是何意?”
“此人這麽容易就中計,可見是有勇無謀,貪功冒進。這樣的人若是一直能在華志國領兵,倒是我們的福氣了,殺了可惜。不過我猜想他犯了這麽大的錯,歐陽烨不會輕易放過他,這樣送回去豈不是更好?”有些理由舒雲慈沒說,她知道景勝會明白。
郭建到底是十萬大軍的元帥,是極為重要的武将。雖說兩國交兵,可是如果隐國殺掉了郭建,難免被人說不夠寬容大度。如果不殺,又會有人說這是婦人之仁,沽名釣譽,總之殺不殺都會有人出來說嘴。與其讓自己兩難,不如将這個燙手的熱山芋丢給華志國。
景勝立刻安排人去辦了。短短十天,他見識到了澤隐公主做事的快速有效。她先是派人去華志國散播大軍多日無功,國內糧食緊缺無力供給的消息,同時安排人游說華志國太子歐陽曠,講明就算消滅隐國,到時候三家瓜分,華志國不僅分不到多少地盤,後面更有可能被蘭嚴兩國滅掉。如今華志國被三國環伺,三足鼎立之間尚能生存,一旦打破這種穩定的局面,最先滅國的就是華志國。歐陽曠是個比較有頭腦的人,想明白這一點,立刻向皇帝歐陽烨上書勸說。歐陽烨也因為隐國久攻不下而煩心,此時正好就坡下驢,下旨撤兵了。
在景勝看來,這樣就是個很好的結果了。畢竟要留下這十萬大軍可不容易,在雙方損失都不大的時候罷兵,已經是最好的局面了。但是舒雲慈不這麽想。她覺得不給對方留下一個足夠大的教訓,那麽等到歐陽烨什麽時候腦子再進水,還會再來犯邊。隐國豈是你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她從景勝抓住的嚴國細作裏問出了和城外大軍聯系的信號,于是将計就計,設計了一條能夠繞過穆南關的路。這條路确實能夠繞過穆南關,但是中間有一段路是斷掉的,根本無法通過。是景勝派了專門搭橋鋪路的兵士忙活了幾天幾夜才将這段路修建出來。景勝自己都覺得有趣,他們費勁給敵人修了一條能夠攻打自己的道路。
之前郭建的探路小隊一路順利地通過了這條路,順利到達穆南關北城外。就在探路小隊派了士兵回去報信後,這些人都被景勝派人給抓了。當郭建帶着幾萬人馬過來的時候,那條搭建出來的路早就被拆掉了。拆還沒全拆,留下上面一層,下面的加固東西全拆掉了。郭建的軍隊往上面一走,全都掉進了山裏。再被景勝帶着人一通石頭滾木砸下來,不死也殘了。
看着滿山滿谷的屍體和殘肢,連景勝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将都覺得殘忍,他身邊的澤隐公主自始至終都沒什麽出奇的表情,仿佛那些都不是人,只是一堆垃圾而已。這讓景勝從心底起了一層寒意。
舒雲慈看到了自己滿意的結果,也不多留,告辭回客棧了。
從始至終,江封憫都沒有在景勝面前露過面。不過這種戰事,她還是不放心的,所以一直暗中跟着舒雲慈,此時才現身出來。
“這下你滿意了?”這十天來,舒雲慈的腦子裏到底在轉着什麽,江封憫已經完全猜不出來。只看到她一條接一條地下着命令。京城過來的消息,華志國過來的消息,景勝那邊的消息,還有蘭國和嚴國傳來的消息,全部在她的腦子裏彙總,然後化成了一條又一條有效的命
令下達出去。
“勉強吧,歐陽曠是個識時務的人,如此我也不用做得太絕。”舒雲慈的話有些含糊。這是她和歐陽曠之間的默契。她不想留着歐陽時,歐陽曠同樣不想留着這個風頭正勁的弟弟,所以歐陽時已經死定了。這就是舒雲慈要的結果,退兵,還有搞死歐陽時。
遠在華志國的二皇子歐陽時怎麽也想不到,原本“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一段佳話,只是因為自己的心思太過明顯,滿朝皆知就惹怒了舒雲慈,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這是舒雲慈第一次出手去幹涉別的國家,卻不是最後一次。而且從這次開始,舒雲慈越來越喜歡去別的國家攪和,讓周圍的鄰國苦不堪言。
十天時間退了十萬大軍,這是一個傳奇。但是這只是傳奇的開始而已……
在回京的路上,舒雲慈竟然練成了玄天咒。江封憫都不知道她是怎麽做到的。玄天咒一成,舒雲慈之前食欲不振的問題徹底消失,她每天都像個只嗷嗷待哺的雛鳥,只會張着嘴喊餓。
絲瓶感覺必須要立刻回京,要不然銀子都被公主吃掉了。小黑貓看着不停在吃東西的舒雲慈,覺得自己好省錢。
這裏面比較開心的要數江封憫,她每天不停地出去替舒雲慈買吃的,不僅不覺得煩,反倒覺得這樣投喂是一種樂趣。
“公主,您這樣會不會胖啊?”絲瓶實在忍不住了,哪有人一天吃八頓飯的?雖說現在的公主有些瘦弱了,可是胖太多了也不好的。
舒雲慈也有這樣的擔心,但是她現在的身體就像個無底洞一樣,差不多全天都需要吃東西。不過沒有什麽是她舒雲慈克服不了的。她當真找了一天,只正常吃三頓飯,除此之外什麽都不吃。然後江封憫就被她一直響個不停的肚子吵得受不了了。抱着她哄道:“雲慈,我給你買吃的去吧,你別這樣為難自己,咱們不忍了,馬上吃飯。”
舒雲慈也覺得肚子不停地響實在不雅,只好繼續吃飯。
為了能夠及時發現自己胖起來,舒雲慈讓絲瓶每天拿着條軟尺子量自己的身體,有了變化好及時發現。然而直到進京,絲瓶也沒有發現她胖起來。
舒雲慈依照之前說的,讓江封憫每日專心練功,不要總往宮裏跑。這件事江封憫很聽話。她真的就窩在自己的小院裏,每天除了練功,學習雷紹元留下來的旋翎槍法外,就是指導血蠶修習月華訣的內功。
之前舒雲慈和江封憫都不在京城,血蠶練功不明白的地方都沒人可問,加上盛辭的病情發作,她索性暫時放棄了練功,專心治療照顧盛辭。
如今盛辭的身體無礙了,舒雲慈和江封憫也回來了,她又撿起月華訣開始練。
舒雲慈回宮先去見了遠明帝,說明了一路上的情況,特意提到了季安民。遠明帝就讓當地府衙查找一下季安民,通知他可以參加科舉。若是季安民真有本事,幾年之內就能出成績。
“澤隐,你是不是長高了?”正事說完,遠明帝笑眯眯問。
“有嗎?兒臣沒覺得。”嘴上這麽說,舒雲慈心裏還是有些小激動。畢竟這樣的話,她從十歲之後就沒再聽過了。
遠明帝拉着她的手走到熙華殿的一角,那裏的牆壁上有一道淺淺的印子。這是舒雲慈十歲生辰那天的早上,遠明帝照着她的個子畫下的。後面幾年這條線就沒變過,這實在不是個好的消息。
這次遠明帝讓舒雲慈站在牆邊,他拿着扇子輕輕在牆壁上又畫下一道痕跡。舒雲慈回頭,發現這次的痕跡确實比上次高出了那麽一點。
“哈哈,你看,真的長高了。朕就說你會長高的,你看,朕沒騙你吧?”舒雲慈還沒說什麽,遠明帝笑得像個孩子一樣。
離開熙華殿,回到幻玉宮。鐘昭媛早就接到舒雲慈回宮的消息,張羅了幾樣她愛吃的小菜。她的嘴刁,就算是愛吃的東西也就幾口,可是這次,她竟然不停地吃啊吃,将所有的菜都吃光了。吓得鐘昭媛呼吸都變得急促了。
“慈兒,你在外面受了多少苦啊?竟然餓成這個樣子!”鐘昭媛好心疼啊。
“娘,我大概是要長個了,最近都是這樣吃的。”舒雲慈說出來還有些不好意思。
“長個?”這個對于尋常孩子十分正常的事情,在舒雲慈這裏都成了奇聞了,就是親媽都要反應一下舒雲慈說的話的可信度。
舒雲慈點點頭。親媽的反應讓她有些受傷。
“哦,那太好了!寧琴啊,你快去通知禦膳房多做一點吃食,給公主備着。”
寧琴領命剛剛出門,不多時又回來了。“娘娘,皇上說公主最近長個貪吃,所以派了禦膳房的兩位公公和兩個嬷嬷過來,在咱們宮裏另建一個小廚房,這樣就不用每次都去禦膳房了。”
這就是澤隐公主的待遇。進來一些太監在後面的偏殿裏搭建了一個竈臺,有人搬來鍋碗瓢盆,各種食材。
禦膳房派來的太監一個姓張一個姓李,都是手藝好,話不多的人。兩個嬷嬷一個擅長面食,一個擅長小菜,手腳麻利得很。
添了小廚房,鐘昭媛自然高興。她親自寫了舒雲慈喜歡的口味和菜式交給廚子,讓他們多做一些養身體的菜式。
休息了一天之後,舒雲慈重新回到原來的生活節奏中去。每天忙着學習各種知識。唯一不同的就是她學習的間隔都用來吃東西。然後她的身體也如雨後春筍一般長高,速度是肉眼可見的。
血蠶進宮來送了一瓶藥油,囑咐舒雲慈每天晚上沐浴過後一定要擦,尤其是雙腿。
“公主身高長得太快,皮膚的生長跟不上,一定會出現生長的橫紋,如果公主不想以後腿上出現難看的紋路,千萬不要偷懶。”血蠶可不是來危言聳聽的。
這種事舒雲慈當然要放在心上,“難為你記着這種事。”
血蠶搖頭,“是四小姐吩咐的。這瓶藥油我早就做好了。四小姐說公主将來必然會長高,她怕您出現今日的情況,所以讓我早早準備了這個。”
“替我謝謝你的四小姐。”舒雲慈賞了盛辭很多藥材,都是血蠶去她的庫房裏親自挑選的。
舒正危見到每天都在長高的小徒弟,第一次體會到“孩子一眨眼就長高”的心情。他現在真的覺得只是一眨眼,那麽小的孩子就長這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