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過年的時候酒樓給楊晔放了五天假,頭一天楊晔和阿喜一起把家裏的肉給熏了,空唠唠的竈上一下就豐富了許多。
折騰好了家裏的肉,楊晔帶着阿喜去縣城,龐展中忙裏特意抽出了半天的空閑說要帶他去看選鋪子,他想讓阿喜一起瞧瞧,再者置辦些年貨回來。
阿喜換了新做的冬衣,挽了個發髻在頭頂,對着黃橙橙的鏡子照了照,畢竟是去見楊晔的老板,他很上心的收拾自己。
“我、我這樣成嗎?”
他自己照了鏡子還算滿意後,展開自己的雙臂,又問一旁的楊晔。
“好,今天很好看。”楊晔說的倒是實誠話,阿喜只要簡單收拾一下就很好瞧了,他從衣架子上找出塊兔毛圍脖把少年的纖長的脖子給套住。
兔毛是邢槐給的,阿喜自己做了塊圍脖,本是想跟楊晔,但是兔毛是白色的,男子戴未免太失氣概了些,最後輾轉還是成了他的。
細而柔軟的兔毛圍脖裹在脖子上,像一雙手托着阿喜的臉,越發襯的他的臉蛋兒又白又嫩,楊晔趁着戴圍脖的功夫,在少年的臉上揉了好幾下,直至杏眼裏起了一層水霧,臉也搓紅了他才放開。
阿喜不高興的推了他一下:“這樣我、我怎麽出門。”
楊晔好笑的伸出手扣住了少年的十指:“我牽着出門。”
隆冬臘月的天出門不易,昨夜外頭下了雪,早上雖然化開了,但是有融水和薄冰之後,倒是更不好走了。阿喜害怕自己摔倒把新衣服弄髒了,拉着楊晔小心翼翼的走,到村口也就一刻鐘的路程,硬生生走到了差不多兩刻鐘。
卯時起的床,到縣城已經辰時了。
楊晔沒去酒樓裏找龐展中,而是在長雨街的鄰街雲街上等着。
雲街不如長雨街那般氣派,但是當道,就在主街的旁邊,多是一些脂粉綢緞莊,姑娘小哥兒年輕人喜歡逛的一條街。
龐展中在這條街上有四個鋪子,其中租出去了兩個,還有兩個閑置着。
等了一會兒,龐展中沒來,來的是黃進:“哎喲,楊先生等久了吧,老爺原都是動身過來了的,可家裏忽然傳信兒過來說小少爺身子不舒适,老爺趕着回去看少爺了,這讓我帶先生看鋪子。”
楊晔倒也沒多心,本也不是多大的事情,龐展中說親自帶他看鋪子那是看得上他,其實讓黃進來也能辦的妥妥當當。
“行,走吧。”
楊晔順手攬了阿喜一下,黃進瞧見兩口子一起,總覺着兩人比頭次見到要親密了許多,他打趣楊晔道:“今日舍得帶夫郎出門來了?”
阿喜看着着實養眼,臃腫的冬衣穿着不顯得肥胖,反而感覺人是越發的小只了,讓人看了想往懷裏攬,
“若不舍得能讓你見到。”
黃進笑了一聲。
龐展中有意交待他帶楊晔去看好的鋪子,他率先帶楊晔去看了間鋪面,雲街的鋪子無非是大小有別,街道是相通的,兩面都連着主街,客源都是差不多的。
而他領着楊晔去看的這個鋪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妙就秒在門面後頭能住人,外帶個小院兒,這種鋪面對于不是本地人或者非縣城裏有房子居住的人來說是十分搶手的。
阿喜和楊晔進去轉悠了一圈兒,門面後頭的房間住三四個人緊湊些是沒問題的,瞧着都很滿意。
行至小院兒的一顆桂花樹下,阿喜拉住了楊晔,他小聲道:“這樣的鋪子應、應當很貴。”
楊晔生了買鋪子的想法後,也有意留心縣城裏各個地方的房價,像雲街這種繁華的街道,幾乎都是百兩起價,銀子上确實欠缺些,但既然要做生意,買個太偏僻的鋪子也不好做,再者雲街的鋪子不好買,若非和龐展中熟識,恐怕還打聽不到這裏的鋪子。
“但這裏地段好,多方面都合适。”
阿喜沉默了一會兒,道:“那、那成吧,以後咱們節約一些。”
黃進見兩口子再小聲說話,過了片刻再過去:“楊先生覺得這處鋪子如何,可要再去別家瞧瞧?”
“這裏就挺好的,我很滿意。”
黃進點了點頭:“就知道你會滿意,這處鋪子我也很看中,只不過我在縣城裏有住處,倒是犯不着買這樣的鋪子。”
他壓低聲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擺了個八:“老爺說了,要是先生看中這個鋪子,就這個價給您。”
“這個價格恐怕是再不能低下了,全憑人情出的手,老爺心裏是謝您呢。”
楊晔對于這個價格也是微微驚訝,竟然壓到了百兩以下,不買實屬可惜。
“行,既然老爺看中,我也不拂他好意了。”楊晔拿出四十兩銀子:“先付一半。”
黃進把鑰匙交給了楊晔:“得,剩下的您也別急,老爺說給您緩着,信得過您的人品。”
鋪子定下後,大家皆大歡喜,事情了了,黃進也趕着回家去,這幾天家裏要準備東西過年,宴請親朋好友,跟着龐展中許多年,在縣城裏也算是個有頭臉的人物,親戚朋友請吃飯的也多,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
黃進本想請楊晔上家裏做客,但是念及人還要買年貨,大家都忙,往後日子還長,沒必要一定年前請人做客,年後才是走親訪友的好時候,于是恭賀了佳節,兩方就各自散了。
楊晔伸手去牽阿喜,少年躲了一下:“街上這、這麽多人。”
“就是人多才牽着你,要是走丢了怎麽辦。”
阿喜道:“我、我又不是小孩子。”
楊晔輕笑:“你不是小孩子誰是小孩子。”
家裏有菜有肉,倒是沒有多少東西需要買,這時年已經有了鞭炮,為了過年的氣氛,楊晔也去買了一圈鞭炮,購置好年貨,兩人便回去了。
年飯吃了以後就是正月了,平日裏寧靜的村子也熱鬧的很,大家走在走親,楊晔和阿喜并沒有出門,年飯的時候許秋荷兩口子過來吃了飯,也就省了那一趟。
大冬天的也冷的很,正巧不用出門。
阿喜在竈房裏燒了炭火端到房間裏,楊晔放下書烤了烤火。
“黃、黃管事讓阿晔到家裏做客,過年都要送東西,我們送、送些什麽好?”
其實不光是黃進,就連龐展中也看得起楊晔,讓他去縣城的宅子裏一聚,阿喜這麽一說倒是提醒他了,都是些不缺銀錢的人家,送的東西要有心才不顯得寒酸。
“這樣吧,咱們就灌點香腸,做些糕點送。”
之前買的豬肉還剩下兩塊沒有熏制,肥瘦相間,豬小腸大哥他們沒要,也拿了過來,材料都齊全,說幹就幹,他讓阿喜準備一些花椒,又削好一個竹筒,自己清洗幹淨小腸,又把肉切塊兒。
兩塊肉得有五斤多,切好足足一盆子,從中加入調料,鹽、白糖、辣椒、花椒、白酒拌勻,伴好料後的肉光是生的聞起來就很香。
兩人一人一個竹筒,套在洗好的腸衣上,通過竹筒把肉灌進去,灌到一定長度後就壓緊用小繩子拴上,五斤肉下來灌了五米多的香腸。
一長串香腸盤在盆子裏,瞧着十分讨喜,楊晔從花椒樹上折了一根刺下來,挨着給香腸紮孔排氣,如此香腸便做好了。
阿喜看着很歡喜,市面上賣香腸的很少,肉都不是常有人吃得起,誰還舍得花錢買這些稀罕東西,就是送體面人家這份禮也拿得出手。
楊晔在院子裏找出之前熏肉的架子,兩人一起把香腸拿上去熏制。
趁着香腸熏制的功夫,楊晔去把收棗的季節裏曬幹的紅棗拿了兩斤出來讓阿喜去核。
之前想好買鋪子,他就考慮了做什麽生意。
左思右想,阿喜喜歡吃甜食,去了兩趟一品香感覺生意都很好,于是就定了主意做糕點。
早些時候他在山上挖了不少木薯,在公磨上磨成了碎末,沖水過濾沉澱出了粉末,冬日太陽好好,又是曬又是烤的,現在總算是弄幹了。
他把凝結成一塊兒的木薯粉敲碎,用紅糖混合清水一起熬至紅棗軟爛。
煮好的紅棗用紗布包裹過濾出紅棗水,把木薯粉和小麥澱粉篩一遍,加入一早放涼的紅棗水攪拌均勻後,把粉漿再過篩一次。
在蒸鍋裏刷上一層油,大火預熱,倒入第一層粉漿,蒸上個小半刻鐘,等粉漿凝結顏色透明再繼續倒粉漿,周而複始,楊晔制造了八層,數字吉利。
等蒸好以後放涼切塊,如此簡單的棗味兒千層糕便好了。
味道甜糯,比那一嘴進去糊上一嘴巴的桂花粉糕可好吃的多。
做上這些東西便上瘾,千層糕做好以後,棗泥還在,他幹脆在棗泥裏打入雞蛋,加白糖紅糖攪拌成黏糊,再篩入木薯粉,接着攪拌好後加入一定量的油,放進鍋裏蒸熟。
一棗多用,倒是也不浪費。
晚些時候香腸熏制好,兩種糕點也好了。
楊晔把香腸挂到竈上時,阿喜就圍在竈前吃糕點,吃着吃着連眼睛都眯起來了。
往常買的糕點少,兩口沒了不說,還得心疼錢,感覺那一口咬下去不是咬的糕點,而是在把銀子往肚子裏咽,今兒卻是把糕點管飽。
木薯粉這個時代還沒人用,兩鍋糕點坐下來,除了糖和油之外,其餘的都是自家有的,雞蛋啊,木薯粉啊,紅棗啊,都不用花錢,自然是省下了不少。
關鍵是紅棗糕細膩濃香,千層糕軟糯,味道比縣城裏的糕點鋪裏的還要好,阿喜本就喜歡這些,這下吃了不少。
楊晔收拾好香腸以後陪着阿喜吃了一些,小朋友都愛吃甜的,喜歡糕點,往常想給他多買一些,但是人總阻攔者,他知道阿喜是覺着他掙錢不容易,不舍得他買這麽些奢侈的零嘴,現下就讓他管個飽。
“我們新買的鋪子就賣糕點,成嗎?”楊晔伸手給阿喜擦了擦嘴角的碎屑,溫和問道。
阿喜舔了舔嘴角,眼裏亮晶晶的:“嗯,如果賣這些糕點,一、一定會很好賣。”
又道:“那、那我再去山上多挖一些木薯回來,制成木薯粉,讓、讓大嫂別把攢下的雞蛋賣了,留着做糕點。”
“好,等天氣好些了我們再去挖木薯,現在不急。”
楊晔分別送了些糕點給楊成兩口子還有邢槐兩口子,極少吃這些名貴吃食的鄉野人的反饋極其好,楊成聽說以後要做糕點生意,笑的合不攏嘴,現下有鋪子,有手藝,可謂是就等着錢進口袋了。
按照之前做腐竹生意一樣,楊晔把做糕點的法子交給了兩口子,新的糕點做出來以後,楊晔用先前賣腐竹剩下的油紙包了四份糕點,千層糕兩份,糟糕兩份,攏共有一兩斤的樣子,又割了幾節香腸一并。
作者有話要說:科舉的內容在後面一些,文比較慢熱
感謝在2020-05-0117:59:33~2020-05-0213:39: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是淩醬呀20瓶;zones、DCM520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