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生意說做就開始做起來。
結合楊成出去賣腐竹的情況來看,楊晔稍稍調整了賣腐竹的方式,既然大家喜歡買現成做好的腐竹,那他幹脆就像賣涼菜一樣,每日取出一部分的腐竹泡發備用,要買現成的就直接切碎拌料,要買回家裏自己做的就賣幹腐竹。
兄弟倆去縣城裏支了個小攤,現下每日楊晔去上工,楊成就去擺攤兒,兩兄弟還能一起拿東西結個伴兒。
頭一天去縣城裏擺攤,楊晔也給酒樓請了一天假,兩人一起出攤。備了二十斤幹腐竹,十斤泡發的,辣椒醬一壇子,靠着一處面攤兒擺的,早上來吃面的瞧見有眼生的攤子開攤兒,無事都喜歡問上兩句。
初始做生意,楊晔準備好一份試吃的,頭一天不想着賺多少錢,重要的還是把名聲給打出去,宣傳到位了客源自然就有了。
瞧着吃面的詢問,楊成大方的給吃面客夾了拇指長一塊腐竹讓嘗,面客稀奇的吃了一口,豆香味充盈,咬着又嫩,味道實在是新奇又可口。
“诶,味道當真好吃,像吃嫩豆腐一樣,可味道又不大一樣,像豆漿的濃香味兒一樣,咋賣的?”
楊成爽朗笑道:“兩文錢一根。若是要拌過的就是五文錢兩根。”
長久做下去,自然不能像去平達縣賣的那麽貴,那是賣新鮮,這裏是賣實惠。
“喲,挺貴的呢,五文錢可都能買兩塊兒豆腐了。”
“物各有價,再說了,我這也不是豆腐啊,味道好着呢!”
食客磨了一會兒,到底還是要了兩根來下面吃,原是吃晚素面,到頭來竟然花了近十文錢出去,但是錢花了個實在,嘴瘾兒是足了的。
瞧着真有冤大頭肯花錢買,其餘人也有些心癢癢,結伴着到楊成攤子前轉悠,沒一會兒那一盤試嘗的就被嘗完了,兩人也不心疼,嘗了的大部分都開始掏錢了。
“這辣椒醬那麽好吃,我多買點幹腐竹能不能送點?”
“能,要是買了七根以上就送一些辣椒醬。”
“行,那來七根。”
楊成給客人裝腐竹,幹的就用繩子攔腰栓上,拌過的就用油紙包着,楊晔負責收錢并給客人講解腐竹的食用方法,煮湯炒肉涼拌皆可。
兩人忙活了一天,未時帶出來的腐竹竟然就賣空了,原是擔心賣不完,後頭介紹來的人結果還沒買着。
楊晔算了算今天的收入,涼拌的賣了一百七十文,幹的賣了兩百文,刨去成本錢也有三百文的收入,兩人的心情都不錯。
五五分,兩人一人拿了一百五十文:“此後我就不來幫大哥出攤了,以後我們家出辣椒醬,腐竹一起做,賺的錢四六分,大哥六我們四。”
楊成知道楊晔現在能拿主意,也沒有和他争辯,爽快的應了下來。
回村的時候時辰尚早,楊晔已經許久沒有這麽早回過村子了,頭次出攤腐竹賣的倒是不錯,但是一直只賣這一樣東西未免單薄了些,過不了多久食客就會失去興趣,回去後他又趕着制作了與腐竹味道略有不同的豆皮。
不僅如此,他還自制了鹵料,鹵了一部分腐竹和豆皮,鹵過的豆皮味道更佳濃厚一些,滋味也大不相同,這年代已經有了鹵料,鹵菜其實已經沒有了多新鮮,但是新東西鹵出來還是能占不小優勢,夜裏鹵完了腐竹和豆皮,他又鹵了一點豬腿肉,和阿喜美餐了一頓。
入冬以後天氣慢慢一天比一天冷,就是出太陽的日子也大不如以往暖和了。
這個時節裏沒有莊稼,地裏的活兒也少,村民們沒有進項,多數都閑散着,天氣好的時候男人們會上山去打獵,不過并非獵戶出生,很難捕獵到什麽東西,山裏的野物冬日少有出沒,精的很,也不知藏哪兒眠着,也只有像邢槐那種經驗豐富的獵戶能收羅到一些。
漫長的冬天能持續三四個月,若是秋收的時候沒有好好攢上一點錢,冬日難熬,年都過不好,這個時節除了摘野豬草守着家裏那一頭豬外,有的村民還會上山去打柴,冬日嚴寒,打柴燒些炭火出來,縣城裏的人家有些會買,就是賣不出去自家存着用也成。
就在這個蕭條的季節裏,人人稱苦的時候,村民們卻看見張釉還有楊家兩兄弟雷打不動的每天去縣城,這兩個讀書人在縣城裏當賬房先生,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只是這楊成天天去也就有些怪了。
村民們留了心眼兒,日日觀察着,這才知道楊成在縣城裏擺了攤子,正在賣他們都沒嘗過的新鮮吃食,有村民在縣城裏撞見,發現賣的還好着咧,一時間大家眼紅的不行,紛紛和楊成套熱乎。
楊家人現在走到哪兒村民都熱情的很,倒是叫他們有些不自在。
村裏的風向都朝着楊家吹,土地主梅家這會兒也給觀望上了,梅大坤背着手在自家院兒裏踱步,楊家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他是做養豬生意的,在村裏的聲望不低,時常出入縣城,前些時候送豬到肉市去時,連那些賣豬肉的都說楊成那小攤兒上的東西好吃。
大家說的他口齒生津,鬧的他都想去買點來嘗嘗,只不過因為之前楊晔的事情他沒好意思去買,早知道楊家會做上這賺錢的生意,那會兒也不該把梅小芝守的那麽緊。
雖說是擺攤兒的小生意,可是憑借着人來人往的買,日日都有進賬一個月下來可是不少錢,不像他做養豬的生意,投入大,若是碰上時運不好的時候還得賠本,銀錢收回的也慢,他正嘆着氣,就瞧見梅小芝從屋裏出來。
“你這是要上哪兒去,又要去找張釉那小子?一個姑娘家也不知道矜持些。”
梅小芝還氣着張釉,見老爹又這麽說,急道:“我才不是去找他,我把這傘拿去還給楊晔。”
梅大坤眼皮一撐,說來這楊晔也好久沒有來找過小芝了,之前也沒怎麽在意,由着自家女兒和張釉來往,本瞧着張釉不錯,家底兒也比楊家好的多,更加中意他,現在風向一變,卻是楊晔更有潛力了。
他連忙拉住梅小芝道:“人家借傘給你就得好好謝謝,去,從家裏拿二兩豬肉過去。”
梅小芝緊了緊手裏的傘,她知道老爹心裏在想些什麽,雖不太想做這些低聲下氣的事情,只不過現在楊家确實惹人眼紅,也只得收起心裏那點不快。
今兒天氣好,阿喜也上山去打些柴回來,他背着一背簍的木頭從山上下來,知道是體力活兒,特意沒有穿多厚上山,回來的時候背心還是打濕了,汗水挂在額頭上頭發也有些淩亂,剛到院門口就碰見了梅小芝。
他警惕道:“有、有事?”
“噢,我是來還傘的,那天謝謝你。”梅小芝來等了一會兒并沒有見到楊晔,心下有些失望。
阿喜接過傘:“你太客氣了,沒事。”
梅小芝伸長脖子朝院兒裏觑了一眼:“诶,楊童生不在家嗎?”
阿喜皺了皺眉:“他上工還沒有回來。”
“噢,那楊童生一般什麽時候下工到家呀?”
阿喜直視梅小芝,當日楊晔那麽對她,沒想到她倒是反過頭來關心起楊晔來了,昔日楊晔湊着對她好卻不理睬,他也不知到底是人生性就不知好歹,越是對她不好越能放在心上,還是因為這陣子楊家在村裏風向不錯才這樣的。
但是不管因為什麽,他都很自私的不想梅小芝出現在楊家,她的秉性根本就配不上楊晔,倒是跟張釉蛇鼠一窩合适的很。
“怎麽了?你、你找他有事?”
梅小芝察覺到阿喜語氣裏的防備,連忙把手裏的肉提了起來,肉就穿了根棕榈葉,一路上大喇喇的過來,好些村民都看見了,肉雖然不多,可是村裏能像這樣大方送肉出去的恐怕也只有他們梅家了。
她道:“沒有,我只是想當面謝謝楊童生而已,這是我爹讓送給楊童生作為答謝的。”
阿喜瞧了那還沒有兩個手指頭寬的肉,若說是換成以往在嬸子家,他可能會多看兩眼,但是自從嫁到楊家以後,楊晔時不時就從酒樓帶些好東西回來不說,邢叔偶爾也會送點野味過來,他們家的生活已經不能更好了。
他倒不在乎肉的多少,只是從這二兩肉裏琢磨出不光是梅小芝,現在是梅小芝的爹也高看楊晔,有意套近乎,這意味着什麽,他心裏有數。
“我、我會替你轉達謝意的,肉就不用了。”阿喜斂着眸子:“我待會兒還要下地,就不請你進來喝水了。”
話畢,他便背着背簍進了屋,梅小芝急了眼:“喂!”
話還沒說完,砰的一聲,院門就關上了。
“一個結巴神氣什麽勁兒,還真當楊晔拿你當寶啊,那也是我不答應楊晔的婚事退一萬步娶的你!”
梅小芝前陣子的氣一并也上來了,最近是走了什麽黴運,張釉兇巴巴的對她,現在連個結巴都欺負她了,她氣的直接在院外大罵。
劉嬸兒在自家院兒裏見着梅小芝提着肉耀武揚威的經過,這朝出去打豬草,瞧着小丫頭提着肉在楊家門口大罵,她好事兒道:“喲,這不是小芝嗎?咋得在外頭就罵上了?”
梅小芝氣惱的跺了跺腳:“幹你什麽事情。”
劉嬸兒臉一黑:“嘿,你這小丫頭咋說話的,一點兒禮數都不講!”
梅小芝不理會,拎着肉氣鼓鼓的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