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日後,新皇帝第一次臨朝,臨近長安的并州、涼州、豫州、冀州、益州等地要員均已入朝,然而臨政之人卻非韓玹,竟是被先皇欽點的新皇後,秦柏。
秦柏一身玄色袍服,長身而立,待文武大臣參拜之後,方入座,道:“請天子劍。”
蔡平呈上天子劍,秦柏捧于掌中,方道:“衆卿,三日前,皇宮一場大火,先皇辭世,陛下染疾不能臨朝。然而戰事四起,百業待興,秦柏臨危受命,暫代朝政,自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此,秦柏懇請衆卿,助我大辰共度此危急存亡之秋。”
姜長辛第一個跪拜,道:“三日前,臣于宮中與陛下商議政事,陛下親口告誡臣,一應諸事由皇後代掌,命臣全力助之,臣姜長辛,但憑皇後調遣。”
程引也跪拜道:“臣,禦史大夫程引,但憑皇後調遣。”
衆人見狀,自是接二連三跪拜,秦柏終于一己之力,接下這個爛攤子。
收去天子劍,秦柏這才道:“各位大人,眼下有一要緊之事,需馬上處理。揚州淮南王府,二公子玹,遭奸人通敵所害,如今真相大白,當為其昭雪。玹公子自接掌揚州以來,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政績可觀,如今身死,陛下有诏在先,以親王禮,入葬皇陵。衛副将,此事由你去辦,安排妥帖之人護送公子玹回京。”
衛長青領旨。
秦柏道:“如今陛下欠安,秦柏只代理事,是非功過,均做記錄,由陛下臨朝後再一并處理。對了,還有一當急之事,如今陛下登基,當大赦天下,此事由程大人着手去辦。”
程引道:“是。”
“另,加開恩科,擇優選舉,文武科當一并加開,此事……益州牧寧卓然可在?”
寧卓然忙回道:“臣在。”
秦柏道:“寧大人為先皇年間狀元及第,才情斐然,為益州牧期間,平定三起匪寇□□,百姓安居樂業,功在社稷。此文科恩舉之事,就由寧大人主理,并暫代武科恩舉程式。”
寧卓然領命。
“好了。”秦柏道,“如今多事之秋,衆位大人當辛苦些,相攜共勉,若無他事……”
“皇後。”尚書令安又丞第一個憋不住了,眼見秦柏要退朝,忙出列道,“交州,雍雞關失守,交州眼看就要亡了!”
Advertisement
秦柏暗暗笑了下,平靜道:“衆卿看,當如何?”
朝中無人可派,長安又正亂着,任是誰都無計可施,衆人議論紛紛,卻都拿不出個章程。程引作為唯一的一品大夫,只得硬着頭皮道:“皇後,對于戰事,古來只有兩種解決辦法,或戰,或和。”
言下之意,朝廷無人可戰,那就識相點,該求和就求和吧。
秦柏沉思一番,這才道:“為戰,朝廷派不出将領,那就為和吧,割地賠償求一方安泰,免交州之地生靈塗炭。”
“皇後。”
“皇後使不得。”
“皇後還請三思。”
……
秦柏冷冷道:“數日前,交州的急報便已送回長安,安大人,到今日有多少次了?”
安又丞都快哭了:“回皇後,十五次了。”
“我們再拖延數日,只怕也不用求和了,交州之地全面失守,一了百了。”秦柏道,“當下緊要關頭,誰願南下和談?此去,我只有一個要求,不管是割地賠款甚至是和親,都請随意,只要,留下回轉的餘地,暫時息戰,争得幾日将息便可。”
“皇後,可是還有他法?”
秦柏道:“陛下登基,各地大員陸續入京,姜大人臨危受命受理軍政守衛京畿,焦頭爛額。過了這幾日,姜大人方能抽身南下,亞父,這幾日你當以抽調兵馬申批糧資為重,火速準備,預備好等待随時出發。”
姜長辛道:“是。”
又有人道:“既如此,姜大人當馬上出京,這幾日,京衛之責可由蘇大人暫掌。”
秦柏冷聲道:“蘇良叛逆,勾結居庸關守将起兵作亂,已被下獄,待陛下臨朝再做定奪。居庸關駐将犯上作亂,幸得姜大人當機立斷,派副将前去鎮守。”
至此再無人說話,秦柏方問道:“和談之事,可有人願往?”
殿內靜默良久,終于有一人站了出來,竟是劉靖成:“臣劉靖成,願往。”
“甚好。”秦柏道,“劉大人,在此危急關頭,授予你為大鴻胪丞,帶和談使團南下,當以暫息戰事為上,與南越周旋,不日姜大人南征,你便可功成身退。”
劉靖成道:“臣,當竭力而為。”
“嗯,你這就回去收拾,即日南下。”秦柏道。
“是。”
解了南疆的燃眉之急,秦柏心裏的石頭也落了地,這才道:“陛下口谕,衆卿聽命:衛長青南下揚州,平定淮南王府副将通敵之亂,七王府護衛長宋言,接掌禁衛統領,蕭沉衍代京衛司,坐守長安,姜長辛暫代太尉職,理軍政,程引暫代丞相職,理民政。”
安排完政事,竟已是晌午,衆朝臣散去,秦柏又留了程引、姜長辛、寧卓然和安又丞于未央宮議事。
秦柏道:“蔡主事,上些茶水點心與衆位大人。”
“是。”蔡平下去安排,不多時便送了點心、果子等過來。
程引道:“皇後,陛下身體如何?”
秦柏道:“尚不能理事,不過已見好轉,程大人無須憂心。”
“如此便好。”程引道。
安又丞将一些較為着急的民事一一禀報,又把折子呈上,秦柏帶着幾位大臣親自一一審過,拿出章程,均由程引和姜長辛親自拟旨,由秦柏朱批頒布下去。朝廷青黃不接,急需人才,加開恩科之事為重中之重,待衆事議畢,程引和安又丞離開,秦柏便又單獨留下寧卓然。
“亞父請留步。”秦柏道,“蔡主事,你請亞父去看陛下,陛下有話與他說。”
“是。”
秦柏這才與寧卓然道:“科舉制自□□皇帝時興起,至如今尚有許多需規制完善之處,寧大人如何看?”
寧卓然道:“年前文科盛舉,下官幸為益州之地主考,其時最讓人無奈之事,便是一些豪門望族,仗着有財有勢賄賂考官,為一些本乃平庸之輩疏通關節,下官想來,科舉之事本為選拔良才,定不能成為地方權勢染指朝廷的手段,必須杜絕。”
“寧大人的意思是?”
“此事當從根源上理,一方面,地方主考限制權力,朝廷應派大員巡檢,收卷後封印名諱,由數位主考官共同閱卷一起評出名次,到那時再由朝廷巡檢大員啓封出榜。另外,士子可有直接上訴朝廷的權力,如果一方士子盡皆上訴,此地科考必定有貓膩。另一方面,為了免去那些望族染指科考之舉,朝廷可在舉士方面做些文章,比如加一條以各種方式報效朝廷的家族,酌情選拔可用之才為官,可以舉士的程式出仕。”寧卓然道。
秦柏點點頭,道:“地方主考改革之舉同樣可用于會試,加兩位副考官,每科考卷都要封印歸檔,只有受旨之人有權查閱,封印有動者,朝廷巡檢和地方主考一律獲罪。你回去拟好條陳,與程大人和姜大人共同議過之後再呈上來。”
寧卓然道:“是。”
理完政事送走寧卓然,秦柏簡直要累死,此時再看天色,竟已是入夜時分,他無心用膳,直接去了韓玹的承乾殿。
“皇上可醒了麽?”
宋玉道:“藥仙果然沒說錯,姜大人來時,陛下果真便醒了。”
“藥仙怎麽說?”
“已是無妨,養好身體便可,陛下底子好,歇上幾日便能上朝了。”宋玉道。
“太好了。”秦柏眼前一亮忙進殿內,見韓玹已經被從藥桶中移了出來,此時正歇在龍榻之上閉目養神,便不再出聲。
“小柏?”韓玹聽到腳步聲,卻是睜開了眼,“剛……回來?”
秦柏見他醒來,眼圈瞬間便紅了,上前一步抓住了韓玹的手:“感覺如何?可有哪裏不舒服?喝水了麽?想吃東西不?”
韓玹虛弱的笑了下:“不,你陪我坐會兒。”
“嗯。”秦柏讓衆人都下去,殿內這才回複了安靜。
“怎麽不說話?”韓玹的唇幹裂得很,有種虛弱的蒼白。
秦柏心如刀絞,淚水在眼眶裏滴溜溜打轉:“你那日昏迷之後,一直不醒,整整三日,吓死我了……幸虧蕭統領……蕭大人的師叔趕到,給你泡了三日的藥浴,說得把你體內的毒素□□,方能醒來。”
“傻瓜。”韓玹笑道,“都醒了,哭個什麽?”
“我哪裏哭了,只……只是累的。”秦柏犟道。
“用膳了麽?”
秦柏:“還沒有。”
“去用些吧,我睡一下,等了你這麽久,好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