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零叁叁
說到這個大殷武林和朝堂的關系,可以用整體和諧,部分沖突來概括。和諧是指整個大殷基本普及了武林人士的愛國主義教育,部分沖突當然是在說廣南府了。
廣南府位置偏,地形崎岖,經濟基礎差,存在的一大特質就是拉低大殷整體GDP。這樣的小地方在□□定國的時候也是附帶着占下的地盤,之後很長時間,都把這裏當做一個流放犯人的天然刑場。
當初去到廣南府的武林人士中,他們的一些同伴成功逃離了官兵的追捕,往西走,躲進了天山。後來應給是一直有聯系,所以武林盟綁架了岳智後,才能把人送到天山隐匿起來。
這一撮人算得上是歷史遺留問題了,也不是沒有人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因為從開國皇帝往後數幾代,整整一百來年,對待這些人都是排斥和打壓的态度,所以後來想招安,這些人卻積怨非常深,對朝廷,和受朝廷管理的北武林,他們對外界武林的稱呼,都十分的痛恨。
因此過去也發生過,派遣往廣南府解決當地社會問題的禦史死于非命的事情,還不止一件。當時的皇帝也被惹惱了,直接武力鎮壓,以暴制暴,于是仇恨變得更加深刻。到現在,廣南府還有着與面積相比過于密集的折沖府,就是當地政府為了與武林人士抗衡而設下的。
不知道是不是壓制了太久造成了劇烈反彈,武林盟一來就搞了了大事,還搞得朝堂焦頭爛額。也是難為他們忍這麽久了。
我敢肯定,在南武林人的眼中,朝廷的形象已經妖魔化了。苛政酷吏皇帝昏聩之類的,用膝蓋想都想得到這些人的觀念。并且他們覺得北武林一定是堕落了,被金錢腐蝕了的,失去了武林人的俠義豪情,和铮铮骨氣,都是些粉團油面的花花架子。
潘煜明多年觀察,對這些人的心态有些研究。簡而言之,就是一群超齡中二病,憤世嫉俗還怨天尤人,井底之蛙也妄自尊大。這些人本不值得忌憚,因為他們也翻不出什麽浪來。但偏偏是這些烏合之衆,把堂堂一個大殷親王綁架了,還敢和官府叫板。簡直出乎意料。
看着這個終于同意和我商談的馮曉斓,我覺得,解開謎底的關鍵就在他身上。
我在朝堂之上要他把武林盟的盟主喊來談話,馮曉斓靜默片刻,然後輕笑出聲,又恢複了他高傲的姿态,他擡頭沖我說:“我便是武林盟新盟主,皇帝陛下有何話,就請對我說吧。”
之後,我在張玉立、潘煜明,和一衆禁衛軍的護衛下,帶着馮曉斓移步偏殿議事。便是眼下的情況,我與他各據一方,雙方距離超過五米,我坐着他站着,我被重重保護,他孤身一人。
其實這并不是一個适合友好磋商的場景,但我對自己的人身安全很不放心,我身邊人多一點,我心裏也踏實一些。
我還在思考措辭呢,反倒是馮曉斓反客為主,他單刀直入的問:“皇帝陛下,你要對武林盟提出什麽要求?”
他這麽一問,我的思路立馬就來了,我調整了一下坐姿,試圖做的舒服一些,并指着離他最近的座椅說:“坐吧,咱們坐下說話。”現在為止,我的态度還是很随和的。
馮曉斓沒有遲疑,立馬就坐,我就開腔了:“在講要求之前,我想,馮盟主應該先了解一下當朝對武林的一些政策,潘愛卿,這些問題你最熟悉,就請你同馮盟主講述一番。”
“是,陛下!”潘煜明回答的非常幹脆果斷。
大殷對武林的态度還是很寬容的,很多方面還有扶持,将武林體系的存在合法化,只是唯一的要求是,武林人士要遵守大殷律法,擁護大殷統治。這個政策還是當年的第一丞相給□□想的。
那時候,因為戰亂頻繁,俠士們是真的在為民衆奔走,盡己所能維護一方百姓,所以在民衆中聲望很高。當時□□也受到過很多武林人士的幫助,多次被救于生死存亡之際。你說人家都做的這麽好了,總不可能自己剛當上皇帝就翻臉不認人吧?
可是武林人士的武力若任其發展,對于政權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又如何能忍?這個時候,第一丞相站出來了,他說,洪水宜疏不宜堵,既然沒有辦法完全消滅對方,就幹脆将武力與朝廷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聽,好主意啊。于是以報答整個武林助他平定天下的名義,召集當時民間聲望高的集體和個人,齊聚京城,接受封賞。
武力值比較高的人大都比較單純,自然覺得這個皇帝有良心,就歡歡喜喜的去了。在美酒佳肴和優渥的生活環境的麻醉下,毫無心理障礙的接受了□□的一系列條件。
□□提了什麽條件呢?他說他要報恩,但因為剛建國,條件有限,決定成立一個基金會,最先幫扶幾個對他幫助最大的武林門派,幫助修建新的門派駐地,分發良田,包辦教育器材,基礎設施完善後,還會每年專項撥款,支持門派建設。
但在建房之前,總要知道門派有多少人吧?專項撥款的福利可是按人頭算的,我都這麽真誠了,恩人們總不能坑我,多要我錢吧?
那年頭,大殷從上到下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活,窮的不行。門派掌門們,這麽一聽,以後有吃有住還有錢拿,怎麽不可以,非常可以了,也是恨不得第二天就圈地盤。
這樣一來,有門派對□□的幫助沒那麽大,但也想享受福利,就有點不好意思開口。然後□□就補充說明,沒辦法,現在大家過得的都窮,皇帝家也沒錢啊。這樣吧,我貯備的資金在幫助完他們後,還剩一些,我給誰都能不好,那不如就靠實力說話,咱們做個比武活動,前幾名,就可以領到這筆資金。
一時沒領到的也沒關系,今年沒有,還有明年啊,況且諸位都是大殷的英雄,我自然不能虧待了,以後這筆資金會逐年增加,大殷朝廷會盡自己的能力,照顧到更多的武林人士,咱們江湖朝堂是一家啊。
這話說的,特別貼心,在場的武林大佬們一想。國家剛建起來,這麽困難還想着我們,有門派能直接拿錢的是因為付出了好多弟子的性命,也是應該的,咱們比武就比武呗,今年沒拿就明年呗,也不是什麽大事。
然後,武林人士靠大殷朝廷養着就成了一項過了明路的政策了。但這也不是白養了,總要收到點回報吧?然後武林門派的子弟總是最先征調入伍的,地方也經常在當地武林門派中選拔人才填充巡查司,更有武學高人擔任軍隊的特聘教官。
直接的好影響就是,大殷的軍隊整體武力值非常高,治安非常好,并且尚武之風盛行,人民的精神面貌很好,社會風氣也自帶一股武人的耿直。這對于當時剛建國的大殷來說,益處非常的大。
但有人服氣自然有人不服,一些根本沒有參與進□□的艱苦創業過程的門派,自然會被邊緣化,還有在動蕩社會占據一方,做土皇帝的門派,面對一個新生政權肯定是抵觸的,這一部分武林人士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果然爆發了,他們的隊伍裏頭甚至還摻雜一些本來已經歸順,但日子過得不如沒歸順自由的門派。
這就是南北武林的最初由來了。
講到當朝對武林的政策,就不得不提到南北武林成因。潘煜明才盡量用簡潔的話語做了基礎介紹:“南北武林的分裂想必馮盟主也有聽聞,這裏我不再贅述。自從南北分裂後,我朝對武林的政策也有所改變。”
最大的改變是,朝廷不再全部負責武林門派的發展費用,但願意在其他方面幫助各門派建立自己的産業,以支付整個門派的運轉費用。這個政策很好解決了武林人士不事生産無法為國家創收的問題,畢竟個人稅收在這一政策下,集中到整個門派,以産業稅的形式被征收。
除此之外,還加強了對江湖人士戶籍和身份登記的管理,為了鼓勵江湖俠士持證上崗,針對普通戶籍和江湖戶籍有不同的政策。
比如去應聘大戶人家的護院,有江湖戶籍的就比普通戶籍的更容易入職。除了戶籍加以區分,還專門針對能力不同的俠士制定了等級評價制度。
俠士等級分為四級,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連三流俠士證都沒考上的,就是不入流了。不入流俠士自然在找工作和福利待遇上,不如有等級的俠士,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如普通戶籍。這一條是針對大殷出現的,平民競逐江湖戶籍的不良現象。政策一經推出,一大波平民被打回原戶籍。
到如今,大殷的合法武林社會已經很好的融入到了普通社會之中,根本不會出現截然對立的兩種社會風貌,且有效的整合了大量社會閑散人口。特別是擁有土地的門派開始交産業稅後,大殷的稅收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這些稅收不稅收的問題,潘煜明自然不會說給體制外的人聽,他只是着重講了大殷的武林人士所享受的待遇。
“江湖戶籍可免辦路引游歷相鄰州府,婚前無人頭稅,俠士考取俠士等級證明後允許佩戴武器,除非法致傷致死平民外,可與其他俠士合法鬥毆,擁有俠士等級證明的俠士入職高危職業可享受危險津貼,入職前後已婚可享受家庭津貼。擁有田地的俠士稅收為普通民衆的四分之三。”
“考取俠士等級證明需擁有江湖戶籍,要有江湖戶籍就必須由正式登記的合法門派出具三年習武證明,而俠士要想獲得證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拜入正規門派學習三年以上。”
“便是如此嚴格的要求,我朝也不斷有民衆加入江湖戶籍,馮盟主可知為何?”潘煜明問。
聽的一臉恍惚的馮曉斓表示他想不到。潘煜明一笑道:“因為在北武林,做個俠士受到的是追捧,享受的是安逸,得到的是富足。能過好日子,自然會讓人趨之若鹜,而南武林……”這個未盡之語,就讓馮曉斓自己領悟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們,今天好氣啊,《花間提壺方大廚》第二季一出我就看完了,看完了才發現,被爆了編劇自己改編的劇情涉嫌抄襲。一個事很迷啊,明明都實錘了,編劇不出面劇組不出面,一個男主角在微博上嘲諷反抄襲的粉絲是噴子,感嘆自己人紅是非多,劇紅噴子多。我氣的想打人,給愛奇藝的錢白沖了。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