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雖說是權益之計,可我還是覺着不妥當,畢竟你家二娘要是定了親又被退親,這以後的婚事就難了……”順娘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覺得吳氏提出的這假定親的權益之計雖然可以度過眼前的難關,但從長遠看,卻是對謝家二娘不利的。
“就是啊,就是,你這婆姨怎的竟想些馊主意,你這法子最後要害了我家二娘,我問你,誰家小娘子被退了親還能找到好婆家,你這條計策不可行!”不等吳氏繼續說話,謝乙已經大聲贊同順娘的話了。
吳氏瞪了謝乙一眼,忙說:“誰說的是喜二郎退掉咱家二娘,我說得是咱家退掉喜二郎,反正喜二郎是個男子,他被退了親也沒啥要緊,頂多以後再找媳婦的時候,就說咱們謝家嫌貧愛富才退了他的。”
轉臉看向順娘,吳氏笑眯眯地又對她說,現在這個時候也只有這個法子能平息謠言,讓喜家和謝家度過眼前的一關,總之過了這一關,以後的事情再說,她還說謝家到時候願意彌補一些喜二郎被退親的損失,給出一些錢財上的補償。
順娘沒有立即接吳氏的話,而是在考慮吳氏的話的可行性。
謝乙還想開口,吳氏已經使眼色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張張口到底沒有說出話來,兩人已經做了小二十年夫妻了,他從吳氏遞眼色給自己似乎明白了妻子另有主意。
“這事情事關終身大事,我一個人也做不了主,要回家去與我娘商量一下才行。”順娘考慮一番,并沒有立即答覆吳氏,而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吳氏趕忙笑着接話,說這是自然,還請順娘趕緊回去跟她娘商量商量,盡早拿定主意,因為盡快平息謠言對兩家都有好處。
順娘點點頭,站起來辭了謝乙夫妻回家去。
等她一走,謝乙就問吳氏剛才給自己遞眼色,不讓自己說話到底是什麽意思,他認為吳氏出的是馊主意,即便定親過了眼前這一關,以後退親,就算是謝家退了喜二郎,但自古以來不是有一句話說的是好女不嫁二夫嗎?
他覺得自己女兒定了親最好要跟一個男人在一起一輩子,哪有定親退親,再找別家的理。
吳氏給了他額頭上一指頭,說他聰明一世,在這事情上可不是糊塗了麽,自己什麽時候要女兒再嫁別人了。
“那你這是……”謝乙狐疑地看向吳氏問。
吳氏就對他解釋了,說自己的這個主意不過是想套住隔壁的喜二郎,讓他跟自家二娘定了親,以後這個親說什麽也是不會退的。她還說喜二郎這個好後生,也只有趁着眼前這個事兒才能套住他,讓他成為謝家的女婿。
謝乙這才明白了,不由得也稱贊吳氏糊塗了半輩子,就這會兒聰明了一下,然而他還是擔心,人家喜二郎并不喜歡自己家二娘,既然跟人家說了以後可以退親的,就算謝家以後不退,可人家喜二郎要退又怎麽辦?并且他還認為強扭的瓜不甜,這樣硬把自己家二娘和喜二郎湊一起,兩個人就算在一起了也會是怨偶。
吳氏就說謝乙是死腦筋,她說人是會變的,很多人多處處,就會改變先前的看法,喜歡上對方,喜二郎和自家二娘多處處也會這樣。
Advertisement
她還說看得出來喜家二郎是個正派人,會為人考慮,別的不說,就憑他方才聽了自己的權益之計,立即就說退親會讓自家二娘不好再找婆家就看得出來,這個人心腸好,自家二娘定給他,一定錯不了。
換言之,只要定了親,以後喜二郎一定是不會傷害自家二娘退親的。
謝乙聽完吳氏的話,不得不承認吳氏說的也在理,那就先等一等,看喜二郎怎麽說。要是他不答應,那自己再想辦法。
吳氏道:“若是你的法子還是打打殺殺,我勸你還是算了,适才我聽喜二郎說,似乎他可以找到人教訓那趙家母子,萬不得已,教訓那趙家母子的事情不如交給喜二郎去辦,咱們頂多出些錢就行了,你說呢?”
謝乙沉吟了一陣兒,終于還是答應那就按照吳氏的說法辦,畢竟這麽一來謝家可以不用牽扯到官司裏面,買賣可以照做。
順娘回了家,她娘和嫂子都迎上來問她去隔壁向謝乙夫妻打聽,可打聽到些什麽了。
“娘,您去把門關了,然後過來坐下,我有事情跟您和嫂嫂商量。”順娘到屋中的桌旁坐下後朝着劉氏道。
劉氏應了,去把屋門關上後在順娘身邊坐下看向她,等她說話。
順娘就把剛才去了謝家從謝乙夫妻嘴巴裏聽到的趙家母子是造謠的人,以及吳氏提出的那定親的權益之計都對老娘和嫂子說了,然後說自己告訴謝乙夫妻就算是假定親這也是牽涉終身的大事,所以不敢自己一個人決定,要回來跟家裏人商議了才能定下。
“娘,嫂嫂,你們說隔壁吳娘子提出的這權益之計可行麽,她說到時候讓謝家退掉我,如此一來,就能讓謝家二娘以後照常可以找婆家。”順娘看向她們問。
“……”劉氏和齊氏聽了順娘的話之後,一時之間都懵了,她們怎麽也想不到順娘去一趟隔壁謝家,回家就說出來了這樣一個事。這讓她們從一開始聽到順娘說那背後造謠的人是趙家母子的憤怒都轉變成了驚訝。
過了一會兒劉氏才說話:“就曉得這一次造謠的人十有八九是姓趙的,果不其然。那吳娘子提出來的權益之計,也就是假定親确實可以讓鎮子上的人慢慢就不傳這些不利于咱家和謝二娘的謠言了,然而……為娘總覺着定了親,以後就不容易退親了……”
齊氏也在一旁連忙點頭:“奴家也是這麽想的,吳娘子說以後謝家退了叔叔,可若是謝家不退呢,難不成咱們喜家去退,那時必定對謝二娘的名聲有損,她難再找好婆家。那樣一來,今日的好事以後就得變成壞事了。”
順娘沉吟一會兒,說她剛才在謝家也是想到了這一層,所以沒有立即答應吳娘子,然而若是不采用吳娘提出來的那權益之計,又該怎樣來解決目前的難題呢。
她提出的這個問題可是難倒了一致對吳娘子的權益之計表示不妥的劉氏和齊氏。
屋子裏靜悄悄的,慧兒趴在她娘身上瞪着兩只亮晶晶的小眼睛直直望着齊氏,可成趴在劉氏的腿上貌似也在思考這個難題。
良久,還是劉氏先開口了,道:“為娘雖然覺得吳娘子提的那權益之計也不甚妥當,然而現今不快些平息謠言,拖一日越對咱家不利,這事情說是火燒腳背也不過分,要是真無計可施了,少不得也只能答應吳娘子,先讓兩家孩子定了親度過眼前難關再說。”
齊氏問:“可以後咋辦,過上一年半載,到了辦親事入洞房的日子,若是叔叔真是男子,眼一閉,娶了那謝二娘就是,可是,叔叔他不是呀。奴家覺着,答應了吳娘子,謝二娘的終身怕是終究會誤了。”
順娘緊跟着道:“嫂嫂說得對,謝二娘的終身我可擔待不起,看來要平息這一次的謠言還得另外想法子。”
劉氏問:“那你可想出來了什麽別的法子麽?”
順娘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我這就去找裏正,求他出面平息謠言,懲罰造謠者趙家母子。”
“找裏正?可咱們喜家是外來戶,裏正能願意幫咱麽?”劉氏瞅着順娘問。
順娘:“不試一試也不知道是不是?娘,您去給我拿三貫錢來,我帶上。”
劉氏驚:“三貫?你這一下子就送三貫給裏正?送了三貫咱家可就剩下不到兩貫錢了。”
順娘告訴劉氏這錢以後還能賺的,若是能順利解決這一次的事情,還愁以後賺不回這錢麽,讓她快去拿來。
劉氏想一想也是,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現如今要見個官求人辦個事情,哪有不花錢的,心裏雖然肉痛,還是上樓去拿錢了。順娘則是去打水來洗漱了一番,讓嫂子幫着梳了頭,裹了軟巾,換了一身見客的男子衣衫穿了,接了老娘的錢裹在腰間,出了門,往鎮子南邊的裏正郭誠家裏去。
楊柳鎮的裏正郭誠今年六十有餘,做此地的裏正已經超過十年,家住城南的一座兩進的宅子,家中有兩子一女都已經婚嫁。幼子和長女都在汴梁城裏居住,長女嫁給了一個城中工部的小吏楊青為妻,幼子則是做了個從八品的秘書省校書郎,娶妻麻氏,在汴梁城裏安家,長子娶妻在家中侍奉父母,平日做些糧食買賣。
順娘到了郭裏正的宅子跟前,上前去叩響門環,不一會兒裏面出來個婢女開了門,問順娘是誰,來此做甚。
向着那小婢拱了拱手,順娘就自報身份,向那小婢說了自己的來意,懇求她代為通禀,讓自己見一見郭裏正。
小婢見順娘面相老實清秀,而且說話誠懇,一口一個姐姐的喊自己,嘴挺甜的,頓生好感,随即答應了順娘所求,讓她在外面稍等,她這進去禀告郭裏正。說完,關了門兒,往裏去了。順娘在外頭等着,不免心中忐忑,害怕郭裏正不見自己這樣一個陌生人,吃個閉門羹。
沒等多久,順娘正焦躁時,門開了,那小婢笑着請她進去,說郭裏正叫她進去一見。
順娘登時高興起來,忙向那小婢道了謝,小婢就領着順娘進了這所宅子的第二進坐北朝南的一間廳堂裏去。進去之後,小婢向上行禮,接着對順娘說,上頭的就是郭裏正了。
于是順娘便向上頭坐着的一個六十開外,須發花白,身材微胖的老者恭敬行禮,方才帶順娘進來的小婢退了出去,上頭一把扶手椅子上坐着的郭裏正便讓順娘直起身來說話,讓順娘自我介紹一番,以及求見自己所為何事。
郭裏正之所以願意見順娘這麽一個陌生人,乃是明白凡是上門來求自己的人都會送錢,這錢送上門兒來了,豈有不要之理。
順娘深吸一口氣,就把自己姓甚名誰,以及自己做什麽營生養家糊口都對郭裏正說了,她特意提到了她現在發種生送到甜水巷的宋家正店裏頭,但現在自己被趙家母子造謠中傷,謝家二娘也被牽扯其中的事情對郭裏正說了,求他徹查此事,還自己以及謝家二娘一個清白。她還說趙家母子這樣造謠中傷自己,會影響到自己給宋家正店送種生。
緊接着順娘不忘大拍這個郭裏正的馬屁,說自己雖然是外來戶,搬來楊柳鎮不久,但久聞郭裏正是本鎮百姓交口稱贊的父母官,所以堅信郭裏正能夠主持正義,為自己這個小百姓出頭。
話說完了,順娘偷偷擡眸去觑坐在上頭的郭裏正,只見郭裏正捋着下颌胡須沉吟了會兒,接着問順娘送種生的那家甜水巷的酒店老板是何人。
原來郭裏正的長女所嫁之人乃是工部的一個小吏,頂頭上司就是曹侍郎,曹侍郎的管家名叫宋貴,宋貴有個妹子叫宋玉姐在甜水巷開了家宋家正店,這些情況郭裏正可是了解得十分清楚。因為他長女回娘家探親時,總會說起跟丈夫有關的工部的那些官吏們的八卦,其中就有這個曹侍郎,以及曹侍郎的管家宋貴及其家人的八卦。長女的丈夫每年逢年過節,都要帶着禮物去頂頭上司曹侍郎家,出來接待他的人就是這個叫宋貴的曹家的大管家。
所以,當郭裏正聽到底下站着的喜順說起宋家正店時,疑心他是在撒謊哄騙自己,說他給宋家正店送貨,想以此來讓自己賣人情給他,幫着他出頭,平息關于他的那些不利的謠言。
其實最近兩天,就有鎮子上的人來見郭裏正,說起一個名叫喜順的外來戶不但輕薄謝屠的女兒,還跟他寡嫂勾搭成奸,有傷風化,建議把喜二郎和喜家人都逐出楊柳鎮呢。
當時他聽了之後,打算按照來人的意思辦,只是這兩日接待了兩批城裏下來催繳稅賦的官員,沒顧得上處理此事。
沒想到如今這個喜順自己卻是找上門來請求自己平息謠言,還他清白呢。
郭裏正初見喜順這個人,見他一臉老實相,且又相貌堂堂,不像個奸佞淫邪之人,故而就有點兒懷疑前頭來自己跟前說這個喜順如何不堪之人所說的話的真實程度了。
但是郭裏正懷疑雖懷疑,可沒打算幫喜順這麽一個外來戶,直到他說出來他在給甜水巷的宋家正店送種生時,郭裏正才打算受理此事了。他想若是喜順真得在給宋家正店送種生,那至少說明他跟宋家正店的老板娘有交道,否則人家是不會要他的種生的。如果喜順所言為真,那他倒打算幫一幫這個叫喜順的人,不為別的,這個人跟宋家的人認識對大女婿有用,自己賣了這麽個人情給他,往後可以通過他跟宋貴搭上,對于大女婿的仕途是有助益的。
故而他才開始向順娘發問,詳細問宋家正店的老板是誰,以及關于這個老板的一些事情。
順娘就把自己知道的宋家正店的一切都告訴了郭裏正,比如說老板娘叫宋玉姐,她的容貌和年紀,以及她家裏的家人,父母,兒子,還有她那個在曹侍郎府上做管家的大哥等等。
郭裏正聽完臉上有了點兒笑容,因為底下站着的年輕人所說的跟他所了解的分毫不差,甚至有些情況還是他沒有聽到長女說過的。
看來人家是真得在給宋家正店送種生,郭裏正又問順娘跟宋家正店老板娘的關系如何,順娘說宋玉姐跟自己關系很好,還幫自己介紹生意,讓自己把種生送到宋家正店底下的那一百多家腳店去售賣,而且自己明日就要去了。
這麽一說,郭裏正就已經決定要幫順娘出頭了,出面平息那趙家母子造出來的謠言。
他捋着胡須對順娘說,讓她回去等着,此事自己一定會秉公辦理,待查實是趙家母子造謠中傷順娘以及謝家二娘後,定會懲罰趙家母子,還順娘和謝二娘一個清白。
順娘一聽,立刻激動起來,連連向郭裏正道謝,并且将自己腰間纏着的三貫錢解下來,要送給郭裏正做辛苦費,買些茶酒來吃。
要是平時處理這鎮子上的百姓們的事情,郭裏正不收錢就不辦事,可這一次他卻不收順娘的錢,想要讓自己變身清廉的父母官,以後這個叫喜順的年輕人在宋家人面前說起,自己也落個好名聲。等到自己長女的女婿通過喜順搭上宋貴時,人家也會更加高看女婿一眼。郭裏正在心裏盤算已定,便讓順娘把錢收回去,說自己既然是本鎮百姓的父母官,那麽為被謠言中傷的鎮民主持公道,還人清白,那是他分內之事。順娘以為郭裏正是推辭之語,便又把那三貫錢奉上了兩次,不曾想那郭裏正堅決不收,并且說自己還有事情要處理,說完轉身離去。
順娘見錢送不出去,也不知道這個郭裏正心裏到底怎麽打算的,而且人家已經拂袖離去,顯然是真不打算收錢了。
于是她追了出去,向着郭裏正的背影躬身道謝,郭裏正背對着順娘繼續走他的路,擡擡手,讓在外面候着的小婢把順娘送出去。
順娘揣着錢出了郭家的宅子,在回家的路上反複猜想這個郭裏正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到底他是幫自己還是不幫自己呢。錢沒有送出去,讓順娘想大概郭裏正是不會幫自己了,這讓她異常沮喪。
到了家門口,拍開門,順娘進了屋,劉氏關了門就和齊氏一起圍過來,問順娘是否見到了郭裏正,她們兩個看到順娘蔫頭耷腦的樣子以為順娘連郭裏正的面都沒見上呢。
順娘說:“見着了,我也把趙家母子中傷我和謝家二娘的事情對他說了,他口中雖然說他會秉公處理此事,可他卻沒收我送上的錢。我想,他是不是只是拿話敷衍我而已,畢竟他沒收我的錢。”
她一邊說一邊把纏在腰上的三貫錢取下來遞給劉氏,劉氏看見了這三貫錢很是歡喜,她本以為再也看不見它們了呢,然而她一想到這三貫錢雖然回來了,可那郭裏正卻不幫喜家出頭,那麽喜家怕是要搬離楊柳鎮了,這讓她也高興不起來。
齊氏就問順娘接下來怎麽辦,是不是準備搬家呢,要是這樣的話,又要在別的鎮子上找房子了。
順娘道:“那郭裏正讓我回來等着,說他徹查了趙家母子造謠中傷我跟謝二娘的事情後,自會還我跟謝二娘的清白。既然郭裏正如此說了,我們姑且信他,等上一等再說。”
劉氏問那要等幾日,畢竟人家隔壁謝家還在等着順娘回話,若是那郭裏正只是敷衍順娘,那就要在答應吳氏行那權益之計和做準備搬離楊柳鎮之間做出選擇,否則拖下去,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順娘便說那就等三日,這三日她要在汴梁城裏忙碌,在宋玉姐派給自己的一個賬房先生的帶領下去把那一百多家腳店訪遍,然後統計出來到底有多少家願意要自己送去的綠豆發的種生,又會要多少,接下來才好發出更多的種生來。她還讓老娘和嫂子不要再在門口支起攤子賣種生了,說她們一日賣個十來二十斤也賺不了多少錢,況且這幾日受謠言影響,種生都賣不出去,歇幾日再說。
劉氏和齊氏道好,都說那就按照順娘的主意辦。
順娘把這等郭裏正出面幫着主持公道,平息謠言的事情先放下,開始全力以赴地去為她的綠豆發的豆芽拓展銷路。
次日她早早地起來,用牛車拖了柴和豆芽進城,交了這兩樣東西給宋玉姐得了錢,然後就在宋玉姐指派給她的一個賬房先生的帶領下去拜訪那一百多家腳店了。
一日下來倒走了四五十家,其中有一多半願意進上三五斤綠豆芽來賣,這些小腳店要得少,順娘便約定跟他們十日一結賬。三日下來,她把宋玉姐給她的那冊子上的腳店都走遍了,統計了一下,大概有九十家左右願意進貨,有每日要三斤的,也有每日要五斤的。順娘算了下賬,攏共這些小腳店每日需要供應三百六十多斤綠豆芽,加上送到宋玉姐店內的三十斤,就是每日四百斤的量。四百斤綠豆芽需要五十多斤綠豆才能發得出來,也就是說每日她跟嫂子需要泡發五十來斤綠豆,光是筐子都需要二十幾個,另外還要買布……
這麽多的綠豆芽要拖進城去賣,她根本就不需要再去砍柴了,也不需要讓老娘支起個攤子在門口零賣豆芽,老娘和嫂子只需要在家裏照管那些豆芽就行了。
如今她跟老娘和嫂子發種生的技術水平提高了,每斤綠豆可以發出來近八斤多綠豆芽,除去成本,每一斤綠豆可以給她帶來十五文錢以上的利潤,五十多斤綠豆,這就是每天差不多八百文的利潤,除去雇傭石頭,租牛車,還有在外吃飯以及家裏的開銷,順娘覺得每天存下六百五十文錢沒問題。
想到此,順娘開心地笑了,一笑扯得嘴上的一溜泡火辣辣地疼。這幾日因為又要操心買賣,又要想着郭裏正是否幫忙處理那不利于自己的謠言的事情而睡不安穩,心急上火,嘴上長了許多泡。明日就是她給自己定下的最後期限了,若是那郭裏正的處理結果再不出來,她就打算接受吳氏的權益之計,因為現在的豆芽已經可以大量出貨了,搬家的話那就得耽擱買賣。只不過她有條件,兩家不正式下定,只是口頭上對外宣揚而已,就這樣,她還覺得以後是個麻煩呢。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走到這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 敲黑板,看這裏:
1,昨天大家的評我都看了,很熱鬧,但有些親攻擊站跟自己不同CP的讀者,這樣不好,為了不引戰,今天的評我不回,明天回。
2,關于CP,未定,絕對女主喜順的經歷會讓她明白誰才是真CP,一切讓劇情說話。
3,這一本世道人心會寫得多些,還有女主的奮鬥與生活這是主要內容,愛情存在于生活中,不會大寫。
4,防盜章,再說一次,替換的字數絕對更多,不會出現有的親說的正文比防盜章少字數這種情況。因為V章的發布,網站有硬性規定,修改V章一定要比初發章字數多。
5,最後感謝小天使們支持正版,群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