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翠竹給方氏等人送了茶之後, 陶月華喝了幾口茶之後終于忍不住問沈婉,景蘭呢, 怎麽沒看到她。
沈婉見陶月華提起景蘭,正好可以借此提到求陶家幫忙的事情,便說:“不巧得很,阿蘭正在鎮子上的沈記綢緞鋪子裏忙碌,不在宅子裏。”
“沈記綢緞?”陶月華聞言疑惑地問, “什麽時候姐姐開了一家綢緞鋪?”
方氏聽到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盞, 問沈婉:“是啊,這綢緞鋪是何時開的, 我們竟不知。”
沈婉笑着說:“這正要給伯父和伯母寫信, 提這檔子事呢,是這麽起的……”
她把沈家的莊頭齊雲平将帶着家人遠赴濟南府,故而出售齊家布店,她聽齊雲平的媳婦周氏說了,就出手買下齊家布店, 并将這布店改成沈記綢緞鋪子的事情說給了方氏聽。
當然,她也順帶提到了自己的綢緞鋪子缺一個懂行的掌櫃,以及想要從陶家進一些綢緞來賣。
方氏一聽,便說:“好啊,既然姑娘開了綢緞鋪子, 我們沒有不支持的理,今日回去我就與我家老爺說,過兩日便讓他挑一個能幹的掌櫃來幫姑娘, 姑娘還需什麽也盡管說。”
沈婉:“那就多謝了。”
方氏又問:“但不知姑娘的綢緞鋪什麽時候開張,我們也好來恭賀開張大吉。”
沈婉告訴她,這要等到陶伯父幫忙挑的掌櫃來了,看看鋪子裏合适賣些什麽貨,以及各樣貨齊備了,才能挑一個黃道吉日開張。如此一來,最起碼也要半個月了,不過,她只要定下了開張的日子,一定會派人通知陶家的。
陶月華對于其母和沈婉說的這些生意經自然是不感興趣,她站起來說她想要去沈記綢緞鋪子看一看,順帶着看一看景蘭在忙什麽。
方氏不放心陶月華出門,不讓她去。
陶月華卻說這沈記綢緞鋪子就在金河鎮上,她帶上幾個丫鬟去一找就找着了,不需要擔心她的。
沈婉想了想,覺得與其讓陶月華去鋪子裏面找景蘭,不如讓景蘭回來,在自己眼皮底子下接待陶月華好些。再說,景蘭也在店鋪中忙了那麽多日了,這歇半日還是應當的。
于是她便對陶月華說:“月華妹妹,我看我這就讓趙四娘去鋪子上傳個話,讓阿蘭回來,陪你說個話,你看如何?”
“好,當然好!”陶月華雀躍道。
方氏嗔怪女兒耽擱人家沈婉做生意,畢竟景蘭作為沈婉的得力貼身侍婢,在沈記綢緞鋪子開張之前是要替沈婉料理許多事情的,這叫人家專門回來陪她不是耽擱沈婉做生意又是什麽。
沈婉卻說不妨事,因為正好也要讓景蘭等人歇一歇。
她随即叫翠竹去把趙四娘喊進來,告訴她,請她去鎮子上傳話給景蘭,讓她今日關半天店,晌午之前回來吃飯,陪一陪陶家小姐。以及讓趙四娘去鎮子上最好的酒家定上一桌席面,晌午好招待方氏等人。
方氏一聽就說不用那麽麻煩,随便做幾個家常菜吃一吃就行了。
陶月華更是說,上次景蘭離開陶家的時候,說了要做拿手菜給自己吃的,那就叫景蘭做好了。
沈婉聽了,心裏犯嘀咕,原來景蘭還答應過陶月華這樣的話。
自打跟景蘭認識以來,景蘭就只給自己做個不同口味的鍋巴吃,都沒說過她會做拿手菜呢。沒想到,她卻答應了做拿手菜給陶月華吃。
另外,自己叫景蘭回來陪客,順便歇一歇,可不是讓她回來又下廚去做菜給陶月華吃的。
但老實說,她也想嘗一嘗景蘭的手藝,想知道她到底可以做出什麽樣的拿手菜,還有陶月華話都說到這裏了,要是不答應顯得莫名其妙。畢竟在方氏等人看來,景蘭不過是沈婉的丫鬟而已,沈婉犯不着體恤丫鬟勞累,而不款待來客的。再加上,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沈婉還有求于陶家,需要跟陶家搞好關系。
“趙娘子,那你去傳話給景蘭時,問一問她都會做什麽拿手的菜色,需要些什麽東西,你去定了席面,就去替她買回來。至于定席面和買菜的銀子,你在阿蘭那裏拿。”
“是,姑娘。”
趙四娘子答應了,随即卻步退了出去。
方氏等人說沈婉太客氣了,沈婉卻說這是應當的,她還怕這金河鎮上酒家裏面的菜不夠精致,待客不周呢。
……
景蘭正在店鋪裏忙呢,主要是為收進店的蠶繭定價,以及繼續熟悉店裏的布匹。
自從接手齊家布店之後,鎮上和附近鄉村的老百姓依然是要到這裏來買布,景蘭呢,也會負責賣布。
有白菊在一旁幫她,她倒是應付得下來。
若是有附近養蠶的百姓來賣蠶繭,就由平安和平富過秤,景蘭過了目,定了價之後付錢。
這一日辰時二刻(上午十點多),景蘭剛賣了幾尺布給一個鎮民,又買了附近養蠶的村民挑來賣的一擔蠶繭之後,剛坐下來歇口氣,接了白菊捧上來的一盞茶,喝了兩口,便見到趙四娘風風火火地進了店。
“趙娘子怎的來了?”景蘭站起來問。
趙四娘就把來意說了。
景蘭“哦”了一聲,就去開了錢箱,拿出來十兩銀子給趙四娘,告訴她去鎮子上的酒樓裏定上一桌最好的席面,讓那裏的店夥計在晌午之前送到沈家老宅。
至于她要做的特色菜,她早想好了就做熊掌豆腐還有魚香味肉絲招待陶月華。
因為上次跟着沈婉去陶家拜訪的時候,她看到陶家招待沈婉的都是些山珍海味,便想估計她們來了,給她們做一些家常小菜吃還對胃口些。
并且做這樣的小菜花錢不多,工序也簡單。
所以她之後又交待趙四娘買兩塊豆腐,買一斤豬裏脊肉,以及一些做熊掌豆腐和魚香肉絲的配料。
趙四娘聽完,就好奇地問景蘭,難道就只要這些食材就可以做出特色菜來待客了嗎?
景蘭點頭,讓她去買就是,她這裏再忙上半個時辰,就帶着白菊等人回去。
趙四娘答應了,又風風火火地走了。
景蘭其實對于陶月華跟着其母和嫂嫂來訪,偏要找自己是有點兒忐忑的。
想起上一次去陶家,因為陶月華跟她走得近,還送了精致的荷包和香囊給她,然後沈婉看到了很是吃醋,最後那樣“懲罰”她,她哭得很傷心,甚至決定不再愛沈婉。
後來,還是沈婉改變了作風,溫柔相待,再也沒有不顧她的感受強吻過她,她才慢慢地回心轉意,又開始跟沈婉和諧相處起來。
不過,從那次之後,景蘭也深刻明白了一點兒,那就是沈婉的獨占欲很強,容不得自己跟別的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接觸,沈婉是一個十分容易吃醋的女人。
換言之,沈婉很在意她,并且說過,以後一輩子就只有景蘭,還要跟景蘭一起養女兒,這俨然是把她當成了伴侶,當成了另一半。
景蘭很有壓力的同時,心中也有一絲甜蜜。
未來不可确定,但至少也過好當下,為了不讓沈婉這一次再醋意大發,景蘭決定一會兒見了陶月華一定要跟她保持距離,不可以太接近。
又接待了兩個買布的婦人,收了一擔蠶繭之後,景蘭就寫了個歇業半日的牌子挂出去,接着關了店鋪,帶着小丫鬟白菊和桔梗還有兩個小厮平安和平富回沈家老宅去。
她的時間掐得很準,是在午時初(上午十一點)左右,回到沈家老宅的。
那個時候,趙四娘也把景蘭做熊掌豆腐和魚香肉絲的食材買回來了。
景蘭先進去見沈婉等人,并向來訪的方氏等人行禮道福。
陶月華見到景蘭回來,早就坐不住,跑過去拉住景蘭的手,嘟着嘴說:“哎呀,阿蘭,我一早跟我娘來了,到處找你,後來你家大小姐說你去打理新接手過來的布店了,我這心裏別提多堵了。好在,這會兒你回來了,我跟你講,我跟你帶了好多好吃的點心蜜餞來,叫我的貼身侍婢拿着呢。還有,這些好吃的我可不白給你,你說了要做拿手菜給我吃的,你還記得麽?”
景蘭輕咳一聲,眼角餘光已經瞟到沈婉面無表情地看着自己。
她趕忙把自己的手從陶月華的手裏抽出來,退開一步,說自己記得答應過陶月華,等她來沈家就給她做好吃的拿手菜的,而且今日也叫趙四娘買了菜,一會兒下廚做兩道菜請陶月華吃。
“太好了!好,看來今日我要大飽口福了!”陶月華開心地大聲嚷嚷道。
沈婉也聽到了,就開口問景蘭:“阿蘭,你說你要做兩道拿手菜給月華妹妹吃,不知可提前透露給我們聽一聽,到底是何菜呢?”
景蘭聽出來了,沈婉雖然話語平淡,可裏頭卻是酸味十足,她哪敢不回答。
于是,忙說:“姑娘,我一會兒下廚去做兩道菜,一道是熊掌豆腐,一道是魚香肉絲。這兩道菜都是家常下飯的菜,難等大雅之堂,我叫趙四娘買了四塊豆腐,一斤裏脊,一會兒做兩份兒,姑娘和陶家太太也嘗嘗我的手藝。”
“熊掌豆腐,這菜倒是平常,那魚香肉絲卻是新鮮,沒聽說過,一會兒定要嘗嘗你的手藝了。”沈婉聽說景蘭也要做一份兒給自己吃,語氣就要輕松些了。
方氏和她的兩個兒媳婦也說這魚香肉絲沒聽過,一會兒也得嘗嘗是個什麽味兒。
“阿蘭,你一早就去店裏了,回來了先去歇一歇喝些茶,再去做你那兩個菜,別累着了。”沈婉接着對景蘭柔聲道。她又叫來了丫鬟白菊,讓她陪着景蘭去換衣裳,給她倒茶水喝,一會兒景蘭去廚房做菜,給景蘭打下手,總之要不離景蘭左右,随時聽景蘭吩咐。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看了親們的意見,覺得有一些非常好,所以會有感謝的紅包送出,謝謝!