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何。
二十七
陳雨兒畢竟是從樓裏出來的,所以他就帶有樓裏姑娘小倌們的通病:嘴碎。上午他看到潘陽和李五搞在一起了,下午全軍的人都知道了。他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想起之前的賭局,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個月了,他們當時對潘陽太過自信,都壓得是一個月內,所以除了莊家之外,大家都輸了。雖然八卦讓人興奮,但是輸錢更讓人心痛,所以當天下午除了當事人和莊家,每個人都不太高興。
當天晚上大家一起吃大鍋飯,莊家就拿着本子,腆着一張臉過去确認金額。莊家贏得春風滿面,慫着肩膀,滿臉堆笑,看起來十分的猥瑣。大家心裏都很想扇他,但是也沒有辦法,畢竟願賭服輸。不過現在甜筍已經沒有了,還好莊家非常的通情達理,表示兩顆普通竹筍可以抵一顆甜筍。畢竟甜筍可以直接吃,普通竹筍他還要廢柴燒一燒,兩顆抵一顆,可以說是非常的公平了。
秋天山上的竹筍比較少,不太好挖。每次幹完田裏的活後,一堆人就漫山遍野找竹子。他們從秋天找到冬天,新的冬筍上來了,才把債務還完。所以莊家整個秋天和冬天都有鮮嫩的竹筍吃。
莊家的竹筍堆滿院子,他每天地裏幹完活,就拿上幾個竹筍,拿上幾個蘑菇,去廚子那裏開小竈。炒好菜,他就叫上潘陽,潘陽又帶上李五,他們三人和廚子一起吃小炒,吹牛皮。原來,這個賭局是莊家和潘陽商量好設的,騙大家夥兒的竹子吃。
廚子和鐵匠的關系比較好,上次鐵匠還專門給他置辦了新家夥,所以廚子為了報答鐵匠,都會偷偷給他留點菜。大家夥兒用完斧頭,過來還給鐵匠,常常看見鐵匠在吃炒竹筍,看見的次數多了,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了。沒過多久他們又發現潘陽和莊家最近走得特別近,所以慢慢地也就回過味來,發現自己當了冤大頭,被這兩個人坑了。
大家夥兒非常的不高興,有些人就到李五面前嚼舌根。他們告訴李五潘陽在莞城有十幾個小相好,李五不信,他覺得潘陽是個癡情人。他們又告訴李五潘陽拿他當賭局,騙他們竹筍,不是好人。這倒是真的,但是李五只覺得潘陽聰明,他們從秋天到冬天都有吃不完的竹筍。總之,在李五眼裏,潘陽是一個又癡情又聰明的可人兒,是一個偉光正形象的大哥。
二十八
第二天下午,李五幹完活就來找陳雨兒聊天。李五幹完活的時候經常找陳雨兒聊天。
由于李五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屁事不懂,所以他在家裏就比較沒有發言權,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人。但是李五不甘于就這麽當一個邊緣人,所以他就非常的能說,不過這也沒有改變他邊緣人的位置。大家只是覺得他是一個比較聒噪的邊緣人,至于他講什麽,是沒有人聽的。
當初從莞城出發的時候,李五和陳雨兒一起站在隊伍的最後面。李五一看到陳雨兒,就克制不住自己講話的欲望,或者換句話說,只要有人站他身旁,他就想講話。
當時陳雨兒自視甚高,覺得自己畢竟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他雖然穿着盔甲,戴着頭盔,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來,但他自信這些東西都這擋不住自己的美貌。他以為李五是貪圖自己的美貌,所以巴巴地圍着自己轉,對他就愛答不理的,非常的高冷。
李五這個人,平時在家就受慣了冷漠,所以即使陳雨兒一句話不說,他也能自己嘚吧嘚吧講一下午。如果他和哥哥們聊天,他們就會不耐煩地叫他閉嘴,這時他就識相地閉嘴,如果不閉嘴,就會換來一頓胖揍。這種相處模式讓李五這個人變成了一個沒有眼色的話痨,只要說話對象沒有明确表示拒絕談話,他就能一直說下去。
軍隊裏的所有人都對李五明确地表示過拒絕談話,比如說:一邊去,閉嘴,滾遠點,再說話揍你。只有陳雨兒沒有說過這些話,所以雖然所有人都看出陳雨兒不想聽李五講話,李五還是天天找他講話。由于陳雨兒本身也是個碎嘴子,他即使不喜歡李五,到後來也忍不住偶爾搭幾句話。兩人以這麽奇怪的方式相處着,居然也熟稔起來。
後來李五家遭遇了巨大的變故,他就變得沉默寡言起來,而且他每天忙着挑行李,應付各方面的排擠,活得筋疲力盡,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講話了。
到了七岙,有了潘陽的幫忙,李五就活得輕松一些。李五的父兄在世的時候對他并沒有多好,現在潘陽對他如此好,他也就從這場變故中很快速地走了出來。等到房子蓋好了,他覺得自己大概會和潘陽住上一輩子,心裏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十分的樂觀,于是舊病複發,開始變回話聊。
他不好意思在潘陽面前多說話,于是就去找之前的話友——陳雨兒說話去了。一來二去,兩人形成了堅定友好的話友情誼。李五一有空就去找陳雨兒,陳雨兒一有空,就在家裏等李五來找他,兩人非常的有默契。
李五和潘陽發生關系的第二天下午,陳雨兒就在家裏等李五。李五一過來,陳雨兒就給他搬凳子,非常歡迎他的到來。兩人都是老話友了,陳雨兒也不墨跡,直接開門見山,問李五昨天痛不痛,爽不爽。
李五這個人,也是非常的坦蕩,他表示痛是痛的,但爽也是爽的。而且他已經便秘好多天了,昨天這麽一幹,今天居然拉出屎來了,現在整個人神清氣爽。要是潘陽知道自己居然變成的通腸藥,不知道作何感想。
陳雨兒聽了,非常的震驚,兩人居然不洗屁股直接就幹。這次是運氣好遇上便秘了,那下次要是遇上拉稀呢?那不成捅屎了嗎?于是他細心向李五傳授經驗。李五也是第一次得知性生活竟然如此講究,于是認真聽講,虛心學習。
二十九
陳東明他們鹽吃完了,他們又要去村子裏偷鹽了。當晚,陳東明組織一群人,每人負責一家住戶。他們去廚房,看到鹽罐就抱走。由于南方人吃的都比較清淡,所以每個人家裏的鹽只有一個小碗的量。他們偷了幾十戶人家,成果并不是很豐盛。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肉貼肉。所以陳東明他們一行人都比較的随意,去人家裏就跟回自個家裏一樣,不僅毫無緊張感,而且還生出一絲親切之感。一随意,動靜就比較大,動靜一大,就把人吵醒了。
最先醒的是小黑,他聽到廚房裏有動靜,以為有老鼠,大晚上的也懶得起,想着就讓它偷點東西去吧,偷完就不不吵了。但是陳東明在廚房,翻半天翻不到鹽,所以這動靜就一直很大,吵的小黑睡不着覺。
小黑有點生氣,他覺得這老鼠太猖狂了,準備去廚房抓它,就算抓不到,也要好好吓它一吓。他點着燈,來到廚房,驟然看到一個碩大的背影,那個背影感受到燈光,轉過頭來,露出陳東明的臉。他想起被陳東明用頭盔打下河去的那個下午,吓得大叫一聲,扔了燈就跑。
陳東明轉過頭來看到滿頭辮子的小黑,腦門隐隐作痛,當下扔了手裏不知放着啥的罐子,也是拔腿就跑。
小黑回到屋裏,緩過神來,拿起大棒就追出去,并用土著語大喊:
扣小特扣小特扣小特扣小特!
(抓小偷抓小偷抓小偷!)
小黑大概正值換聲期,他的聲音又粗又啞,現在他扯着嗓子喊,頗像一個大叫的鴨子,聲音十分的折磨人。所有睡着的人,都被這鴨子叫吵醒。由于小黑的嗓子十分的難聽,大家一時聽不清他到底說了什麽。他們聽了一會兒,才聽清是來賊了。他們一聽來賊,立馬起來,拿起棒子鋤頭就追出去。
陳東明一行人一聽到鳥語,立馬知道事情敗露,有些人沒找到鹽,兩手空空的就跑,跑得比較輕松靈便。有些人好不容易找到鹽,想想自己寡淡無味地吃了半個月了,舍不得鹽,雙手抱着鹽罐就跑。他們一邊跑,一邊還要小心鹽撒出去,所以就跑得比較慢。不過多虧了小黑難聽的公鴨嗓,土著人反應的比較慢,得以讓他們安全跑出去。
土著人追到大門口,看着敞開的大門以及河對岸的稻草跺,他們非常地生氣,從此以後就派人守夜,直到過了冬至,夜裏實在是冷,才歇了兩三個月。
陳東明一行人跑回營地,看着寨子那邊罵聲震天,感覺今晚真是驚心動魄,對寨子好不容易産生的情切感頓時消失。這些鹽來之不易,所以廚子用的非常珍惜,因此,雖然他們偷了鹽過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